第91章 鏖戰西北(四)

一月六日晚,樞密院承旨時英、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涇川雙副使吉青陽和慶州團練使韓淪陸續來到了涇州衙門後院。

侯大勇請客並沒有在城內的酒樓,一是城外稍大的酒樓都是人去樓空,想請也沒有辦法,更爲重要的是,在戰事未結束的時候,大吃大喝還是需要注意影響,因此,就把晚宴安排在衙門後院裡。

後院有八間房屋,一間是侯大勇的書房,一間是小型的會客室,最大的一間就用來當作請小飯廳,這間小飯廳陳設簡單,十來張張胡椅,一張方形長桌,兩張茶几。方形長桌上擺着幾大熱氣騰騰的大瓷盆。

大家客氣了一番,假意推辭一番後,侯大勇和時英就坐在了上席。酒過三巡,侯大勇見大家說話隨便了許多,就舉起酒碗道:“吉節度副使率涇州步軍,長途奔襲四百里,燒了固原党項軍的糧草庫,實在是奇功一件,我敬你一碗酒。”

短短一天,這是吉青陽在衙門後院吃的第二頓飯了。吃過午餐後,吉青陽回到城東軍營,立刻拜見了駐紮在城東軍營的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他曾和王彥超一起和契丹打過仗,關係很不錯,拜見了王彥超,吉青陽才知道侯大勇是西北面行營都招討使,而且在進城的時候,也和自己一樣,在城門外等了不少時間。

知道了前因後果,吉青陽在侯大勇面前的神態就恭敬了許多,他站了起來,嘆道:“敗軍之將,何敢言勇,我現在只想拼了這具臭皮囊,和党項人撕殺到底,讓這些党項人來得去不得。”

“西北之地。胡漢雜處,回鶻、吐蕃、党項都悍勇異常,互相攻伐本爲平常之事,只是,党項人攻入涇州城後犯了一個大錯,他們就如野獸一樣。殘忍地將涇州城青壯男子殺戮殆盡,諾大一個涇州城,家家皆有喪事,讓人見了不禁流淚滿襟,不報此仇,誓不爲人。”侯大勇說到最後一句時,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呯”地一聲。衆位將軍嚇了一跳,也引得數名親衛衝進了後院。

等親衛退出後,侯大勇又道:“和党項人決戰,非一日所能奏效,我們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目前,涇州軍、頒州軍、永興軍、慶州軍和黑雕軍齊聚在涇州城內,各軍互不統屬。這樣不利於涇州的城防和治安,我有一個建議,也不知妥當不妥當。”

侯大勇說到此,看了時英和王彥超一眼,王彥超精明過人,知道侯大勇是在讓他表態,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侯節度使但說不妨。”

時英也道:“節度使不必客氣。”

兩人表態後,侯大勇就道:“黑雕軍、永興軍、慶州軍和頒州軍都是客軍,涇州軍是主軍,涇州軍沒有回來的時候,是由慶州軍代行涇州軍的職責。慶州軍對於收復涇州和恢復涇州的社會治安做了大量工作,實在是功不可沒,弗團練使,我敬你一碗。”

喝罷這一碗酒,侯大勇又道:“今天,吉青陽節度副使回到了涇州,我建議,從明天開始,由涇州軍接管城防、維護社會治安,凡是涉及涇州城內的事務,均以吉節度副使地名義發佈告示,以免出現混亂,不知,這個建議可行否?”

侯大勇所說之事合情合理,時英、王彥超兩人自然沒有什麼意見,王彥超手扶短鬚,點頭道:“這樣辦很好,涇州軍是主軍,我們都是客軍,我們幾位都要約束各自的部屬,在城防和治安等待諸事上要聽從涇州軍的安排,只是涇州軍人數稍少一些,既要守城,又要維持秩序,恐怕兵力不夠。”

侯大勇早已想到這一個問題,不慌不忙地道:“我過頒州時,頒州節度副使孫延進見我兵少,送了五百步軍給我,到了喬家堡,頒州節度使李暉又送了五百步軍給我,在涇州城總共有一千頒州步軍,這一千步軍就暫時劃歸涇州軍節制,等到大戰結束後,再各回建制。”

此時,韓淪心中頗有些不悅,雖然除了時英之外,他是在座諸將中軍職最低的,可是他畢竟是一軍主帥,這種涉及慶州軍的事情,侯大勇事先沒有和他商量,搞了一個突然襲擊,讓人很是不爽快。但是,侯大勇提出的方案理由如此正當,又得到衆將地認同,韓淪根本無法反駁,他皮笑肉不笑地道:“這樣最好,現在大軍雲集在涇州,涇州城固若金湯,我也總算可以交差了,前幾天收到侯節度使從陝州傳來八百里加急,房當明的三萬人馬部署在西會州,西會州離慶州並不遠,慶州軍不若回慶州,加強慶州防務,不給党項人可趁之機。”

時英接口道:“下官十五日要在涇州宣旨,等過了十五日,團練使再回慶州吧。”

侯大勇建議道:“慶州軍主力聚集在慶州,慶州防務已經很空虛了,慶州軍可以大部分回慶州,時刻做好防守和北上的準備,韓淪團練使可在涇州城稍稍休整,十五日開完會後,再回慶州。”

時英官職雖然並不高,可是他現在是欽差大臣的身份,又有侯大勇在一唱一和,韓淪不便和他們硬扛,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道:“好吧,明天慶州軍和吉節度副使辦交接防務。慶州現在是團練副使漆山在坐鎮指揮,他素來穩重,料想無事,不過,現在涇州兵多,慶州軍主力七千人留在城裡用處也不大,慶州軍留兩千騎兵,其餘的回慶州吧。”

因爲涇州軍主帥戰死,丟了涇州城,差點全軍覆沒,所以,吉青陽回到涇州後,一直有灰溜溜的感覺,在各軍面前總覺得擡不起頭,他沒有想到能夠立刻拿回涇州的管理權,他感激地看了侯大勇一眼,對在座各位團團作了一揖。道:“感謝各位將軍仍然信任我這外敗軍之將,我壬由才六百七十三名十止,加上頒州軍一千人,總共有一千六百七十三人,守衛涇”楓從有問題。”

晚宴結束後,吉青陽喜滋滋地回到了營帳。立刻把兩名校尉劉北山,和白霜華叫到軍帳中,把拿回涇州管理權的好消息告訴了兩人。

劉北山對黑雕軍很有好感,他不善言辭,道:“侯大勇,不錯,對我們涇州軍不錯,慶州軍不行。”

吉青陽有些憐惜地看着白霜華,道:“現在西北各節鎮大軍陸續趕到了涇州。党項軍地糧庫也被燒了,此戰,党項軍最終必敗無疑,白娘子不是軍中之人,可以不在軍中。刀槍無眼,若傷了你,我可無臉去見你的父親。”

白霜華正是河陽名將白重讚的小女兒。白重贊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都是武將,就和他父親一樣,能徵貫戰,長子名叫白霜勇,爲陛下身前侍衛軍龍捷右廂都指揮使,次子名叫白霜武。爲殿前司馬軍指揮使。

白重贊最喜歡小女兒白霜華,不論走到那裡,都把小女兒帶到身邊,白霜華在軍營中長大,經常女扮男妝。和軍士們一起行軍、打獵,騎射之精,不遜於軍中勇士。党項軍攻入城內之時,白重贊派軍士把白霜華、白重讚的小媵和幾個貼身使女從府中接了出來,在突圍之時,除了白霜華,隊友伍中其他女子全部死在党項人地刀下,白霜華仗着弓馬嫺熟,射殺幾個近身地党項軍士,跟着涇州軍衝了出來。

白霜華仍然穿着校尉的軍服,軍服稍稍有些大,不過把腰帶束緊,卻也不妨礙行動,她臉色略有些蒼白,道:“吉哥,就讓我在軍中吧,等打完這一仗,我就回大梁。”

吉青陽勸道:“沒有你的消息,你母親在大梁肯定急得要命。”

白重贊生前有一妻三媵,白霜勇、白霜武均是父親正室所生,第一房媵沒有生育,在大梁府土沒有地位,僅比一般地奴僕稍好一些,白霜華的親身母親是白重贊第二房媵,雖有生育,卻不是男丁,因爲白重贊極爲喜愛白霜華,她地母親在大梁府中地位就比大媵要高一些,可是,在府中仍須看着大娘的臉色生活,第三房媵年齡比白霜華大不了多少,就跟在白重贊身邊侍候着,党項兵入城的時候,她和白霜華一道,跟着涇州軍向城外突圍,突出涇州城之後,卻發現她沒有中跟出來,想必和幾個使女一樣,死在亂軍之中。

白霜華從小跟着白重贊轉戰大江南北,性格極爲堅強,一點都不喜歡大娘,她咬着嘴脣,道:“送信的軍士走了半個月了,很快就能到大梁城,只要母親知道我還活着就行了,她也習慣了我不在身邊。”

吉青陽是白重讚的心腹愛將,對白重贊地家事甚爲了解,“你不願回去也罷,反正你在軍中長大,做個馬軍副指揮使綽綽有餘。只是,現在不比以前,西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是雄勝軍節度使,我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此人甚是精明,不是好相與之人,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我們還是要小心謹慎一點。”

吉青陽轉頭對劉北山道:“你給那些隊正、火長們說明白,不許泄漏白娘子的身份,誰若走漏風聲,我對他不客氣。”

固原糧庫被燒燬的消息於八月六日也傳到房當白歌大軍,正在義州城外烤羊肉進行野餐地房當白歌,聽到這個消息,就如聽睛天霹靂一般,呆立半響。

師高金同樣是大驚失色,他看到房當白歌手舉着小刀,半天沒有動作,就站起來,把傳令兵和身後的幾名親衛招到身邊,面色嚴歷地低聲道:“固原糧庫被燒,事關重大,誰都不能說出去,知道嗎?”然後道:“你們退開,不準任何人過來。”

房當白歌聽到師高金地吩咐,回過神來,他臉色憂鬱地看了義州城一眼,用小刀慢慢切割烤成金黃色的羊肉,一塊塊地放到嘴裡,鮮美的嫩羊肉在嘴裡卻沒有了任何味道。

師高金首先打破了沉默,道:“不知道靈州戰事如何,七月二十日收到大帥派人送過來地信,不論我們這邊打得順不順手,靈州那邊都會在八月初動手。估計現在大軍已經開始攻打靈州了。”

房當白歌把小刀狠狠地往地上一插,道:“糧食燒了又如何,活人還能被尿憋死。吳留關還有一些糧草,可以支撐幾天,在這幾夭,我們先把事情鬧大。能破城就破城,不能破城就去打伏擊,總之,要鬧得中原各軍不得安寧,緊緊把各軍粘住,等到糧食用完,我們就退兵回固原,補充了糧食。我們隨時可以回來,中原軍隊大部分是步軍,要追上我們可沒有這麼容易。”

師高金指着義州城道:“這座義州城原先是黑雕軍主力在防守,自然不能輕易去碰,現在黑雕軍主力開到涇州去了。據我觀察,義州城不過兩千兵馬,城牆也不甚堅固。雖然我們沒有飛雲梯,也沒石炮和牀弩,但是,我們的弓箭也不是吃素的。”

房當白歌一腳把烤肉架踢上天,道:“傳令下去,馬上攻打義州。”

義州城頭上,堆滿了各種防禦器材。面對党項軍地北城,有拋石車一座,牀弩四架,沿着城牆,還擺着槽木、石塊、蒺藜、柴草。還有粗木棒、鉤鐮、鍋竈、水甕及沙土,每隔一段距離,還放了一面大鼓。王江把兩千軍士和一千義州步軍分成三組,輪流上城牆守衛,城中所有青壯年也全部組織起來,只有聽到城牆上響起戰鼓聲,所有軍士和青壯年都上城,幫助軍士們守城。

王江在城牆上守了數小時,党項人沒有一點發起進攻的跡象,剛剛走下城牆,準備休息一會,城牆上就響起了戰鼓地急促而沉悶的響聲,J才q士們震耳欲聾“Jm,”。

“党項人終於來了。”王江嘀咕了一句,抽出腰刀,轉頭就往城牆上跑,城中的街道上迅速涌出了拿着菜刀、木棒、鐮刀、斧頭等各式武器的青壯年,也向城牆上跑去。

王江上了城牆,不僅倒吸了一口涼氣,党項軍根本沒有作任何試探,集中兵力,全軍迅猛地向城北地城牆撲來。調好射距地拋石車和牀弩,因爲党項人衝得太快太猛,很快就逼近了城牆,而無法馬上使用,正當軍士們準備重新調整的時候,党項軍的鐵箭如秋風掃落葉一樣,把還沒有來得及防範的軍士射倒了一片。

一些党項軍擡起寬厚地木板,搭在城外的壕溝上,上千党項軍踩着木板,擡着數十架長梯通過壕溝,迅速靠近了義州城牆,數千党項騎兵在壕溝前下了馬,手持弓箭逼近了城牆,開始輪番向上射箭。

城上的軍隊除了少數守在東西南門之外,全部集中在北門,弩弓手冒着密集如蝗的鐵箭,和城下地党項軍對射,刀牌手擡起鐳木、石塊向城下砸去,長槍手則用勁把靠上城頭的長梯推倒。

城牆上下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党項軍軍士被鐳木、石塊砸傷砸頗多、而從長梯下摔下來的更慘,即使沒有被摔死,密集落下的各種重物,也讓他們無處逃生,不到一柱香地時間,党項人的第一次進攻就被打退了,一千党項軍逃回壕溝的不足四百人,城牆下躺滿了死亡地和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党項軍士。

而城牆上,軍士們和助戰的百姓也是傷亡慘重,王江在指揮上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料到党項人的弓箭如此猛烈,因此,在北城牆上擺上了太多的人,密集的鐵箭射上來,城牆上根本無法躲藏,每一輪弓箭襲來,就有無數的軍士和百姓被強勁地鐵箭射倒,擊退*党項軍第一次進攻後,倒臥在城牆上的傷員和屍體也有數百具。陸續有一些老年人和青壯女子上了城牆,他們的任務是把傷員和屍體擡下城牆,以免阻礙城上軍士的行動,動搖軍心士氣。

房當白歌看到城牆下的呻吟輾轉地党項軍軍士,心若被狠狠地刺了一刀,他緊緊握住刀柄,額頭上是大顆大顆的汗珠。他手猛地一揮,身後又響起了進攻的號角。

這次衝到城牆下的党項軍只有五百多人,將近八千党項軍士抵近射擊,用猛烈的弓箭壓制城牆上的反擊,北城牆被撲天蓋地的鐵箭所籠罩,就如夏日從天而落的冰雹一樣,讓人無法躲藏。

第一回合結束,王江也意識到指揮上的問題,他命令城牆上只留下了五百軍士,助戰的老百姓全部朝東面、西面的城牆轉移,五百軍士取過了數十面方形盾牌,一些軍士舉盾牌,另一些軍士藉着盾牌的掩護,用楦木等重物猛擊沿着長梯拼命向上爬的党項軍士。城下射來的鐵箭不斷划着漂亮的圓弧線,射在方形盾牌上,發出“轟、轟”的響聲,方形盾牌防禦面積畢竟有限,不時有利箭從空隙中鑽進來,把盾牌後面的軍士狠狠地釘在城牆上。

殘酷無情的四輪攻擊後,王江手中的軍士折損過半,三千軍士約有近二千人中箭而離開城牆,倒在城牆下的党項軍也有一千五六百人,城牆上的軍士中箭受傷後,迅速被擡下城牆,尚有活命的可能,而党項軍只要躺倒在城牆下,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房當白歌作爲在軍主帥,面對如此慘重的損失,還強作鎮靜,而師高金看到一隊隊生龍活虎的軍士們吶喊着衝向了城牆,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具具失去了生命力的屍體,他嘴脣顫抖着,指着城牆道:“這是魔鬼之地,這是魔鬼之地。”

一名渾身是血的小校踉蹌着來到房山白歌的身旁,哭着對房當白歌道:“將軍,我的小隊完了,五百人只剩下六個人。”

這名小校曾是房當白歌的親衛,作戰極爲勇悍,房當白歌本想斬殺他以震軍威,刀抽到一半,又停了下來,房當白歌一腳踹在小校胸前,把他踹倒在地,咬牙切齒地道:“他媽的,你給我滾開,我們党項人沒有你這種膿包,別在這丟人現眼。”

很快,又一隊党項軍靠近了義州城,那名被踹倒的小校,吶喊着衝到了最前面。党項軍攻城的重武器本來就少得可憐,又全部集中在房當明大軍中,攻打義州只有靠弓箭來壓制和殺傷城頭上的軍隊。抵近城牆射箭的党項軍仍有六千多人,鐵箭如狂風暴雨般覆蓋了城牆,城牆上的軍士根本無法擡頭,更別說舉弓還擊,他們只能靠在城磔後面,或舉着盾牌,才能勉強在城牆上立足,此時,椎木、石塊已經消耗殆盡,城裡的百姓已經開始拆房取樑、挑磚,但是,木樑、磚石的供應遠遠跟不上消耗速度。一些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險,用備好的鍋竈燒水,很快,一桶桶滾開的水就往下倒,

數十架木梯上,瘋狂的党項軍快速地往上爬,城牆上打下來的撈木、石塊越來越少,對他們殺傷力最大的卻是鋪天蓋地的開水,每一桶水下去,就有數名被燙得皮開肉綻的軍士從長梯上掉了下去,但是,開水的供應速度也跟不上消耗速度,一會,守在城牆上的軍士就開始大喊:快點送開水來。

王江拼命地對着西面城牆上守着的軍士和百姓吼道:“把燃油拿過來。”十幾名軍士們飛快地擡了幾個大木桶,朝激戰正酣的北面城牆跑來,沒跑幾步,一陣鐵箭從城牆下飛過來,十幾名軍士竟無一逃脫,全部被射倒在地,另一羣軍士衝了過來,擡起大木桶繼續朝北城牆跑去。軍士們擡起木桶向下倒,黑乎乎的燃油劈頭蓋臉地倒在城牆下,另一羣軍士點起火箭,向城下射去,傾刻間,城下燃起了熊熊大火。

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1章 商隊南行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5章 遇到商隊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16章 酒樓餞行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3章 王樸來訪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章 烽火熄滅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9章 疑雲重重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15章 接管劉府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14章 攻下滄州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4章 攻下滄州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1章 侯府話別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5章 高平血戰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