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回到大梁(九)

侯大勇到王樸家裡喝了一頓酒,誰知遇到一羣自視甚高的大人,還被迫盜版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讓其鬱悶無比。從王樸家回來後,侯大勇突然發現,三年來,他一直生活在軍營裡,習慣了艱苦、火熱和血腥,來到和平環境,竟頗有些不適應。

大梁侯府,微暗的書房裡,孟殊筆直地站在侯大勇身側,一字一頓向他報告趙普的情況,侯大勇似乎又回到了工作狀態,只覺神清氣爽,一掃多日的晦氣。

聽到趙普在謂州,侯大勇不禁失笑道。“趙普在謂州任軍事判官!哎,害得我們找了半天,誰知近在咫尺,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想到自己的盜版行爲,侯大勇又笑了幾聲,對孟珠道:“昨天在王樸家的那頓飯沒有白吃,這麼快又要和吏部侍郎司徒詡打交道了。”

趙普不過是一名極爲普通的軍事判官,毫無名氣,又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侯大勇對趙普超乎尋常的關注,讓孟殊很有些不理解,但是,理解歸理解,行動歸行動,孟殊還是把趙普的根根底底打聽得一清二楚。

聽到侯大勇提起司徒詡的名字,孟殊想起一事,道:“司徒詡過一段時間要納妾。”

“納妾,他有幾房小妾?”

“這是第五個。”

“想不到文質彬彬一個人,身體還不錯啊。你要把司徒詡納妾的準確日子打聽出來,再給我準備一份大禮,吏部侍郎,倒是一個緊要的位置。”侯大勇越來越覺得選孟殊來執掌飛鷹堂是個正確的選項擇,儘管這是無心插柳,柳技卻眼見到長成大樹了。

孟殊沒有什麼費話,談完正事之後。就緊閉着嘴,等着侯大勇作下一下的指示。

書桌上擺着侯大勇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是好詞,可侯大勇的書法卻實在不怎麼樣,一本正經的孟殊,看着侯大勇地難看的字。嘴角忍不住也有一絲笑意。

孟殊年輕的臉龐有着淡淡的書卷氣,閉着嘴時,黑黑的眉毛有些微微上揚,又帶着軍人特有的陽剛之氣,侯大勇暗讚了一聲,“真是一個英俊地小夥子。”

“我這裡沒有什麼事了,符娘子還有一些事找你,你過去一趟吧。“侯大勇心裡着實喜歡孟殊。但是,他就讓孟殊站着,沒有和他過多的客氣。

孟殊雖然不在軍中,可在侯大勇面前,他仍然行的是軍禮。而且是最新的軍禮,這是侯大勇親衛教給他的。孟殊立正後,舉手敬了一個標準的新式軍禮。然後轉身出門,出門之時,孟殊輕輕地把房門帶了過去。

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雖說是上午,陽光已把大地照得有些過分亮了,孟殊從書房走出來,眯了一會眼睛。才適應屋外的光線。他順手整理了一下衣服,快步向符英地主院走去。剛到院門,就聽到符英清脆又有些溫柔的聲音:“宗林,過來,到媽媽這邊來。”幾個使女也跟着笑嘻嘻地和宗林說話。

院門沒有關。半掩着,院牆根種着一些綠油綠油的嬌柔的小草,在陽光的照耀和昨夜雨水地滋潤之下,這些小草終於拼盡力量,綻放出一片片金黃色的花朵,微風一吹,就如翩翩起舞的美麗蝴蝶。

符英穿得淡雅而別緻,上身是白色地窄袖短衣,下身是紫色長裙,一條絲綢腰帶鬆鬆地束在腰間,在陽光下,就如聖潔的仙女一般。

孟殊在門口靜靜地站了一會,最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再扣住門環:“叮、叮、叮”敲了三下。

這是富家商鋪每季度例行的彙報,前幾天帳冊就送了過來。進院門的時候,孟殊迅速地把十幾個主要數據在腦海中過了一遍,跟隨着使女走到主院的側房。

孟殊在側房坐了片刻,就聽到幾聲清脆的玉佩碰擊聲,符英出現在眼前。符英早已換上了一件略有些灰暗的窄袖上衣,她見到挺胸擡頭坐得極爲規距地孟殊,輕笑道:“孟掌櫃,這裡又不是軍營,你這樣坐着就如穿了一身鎧甲,怪累的。”

孟殊並沒有轉換姿勢,一本正經地道:“這個季度富家商鋪總的來說不錯,南來北往的貨都銷的比較好,我們鐵貨紙品仍然是供不應求,只是紙品在許多地方出現了仿冒地,造成了一些衝擊,不過,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具體數據是這樣的。”

符英白暫挺直的鼻樑上有幾粒微小的汗殊,胸口露出的一小塊潔白,聽到孟殊流利地說了一串數字後,道:“孟掌櫃好記性,這麼大一串數字絲毫不差。”

孟殊難得地笑了笑,道:“符娘子記性更好,這些數字每天都在我腦中轉悠,想忘記都難,難爲符娘子幾天時間,也記得清清楚楚。”

符英抿嘴笑笑,道:“這幾月來,鳳州的經營額倒增長得很快,陳州、蔡州方向的總經營額度卻不斷在下降,北面和前幾個月差不多。”

“鳳州現在是衆商雲集,向西的所有貨物都在鳳州中轉,我估計下半年還要增長,淮南戰事不斷,這沒有辦法,下半年能維持到現在這個狀況都不錯了。利潤最高的還是要數河隴一帶的馬匹,不過,我們需求量大,價錢也慢慢在開始往上漲。”孟殊說這些句子的時候,聲音有些低沉,他的後背漸漸浸出一些汗水,空氣中淡淡的花香,讓他頗有些心慌意亂。

符英沒有注意到孟殊的窘態,她用纖細的手指,翻動着暗灰色的帳冊,帳冊上呆立着的數字,在符英眼中,都是鮮活而有生命的,裡面有許多讓人高興或沮喪的故事。

“滄州,你到過滄州的,郎君就是在滄州組建的黑雕軍。我也是在滄州認識郎君地。”符英對滄州故事總是百說不厭,在滄州的一個小商鋪裡,她偶遇侯大勇,她當時怎麼也沒有想到,那個看上去黑黑的粗壯軍人,竟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滄州田莊收成逐漸在下滑。問問富鞏這是怎麼一回事,富鞏是個聰明人,吃了這麼一個大虧,應該記住教訓了。”

“富鞏倒是賣力,他再不好好幹,把這個飯碗弄丟了,他一家人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這次不怪他。滄州久旱無雨,欠收是肯定的。”孟殊儘量客觀地解釋道。

“現在商鋪地生意做得這麼大,各地的產業相距是那麼遠,不可能事事親爲,只怕是有些商鋪和田莊的掌櫃腰包已經鼓鼓的。要想一個妥善解決的辦法,富鞏的事情是個教訓,要時時記在心裡。”符英知道滄州旱情。她實在有些不放心富鞏。

孟殊挪動了一下腰身,他着實有些佩服眼前這位柔柔的小女子,每次看過帳冊,總會發現一些要害的問題,符英提出地問題,也恰好是孟殊絞盡腦汁想要解決的問題,他已經有些想法。不過還沒有成熟,“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正在想辦法解決,不過具體怎麼辦還沒有定策,富家商鋪最大的問題是他太大了。富家商鋪就如南方的大象一樣,已經是龐然大物了,大梁總鋪動輒出入成千上萬的銀兩,稍有不慎,損失就會讓人難以接受。”

符英皺着眉頭,一時也想不出好主意,道:“按照規距,各地商鋪留足了本錢後,近地地方每隔三個月,稍遠的地方每隔半年,就要把賺到的錢送到大梁總鋪來,這運送費其實是一筆不菲地費用,這些事情還真不好解決。”

“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富家商鋪太大了,大梁總鋪除去馬伕、廚師等幹雜事的僕人,真正做事的不過一十四個人而已,他們要面對全國四十七個分店,雜事太多,每天連軸轉也忙不過來,前幾天,小九,總鋪最年輕的小夥子,累得趴下了。”孟殊把飛鷹堂和富家商鋪分得很開很清楚,飛鷹堂用富家商鋪的作爲掩護,可是,富家商鋪真正的管理者,絕不參與飛鷹堂地任何活動,只管專心致志做好商鋪的事情,這一點,得到了侯大勇和符英的同意。

“總鋪人少,可以再從各地商鋪選一些成熟、忠厚的年輕人過來。”

“增加人手是一個辦法,我還想到另外一個辦法,富家商鋪東、西、南、北四處都有,不同地方的環境、物產和風俗又相差很大,總鋪地指揮時常有不切合實際的地方,我想,不如在東、西、南、北四個地方各設一個大店,管理當地的各個分店,總鋪的精力用來抓大店就行了。”

符英沒有馬上回答孟殊,她翻了翻手邊的帳冊,又站起來,側房的右牆上掛着一幅地圖,這幅地圖出自黑雕軍獅營之手,繪製得極爲詳盡。地圖上有一些特別加了紅色的小點,那是富家商鋪在各地的分店,四十七個紅色小點分佈在大周版圖的東南西北各地,而一個大大的紅圈,就是設在大梁的總鋪。符英神情專注地用右手食指點着地圖,纖細的食指從大梁出發,沿着幾條官道,掠過許州、鳳州、澤州、青州、大名府、京兆府等城市。

孟殊一直端坐着和符英面對面在討論,符英起身後,他挺直的腰身才稍稍鬆了一下,他驚奇地發現,符英看地圖的方式和侯大勇十分相近,特別是用食指在地圖上行進的方式,兩人幾乎一模一樣。只是,身着紫色長裙的符英,背影也是如此的優雅,頭髮上輕輕晃地的小小玉、雕,如一隻活靈活現的小鳥,充滿着活力,而侯大勇站在地圖邊,給人感覺就如一把正在尋找食物的飢餓長刀。”孟掌櫃的想法很有些道理,只是分成東南西北四個大店也有不少問題,我一下子也說不清楚,你回去再仔細斟酌斟酌,把方方面面的問題考慮周到,我基本上同意了這個方案,只是有一些細節問題還有待商

孟殊婉拒了符英留他吃午餐的建議,說了一上午,他也有些累了,靠在馬車上。隨着馬車輕微的顛簸,車廂的窗框掀了起來,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羣,在眼前慢慢地晃過,孟殊回想着符英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隨口哼音家鄉小調。莫名其妙地高興了起來。

架車的老把式是個極解人意的中年人,他聽到孟殊極爲難得地哼着小調,知他心情不錯,拐過街角就有一個燒餅店,老把式有意放慢了馬車地速度,回頭對着孟殊道:“孟掌櫃,前面是和記燒餅店,停不停?”

“我不下車了。你去買十個燒餅吧。”富家商鋪總鋪開在大梁後,孟殊大部分時間就住在大梁,他和妹妹孟真相依爲命,孟真自然也就跟着來到了大梁。孟殊是個謹慎的人,他親眼目睹了富鞏由富貴的高峰摔下低谷。他不願走富鞏的老路,沒有重要事情,他一般不帶隨從。只是帶着這個老把式。

老把式也不是一個簡單人物,他是大周朝曾經最有名的震遠鏢局的“五虎上將”,大名叫段伏虎,顯德二年冬天,震遠鏢局總鏢頭率自帶着他地五虎上將,押送一起貴重貨物,不想中了敵人的算計。在青州以北,經過一場血戰,總鏢頭戰死,五虎上將只剩下段伏虎拼死衝出了包圍。身受重傷的段伏虎快馬奔了數十里後,終於不支倒地。被大雪蓋住。孟殊和吳二郎恰從青州回大梁,孟殊見到倒臥路邊的段伏虎,不禁想起了自已和妹妹孟真當年的經歷,於是救下了段伏虎,醒來後的段伏虎灰心喪氣之餘,就留在了孟殊身邊,段伏虎的大號從此在江湖中消失,孟殊身邊多了一位武藝高強的老把式。

老把式雖說名義是馬伕,孟殊給地價錢卻是保鏢的價錢,還把老把式的一家人從密州接到了鄭州,老把式無了後顧之憂,忠心耿耿護衛着孟殊。

孟真是富家大院內當然的小公主,她今年不到十七歲,生活的艱辛並沒有在她地臉上留下多少印跡,她每天開開心心地在院子內進進出出,院內不時會響起她清脆的笑聲。但是,早年生活的不幸,特別是萬壽寺血淋淋地一幕,卻在她的心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沒有人的時候,她的腦海中總會出現姐姐孟清慘白的面容、萬壽寺和尚破碎的肉塊以及熊熊燃燒地大火。

孟真親自泡了一壺好茶,這是哥哥孟殊從南方帶回的上好茶葉,哥哥每天回到家,不論有多晚,總有泡一壺好茶,坐在窗前慢慢地喝。

“喝茶吧,杜大哥。”孟殊低聲地對着杜剛說道。

杜剛微微點頭,仍然看着一面院牆發呆,孟真順着杜剛的眼光看過去,院牆極爲普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杜剛穿着一束了腰的黑色長衫,頭髮一絲不亂,原本健康飽滿的臉孔顯得極爲削瘦,兩眼隱隱約約有些血絲。

孟真知道小蓮子姐姐地事情,雖不是十分熟悉,在出事之前,杜剛常把小蓮子念在嘴裡,她耳朵早就聽老繭了。小蓮子出事後,孟真一直沒有見到杜刖,她看到沉默寡言的杜剛,心裡不禁一陣緊縮,失去親人的痛苦,至今讓她刻骨銘心。她看到杜剛如石像般一動不動,突然間,眼淚嚎住了她的雙眼。

孟殊提着一包燒餅,走進了富家大院,一眼就看見坐在大廳上的杜剛,他有些驚奇,臉上卻沒有顯露出來,“事情,辦完了嗎?”

杜剛沒有回答,輕輕點點頭。

“節哀順變吧。”孟殊拍拍杜剛的肩膀,又道:“總算大仇得報,想開點,男子漢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

杜剛苦笑道:“叫我如何放得下。”

孟真感到杜剛笑得比哭還難看,她強忍不讓淚珠流下來,轉身向內院走去,她聽到哥哥喊了一聲:“小真,燒餅,和記燒餅店的燒餅。”孟真沒有回頭,她快步走回房間,關上房門之時,她已淚如泉涌,爲小蓮子,爲姐姐孟清,也爲早逝的父母。

“若你真想幹點事情,那我給你一個任務,太原商家郭大郎來找過我,想把富家商鋪開到太原去,漢與周是世仇,此行有些風險。”

杜剛並不在乎危險,淡淡地道:“南邊打仗,北地馬賊橫行,到處都有危險,若怕危險,只有在家呆着。”

“好,杜郎真是一條好漢子,我馬上調集人手,準備貨物,你準備在哪一天出發。”孟殊也有和杜剛相似的心理經歷,妹妹孟清慘死在萬壽寺以後,他投到黑雕軍軍中,他正是拼命做事來抵擋可怕的痛苦,也正是因爲他拼命做事,得到了侯大勇的青睞,杜剛現在的心態和當時自己的心態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杜剛乾脆地答道:“準備工作做好以後,我就出發。”

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9章 疑雲重重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5章 遇到商隊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4章 西軍風波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章 黑雕新軍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5章 道士陳摶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5章 道士陳摶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6章 初到大名第24章 手紙問題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章 黑雕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