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節度三州(七)

侯大勇抱起了小璐,輕輕地親親小璐的小臉蛋,使勁地嗅着小璐身上嬰孩特有的味道。小璐可不管侯大勇心情是多麼激動和複雜,她在侯大勇懷裡呆了一會就不耐煩了,張開小嘴哭了起來,把手伸向了秋菊。秋菊接過小璐,摸了摸尿布,對侯大勇笑道:“你的小璐流尿了。”

第一次看見小璐,侯大勇竟不住想起了在另一個世界的女兒,兩人都長得象侯大勇,很有幾分相似,只是,小璐性格更象秋菊,比起另一個世界的女兒,似乎顯得更加文靜一些。

俗話說:女人家,女人家,沒有女人不成家。自從春蘭、秋菊和小璐來到鳳州後,侯大勇纔有了家的感覺,雖說每天仍然忙忙碌碌,卻總會及時回家,侯大勇、春蘭、秋菊吃過晚飯後,最喜歡抱着小璐,到院子裡來玩耍。侯大勇對小璐的細心和耐心,都是這個時代男人所沒有或者說很罕見的,春蘭、秋菊更是從來沒有看到一個男子會對小孩子如此喜愛,秋菊每次看到侯大勇抱着小璐在院子裡轉悠,心中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動。

時間如水般流逝,轉眼間,侯大勇坐鎮三州已經二月有餘,這二月,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平常得就如他們喝的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但是,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或明或暗地在三州發生。

竇田、郭寶玉到來之後,侯大勇便把三州原有鐵匠營的工匠和各種資源全部集中到了鳳州,徵用了鳳州東門處原來鐵匠營周圍的部分民房,擴大了鐵匠營的生產規模,然後按照鄭州標準,製造了十個風箱,加班加點開始了新式腰刀――侯家刀和唐式陌刀的生產。

鳳州是座非常安靜的城市,每當夜晚來臨,除了偶爾在街上匆匆而過的行人之外,整個城市在四周山嶺的環抱下,睡得如搖籃裡的嬰兒般香甜。現在鐵匠營日夜不停的爐火、敲打聲,把東門弄得紅紅火火,後來,東門在鳳州老百姓嘴裡就有了另一個別稱,叫做紅爐,意爲紅紅的火爐。

鐵匠營開工之後,人手遠遠不足,鐵匠營就在鳳州招募了不少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在鐵匠營充當學工,每月可領取對當地人來說不菲的一筆薪餉。第一筆薪餉發放之後,整個鳳州城的各式肉食賣得格外的乾淨,凡有鐵匠營學工的家庭,都美滋滋地享受了勞動帶來的美食,鐵匠營待遇豐厚的消息很快就在鳳州城內不脛而走。

當初這些家庭,送年輕人當學工,初衷是讓這些成天浪在街上的年輕人有事可做,有人管着他們,不外出惹事生非,另外好歹混碗飯吃,雖說招工之時,鐵匠鋪承諾有薪餉,但大家都沒把薪餉當回事,以爲不過是說着好聽的事,誰知一月下來,竟真的有一筆對鳳州當地人來說不薄的薪餉。有年輕人在鐵匠營作工的家庭就如過年一樣,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喝着小酒,嘲笑那些當初對鐵匠營嗤之以鼻的鄰居們,做了一個正確決定的男主人或是女主人,更是驕傲得緊,喝酒的滋滋聲都比家裡其他的人要響得多。

發薪餉的第二天,鐵匠營的大門的守衛很驕傲,把想進鐵匠營的年輕人擋在了門外,面對露出失望之色的年輕人,守衛們很有一種大權在握的快感。和鐵匠營有些關係的人家,如送菜的、送水的等等人家,陸續託着各種關係來走鐵匠營的後門,想把自己或親戚的子弟送進鐵匠營。

侯大勇見此情況,便在緊靠鐵匠營的旁邊另開了一處富家鐵鋪,又召了一批年輕人,專門打造老百姓所需釘耙、鐵鍋等日常鐵器,此批年輕人召完之後,鐵匠營再也沒有容納能力了,掛出了暫停召人的牌子。

通過此事,也使侯大勇認識到,老百姓的要求實在很是簡單,只要有活幹有一碗飯吃,則滿足矣。

三州市場本來冷冷清清,吳二郎帶來大批貨物後,侯大勇便把富家商鋪開在了了鳳州的市場內,由於吳二郎帶來的東西都是各地特產,對於鳳州老百姓來說,都是些希罕的好東西。消息傳開之後,不少秦州、鳳翔等地的大戶人家都派人到鳳州的富家商鋪來購買好東西,一些大家閨秀對富家商鋪所賣漂亮的花布心儀萬分,很快,三州及秦州、鳳翔等地就形成了女兒出嫁要帶富家商鋪所賣花布的習慣。富家商鋪的生意一時火得不行。

長期來往於秦、鳳、成、階四州的蜀商,在周軍佔領四州後,全都在作觀望,侯大勇發佈告示之後,極少數膽大的蜀商進入了鳳州市場,受到了鳳州官府的歡迎和保護,各種稅費都大大減少,作買賣的環境比以前大大改觀。消息傳出之後,漢中以及成都府的蜀商紛紛進入了三州市場,成爲三州市場的主力軍。

侯大勇所處的現代社會,商人的社會地位是很的,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千方百計在招商,紛紛採取了“重商、親商”政策,重商、親商已成爲社會的共識。三州離蜀地極近,而成都府經濟繁榮,爲吸引更多的蜀商,侯大勇對於蜀商採取的特別的優待,多次宴請了到鳳州投資的蜀商,在侯大勇提議下,成立了蜀商會所,侯大勇還在南門一帶規劃了一塊地,專門供商人們修建住宅。蜀商們雖說有錢,可並沒有社會地位,不僅受到文人的鄙視,更常受到官府的敲詐,在鳳州,蜀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禮遇,節度使竟然和他們在一起吃飯,節度使,那是多大的官啊!吃飯的時候,有的情緒激動的商人還掉了眼淚水。

節度使和蜀商一起用餐的消息傳回蜀地之後,不斷有蜀商來到了鳳州。

九月十七日,侯大勇召開了第一次高級軍事會議,坐鎮階州的石虎、成州的山宗元、黑雕軍都指揮使郭炯,步軍都指揮使王江、陳仁義,黑雕軍都指揮使胡立,伏虎軍都指揮使姜暉都,觀察判官錢向南等各軍主帥,齊聚鳳州。

侯大勇召開這一次會議,將對軍隊編制和基本戰術作重大的調整。

侯大勇初到古代之時,雖說他是一名職業軍人,可是對冷兵器作戰並沒有更多的心得,因此,在滄州建軍和在鄭州練兵之時,基本上沒有對軍隊的編制作任何調整,而完全依照五代軍隊常規編制來組建黑雕軍。

黑雕軍屢經大戰,越戰越強,威名揚於天下,但是每次大戰,黑雕軍傷亡仍然比較重,黑雕軍本錢小,每一名黑雕軍軍士的死亡,都讓侯大勇心痛不已。侯大勇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他已經意識到,黑雕軍以前各營都統一使用一種武器,如熊營就全部使用長槍,狼營全部使用長刀,這樣編制有其優越性,但是在兩軍近身格鬥之時,此種編制不利於軍士間的相互配合,一“火”十人小隊,極易在複雜的肉搏戰中變成各自爲戰。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侯大勇絞盡腦汁回想冷兵器時代古令中外的著名的軍隊,古羅馬軍團、蒙古騎兵、岳家軍和戚家軍等軍隊如電影一般在侯大勇腦海中過了一遍,反覆比較之後,侯大勇覺得戚家軍在編組、訓練和戰術等諸多方面最適合階州步軍的現狀。

戚繼光組織嚴密,軍隊以十二人爲一隊,四隊爲一哨,四哨爲一官,四官爲一總,節節相制,統一指揮。

侯大勇依據現代軍隊的編制方法,對戚家軍部隊編制略作修改,設想整個雄勝軍節度使所轄部隊,全部採取三三制:對以“火”基本單位,每火十二人,相當於後世的班級單位;三火爲一隊,一隊三十六人,相當於後世的排級單位;三隊爲一連,一百零八人,相當於後世的連級單位,三連爲一營,三百二十四人,相當於後世的營級單位,三營爲一團,九百七十二人,相當於後世的團級單位。第一個團級單位還應配置一個直屬隊,發揮類似獅營的職責。如黑雕軍按照此編制辦法,就應編爲三個團和一個直屬隊,直屬隊由陳猛作校尉,全是武藝高強、箭法出衆的軍士,作爲侯大勇的親兵兼戰場中的狙擊手。其餘諸軍皆按照如此編制。

爲了作好應對回鶻騎兵和党項騎兵,侯大勇還準備吸收戚繼光“鴛鴦陣”的優點。三州各軍除了黑雕軍以外,均以步軍爲主,侯大勇擬在各步軍中推行盜版於戚繼光的鴛鴦陣,只不過,侯大勇把“鴛鴦陣”改名爲龍虎陣。

戚繼光創建“鴛鴦陣”,原本是爲了能抗擊倭寇兇猛的軍刀戰法,鴛鴦陣每隊十二人分持不同的武器,戰鬥時,本隊兩名最強壯的士兵揮舞着戚家軍特色兵器---狼筅(帶有鋒利尖刃的粗壯毛竹),遮蔽本隊攔截敵人的第一次衝擊,同時兩名藤牌手防禦敵人的遠程武器射擊,敵人與狼筅手糾纏時,兩名長槍手插上戳殺敵人,另外幾名軍士用腰刀隨之而上斬殺敵人。另外,“鴛鴦陣”中軍士還配有弩箭,作爲遠程攻擊武器。

“鴛鴦陣”對中國軍史來說,據有跨時代的意義,侯大勇在軍事院校學習《古代軍史》之時,曾專章學過“鴛鴦陣”,所以侯大勇對“鴛鴦陣”印象較爲深刻。按軍史的說法:“鴛鴦陣的出現,一改幾千年來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是以一種武器爲一支部隊或一個方陣編伍裝備的傳統,這樣這一隊十二人就形成了一個堅強的戰鬥集體。這一改進是劃時代的,今天軍隊的戰鬥班莫不如此。”

在軍事會議上,侯大勇提出了軍隊重新編組和在訓練中採用龍虎陣的設想之後,這個決定讓衆將均感意外,除了錢向南沉默不語之外,其餘衆將都提出了不同意見。

郭炯是黑雕軍都指揮使,從滄州起就跟隨侯大勇,他熟悉侯大勇的習慣,凡是做事之前的討論,儘管暢所欲言,侯大勇絕對不會責怪,因此,郭炯見衆人都沒有說話,於是首先發言道:“我覺得黑雕軍以前的編制很不錯了,虎、狼、熊、豹、獅,五營相互配合默契,兩年多來,黑雕軍戰功卓著,也說明黑雕軍的編制很好,而且軍士都適應了這種打法,若現在變陣,不知效果如何?”

郭炯講完,沒有人再發言,一時有些冷場。姜暉是蜀軍降將,底氣不足,摸不清侯大勇的性格脾氣,自是不會輕易開口。而胡立出自侍衛司禁軍,也不願在這種大問題上多說話。

除了侯大勇之外,這羣將領之中,石虎地位最高、資歷最老,現在石虎坐鎮一方,舉止談吐也變得沉穩起來,他心裡認爲完全沒有必要對黑雕軍重新編組,但並沒有急於發言,當侯大勇探詢的目光望向他時,他才儘量委婉地道:“以前聽節度使提起過,要在步軍中建立陌刀隊,能夠極大的增強步軍的戰鬥力,是步軍對付騎兵的極好辦法。我記得在天寶七年,唐將高仙芝征討勃律時,選李嗣業與田珍爲左右陌刀將,以手持陌刀的步兵,長驅至勃律城,擒獲了勃律王和吐蕃公主,這是步軍對吐蕃騎兵的一次大勝仗。在下願意帶領陌刀隊,跟隨節度使踏平遼人和回鶻人。”

石虎委婉地表態後,衆將也紛紛獻策,但話裡話外,都對新的編組及戰術沒有信心,持懷疑態度。

侯大勇見錢向南沒有說話,便點將道:“錢郎,你對重新編組和推行龍虎陣有什麼意見?”

錢向南認真聽了侯大勇和衆將的意見,心中已有了計較,道:“重新編組採用三三制,沒有什麼問題,可在全軍立即推行。而龍虎陣和我們平常作戰方式皆有不同,不如這樣,我們可先編一個營,看看效果。”

侯大勇見到這種情況,心知以一種武器爲一支部隊或一個方陣編伍裝備的傳統,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要沒有任何爭議就改變過來,那倒是一件怪事,侯大勇不想用權力來壓服大家,覺得錢向南的提議比較符合現實情況,於是點頭道:“觀察判官好主意,這叫摸着石頭過河,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鄭州書院第一期訓練班馬上要開班了,我們就在訓練班中操練一個龍虎陣,十二月份到時可以和各軍比試比試,三三制、龍虎陣到底好不好,比過大家就知道了。”

這一次軍事會議,改變了周軍的編制方法,在大周曆史中極爲有名,被評價爲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簡稱“九月會議。”

鄭州書院遷到鳳州後,因爲沒有辦學地點,鄭州書院暫時設在了黑雕軍軍營裡面,九月會議之後,書院正式開班,開有兩個班:一個是將校班,黑雕軍、階州步軍、黑蛟軍和伏虎軍抽調了部分中上層軍官參加爲期半年的短訓,階州步軍都指揮使王江、陳仁義、黑蛟軍都指揮使胡立、伏虎軍都指揮使姜暉、黑雕軍副都揮使何五郎、校尉王敬業、陳猛、朱偉、劉世緒、鐵川源參加了將校班培訓;另一個是初級班,是從各軍選擇有前途的隊正、火長參加培訓,初級班人數多,分爲兩個班,一個班按照三三制編組,另一個班還是按照老規距進行編組。

因爲初級班肩負起了實驗新戰法的重任,因此,受到了衆人的一致關注,陳猛被任命爲三三制編組班的校尉,鐵川源被任命爲另一個班的校尉。兩個班將在十二月開始正式的比賽。

侯大勇對新的軍事編組充滿了信心,三三制畢竟是現代軍隊最常用的編制方法,是對數千年曆史的軍事歷史的總結,也經受過了血與火的考驗。但是,這個理由就如侯大勇的很多理由一樣,只有自已知道,而無法對別人說起,江豬嶺就是一個典型事例,侯大勇明知道劉崇要從江豬嶺逃跑,可是卻無法說給其它人聽,眼睜睜看着劉崇從江豬嶺逃跑。還有另外一件藏在侯大勇心中的秘密,就是柴榮的早逝和趙匡胤的奪權,侯大勇明知歷史,可不敢向任何人說起,現在身處邊境,遠離了中樞權力機關,也只能任由趙匡胤不斷崛起。

侯大勇爲了以實際效果說服大家,親自把陳猛叫到了跟前,詳細交待了三三制的注意事項,命他務必在十二月的比賽中獲勝。陳猛跟隨侯大勇很久了,早把侯大勇視作戰神,有侯大勇作後盾,陳猛把胸膊拍得“咚、咚”作響,信心十足地接受了任務。

(第四十三章完)

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24章 手紙問題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5章 道士陳摶第1章 侯府話別第5章 中元節日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10章 攻破總壇第23章 符英掌權第7章 怪人王樸第5章 中元節日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4章 攻下滄州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9章 何去何從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章 開辦實業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4章 再襲敵軍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6章 初到大名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