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

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

“大孫,這無線電臺還能再弄過來一批嗎?”

聽到這個問題,朱雄英看了眼手機,已經八月末了,馬上就要大學開學了。

但他還是回答道:“能,我最近有空就會去弄。”

過了十分鐘,神秘漩渦再次傳來聲音。

“上次捎的錢還夠花嗎?需不需要這邊再捎一些?”

“爺爺倒是挺貼心的”

朱雄英想了想,說道:“暫時夠用,等空印案的事情順利解決了,回頭弄點書畫過來吧,這邊比較值錢。”

神秘漩渦徹底消失不見。

朱雄英舒了口氣,剛纔也給他緊張的不行,因爲他一是不確定無線電臺能不能傳送過去,二是不確定就算傳送過去又能不能在那邊用。

如今看來,自己關於神秘漩渦傳送物品規則的推測,應該是大致正確的。

作用在物品身上的時間回溯程度,與物品的整體密度相關,密度越大的物品,時間回溯的效果就越久。

所以,如果神秘漩渦的規則以後沒有改變,那麼自己想要把手機電腦之類的高密度、短存在時間的物品送過去,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看來還是要把關注點多放在古董上啊.”

想到這裡,朱雄英又有些頭疼。

雖然古董往往意味着可以承受更久地時間回溯的作用,但同樣,古董也比正常商品,更加難以搞到,他實在是缺乏足夠可靠的門路。

換言之,就算給朱雄英幾幅時間流逝作用後的名畫,他能不能順利換到錢,也是一個問題。

因爲很多拍賣行,根本就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一夜暴富,你也得有能接得住這個財的能力才行,不然都成了爲他人做嫁衣。

朱雄英沉吟了片刻,在自己的手機備忘錄上記下了要做的三件事情。

①佈置好林地和墳頭的僞裝及監控措施,找鄭午購買第二批無線電臺。

②調查自己是否是魂穿穿越者以及神秘漩渦是否之前在這裡出現過,重點查找自己小時候的病歷和小鎮的歷史。

③開學後,在省城大學調查“1995年江南省理論物理學大會”的線索。

——————

林地已經被建立了起來,墳頭周圍也遮蔽好了,朱雄英換了最好的攝像頭組,又請程序員專門單獨編了個軟件,如果始終開啓的紅外感應消失了,第一時間會報警到他的手機上,除此之外,朱雄英也會時不時看一眼。

而在神秘漩渦第三次關閉以後,假期餘額不足的朱雄英完成了這些準備,就被迫收拾行李離開了海島,來到對岸他上高中的那座城市緊鄰的省會城市就讀,成爲了一名省城大學的大一新生。

開學辦學生證、充飯卡、打掃宿舍、軍訓.時間快的嚇人,一晃就過去了一個月,而在這期間,神秘漩渦始終沒有再次開啓。

這一天,朱雄英正在上課,給他們講課的省城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的系副主任,一個叫姜星火的老師。

姜老師年紀不大,但據說很厲害,是整個省城大學今年唯一拿下傑青科學基金項目的老師,而且聽說管理科學部的項目在全國都只有個位數。 當然了,具體有多厲害,朱雄英一個大一新生也實在沒概念,只是覺得這位姜老師講課確實很有意思,深入淺出讓人沉醉,除了本專業的必修課,姜老師開的幾門選修課,哲學、宋史、明史也是很受學生們歡迎,屬於那種在校內網選課的時候瞬間就能被搶沒的程度.學生們不僅很少有逃他的課的,甚至還有不少學生逃了自己選的選修課來這裡蹭課聽的。

“上節課給大家講《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時候,有位同學遞紙條上來問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位同學的原話是——有的人表面上八十歲埋的,十八歲就死了,那明朝如果按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滅亡的話,算是正式入土,可它究竟是什麼時候病入膏肓無可醫治的呢?”

姜老師站在講臺後面,穿着一件白襯衫,右手握着保溫杯,左手輕輕搭在電腦的觸控屏上,看着臺下密密麻麻的學生問道。

“有沒有同學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要是換做必修課,估計大家就都裝鴕鳥了,然後教室裡氣氛尷尬無比,但是這種學校里人氣最高的選修課上,學生們反而相當踊躍。

坐在朱雄英旁邊的室友“騰”的一下就站起來了。

“老師我知道!明朝亡於小冰河期!”

這個回答明顯把姜老師逗樂了,他笑着打趣道:“你別說,你還真別說照伱這個說法,人是不是一出生就不該吸氧呢?”

懂梗的學生笑成一團,不理解什麼是“小冰河期”的學生則有些懵逼。

“小冰河期,指的是該時期內氣溫較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甚至南方都常年暴雪,氣溫劇降造成了糧食大規模減產,繼而催生了戰亂與動盪。

這個時期的確切起始時間,目前國際上尚無定論,普遍認可的時間範圍是始於十三世紀,到十七世紀達到了頂峰。

在中國即最早開始於元代,到了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開始,小冰河期進入平緩階段,但自然災害依舊連年不斷;直至嘉靖年間,小冰河期開始有了災變的前兆,冬天的氣溫開始較往年有所降低;進入萬曆年間後,災變開始十分明顯,《萬曆十五年》一書中也從側面有所提及;而到了崇禎登基前後,小冰河期達到了巔峰,各種異常的自然災害頻發,這也就是民間所傳‘旱九年,澇九年’的根本原因。”

“小冰河期的天氣因素造成的糧食減產,當然是催生明末獨具特色的流寇模式的重要因素,但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卻並不在此.”

就在朱雄英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忽然手機鈴聲響了,是沐錦月的電話。

朱雄英趕緊捂住手機,然後俯下身子小聲接聽。

“喂?”

“雄英你在哪?”

“省城大學啊。”

朱雄英被問的有點迷,而對方接下來的話讓他更迷了。

“省城大學的哪裡?”

一瞬間,朱雄英心中閃過了七八種念頭,但他還是如實回答了。

“科教樓202教室。”

“現在方便下樓嗎?你要的十五臺無線電臺和配套的手搖發電機鄭叔叔弄到了,我直接順路給你送過來了。”

朱雄英拿着手機怔住了。

幾十萬塊錢的貨,我沒付款你就給我直接送過來了?

(本章完)

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92章 父與子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74章 應天府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67章 徐達背疽!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36章 告白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