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

經過老工匠的一番解釋,朱雄英才明白了過來,灌鋼法其實是一種取巧的辦法,也就是將生鐵和炒鋼法獲取的熟鐵再次放到一起去煉,從而獲得品質較好的熟鐵,甚至是“僞鋼”。

說是“僞鋼”,是因爲灌鋼法原理是讓生鐵裡的碳分進入熟鐵擴散,跟真正通過鍛打來脫碳獲得的鋼材完全是兩碼事,沈括《夢溪筆談》說的很清楚了“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

所以雖然灌鋼法弄出來的看起來像是鋼,但本質上還是鐵,不是鋼,適用的情況是需要短時間內大量獲取品質更高的鐵,用來打造甲冑、兵刃,從而與快速爆兵相匹配。

而數量上的猛增,往往就意味着質量上的嚴重下滑,用灌鋼法獲得的鐵打造的軍械,肯定是沒法跟純手工鍛打獲得的鋼材製作的軍械相媲美的,所以話本里常常會出現千錘百煉的寶刀,一刀就把普通腰刀砍斷的描述,倒也不算特別誇張到了明朝中葉倭寇作亂的時候,倭寇的武士刀,就經常能做到這種效果,明軍的刀在質量上完全無法與倭寇的刀相媲美,因此更多地會採用火銃和狼銑(帶枝椏的竹子做成的長矛)來揚長避短。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的工匠雖然跟大明的工匠一樣缺乏優質鐵礦,但他們會把伴生礦石的粉末加入到武士刀裡,然後不厭其煩其反覆鍛打上千次,再進行淬火,成品如果不行,那就繼續鍛打,主打的就是一個不計成本,畢竟在日本武士刀的價格是極其昂貴的,一把好的武士刀更是被爭相追捧,可謂是有市無價,而大明的工匠們則必須要考慮成本的問題,因爲明軍所需要的是成本能夠控制的制式裝備,是要量產的,而不是個體化定製的優質武器。

“那現在生產軍械用的鋼材,一般都鍛打多少次?”瞭解了這些情況後,朱雄英問道。

“標準是百鍊鋼。”冶鐵所的大使小心翼翼地解釋道,“非是匠人們不出力,而是鍛打費力,加上淬火後也有失敗的機率,上頭每年都有固定的產出任務,所以委實做不到千煉。”

這麼走一圈問一問,基本的情況朱雄英就已經瞭解了,大明現在的鋼鐵工業能力怎麼說呢,肯定不算差,甚至是世界一流水平,各種類型的鐵都能大量生產的同時還能保障基本的質量,但是鋼材卻由於爐溫有限,只能通過人工鍛打獲取,而且由於各種因素限制,單位鋼材的鍛打次數還不夠多,因此獲取的鋼材數量和質量都很有限。

“帶我去看看倉庫。”

當冶鐵所的倉庫打開的時候,哪怕有心理準備,朱雄英還是覺得場面挺震撼的,一排又一排的倉庫裡,堆滿了數不完的鐵錠,既有精鐵錠,也有白口鐵的鐵錠,這些鐵錠作爲明軍的戰略儲備,完全可以保證在短時間內就能製作出大量的鐵質甲冑、兵刃,而不受原材料產出的限制。

“所以現在主要是獲取鋼材困難,要麼手工鍛打獲取質量相對好的百鍊鋼,要麼用生鐵和熟鐵混合獲取質量相對較差的團鋼,沒有既能大量產出又能獲得優質鋼材的法子?”

這種既要又要的辦法,顯然給工匠們問的有點尷尬,要是有法子不早就用了嗎?不過他們肯定不敢頂撞聖孫,所以也只能說沒有這種法子。

朱雄英卻不氣餒,而是看着熊熊燃燒的大鑒爐,若有所思地問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提高爐子的溫度?”

“試過,用木炭能提高一些,但是很有限,而且木炭比煤炭貴得多,若是加大力度鼓風的話也能提高一些,可鼓風一樣受到人力限制造不大。” 提高溫度,要麼是改動爐子裡的燃料,要麼就是改動風箱,在宋代以前,華夏冶鐵用的燃料基本都是木炭,可隨着不斷的砍伐,現在木炭的供應量已經嚴重不足了,對於民間來講,柴火能湊合用,但工業鍊鋼顯然不能湊合,都得用上好的木炭,上好的木炭也不是說沒有,可性價比在哪呢?

費時費力弄出上好的木炭,還得大量供應,這裡面的成本是相當巨大的,而如果說增加了這麼多成本,能夠產出優質鋼材倒也能接受,問題是即便用了木炭,也只能增加爐子的溫度,但還是達不到能夠把鐵直接融化成鋼水的溫度,所以相當於增加了成本卻一無所獲。

因此,工匠們使用煤炭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畢竟這東西跟木炭相比,開採和處理的成本要低得多,不過煤炭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能獲取的煤炭基本都是高磷高硫的,會導致鐵變得非常的脆。

冶鐵所的大使帶着朱雄英去看了風箱,在大鑒爐的兩側都有,相當於一個小小的隔間,空間非常狹窄,風箱是用一整個大樹挖出來的,然後上面用蠟進行密封防止漏風,兩個人打着赤膊汗流浹背,正在奮力地鼓風。

這種作業,顯然比在廚房做飯給竈臺鼓風要累的多,因此哪怕是青壯男子,也幹不了多久就要輪換,否則話很容易在高溫缺氧的環境下昏厥過去。

而工匠們也告訴朱雄英,人力鼓風比水力的力道要大得多,所以想要提高爐溫,鼓風上的改良空間並不大,現在的鼓風器具已經算是很完善的了。

不過朱雄英也沒打算在這上面改動,他的思路是燃料。

朱雄英仔細觀察着熔爐的結構和操作過程,心中暗暗思索,如果能將焦煤作爲燃料引入熔爐中,提高爐溫,或許就能冶煉出更純淨的鐵水,進而製造出高質量的鋼材。

“你們想過用焦煤來鍊鋼嗎?”

“焦煤?”

對於這個詞彙,軍器局冶鐵所的工匠們顯得很茫然,他們倒是知道煤炭,但焦煤是什麼?

朱雄英從外面的垃圾堆裡翻出來了焦煤,看着眼前這些燒完後扔掉不用的煤炭,工匠們紛紛蹙起了眉頭。

煤炭都燒完了,還有什麼用?

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92章 父與子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61章 朱允熥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78章 四叔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67章 苦橘城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78章 四叔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222章 《西涼伎》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