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

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

夏日的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應天府新修的城牆上,金色的光輝讓這座六朝古都更顯莊嚴肅靜。

然而,這份寧靜很快被一陣喧鬧聲所打破。

一大早,應天府衙的門前便聚集了大量的本地破落戶和商戶,他們或是手持寫了字的橫緞,或是高呼口號,一時間,人聲鼎沸,羣情激憤。

“我們要生計!”

“朝廷不能斷了我們的活路啊!”

這些聲音匯聚成一股巨大的聲浪,在應天府衙所在的街道上回蕩,引來了無數路人的圍觀,這種情況在別的地方或許不可能,但在已經逐漸形成市民社會的大明京城,卻並不少見。

府尹高守禮焦急地在府內踱步,額頭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他當然知道這些人是被牙行鼓動起來的,目的就是爲了給朱雄英的整頓計劃製造障礙,然而面對如此激烈的民怨,他也感到束手無策,勸是肯定勸不走的,應天府衙也沒不敢出動衙役驅散他們。

“快!先讓衙役維持秩序,然後快派人去皇宮請聖孫殿下!”高守禮急忙吩咐道。

文華殿內,太子朱標坐在雕花的檀木桌案之後,看着眼前的奏章也有些發愁。

“涉及到的都撿出來吧。”

今日當值的盧德明應了聲,開始在奏章堆裡挑挑揀揀。

牙行們在勳貴中尋找發聲者的活動不是很成功,這個時候,勳貴們絕大多數都成了縮頭烏龜,反而是有些窮的不行的科道言官,面對牙行送來的金銀動了心,願意去發聲反正是風聞奏事,而且確實有民意基礎,只要不被查到收受賄賂的證據就不會出問題,錦衣衛人手有限對他們這些小官的監察也沒那麼嚴密。

朱雄英踏入文華殿,朱標擡起頭,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番,然後指了指桌上的奏章,說道:“英兒,你來看看這些奏章,都是關於莫愁湖整頓一事的。”

朱雄英走上前,隨手翻開一本奏章,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言官的諫言,大意都是對整頓計劃的擔憂和反對。

朱雄英放下奏章看向朱標,等待他的指示。

朱標深吸一口氣,說道:“孤知道這件事對你來說很重要,也知道你一直在努力推進。這些奏章,我都已經看過了,也暫時都壓了下來,你放手去做吧。”

朱雄英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感激的光芒。

只要朱標暫時壓下了,那就相當於“留中不發”,官員們第一本奏章沒有得到批覆就不好短時間內繼續發聲,趁着這個窗口期把事情給做了,那也就生米煮成熟飯了。

“多謝父親!”朱雄英鄭重地行禮道。

朱標點點頭,繼續說道:“不過你也要明白,這件事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必定會遇到很多阻力,你要有心理準備。”

“去吧,孤相信你能做好。”朱標又鼓勵道。

朱雄英再次行禮後,轉身退出了文華殿。

他面色平靜,其實在他和道衍第二次商議的時候,就早已預料到了這一切,他沒有慌亂,而是有條不紊地安排着應對之策。

隨後,他轉身對身邊的人說道:“備馬,我要先去北鎮撫司。”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朱雄英便在大批錦衣衛的保護下騎着高頭大馬來到了應天府門前。

先有刀劍,後有說教。 大批錦衣衛的到來,顯然比手持水火棍的應天府衙役更有說服力,而且這些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在百姓心中也各個都是煞星般的存在。

應天府尹高守禮看着逐漸冷靜下來的人羣,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高聲說道:“諸位鄉親父老,請大家靜一靜,聽聖孫殿下說幾句。”

聽到高守禮的聲音,人羣逐漸安靜下來,無數雙眼睛齊刷刷地看向了馬背上的朱雄英。

“朝廷非是要斷了諸位的生計,而是要清理整頓莫愁湖,建立一個更公平的市場,諸位的房舍本就是未登記在冊的,此次在聚寶門外,依據各位拆除的房舍,分等級給予對應的新建房舍,不會讓諸位吃虧,等莫愁湖整頓好了,自然可以回來繼續做生意。”

“衙門說話不算話慣了,我們怎麼相信?”人羣中有人大聲問道。

“古有南門立木,人無信則不立,聚寶門外的房舍從今天就開始破土動工,先從莫愁湖登記並搬離的前一百戶,每戶除了房舍,額外賞銅錢五十貫,前一百戶到五百戶,額外賞銅錢二十貫,前五百戶到一千戶,額外賞銅錢十貫。”

明初雖然寶鈔成了廢紙,但銅錢的購買力還是相當堅挺的,一貫銅錢大約可以兌換一兩白銀,對於外地遷徙來的富戶,這些錢或許不算很多,但對於莫愁湖本地的破落戶,真真就是天降橫財了,畢竟一戶人家兩年都未必能攢下五十貫銅錢。

“租的房舍也算嗎?”

“截止到昨天,只要實際居住的都算,應天府衙自會覈實登記。”

而朱雄英這麼說了,自然也不會賴賬,後面的錦衣衛直接推了好幾車銅錢出來,見到錢,這些矛盾直接就轉移成了莫愁湖本地百姓的內部矛盾了,各個爭先恐後。

不過卻是要先登記和核實他們的房屋,然後等到聚寶門這邊房舍建好以後,看他們搬遷了,拆毀了原有的房屋,才能把這筆錢發給他們,所以眼下就是隻能先看看。

即便如此,也足夠誘人了。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他們來應天府衙鬧事,爲的也不過是保障自己的利益,而眼見聖孫計劃周全,按他們原有房屋來發放新房子,還有額外的補貼自然都是不甘落後的。

而現在的主要問題其實就是外地遷徙來的富戶,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想要一個更好的安置之所,而且富戶本來就沒有莫愁湖那邊土地的所有權,都是租賃的暫時安置房舍,因此富戶是不反對的,反對的只有這些本地的商戶和破落戶,只要把他們搞定了,富戶是一定會跟着一起搬的。

這時候部分富戶也開始發聲了:“聖孫的意思莫不是又混住到一起?”

顯然,他們這段時間的居住體驗相當糟糕。

朱雄英只道:“聚寶門外新建的安置房舍是按照莫愁湖現有房舍免費分配的,所有莫愁湖的住戶都有,至於想要住更好的,後續在內外城之間,也還會新建一批需要花錢買的房舍。”

聽了這話知道以後能跟這些破落戶分開住,參與的富戶們的情緒也穩定了下來。

如此一來,既然朝廷允諾所有莫愁湖現有住戶在聚寶門外都能分到新的屋舍,對新屋舍不滿意也可以自行購買其他條件更好的新建屋舍,那幾方也就都沒什麼好說的了。

總之,在朱雄英做出承諾後,人羣中的喧鬧聲逐漸平息下來,雖然大家對朝廷的整頓計劃仍然心存疑慮,但朱雄英的誠懇卻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在應天府尹高守禮的安撫和勸說下,人羣逐漸散去,應天府衙門前的這場鬧劇也終於落下了帷幕。

朱雄英這邊也不耽擱直接拉着西城兵馬司指揮任俠和管着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指揮僉事蔣𤩽一同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96章 保險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22章 《西涼伎》第196章 保險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74章 應天府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96章 保險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74章 應天府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