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

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

“終於回來了,讓咱好好看看大孫。”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朱雄英,眼中滿是喜悅,他伸手拍了拍朱雄英寬闊的肩膀:“好大孫,這些年你在那邊受苦了。”

對於朱元璋,他本來是有一些敬畏心理的,然而此時此刻,感受到肩頭的那份溫暖,朱雄英的心中卻涌起一股暖流,他擡頭看着朱元璋慈祥的面容,心中的陌生感和緊張感頓時消散了許多。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那滿是滄桑卻努力顯得慈祥些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感動。

一個念頭從他的腦海裡劃過——這位歷史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洪武大帝,此刻正將他當作失而復得的珍寶。

在來到南京的路上,朱雄英就已經知道了大明世界這些年發生的事情,他也明白自己在陰差陽錯之下,產生了一個誤會。

其實一直以來跟自己通話的,都不是自己的監護人爺爺,而是他的親生爺爺朱元璋。

正因如此,他纔在機緣巧合之下,給大明帶來了如此之多的改變,甚至在江南江北,各處都有祭祀自己的“聖孫祠”。

說實話,當知道這個真相的時候,朱雄英的心中可謂是百感交集。

一方面,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監護人爺爺的一片苦心,雖然從小他都是被當做一個貧苦家庭的普通孩子來培養,但監護人爺爺一定是知道比沐勝更多的秘密的,因此,監護人爺爺把最後的愛留給了他,這份能夠徹底改變人生命運,甚至一個世界的饋贈,是如此的珍貴,卻從未向自己提起。

或許在監護人爺爺的眼中,愛總是無聲的,而這份饋贈,也需要朱雄英自己去揭曉,他把朱雄英是否要回到原本世界的抉擇的權力,交到了朱雄英自己的手裡,無論朱雄英如何選擇,都是他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被以“爲你好”的理由來由別人幫他決定。

另一方面,曾經他的舉動,在他的眼裡其實僅僅是出於幫助爺爺,但是朱雄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做了多麼重要的事情,當他親眼看到江北的貧苦農民因爲土豆而得以飽腹,親眼看到從天花肆虐中倖存下來的百姓認真而虔誠地祭拜着聖孫祠的時候,朱雄英感到了無比的震撼。

原來,自己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竟然能夠影響一個世界裡千千萬萬人的命運,原來自己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並非自己認爲的那般渺小。

他能做的事情,他能改變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他輕輕握住朱元璋的手,微笑着說道:“皇爺爺,孫兒沒有受苦,只是很想念您和奶奶。”

馬皇后在一旁看着,眼中閃爍着淚光,她走上前,輕輕地把朱雄英摟在懷裡,聲音略顯顫抖:“英兒,你終於回來了,讓奶奶好好看看伱。”

朱雄英感受着馬皇后溫暖的懷抱,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彷彿第一次感受到了“溫馨”是什麼氣味。

從上高中開始,他就是一個沒有家人的人。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穿越而來的現代人,而是認同了自己本來作爲古代人的身份,真真切切地融入了這個時代,成爲了朱家的一份子。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一幕,眼中也泛起了淚光,他轉過身去,悄悄擦了擦眼角,然後轉過身來,對着朱雄英說道:“大孫,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以後咱們一家人,再也不分開了。”

朱標站在一旁,看着兩人相擁而泣,心中也充滿了感慨。

他走上前,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英兒,你皇爺爺和奶奶都很想你,以後咱們一家人好好在一起。”

朱雄英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眶也有些溼潤,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也明白了自己在這個時代的責任和使命,他知道自己將要用現代的知識和理念,去影響和改變這個偉大的時代。

寢宮裡,一家人的歡聲笑語迴盪在每一個角落。

朱元璋和馬皇后拉着朱雄英問長問短,彷彿想要把這幾年來的思念都傾訴出來,而朱雄英也耐心地回答着他們的問題,講述着自己在那個世界的所見所聞。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了,只剩下這一家人的溫馨和幸福。

朱雄英知道,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也找到了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家人和使命。

收回了這些說起來紛繁複雜,其實不過是一念之間發生的想法,朱雄英輕輕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然後微笑着說道。

“皇爺爺,孫兒這些年雖然在另一個世界,但並未受太多苦楚。只是所經歷的事情,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不知從何提起。”

朱雄英這番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而藍玉之前沒有刨根問底,是因爲自己剛剛回到大明世界不方便問,而且有觀音奴這個隊友打掩護,但現在則沒有了這些條件,如果還是繼續遮掩,支支吾吾總會惹人懷疑,反倒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講出來。

而且對於自己的身份,雖然已經初步確認,但朱元璋必然會對一下只有他倆知道的細節,所以到時候很多相關的問題,依舊不可避免的會被問到。

怎麼都是要講,自己選擇先講,不僅坦誠,而且主動。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他揮了揮手,讓幹清宮內的宦官和宮女都退下,只留下他和馬皇后、朱標。

“大孫,咱本不欲問,怕你心裡難過,不過若是能講,也給你皇奶奶和父親聽聽,你在地府都經歷了什麼。”

朱雄英並不奇怪,他知道朱元璋誤解了他的意思,甚至大明世界的所有人都誤解自己是從地府歸來的,而“聖孫能夠窺探天機”的說法,也被人們所接受,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加深這種印象,給自己披上神權的光環如此一來,自己在大明的政治合法性和神權影響力相加,將起到1+1>2的效果。

畢竟,窺探天機還能讓這個時代的人理解成神秘學,但很多科技產物,在這個基礎科學趨近於零的時代,根本就不是科技而是魔法,所以還不如用神秘學先帶過,以後科技進步了,自然就慢慢理解了。

——至於地府的經歷,反正也沒人知道地府啥樣。

朱雄英微微頷首,開始緩緩講述“他在地府的經歷”,嗯,其實就是換個角度講了一下現代生活。

“.再往後,就是在一個特殊的地方發現了這陰陽炁海竟然能夠連通大明,並且孫兒還在地府得遇奇人,這些奇人他們掌握着許多先進的東西,除此以外透過一些秘境,還能窺探到未來天機。”

朱元璋聽得入神,不禁問道:“哦?那他們還有些什麼先進的東西?”

朱雄英心中一動他知道自己不能說得太過驚世駭俗,於是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了一些現代科技,比如電力、互聯網等。

“他們馴服了‘電’作爲力量,就是無線電臺的更高層次應用,這種力量可以點亮黑夜,推進物體,妙用無窮。而且還有可以讓不同天地互相連接在一起的東西,可以無視距離及時傳遞信息。”

朱元璋和馬皇后、朱標聽得目瞪口呆,他們雖然無法理解這些東西的原理,但能感受到朱雄英所描述的神奇,因爲無線電臺的妙用,他們是親眼見證過的。

“那那大孫你是怎麼還陽的?”朱元璋忍不住好奇地問道。

朱雄英微微一笑,繼續編造道:“自然是皇爺爺告訴我有那麼一扇‘門’的存在,我開啓了那扇‘門’,便發現自己已經回到了大明,周身都是茫茫的山林。”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92章 父與子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52章 渡江!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75章 鬼市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75章 鬼市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31章 神器降臨!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67章 徐達背疽!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74章 應天府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83章 長夜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