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只得一人

“先生爲何笑呀?難道王奇說錯了什麼嗎?”王奇被司馬徽笑的莫名其妙,心中不由得有幾分生氣,難道憑我王家現在的實力,還開不了一個書院嗎!

“呵呵!季允老弟別誤會!我並非笑你,只不過是爲剛纔自己的失態而笑罷了!到是剛纔季雲說的提議還是不要再說了,司馬徽現在只是想安心的做一個隱居之士!”司馬徽還是笑着說道。

他看王奇的樣子,就知道王奇有點生氣,忙出言安慰。不過他也誤會剛纔王奇準備說的話了,以爲王奇是想邀請他爲豫州效力。所以竟然搶在王奇說出來之前,就出言拒絕了。

“呵呵!我看水鏡先生纔是誤會王奇了!王奇剛纔只是想提議出資資助先生開。

王奇想不到司馬徽竟然會這麼說。不過見他誤會了,覺得還是乾脆把話挑明瞭的好,免得再有不必要的誤會。

司馬徽聽了臉上一紅,沒想到自己是誤會王奇的意思了,不過對方既然把話都挑明瞭,那自己就直說吧。對方年紀雖小,但就行動言語來看,應該是一個當的起事的人了。

“哦!據我所知,王家應該是和潁川書院的荀陳兩家站在一起的吧,季雲怎麼突然想到要來幫助鄙人了!”挑明歸挑明,但有些話只要大家領會就行,不必直接說出來。

司馬徽的話意思很明顯,就是既然你們王家不是支持漢室宗親的,怎麼還想和我們混一塊,支持我們的事業。黨同伐異是歷來的規矩,你現在這樣做,難道不怕引起那兩家的懷疑嗎。

其實這到又是司馬徽弄錯了,陳荀兩家的確是和司馬徽他們的政見不同,但是他們的政見中,有一點就是輔佐一個新的勢力,一個可以維護他們利益的勢力。而只要是才能之士,有助於自己主公大業的,那他們就會歡迎,對才能之士本身的政見並不是很見怪。當然前提是這幾個才能之士不能引導自己的主公來消滅自己這一方的勢力。

“呵呵!王奇雖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並不會妨礙王奇資助你,只要你培養的是於國於民有利的人才,王奇就一定會幫助你!黨同伐異固然是歷來的規矩,但如果在面臨國家的共同危機時,就應該放下黨爭,一致對外!”王奇笑道。

也並不是王奇想讓司馬徽培養一批忠於劉姓子弟的人才,而是他早就知道,像司馬徽這樣的才能之時,在真正的危機面前必然能分清孰輕孰重的。那他教育出來的子弟就很有可能在挽救劉姓江山無望,第一個選擇投靠的勢力時,選擇曾經對他們的母校有恩的自己。而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等司馬徽培養的那幫子人才可以出仕時,劉姓子弟必然已經輔佐無望了。這樣,那些高材不還是都會落入自己的手中嗎。想到這裡,王奇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此時的司馬徽在聽了王奇的話後卻是十分激動,想不到眼前之人小小年紀就又如此胸襟!自己自認也算心胸寬廣了,自從被潁川書院趕走後,就一直有點介意。今天聽了王奇的話才覺得自己這樣實在是有點不值得。都是爲國效力,何必因爲政見不同就自相殘殺呢。

不過這次司馬徽好像又有點誤會王奇的意思了,王奇剛纔話中說的國家,和司馬徽想的國家可不是同一個概念。王奇指的是中國,而司馬徽認爲的是劉漢。不過王奇是什麼人,他這樣說的目的就是讓司馬徽誤會,當然不會明確指出自己說的是那個國了。

司馬徽對王奇恭敬的作了一揖,道:

“唉!那是司馬徽落入下乘了!只知道不同,不相爲謀!而忘了大家都是爲了大漢!呵呵!今日德操受教了!”

王奇聽了當然也很高興,能讓這麼一位才能之士承認自己錯了,那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此時聽司馬徽的語氣有所鬆動,遂問道:

“那水鏡先生以爲王奇剛纔的提議如何?”

“呵呵!司馬徽還本來沒想過要辦一個像潁川書院那麼大的書院,不過現在既然有了季雲的相助,那我就在荊州辦一個大的書院!和潁川書院一南一北,一較高低!”

司馬徽本來已經有點消沉的意志竟然因爲王奇的這個提議而突然又振奮了起來。重振雄風的司馬徽,再也不甘於在水鏡山莊做一個隱士了,決定開一個能和潁川書院一較高低的荊州書院。

“好!這纔是水鏡之志呀!”王奇鼓掌讚道。

聽了司馬徽的語氣,王奇心中再次燃起了招募司馬徽的yu望。不過他對怎麼說服司馬徽還有點疑問,眼珠一轉,突然想到了上次曾想說服關羽的言辭。那次是因爲關羽介意自己對他們三兄弟施行離間之計,纔不能夠奏效。現在自己和司馬徽並沒有這方面的介懷,應該能說服他。雖然那些話有可能暴露自己的野心,但現在也顧不得這麼多了,說不定他還會誤會自己是大義呢。

“水鏡先生!你可知王奇爲何願意放下黨爭而資助你?”

“哦!這不是爲了大漢嗎?”司馬徽有點奇怪,他剛纔明明說得好好的,難到還有別的原因。又或者是不想出那筆錢了,想想又不會,自從眼前這個少年造紙封侯以後,王家是日進斗金,應該不會在乎這點錢的。而且看對方也不是出爾反爾的小人。

“當然是爲了大漢!只是若沒有一定的威脅,我會現在就資助你們嗎?”王奇答道。

“哦!現在有什麼東西威脅到大漢了嗎?”司馬徽問道。

“恩!我看我大漢現有亡國之危,而我漢人亦有滅種之險!”

“什麼?季雲說的可是黃巾之亂?”司馬徽也像關羽當初一樣吃了一驚。

“黃巾之禍雖然危害甚重,但還動搖不了大漢的國本,真正動搖國本的,反而是那些剿滅黃巾之人!”王奇無奈的道。

司馬徽聽了卻不一言,顯然對王奇話中的意思有所瞭解,但知道對方的父親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所以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這些剿滅黃巾之人,基本上是一些地方的諸侯和豪強地主,如今朝廷又准許他們合法擁有武裝,等平定黃巾之亂後,這些武裝的割據之勢就已經成型了。我觀朝廷不久之後還會繼續加強這些割據武裝的權力,以便鉗制庶民。到時……”

“到時必然有黨人會擇一明主而侍之,以其武力攻伐異己,甚至鼓動其取漢而代之,如此則大漢危矣!”司馬徽突然搶過王奇的話題道。

王奇對司馬徽的才能暗暗吃驚,果然是一時俊傑呀,這些還沒生的事情就已經能猜的個七七八八了。不過他能猜到黨人身上去,那也有點太高估黨人的能力了吧。再看他驚疑的神色,王奇就知道他在懷疑自己說這一番話的目的。

“唉!只是我不明白,像王家這樣的家族,應該是黨人投效的最佳對象呀!季雲這樣說出來,難道不怕我上書朝廷,給你們家安一個謀反的罪名嗎?”司馬徽果然問出了自己的疑問。只是他也是聰明人,沒有像關羽那樣要求上書諫止擴大諸侯的權力。顯然,他也認識到這樣做根本就不能讓朝廷改變決定。

“哈哈!王家之危和天下之危比起來算得了什麼!”王奇笑了一聲,繼續道:

“我擔心的是,到時候羣雄逐鹿,天下大亂,民衆流離失所,人口必然大降。若是塞外的異族再趁機南下,到時我漢人盡皆淪爲胡虜之奴僕矣!這纔是真正的亡國滅種之禍呀!”

“啊!”司馬徽顯然對王奇的後一番話有點接受不了。

的確,司馬徽自認已經考慮的很全面了,羣雄在不滿朝廷的黨人的支持下,有可能顛覆大漢江山。他剛纔甚至在想,王奇這麼直接的提出來,是不是準備自己不投效他的話,就直接拿自己滅口呢。此時聽了王奇的話,才察覺到了真正的危機。司馬徽這樣真正的才能之士,當然不會像滿清的那幫子垃圾一樣,會有“寧予洋人,不予家奴”的想法的。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還是佔了上風,所以在聽了王奇的話後,第一個想到的是如何才能不讓外族佔了大漢的江山。

“原來如此!那有何方法可以阻止呢?”受到驚嚇的司馬徽腦子有點轉不過來,心裡想着如何阻止異族入侵,嘴上不知不覺就說出來了。

“這還不簡單!當然是找一個英明之士,儘快結束亂世,然後率我華夏之衆,抵擋異族入侵了!”王奇大聲的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是呀!是呀!看來得儘快培養一些人才,幫助宗室子弟儘快結束亂世呢!”司馬徽在聽了王奇的話後才還過神來,只是他說的這一番話,卻氣的王奇差點吐血。

自己辛辛苦苦的冒着暴露自己野心的危險,說出將來可能生的事情,沒想到到頭來只是堅定了他加快幫助宗室子弟的信心,果然是朽木不可雕也。王奇現在再也不敢說什麼又可能暴露自己野心的話了,剛纔說的可能還可以作爲自己擁護漢室的話來理解,要是在說的話,以他剛纔的倔強脾氣看,說不定還真會把自己報告朝廷。

“哈哈!德操兄說的好!”一個聲音從王奇身後傳來。

王奇轉頭看去,原來是和司馬徽亦師亦友的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穎川石廣元等三人,看來他們在王奇來後不久,就來到這兒了,一直在一旁聽着呢。剛纔出聲的正是博陵崔州平。此時三人臉上也是一臉的激動,顯然是被王奇所說的亡國滅種之危所憂慮。而三人中,除了穎川石廣元,其它兩人顯然對司馬徽剛纔的話十分贊同。王奇看了暗暗皺眉,這些人難道真要到了危機來臨,纔會明白該做什麼嗎!

“公子大義!我等所不及也?”穎川石廣元卻突然對王奇作了一揖。

其它三人這時才還過神來,也恭敬的向王奇作揖,顯然對他願意放下黨爭,而將此事告訴他們的舉動十分敬佩。對王奇不是十分了解的汝南孟公威甚至提議說:

“德操兄不如收季云爲弟子?”

王奇雖然也很想當司馬徽這樣的才能之士的弟子,但現在卻實在是道不同,不相爲謀呀,遂忙道:

“多謝諸君美意!只是王奇已經拜前中郎將盧公爲師了!”

衆人聽了,齊嘆一口氣,這才放棄不提。

王奇聽了,心中卻暗暗氣憤,他現在的名聲雖然還不是婦孺皆知,但也是傳遍天下了,司馬徽之名雖然響亮,但也不出荊豫兩州,按理說自己如果拜司馬徽爲師的話,那也是司馬徽高攀自己呀,怎麼現在聽他們的口氣,似乎反而是對自己不能拜司馬徽爲師而感到遺憾呢。難道自己在他們眼中竟然如此的不堪嗎!王奇心中憤怒,臉上卻一點也不表示出來,反而也做出一副遺憾的樣子。

其實這也怪不得衆人,他們四個人都是出名的才能之士,雖然不是自視甚高之輩,但也不會認爲自己才能不足的。平常只聽說過王奇在詩歌上的造詣,沒聽說過他在其它方面有什麼突出的才能,對於潁川之戰,他們只聽說是王奇獻的計謀,不認爲是王奇具體安排的,而普通的火攻之計是很平常的,剛纔王奇講的一番卓有遠見的話,他們也只認爲是王奇從那一位大賢哪兒聽來,從沒想到過是王奇自己的觀點。甚至對於王奇剛纔願意把這番話說出來,都曾經懷疑過是不是他小孩嘴不嚴,無意中說出來的。不過想想若是這樣的話,那他們不是變成從小孩嘴中套話了嗎。忙放棄了這一可怕的想法。

王奇雖然心中氣憤他們小瞧人,但也不想就這麼空手而回,遂對崔州平他們三人說道:

“王奇已經將事情說得很明白了!水鏡先生現在有我的資助和荊州各位名士的相助,開一個大的書院應該沒什麼問題,只是現在潁川書院自己從幾位走了以後,程仲德他們也都去了譙縣,現在書院根本就沒有幾個名士,學子們求學都非常困難,實在是缺人手呀!不知道諸爲中有誰願意和王某一起回去,重建潁川書院往日的繁榮呢?”

司馬徽,崔州平他們四人對視一眼,心道,果然是沒有這樣的好事呀。只是衆人現在對回到潁川書院都有一種恐懼,當時被逼離開書院的情形又浮上了心頭。雖然在聽說現在書院的狀況是感到很傷心,但要讓他們回去,卻是沒有一個人有這個勇氣。還有一點就是,這樣跟隨王奇回去,就有點像王奇的家臣一樣了。雖然都不願去潁川,但是王奇既然提出來了,當然不可能一個也不回去的。所以最後還是老家是潁川的石廣元主動說:

“公子大義!我等當然聽從,只是現在書院剛剛要組建,必然缺乏人手。就由石廣元一人隨公子去潁川書院吧!”

石廣元的老家雖然是潁川的,但對回潁川仍然有所恐懼,只是畢竟石家在潁川也算是一個豪門,所以到也不必太擔心會受到迫害。再則,潁川書院畢竟是自己的母校,現在聽說她的形勢不好,心中還是有點掛念的。所以最後還是答應了。

王奇聽說只有石廣元一人願意隨他回去,心中有點失望。但有總比沒有好,也就爽快的答應了,但仍然叮囑其餘兩人,一旦荊州的書院走上了正軌,就立刻來潁川書院幫忙。當然,他心裡也知道,這個可能性幾乎爲零。

已經有所收穫的王奇自然不願意在這個保皇氣氛濃厚的地方久待了,再和這幾位名士商談了一會兒,就準備向司馬徽和黃承彥告辭了。

總的來說,王奇的這次荊州之行還是很成功的,雖然願意跟隨自己的名士只得了一人,但是自己的第一目標黃月英,卻並沒有讓自己失望,王奇心中也清楚,光是一個黃月英,就抵得上除司馬徽外的那幾個名士了。何況,這次王奇在南陽還意外的得到了一個大將黃忠,雖然並沒有對自己正式投效,但已經被挖到自己的地盤了,投效自己也是早晚的事。

有所收穫的王奇在當天下午就帶了石廣元,許褚,張飛,以及二十刀衛,匆匆的上路了,自己的家中還有一個多年爲見的未婚妻在等着自己呢。

(馬後炮!祝大家五一快樂!)

第88章 喜得典韋第4章 王蔡聯姻第68章 酸棗會盟第66章 戰前溫存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117章 洛陽之危第80章 諸侯內訌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74章 關前激戰第68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89章 收買人心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69章 情義袁紹第3章 議郎蔡邕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86章 先君先父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計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關於更新第6章 黃巾亂始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一百九三章 人造太陽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7章 七星寶刀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8章 三戲周瑜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關於更新第71章 關羽曹操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5章 拜師學藝第一百廿三章 先當權臣序章第99章 長安城破第90章 臨時約定答讀者第30章 長談長嘆(下)初唐地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2章 夢醒漢末序章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97章 徐晃之斧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95章 馬超張繡第88章 喜得典韋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51章 連續受挫初唐地第49章 再害劉備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一百七八章 袁紹求王第114章 好大一錘答讀者第94章 諸侯之勢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99章 長安城破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96章 聖人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