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書院故事

由於當初爲了和新任的汝南太守聯絡感情,王奇並沒有從最近的滎陽直接去潁川,而是繞道虎牢關。如此一來,來回所花費的時間就長了,雖然一行人快馬加鞭,等到了潁川時,也已經是十天之後了。

到了潁川治所陽翟,王奇並沒有進城,而是直接上了城外的潁川書院。

潁川書院在上次黃巾進攻潁川時曾一度關閉,但現在整個豫州的戰事都已經平定了,潁川書院也就恢復了以前的活躍。只是由於荀家的傑出子弟基本上都已經跟隨王允去了譙縣,所以現在主持書院的人基本上都是陳家的了。而優秀子弟只剩下陳羣等寥寥數人,此時的潁川書院,已經有點外強中乾了,等陳羣這樣的人一離開,書院也應該會趨於沒落了。

而王奇此次上書院,一則是爲了合約好的張鬆見面,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問問陳羣他們,曾經爲書院祭酒的司馬徽爲何會離開潁川,而且原來和他們交談時,他們爲什麼都沒有提起過這位傑出的名士。

王奇到書院是剛好碰到書院放學,看到學子們蜂擁而出,王奇便帶着郭嘉張飛和二十名刀衛讓開一旁,準備讓學子們先行。

“咦!這不是郭兄嗎?”人羣中突然傳出一個聲音。

王奇和郭嘉擡眼望去,學子中走出一個布衣少年,王奇認的他,是當初剛見郭嘉時,和他在一起的一個叫程宜的學子。

此時那程宜也注意到了王奇,趕忙對王奇做了一揖道:

“原來王小候爺也在!你們是來找長文的吧?我帶你們去吧!”程宜以前和王奇交往過幾次,知道現在書院中和王奇關係最好的是陳羣。

“好!如此有勞師兄了!”

郭嘉看旁邊的學子聽說王奇是小候爺後都圍了上來,忙拉了王奇跟那位青年學子走去。這些學子們早就聽說過王奇的名頭,那裡肯放過這麼一個近距離和王奇接觸的機會,全都繼續圍了上來,讓王奇他們根本走不出去。但張飛不耐煩的瞪了靠近的學子們一眼,人羣被他兇狠的樣子所嚇,立刻讓開一條出路,這才使王奇他們得以通過。只是當後來王奇入主潁川書院後,今日王奇禮讓學子的行動被傳爲一時美談。

“哈哈!想不到書院的學子們這麼熱情,要不是俺老張故意裝出一幅兇樣,只怕還走不出來了!”張飛笑道。

“呵呵!前次王小候爺在大廳的一番演講,給學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盼望着能再次聆聽小候爺的教誨呢!”那程宜笑道,他也沒想到學子們會這麼熱情。

“呵呵!這就是聲名所累吧!”王奇也終於體會到了現代社會那些明星的苦惱了。

不一會兒,衆人就來到陳羣在書院的房間。

門沒關,程宜就帶這衆人直接走了進去。

房裡坐着兩個人,一個正是陳羣,還有一個卻是王奇本來就想找的張鬆。此是他們擡頭看到和程宜一起進來的王奇等人,立刻站了起來,準備向王奇等人行禮。卻被王奇搶險一把攔住道:

“長文!永年!別來無恙呀!”

“呵呵!幾月不見,季雲老弟名聲更盛了呀!”陳羣笑道。

“多謝公子掛懷!張鬆一切安好!”張鬆也答道。

幾人敘舊已畢,重新落座下來。

王奇差刀衛在外面守着,見屋裡也沒有外人了,就向陳羣問起了司馬徽的事情。本來以爲他應該會直接回答的,沒想到,素來和王奇交好的陳羣這一回選擇了沉默。讓王奇不禁對此事開始大感興趣起來。當初他也不是沒問過郭嘉,只是郭嘉只說有些事情他不方便說,讓自己到潁川問陳羣。現在看陳羣也不願回答,直覺這事情不簡單。

只是陳羣畢竟和王奇關係不錯,沉默沒多久,就微笑着說:

“非是陳羣不肯告訴季雲,實在是此事關係到幾個家族和書院的名聲,我看季雲還是直接去問我祖父吧,看在刺史大人的面子上,祖父應該會告訴季雲的!”

“哦!”難道這裡面還有什麼黑幕,王奇有點驚訝。

陳羣不願說,王奇自然不會強迫,忙問起張鬆爲何會在陳羣房裡。

“哈哈!季雲老弟,你絕對不會相信永年兄竟然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張鬆還沒答話,陳羣就先搶着說了。

我當然相信,王奇心道,我不還相信他的才能遠不止此呢。不過王奇雖然和陳羣關係良好,但在他正式投效自己之前,還不能把所有的根底都告訴他。所以臉上故意裝出一幅驚訝的樣子道:

“竟然有這樣的事!”

“當然!當初我就是不相信,纔在永年兄手下吃了大虧的!”陳羣忙把自己的醜事說了出來。

原來當初張鬆持了遊學的帖子來潁川書院求學,但書院中的學子們看他長的醜陋,都看不起他,甚至都不願意和站一塊兒,本來就有點倔脾氣的張鬆當然不會客氣,言語上就有了幾句稍微過分的言辭,而陳羣身爲現在書院中僅存的幾個精英,對這種事情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了,馬上就要求和張鬆比試才能。張鬆卻說自己年長於陳羣,讀的書自然比陳羣要多,這樣不公平,乾脆還是比記憶力吧!陳羣的記憶力也很不錯,當然不會拒絕了。兩人同時看一本新書,等張鬆把書看完時,陳羣剛好能把前五頁背出來,見張鬆只是把書翻了一遍,心中認定自己肯定會嬴,就相約誰輸了就可以給對方作揖賠罪,結果當然就不必說了,在陳羣把前五頁背了出來後,張鬆一口氣就把整本書給被了下來。陳羣無奈,只得當衆給張鬆作揖道歉。

但事情很快就傳了開來,得知消息的書院主持人陳寔,馬上就找張鬆進行了一場長談。

“子系何人?”陳寔問道。

“蜀中狂生!”張鬆言詞雖狂,臉上卻沒有一點狂態。

“蜀中風土何如?”陳寔又問道。

“蜀爲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回還二百八程,縱橫三萬餘里。雞鳴犬吠相聞,市井閭閻不斷。田肥地茂,歲無水旱之憂;國富民豐,時有管絃之樂。所產之物,阜如山積。天下莫可及也!”張鬆回答的條理十分清晰。

“蜀中人物如何?”陳寔再問道。

“文有相如之賦,武有伏波之才;卜有君平之隱。九流三教,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不可勝記,豈能盡數!”張鬆並沒有直接回答。(上面兩段答話引自三國演義,其中有省略!)

等出來時,張鬆遊學士子的身份已經改爲了遊學的名士,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把留學生升格爲交流學者。有資格開始在潁川書院交流講學了。

而吃了虧的陳羣並沒有記恨張鬆,反而熱情的和他交上了朋友,兩人沒事就湊在一快交流交流。所以王奇才能在陳羣的房中看到張鬆的影子。

晚上,王奇單獨一個人拜訪了陳家的老家主陳寔陳仲躬。

在昏暗的燭光下,王奇向這位黨人名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只是陳寔也沉默了一陣,但不久就放心的一笑道:

“唉!令尊王公與我們是同道中人,季雲也不算外人。這雖是家醜,但說與你聽也無妨!”

王奇並沒有作答,只是期待的望着陳寔。

“季雲可知黨錮之禍?”

東漢後期,官僚、儒生中出現一種評品人物的風氣,稱之爲清議,善於清議者被視爲天下名士,他們對人物的褒貶往往能決定社會的輿論,並能影響到官員仕途的進退。在當時政治極端**的情況下,清議在士大夫中間,是能起到濁清揚善的作用的。而在東漢的十二個皇帝中,只有劉秀和劉莊是成年人做皇帝,別的要麼是孩子,要麼還是嬰兒拉來充數,而真正的大權是在閹臣手中,有時也在外戚的手中。在太監的控制下,士大夫的仕途是被阻塞的。至桓帝時太學士約有三萬人,然當時的情形是如時人語:“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種局面使得太學清議是集中在攻擊**的朝政和宦官。官僚、儒生集團的鬥爭,給宦官以很大的威脅。因此,宦官集團尋機進行報復,他們動用酷刑逼供牽引同黨,企圖一網打盡。“鉤謂相牽引也”,所以,對這些黨人也稱“鉤黨”。後來皇帝迫於輿論壓力,釋放了黨人,但把他們遣送還鄉,“禁錮終身”。這就是“黨錮之禍”!在漢桓帝和漢靈帝在位期間,一共生了兩次。

這些王奇當然早就知道了,當下就點了一下頭,表示自己知道。

“老夫就是當年的黨人之一!”陳寔說到這兒臉上顯出自豪的神色。

但隨即神色一變,黯然嘆道:

“唉!只是誰又能想到黨人中還有黨人呢!”

王奇聽到這兒已經大致有點猜出是怎麼回事了。

果然,隨後陳寔慢慢說出的經過,證實了王奇的猜測。

清議固然有它抨擊宦官這樣好的一面,但是其動機和目的其實是有點不那麼純潔的。黨人之議的形成,其實是有很強的集團色彩的,黨人都喜歡以公論來標榜自我,排斥異己。隨着清議之風越強,這種不良之風就越盛,而這種對異己排斥詆譭,對自己偏激浮誇的行爲,使士大夫們按照自己的觀點,形成一個個的小集團,在和宦官們爭鬥的同時,黨人內部也在進行着爭鬥。而司馬徽之所以離開潁川,就是因爲和荀陳兩家有不同的觀點。

其實他們的不同觀點也正是當時士大夫中的兩種主要的觀點。爲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兩種不同的觀點,那還得從清議的起人說起。起人是誰,起人是太學生和郡國生徒,是劉氏宗親。黨人的代表“八俊,八顧,八及,八廚”,陳藩,李膺等人是原來的太學生和郡國生徒,劉表,劉貸德等人是漢室宗親。不同的領導者,下面就有不同的追隨者。在潁川書院中,荀家和陳家的人是支持太學生他們的,而司馬徽和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穎川石廣元等人士支持漢室宗親的。司馬徽等人雖也是當地的名士,但畢竟比不過荀陳兩家豪門,最後只得以避戰亂爲名,黯然離開潁川。

黨同伐異!王奇在聽後得出一個結論。不過也總算知道了司馬徽爲什麼那麼喜歡給劉備舉薦賢才,原來是這個什麼宗室情節在作怪,不過受過打擊的司馬徽並沒有出仕劉備,只是選擇了做一個隱士。王奇心中不禁對是否還要繼續去收司馬徽有點猶豫了。

想不到素來讓人尊敬的黨人,竟然也有這樣自私的一面,王奇知道自己的父親王允其實是一個更擁護漢室宗親的人,只是不知道爲什麼陳寔他們爲什麼會認爲自己的父親是自己人。不過現在也不是考慮原因的時候,荀陳兩家的觀點正好很符合自己的大業,眼前自己應該是趁機拉攏他們。

“原來如此!呵呵!‘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夫子這句話是深得我心的!”王奇故意出聲道,表明自己尊重的是天下人,而不是劉氏子弟。

“是呀!令尊王公有一句說的很好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陳寔顯然瞭解王奇的意思。

只是王奇聽了陳寔說的話後,卻感覺冷汗都流下來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不是當初自己預言黃巾必反而強行要早來潁川時,對王允說的話嗎!怎麼變成王允的話了,他是什麼時候說的這話呀。難怪陳寔他們會認爲王允是自己人了,這句話顯示出來的志向,可不是正合他們這一派的胃口嗎。

陳寔看王奇聽了自己的話以後就有點出神,以爲他是在想既然自己和王允是一派的,那位什麼沒有一起去譙縣幫助王允。遂解釋道:

“其實當日王公說出這句話以後,陳寔就和慈明(荀爽表字)定下約定,由荀家先出山助王公,而陳家則繼續留在潁川爲王公培養人才,所以當日你進來時只看到慈明正式認主!”

“原來如此!”王奇嘴上答道。

其實他的內心早已經想開了,自己雖然並沒有想過在這個時代搞民主,但如果想取得這個天下的話,那還是得先改變儒生們的忠君思想,眼前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漢末的“黨錮之禍”讓士大夫們第一次對儒家學說的正確性提出了懷疑,清議的出現更是幾乎讓人以爲又回到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只不過這次換成各種不同的儒家學派了而已。也許自己可以乘機著書立說,宣揚一些自己的觀點,讓人們對君權神授產生懷疑,但又不會提出廢除君主。

眼前的陳荀兩家其實已經對現在的這種君權產生了不滿,如果自己好好利用的話,應該可以成爲自己新學說的急先鋒!而潁川書院應該可以成爲自己和別的學說戰鬥的堡壘,這些書院中崇拜自己的學子們將是第一批接受自己思想改造的人。

不過既然要著書立說反對現在的這種君權現狀,自己想要收伏司馬徽他們這幫人可能就有點困難了,不還是到時候再說,說不定還有可能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們呢。

心中計議已定,當下也就不準備再打擾這位習慣早睡的老人了,匆匆告辭出來,準備回自己房間開始著書立說。

只是在房中坐下以後,才現雖然心中有千言萬語,但筆下卻一句話也寫不出來。實在是因爲後世的學說太多了,自不知道該提倡那種好!最後還是把筆放了下來,具體選擇什麼學說還是等自己多和那些名士們交流交流再說吧。畢竟現在雖然已經和荀彧戲志才他們這樣的名士接觸過了,但天下才能之士,像沮授田豐司馬徽這樣的人自己還都沒接觸過呢。等聽了他們的觀點後再說吧,說不定到時還能創立出一種符合各家觀點的學說呢。

其實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現在沒什麼時間來寫,王奇的楷書雖然寫的比較漂亮,但是寫的度卻很慢,就像筆者打字一樣,腦中有構思,但是卻打不出來。哦!說遠了!

王奇心中已經有了決定,就是在黃巾平定以後,而自己又有空閒的話,就馬上開始着手著書立說。不過王奇絕對沒想到,他後來寫的那本書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

一本書的思想指導近兩千年的政治制度!

第23章 鬼才郭嘉(上)通知第86章 先君先父第90章 臨時約定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計第43章 水鏡山莊第63章 董卓進京第72章 兵臨虎牢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60章 第五本書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67章 結盟之前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蟬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52章 常山趙雲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87章 傳國玉璽第75章 轉求王奇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120章 追擊呂布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78章 強攻虎牢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42章 黃女月英第37章 書院故事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3章 浪子郭嘉第50章 陳留名士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67章 結盟之前第54章 有心無心第87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61章 轉眼三年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210章 擊敗曹操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85章 賈詡之策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劍第43章 水鏡山莊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1章 潁川訪賢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51章 連續受挫第40章 猛將黃忠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63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98章 內鬼樊稠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尾聲第90章 臨時約定第79章 戰後之謀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54章 有心無心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02章 三步奪人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78章 強攻虎牢第212章 逆水行船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72章 兵臨虎牢第89章 收買人心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7章 七星寶刀第48章 又回潁川第37章 書院故事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30章 長談長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