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

建安三年十月底,剛剛揮軍抵達成都的周瑜,接受了僞益州牧劉備的請降,隨即將他送到京師。就在半個月前,眼見大勢已去的漢中張魯,在面對得勝而歸的西征張飛軍時,也選擇了投降。

至此,除了交州的士家還沒有答覆,大漢全境,已經基本歸於統一。

當然,戰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先是本來臣服馬家的西域各部,趁着馬家和張飛軍在敦煌附近大戰失敗,聯合起來不再服從馬家的管理。爲此,賈詡不得不將派出全軍聯合起來的殘餘兩萬騎兵,加上一萬山羌,由已經投降的馬超率領,前往征討各部。只是西域地域遼闊,遠離中原,當初馬超第一次出征的時候,就花了幾年的時間,這次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平復。

而本來就在北方征戰的張遼,卻已經取得巨大的成果,不但成功的收復了遼西,還三次出擊,擊敗了盤踞在遼西以北的各族殘餘分子,在那一帶新設立了三座受降城。不過三韓和高勾麗可能是看到了張遼的威脅,竟然不再像原來那樣臣浮,對張遼和幽州刺史的命令時常違抗,張遼已經準備對他們動手,先小小的懲戒一番。

相反王奇本來以爲要花大力氣整頓的西南蠻族,到是非常聽話。雖然這幾年益州境內因爲劉備和張鬆的對峙,放鬆了對他們的控制,甚至讓他們佔了不少本來是漢人管制的地方,不過他們都還算聽話,並沒有多少無禮的表現。甚至在聽到劉備降服以後,主動向出任州刺史的張鬆派出使者,表示希望能夠接受朝廷的管轄。

對於送上門來的好事,張鬆自然不會拒絕。其實這也可以理解,此時佔據城池的並不是真正的蠻族。真正蠻的地方還是原始部隊狀態,基本上不對外開放,更不會進入城池。而那些已經進了成寨的蠻族,其實是已經漢化了的蠻人。他們基本上受到過漢人的影響,很多人甚至都已經養成了漢人的生活習慣,他們受儒家一些思想的影響,看不起那些沒漢化的蠻人,彼此之間經常鬧矛盾。

和那些非常驍勇善戰原始蠻族,這些已經丟失了本能,卻還沒接受漢人技能的新蠻族,自然不是對手。此時就需要仰仗來自漢人的幫助,如果不是他們的引導,其實漢軍想要順利進入西南蠻族原本的領地,還是有幾分困難的。

建安四年五月,已經受了九錫,並且在新建夏宮處理政務的王奇,接收了丞相長史戲志才,尚書令荀彧,樞密使郭嘉,關於這近半年來朝廷改制狀況的彙報。

“主公!從今年正月開始的新政,已經實行了半年,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還請主公明裁!”

“哦!具體成果如何?衆位愛卿給孤說說!”

新政本來就是有丞相府主持,現在王奇雖然進位爲假皇帝了,但他嫌假皇帝的名字不好聽,還是繼續保留了丞相的職位,只不過具體負責的事宜,很多都交給了長史戲志才負責。這次的新政,自然主要執行人,也還是戲志才。

“最先完成的是由陳文長和主公共同商議制定的九品官銜制(這可不是九品中正制),現在已經給天下文武百官評定品級,三公一品,尚書刺史大將軍二品,各府太守、各鎮將軍據所領部不同分三四品,依次類推,直至最小縣之縣尉爲九品,再下無品!”

“由主公新定的公侯伯子男六爵位,也已經定下名單,其中功勞最大者武將如張文遠,趙子龍等十三將,文官如郭奉孝,賈文和等九人拜公爵!共三百十一員獲文爵一百零二十七將獲武爵。”旁邊的荀彧稟報道。

這也在預料之中,因爲在外戰爭中,武將立大功比文官容易,所以武將的高級爵位比較多,但因爲受制於作戰的場數,總體的功勞數肯定不如文官,所以總的獲爵人數,還是文官數的兩倍多。

“呵呵!同樣是被封了公爵!文若爲何不提你自己呀!”旁邊的郭嘉微微一笑。

“哪裡!我的文職改制,全是聽從主公的安排,那像你的軍制改革,那可是大半出於你之手呀!”荀彧也是難得的一笑。

對於能被封爲公爵,這樣一個古時最高諸侯纔有的稱號,荀彧還是覺得非常自豪的。

“軍制改革確實也已經差不多定下了!”郭嘉微微一笑,彙報他負責的部分:“兵種還是按照主公社定的劃分,一個是府軍,一個鎮軍。府軍就是原來的守備部隊,平時免稅務農,輪班番上值勤;鎮軍是原來的邊防軍,都是職業給餉士兵。主要改變的是編制,原來爲南下準備的三大軍團已經全部打散,統分爲五大軍鎮,三大遠征軍,外加兩支海軍艦隊。”

“五大軍鎮是東北,西北,西南,江南以及中原五個區分,兩支艦隊也是北方的白龍艦隊,南方的金龍艦隊,可這三支遠征軍是怎麼回事?目前我軍出征在外的,可不止三支呀!”荀彧不解道。

“這三支遠征軍並不是指正在遠征的部隊,而是專門準備對外開拓的部隊!”王奇接過話題,“文遠出任徵北大將軍,負責的是對東北三韓、委奴,以及北方夫餘,鮮卑,匈奴各部的征服;馬孟起出任安西將軍,負責的是西域各部的鎮服!如果可以,還將再西進,打通大漢前往大秦的通道!至於南方的那支遠征軍,現在還是由公瑾帶着,他們原來僅僅是準備收伏西南諸蠻,現在士家已經歸順,交州重歸大漢,我準備讓公瑾派將南下,探尋雨林地帶,開拓新的領地!”

“主公!如今朝廷新定,宮中還有隱患,如果將大軍都派出去,到時要是……”荀彧有點緊張。

他對王奇的征服理論本來是不贊同的,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也知道就算征服不合禮,但只要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就還是可行的。所以此時聽到王奇不停的準備這兒征服,那兒鎮服,也沒覺得有什麼反感。

“文若放心!宮中的隱患,這幾天就可知曉,但是這些遠征軍,除了文遠的部隊,其他人都還沒進一步行動,完全可以等朝廷大定之後才執行!”王奇笑道。

也許是王奇的這番話感動了老天,就在他剛說完,就聽到一個老太監的聲音遠遠的從門外傳來:

“殿下!伏妃娘娘就要生產了!宮中請衆位大臣前去驗身!”

“哈哈哈!走!讓我們看看天意如何!”王奇笑着站了起來。

荀彧一連欽佩的看着朝外走去的王奇,能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這纔是真英雄呀!

不過站在旁邊的郭嘉看到荀彧的神色,卻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建安四年,大行皇帝劉協的遺腹子(女)在漢宮誕生了。

讓大部分人喜,小部分人悲的是,伏妃產下了一個女嬰。

不相信這一現實的劉備,企圖衝進後宮親自查驗,被守衛在宮門口的典韋當場擊殺。

本來還蠢蠢欲動的鄭泰,在看到劉備在自己面前倒下後,再也控制不住的跌倒了在地,這一跤頓時把最後一個擁漢的老臣摔得半身不遂,第二天,鄭泰的兒子代表鄭泰,上書給即將登基的王奇,代鄭泰辭去司徒一職。

至於其他還是頑固忠於漢室的小臣,大都已經被王奇或貶或遣的派到邊緣地帶去了!好一點的如荀諶,被派到西北當了一個太守,差一點的如關羽,被派到溼熱的西南去征剿蠻族。其他的大多也是被到人少地窮的地方爲官,在觀念沒轉變過來前,這輩子是不用想再回到京師來了。

沒了這些礙眼的傢伙,王奇的登基即位非常順利。

建安四年(西元200年)九月初一,祈國公,假皇帝王奇,在洛陽新建的夏宮正式登基稱皇帝,國號大祈。

尊王允忠皇帝,母親爲貞皇后。封自己的妻子蔡琰爲皇后,黃月英爲貴妃,其他貂蟬,糜環,甄宓,大喬,都爲妃子。

立長子王仁爲皇太子,並與剛剛定廟號爲英帝劉協的遺腹女,定下親事。其他諸子暫不封王。不過稍稍讓王奇感到尷尬的是,他準備封自己的三個哥哥爲王的時候,卻無一例外的被拒絕了,稱不願爲官,只請準備他們回祈縣看守祖宅。

手下的衆人,戲志才爲大學士,帶領一個臨時議會,協助王奇處理政務。荀彧爲尚書令,郭嘉爲樞密使,周瑜爲大都督。其他衆臣,更有封賞。

大典過後,王奇下令在京師慶賀三天,大擺流水宴席,請百姓免費食用。

本來就是對王奇極爲擁護的京師百姓,由此更加的感激,對王奇和新王朝的忠誠度,上升到了一個至高點。

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外國來朝,但是有多達十幾個部族的原首領,布衣葛履的參加了登基大典。

他們可不是被邀請來的,而是這一年來不斷征戰俘獲的,當觀看完登基大典,這些原首領就按照規矩,被新皇帝王奇用一根繩子拴着,牽到剛剛建成的太廟前轉一圈,以示太廟獻牢。

可以說,新成立的王朝,從他成立之初開始,就是建立在對外的不斷征服上的。

今後的歲月,她也不會平靜!

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劍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201章 新進國公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215章 進入江陵第36章 醫聖太守第66章 戰前溫存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220章 呂布末路小小公告第9章 火燒長社(下)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73章 無奈呂布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91章 初戰潼關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65章 諸侯討董第54章 有心無心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84章 攻克滎陽第40章 猛將黃忠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通知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77章 黃忠呂布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79章 戰後之謀第107章 漢帝來使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74章 關前激戰第7章 長社相持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劍第71章 關羽曹操第27章 如此三英(上)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6章 造紙封侯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43章 水鏡山莊第38章 許縣雜事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36章 醫聖太守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4章 書院衆賢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2章 夢醒漢末第94章 諸侯之勢第215章 進入江陵第26章 初見三英(上)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80章 諸侯內訌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74章 關前激戰序章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69章 情義袁紹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69章 情義袁紹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56章 草原伏兵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90章 臨時約定第10章 相士許劭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208章 上門姻緣序章第91章 初戰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