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

這個年輕人姓董,名宛,是衛將軍董承的兒子。

董家算是漢朝的後族,董承本身能力不差,再加上作爲董氏子弟,先是有董太后撐腰,後來董卓對他們也不錯,使他年紀輕輕就已經官拜衛將軍了。

作爲少有的幾個真正爲漢室考慮的大臣,董承爲人還是比較正值的,他的家教也極爲嚴格。兒子董宛年紀輕輕就極有才華,而且難得的是沒有一般二世祖的壞習性。

今天董宛奉了自己父親的命令,特意的邀請這幾位士子一起逛街,累了就進這家酒館喝杯酒休息一下。

本來王奇他們進來喝酒他當然不會有什麼介意的,只是王奇隨行之人衆多,當然不可能和王奇一起坐下來,稍稍一擠,就擠到旁邊董宛他們這一桌了。

董宛沒有二世祖的通病,但並不表示他是一個沒有脾氣的人。實際上,向對於那些無才無能的二世祖來說,他這樣有一定才能的人反而更破壞力。

因爲董承不僅是一個堅定的保皇分子,還是一個堅定的衛道士,所以他的兒子董宛,耳濡目染之下難免就帶上了乃父習性。看到王奇不分貴賤的拉着那個俊秀美麗的小廝坐在一起,直覺貂蟬和王奇有親密關係,本來對這樣的事只是極爲反感的他,看到王奇和貂蟬親熱的樣子,內心卻是沒有來的覺得一陣怒火。

實際上董宛也算是一個情種,年紀輕輕就已經閱女無數,這在當時的貴族中也是很正常的。他一看到貂蟬,就從那隱隱流露的曲線上猜出了貂蟬是一個女子,雖然距離稍遠看不清貂蟬的耳垂上有沒有孔洞,但貂蟬那嬌嫩的肌膚,和舉手投足間的風情,特別是那雙靈動明媚的雙眸,還是立刻挑動了這個情種的心。

勾人魂魄,這是董宛在貂蟬的眼中只看到的唯一東西。那眼神直接引起人們強烈的保護yu望,讓人只想上前去對她好好憐愛一番,想把她抱在懷裡一生一世,決不忍心去傷害她;但目光流動,又讓人只想把她zhan有,讓她成爲自己的女人,去摧殘她,去看她在自己身下嬌啼柔媚的樣子。這樣的尤物,即便不是女子,也是足夠吸引董宛的了。

剛好保護王奇的刀衛還非常“無禮”的擠在他的身邊,頓時忍不住就怒起來。

“放肆!”護衛許褚大怒。

竟然敢如此指責自己的主公夫人,真是不知死活。

“嘶啦”一下,緊鄰董宛的那幾個刀衛直接就拔出了腰間的短刀。

那些士子們都是從沒經歷過站陣的文人,那裡見過這麼兇險的場面,被那閃亮的刀光一照,有一個甚至跪坐不穩,仰面摔倒在了地上。

王奇聽了董宛剛纔的話也是一陣皺眉。

他內心還沒這麼大度,被這樣指責當然會有所生氣。但看看那一羣人全都身着士子服,而且現在已經算是讓他們小小的丟了一個臉,想想也就罷了。這些清流士子大都不好惹,他們基本上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物,當初自己的潁川書院就得經常舉行專門的辯論會來吸引無聊士子的精力,讓他們不至於對書院各種各樣的舉措進行無端的指責。

“算了!別管這些士子!”王奇揮了揮手,叫許褚他們把刀收起來。

現在這個士子說的話雖然很無禮,但王奇也那他沒辦法,歧視商人是文人向來的傳統,如若王奇經營的不是各種文人用品的話,估計王奇都會被清流士子們從名士中除名。就是這樣,因爲王家下屬的商號品種頗多,也還是讓有些偏激的士子覺得王家已經不是真正的文人世家了。

王奇是想息事寧人了,但那邊的董宛卻還是很不知好歹。

他本來也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剛纔被刀衛的殺氣嚇了一跳,看到那邊男裝的貂蟬不屑的撇了撇嘴,頓時沒由來的覺得臉上一陣紅,怒吼道:

“反了!反了!你們這些下人竟然敢對我這個侯府世子拔刀相向!真是反了!快叫你們那不知禮數的主人滾過來!不然今天誰也別想走了!”

王奇在迎帝歸京後,爲了安撫那些當日和天子一起流落上黨的朝臣,就將其中的那些顯赫人物都封了列後,董宛的父親董承,作爲頗有影響力的皇親,被封爲了不其侯。王奇還特地將他年幼的女兒選送進了宮中,成爲劉協第一個臨幸的女子。

當然上面都是王奇的一個策略,爲的就是將來能夠找到理由對付董承這一系的人物。

但是別說王奇不知道眼前之人是董承的兒子,就算知道他是董承的兒子,憑他當年和袁紹等人一起在洛陽走馬遛狗時的脾氣,也不會讓人這麼說自己。

“仲康!給那個傢伙幾個耳光,讓他清醒清醒!”王奇冷聲道。

到現在爲止,王奇還只是憤怒董宛的不知好歹,對於他的目的到是沒怎麼懷疑。

許褚現在已經被王奇加封爲了虎賁將軍,執掌的就是由刀衛擴編的虎賁營。對於董宛這樣的二世祖,許褚是毫不會客氣的。

“啪!啪!”兩聲。

董宛嘴角含血的倒退了出去。

這還是許褚不想傷人性命,要不然以許褚的力氣,這兩巴掌下去,就可以把董宛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給打死。

“大膽!”

“放肆!”

那邊的士子們不甘罷休了,本來這件事是董宛無禮在先,但現在他被打就有點冤了。

王奇自由主義的理論在清流士子中是很得人心的,他們平常也是一幫不甘寂寞的人,就算是胡亂說幾句,一般的平民敢怒不敢言,豪門士族則會看在他們父輩的面上而不作計較,今天這樣被打還是頭一回遇到呢。

有個機靈的竟然趁着同學正在和許褚他們爭吵,悄悄的來到大街上求助巡城金吾衛。

王奇冷眼旁觀,到是注意到了那個士子的小動作,但現在整個京城的士兵都是由自己控制,難道還會讓自己的士兵來抓自己不成。

“什麼人敢在京中鬧事?”

巡城金吾衛的動作還是很快的,這邊的董宛剛剛被身旁的幾個士子扶起,外面就傳來了一個威嚴的聲音。

一隊半身甲的金吾衛,在一個全身甲的年輕小校率領下走了進來,小校的身旁就是剛纔出去的那個士子。

“指肥大您,咳咳,這位大您,我是衛將軍董公的兒子,就是這幾位亂民偷襲了偶!”董宛憤怒的指着許褚衆人道。

他捱了兩巴掌,現在已經口齒不清了。

“哦!原來是董公子,下官有禮!”那個小校對董宛報了報拳。

剛一進來就看到臉上有兩個紅腫手掌印的董宛,也忘了看店中的其他人,現在順着董宛的手指的方向,纔看清了那個襲擊者的樣子。

這一看不要緊,本來還是笑眯眯的臉上立刻有點灰白了。

他並不認識王奇,但是作爲曾經的豫州第一猛將許褚,那肯定還是認識的。就算沒見過他本人,看他腰間那頗有特色的配刀,也能猜出此人的身份了。

本來看到許褚他最多也就只是崇拜,絕對不至於畏懼成這個樣子。問題是許褚現在是侍立在一旁的,這個小校雖然才能不高,但能讓王奇的親衛大將在一旁侍立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主公大將軍王奇了。

纔看了王奇一眼,那個小校就知道自己猜的沒錯,那高貴的氣質,絕對不是普通人所能具有的。

剛準備上前去行禮,卻見王奇微微向自己打了個手勢,阻止自己向前。

小校不明白王奇的意思,但大致也猜出王奇是不想讓子上前去見禮,雖然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但他還是乖巧的站在一邊,等候王奇的指示。

這個董宛對於人情世故還真不怎麼知曉,看到那個小校向自己行了一禮後就乖乖的呆在一旁,不再言語,還以爲他是畏懼自己父親的權勢,準備完全聽從自己吩咐呢。

想想對方懷中的尤物,董宛也不想給對方留下太壞的印象,強自擺出一副溫文爾雅的模樣,對着當他不存在的王奇等人怒道:

“我看兄臺也不是一般人家出身,今天竟然縱使家奴行兇,那可少不得要吃上一場官司了!”

董宛雖然被嫉妒昏了神志,但還是明白眼前有這麼多家奴的士子肯定不是一般人物。不過京中的豪門子弟自己都熟識,眼前的這個人肯定不是哪個大臣的子弟,只要他不是京官的子弟,在京中打了自己,就絕對不可能討好。

“哦!那可有和解之道!”

王奇叫停那個小校,只是因爲覺得已經教訓過這個小子了,那就饒恕他的罪過吧,自己現在還沒想和董承他們翻臉呢。那想到這個小子在站起來以後,一雙賊眼卻是不停的往貂蟬身上瞄,形態極爲不堪。

王奇可是一個zhan有欲極強的人,自己的女人那裡能讓別的男人這樣看,心中竟然隱隱動了一絲殺機,要不是理智尚存,他恐怕已經叫那些金吾衛將董宛抓起來了。

“哈哈哈!”董宛一陣大笑。

對方這麼軟弱,董宛愈加確定不過是一個外地來的士子,根本就不敢和自己這樣的京城子弟鬥,色迷心竅的他頓時毫不猶豫的道:

“哼!事情皆因你這個孌童而起!如果將你這個孌童陪與我,我尚可饒你一命!”

董宛身後的幾名士子聽到這句話卻同時眉頭一皺,他們的身份可不一般,一個是郎官吳碩,一個是尚書王子服的公子,還有一個也是太傅黃琬的公子。

這幾個人可都是名門子弟,平時雖然口花花,但因爲家教甚嚴,真正欺男霸女的事情可從沒作過。剛開始還以爲董宛是因爲王奇不分貴賤的和下人坐在一起,纔出言譏諷的,現在聽了董宛的話,頓時明白他的真正目的了。

他們這次聚會可不是普通的聚會。實際上,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當今朝廷中的反王奇勢力。董承等人平時的言行自然會引起對方的注意,也就有心結交,好互爲聯盟。這次聚會其實是爲了探明對方的真正態度。

這些人本來就有不平凡的身份,這次王奇打敗了袁紹後,明眼人都看出來朝政完全是由王奇一人在掌握。尤其是在王奇任命了大量的親信官員後,董承等人都有了一定的危機感。現在王奇即將率兵出征,他們就有心在王奇出征前結成一個同盟,必要時就在王奇出征時代天子剝奪了王奇的權力。

只是現在其餘衆人聽了董宛的話,不由得對董宛的爲人有了幾分鄙視。

“哈哈哈!”這回輪到王奇笑了。

本來只是想再小小的懲戒一番,但既然敢打自己女人的主意,那就饒你不得。

眼中的殺機一閃即逝,反而微笑着問道;

“可是剛纔這位兄臺似乎還說在下不該坐商人坐過的席子,難道閣下對朝廷頒佈的不得在公衆場合歧視商人這種做法也有意見!”

“這個當然!”董宛隨口接道。

他還以爲王奇僅僅是指坐商人坐過的席子這件事呢。

“哼!朝廷的策令,你有意見可以儘管上表言事,也可以在書院中自由辯論,但嚴禁在公衆場合鼓動人心,反對朝政!現在既然當着金吾衛的面招供了,那就還請乖乖的隨他們走吧!”王奇笑道。

這兩件事情本來是兩碼事,王奇這一問,卻讓別人誤以爲董宛是在鼓動王奇不要遵從朝廷的政令。這樣的話,就算是對言論管制的比較寬鬆的“王奇大將軍”也不可能放過董宛的了。

董宛身後的衆人看了大急,他們本來就是一起來的,當然也不可能任自己的朋友被人帶走。剛想說情勸阻王奇,就聽王奇主動指着吳碩等人問道:

“那你們也都贊同這位董兄的意見!”

“不是!”三人忍不住否認道。

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看到王奇手指着他們,就沒有來的覺得一陣畏懼,直接給出了答案。

“如此就好,那你們還是散去吧,通知董將軍去廷尉府領人好了。”王奇溫言道。

這件事本來用不着廷尉出面,但既然涉及鼓動人心,攻擊朝政,廷尉當然也可以管的了。

這三人都是聰明,聽到王奇這樣說,就知道他肯定身份不凡,新任郎官吳碩忙上前道:

“這不過是小事一件,公子何必送廷尉府呢!”

“呵呵!”王奇看三人都有點才能,就有心結交,不答反問道:

“還未請教三位姓名?”

“在下吳碩!”

吳碩帶頭,衆人一一說了姓名,那王黃二人還說了自己父輩的名字,希望王奇看在自己父執輩的面上放董宛一馬。

王奇聽到尚書王子服,頓時心中一動,這不是董承衣帶詔中的人物,怎麼這兩家這麼快就搭上線了,難道他們現在已經在打推翻自己的主意了。

看來自己的好好的派人調查一下他們了。

王奇不知道,就是他的這一個決定,讓他提前動手鏟除了朝中很多的不安定分子,避免了他出徵時還要擔心後方的煩惱。

“諸位放心,此事廷尉府自有公斷!”王奇推託道。

向那個小校使了一個眼色,那小校會意,立時上前來帶董宛。

董宛聽到王奇說要送自己去廷尉,才真正的從美色中清醒過來,見到小校上前來抓人,反而沒有絲毫慌張,沉聲對吳碩等人道:

“董宛無意之過,卻被人栽贓陷害,還請三位兄臺能將這個消息通報與家父,請家父前來救援!”

對於上前來的金吾衛也不反抗,任由他們將自己帶走。

哼!請你父親來救援!不知道進了廷尉府就得脫層皮嗎?何況到時還會給你加點料,你能不能活着見到你父親還成問題!

王奇也是被嫉妒燒昏了腦袋,竟然存了一定要將董宛置於死地的決心。

“董兄放心,在下馬上回府請家父向大將軍求情,讓大將軍出面保你!”黃琬的兒子道。

黃王兩家歷來親善,他竟然還以爲憑黃琬和王允的交情,就能說服王奇出面呢。這個白身的少年根本就不知道站在他身邊的就是自己希望求靠的大將軍。

王奇只是微微一笑,也不答話。

這樣也好,讓董承他們出來鬧一鬧,這樣就可以看出誰是忠於自己的,誰是反對自己的!哼,我就知道我的很多政令底下其實時陽奉陰違,現在正好一次查清楚,到時可別怪我來一次大清洗。剛好潁川書院的那幫學生又快結業了,正好讓他們來彌補你們的空缺。

王奇心中冷笑。

重要通知:本人的新書《安祿山新史》已經開始連載,每天更新一到兩節。講的是一個現代大學生,回到盛唐,成爲安祿山的故事,是一本徘徊在歷史和意淫之間的小說。歡迎大家前去拍磚指點!黃初在這裡先謝謝了!

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68章 酸棗會盟第80章 諸侯內訌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72章 兵臨虎牢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73章 無奈呂布第84章 攻克滎陽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57章 還有陰招第110章 開花結果第94章 諸侯之勢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62章 洛陽事變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七八章 袁紹求王第1章 科學狂人第91章 初戰潼關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203章 司馬兄弟第98章 內鬼樊稠初唐地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10章 近乎完勝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尾聲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54章 有心無心第72章 兵臨虎牢第69章 情義袁紹第5章 拜師學藝第36章 醫聖太守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3章 議郎蔡邕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74章 關前激戰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12章 逆水行船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89章 收買人心第6章 造紙封侯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76章 小施連環第57章 還有陰招第9章 蔡邕去吳第87章 傳國玉璽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92章 樊李內鬥第35章 劉府文會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11章 戰後分贓第215章 進入江陵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3章 浪子郭嘉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5章 語驚四座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12章 譙縣之行第43章 水鏡山莊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38章 許縣雜事第51章 連續受挫第84章 攻克滎陽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66章 戰前溫存第45章 又見蔡琰就劉備問題答讀者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32章 金村之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