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

當皇甫嵩收到議郎陶謙送來的急信時,剛剛檢查完傷兵的情況。他取出寫滿了字跡的“蔡侯紙”,笑着對身邊的從子皇甫酈說道:

“這個陶恭祖,還是那麼喜歡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當時,人們書寫用的,主要還是各種竹簡木牘,或者絹絲布帛。雖然宦官蔡倫在數十年以前,就成功的造出了“紙”這種新奇的東西。可是因爲種種原因,有技術上的,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原因,“蔡侯紙”並未在大漢國中廣爲流行。目前朝廷裡的公文,多半還是使用木牘、竹簡寫就,用紙張的不多。

陶謙的書法,還是有相當水準的。在這張相當原始的紙張上,寫着以下內容:

謙頓首。據東阿之蛾賊,紀律整肅,戰力強悍,非比尋常。今日不擊,必爲大患。僕爲免禍,特以“義從”擊之。望將軍速以精騎援之。謙再拜。

——佔領了東阿縣城的那夥蛾賊,可是非常厲害的!現在不想辦法除掉,以後就有大麻煩了!我已經派出了手下的民間義兵前去追擊,你趕快派精兵來援助我吧!

皇甫嵩看完,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個陶恭祖,也太不知道輕重緩急了吧?明明在谷城縣的管亥乃是張角座下八大弟子之一,擁兵數萬,威脅着大軍的側翼。局面如此,他竟然一心想着追殺一支無名的小隊伍。”

皇甫酈想了想,說道:

“陶議郎雖然被人私下裡戲稱爲‘老頑童’,可是行事作戰卻絕無半點兒戲的模樣。他既然如此重視,想必應該有他的道理吧?”

正在此時,親兵報告說道:

“將主,曹都尉求見!”

皇甫嵩點一點頭,不過片刻,一個身材矮小,大約不過六尺上下,全身卻充斥着精力,彷彿要溢出來的人,從門口一陣風似的走進來。皇甫嵩一見到此人,立刻親切的叫道:

“孟德,你在兗州故舊甚多,熟悉本地戰事。且來看一看,陶恭祖的這封信。”

曹操、曹孟德接過信箋,看了一眼,笑道:

“兗州的大寇,不是已經被將軍擊滅了嗎?現在只剩下管亥這支客軍。陶恭祖這是又從哪個地縫裡,挑出這麼一支厲害的賊寇來了?”

皇甫酈見到皇甫嵩不想馬上表態,接嘴說道:

“曹都尉,你可曾從本地的豪傑那裡,聽說過最近在兗州出沒的蛾賊名號?”

曹操不假思索,張嘴就答道:

“鮑允誠在信中提到過,兗州的小股蛾賊,不下十隻。然而皆是兵力不足的烏合之衆。只有最近從青州流竄過來的管亥部,麾下有一支自號爲‘天平軍’的悍匪,據說有‘萬人敵’廁身其間,屢次擊敗官軍。鮑允誠在信中,特地多次提醒吾,如果遇見這支‘天平軍’,萬不可輕敵。”

皇甫酈繼續問道:

“曹都尉,那以你之見,該如何對待陶議郎的請求?”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曹孟德一揮手臂,叫道:

“當前之敵,首推管亥!如果不趁着管亥流竄客鄉、地理不熟的機會,以重兵進行圍剿,等到管亥與其麾下的天平軍逃回青州,那麼,敵我雙方的主客之勢,可就要完全顛倒了呀!”

說着,曹操乜着眼睛,看了看手中的信箋,輕鬆的一攤手:

“陶恭祖本是議郎,非軍中之將,豈可輕議大軍行動?反正天子只是賦予了陶恭祖整合義兵的權利。如今不是又來了一支義兵嗎?將這支義兵派給他,不就結了?”

皇甫嵩知道曹操向來多謀善斷,他又深爲賞識執掌兗州州師的都尉鮑信。既然曹操、鮑信兩位人傑都認爲,管亥部下的“天平軍”纔是漢軍最需要注意的大敵,皇甫嵩心裡也就有了主張。

不過,介於陶議郎的面子需要保全,皇甫嵩還是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箋,由派出去支援陶謙的一支騎兵小部隊帶了過去。

當議郎陶謙接到皇甫嵩的回信時,他派遣出去的劉義士,已經看見了向北前進的天平軍隊伍。

劉義士自然姓劉,單名一個備。他的傳承血脈,據說可以追溯到中山靖王劉勝那裡。

雖然在數代以前,劉備家就失去了漢室的爵位。然而,仗着“漢室宗親”這面大旗,與普通的平頭百姓相比較,劉備在行事的時候,還是天然的能夠額外獲得某些優惠。

就比如現在,劉備身邊這四百多號義兵,論勇武第一的,乃是河東解良的關羽;論文才最好,本是涿郡張飛;但是到最後,爲大家所認可的首領,卻還是劉備。除了劉備爲人大方公平,溫良可親之外,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

劉備是漢室高祖皇帝的後人。

衝着這個身份,劉備拉起一支義兵,纔不會胡亂受人懷疑。要是換一個阿貓阿狗來,光是要證明,你拉起這支隊伍來,是不是想要造反,就得大費周章。

所以,在糾合起這四、五百人的義兵之後,劉備即使行事有些無賴,勒索了路經本地的大商賈張世平和蘇雙,得到了武器戰馬若干,也被本地的官吏給無視了。

但是,想要讓這樣一支民間自發組織的義兵,能夠順利的維持下去,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張飛家中頗爲富豪,爲這些義兵提供了一月之糧草。但是,這年頭,天下大旱外加天下大亂,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想要得到糧草和其他補給,就只有一個字:

——拼!

——與各種賊寇拼命!

拼勝了,賊寇們四處擄掠得來的贓物,就成了義兵們的戰利品。

若是拼敗了,結局自然……

如果人都死了,那更加不用操心什麼了……

不過,劉備也是個聰明人。在他的帶領下,很少去惹那些人數太多的賊寇,也儘量避免與敵人面對面的廝殺。多數情況下,劉備統帥的義兵,總是趁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突然殺出。

仗着自身和手下關羽、張飛二人的勇武,劉備征戰數月,一直將隊伍維持得很不錯。當然,這裡面的坎坷挫折,自是不會少了。

前段時間,劉備在將涿郡四周的小股黃巾軍剿殺一空之後,聽說他的老師——當世大儒盧植,被朝廷任命爲北中郎將,如今正率領漢軍,在河北與張角親自統帥的黃巾軍大戰。

有了這個消息,劉備便設法說服了隊伍裡的其他人,拉着隊伍南下,想要在老師盧植的照料下,立下些功勳,好在以後謀個一官半職什麼的。

可惜的是,他剛帶着隊伍到盧植手下,沒過幾天,盧植居然就被朝廷給下獄了!

ps:人物——皇甫嵩。

皇甫嵩堪稱東漢末年大漢第一名將。只可惜,這位名將在三國的一開端就病逝了,結果就被暗榮系列三國遊戲,評價爲第二、三流的平常武將。

皇甫嵩出身於將門世家,是東漢“涼州三明”之一,度遼將軍皇甫規的侄兒。震動天下的黃巾軍大起義,便是幾乎由皇甫嵩一人,率軍逐一平定的。後來涼州的羌人叛亂,皇甫嵩也是屢戰屢勝。在他所指揮的戰鬥中,幾乎沒有失敗的戰例,真正可以說是接近“百戰百勝”的程度。就連曹操的戰績,在與皇甫嵩比較的時候,未免也有相形見拙的感覺。

皇甫酈是皇甫嵩的侄兒,向來追隨在皇甫嵩身邊,參與皇甫嵩的各種機密籌劃。

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43節 且冷眼旁觀(一)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54節 斷腕且避禍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22節 征戰漫天急(一)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64節 公孫破黃巾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55節 磨刀向東胡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15節 虎士癡未成(上)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32節 入城暗橫劍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28節 司隸又交兵(下)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32節 科舉立新制(下)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33節 郭太託大事(上)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15節 文丑亦兇猛(上)第57節 真定藏麒子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64節 苦鬥馬不歇(上)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48節 但埋頭種田(三)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