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真定藏麒子

別懷疑黃巾軍,是否能拿得出這樣一筆鉅額財富。

作爲遍佈天下八州,染黃了大半個天下的黃巾軍,光是在冀州之地,就擁有不下二十萬由青壯組成的大軍。廣宗城下的十五萬人,自然不會是冀州黃巾的全部人馬。

在星火燎原般的起義中,黃巾軍對那些忠於漢室的官吏,進行了毫不留情的誅滅。而那些豪強大族,若是表現出對黃巾軍的敵視,也難逃被黃巾軍大軍圍攻的命運。

在動輒以萬來計算的黃巾軍大軍面前,那些不過擁有幾百民兵進行防禦的中小型塢堡,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抵抗力的。而塢堡中信奉太平道的道衆們,也成爲黃巾軍攻城略地最好的內應。

當然,冀州黃巾軍也不是什麼人的塢堡都要進攻。由於“大賢良師”張角親自坐鎮冀州,牢牢把握住數十萬黃巾軍的動作,才避免了其他州郡黃巾軍中出現的,對中立甚至同情黃巾軍的豪強們,也一律大肆攻擊搶掠的現象。

不過,即使太平道高層,有效收斂了黃巾軍的過火動作。可光是誅滅那些敵對的豪強大族,以及攻略官衙府庫的行爲,就讓冀州黃巾軍手中,收刮到了超過一百億錢的龐大財富。那還是去除了土地、房舍等不動產之後得出的計算結果。

這一百多億錢的財富,說起來很驚人,可要是供應起二十多萬青壯大軍的開銷來,其實也消耗不了太久。好在黃巾軍是以宗教爲核心糾合起來的軍隊,無需發放軍餉。只有在獎勵作戰勇敢的黃巾力士時,需要支出一部分財貨。

故而,自從二月間開始起義以來,黃巾軍手中所掌握的財貨,一直是在增長的,還沒有出現過明顯的減少。

然而,這筆巨大的財富,多數是以“五銖錢”的形式存在。按照漢時一斤十六兩,一兩二十四銖的度量衡,一萬錢就是一百三十多斤重,摺合後世約六十市斤。如此沉重的貨幣,自然不太方便攜帶和運輸。

所以,張角特意爲張狂準備的,都是價值極高,分量較輕的黃金寶貨。這批數額巨大的黃金寶貨,差不多將太平道的金銀庫藏都給搬空了。

“義父大人有令,這些黃金寶貨,任由賢弟使用。”

由於比張狂大了一歲,張燕就成了張狂的兄長。不過,他這個兄長,並沒有想要居於張狂之上的意思,反而隱隱有種甘居人下的暗示。

如果說在以前,張狂對張燕和他身後代表的張角,心中還略有防範之意。現在,面對這些耀眼奪目的金銀珠寶,那點兒見不得人的心思,全被張狂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必不負伯父的期望!”

這一刻,張狂很想慷慨激昂的表達一番。但是,到了最後,他也只是淡淡這樣說了一句。張燕見到張狂的反應,心中越發佩服起來。

——義父大人,你看重的繼承者,真的非同一般呢……

由於張燕是常山國真定縣人,所以,張狂在踏上常山國的土地之後,不斷的諮詢張燕,關於常山國的地理、戶籍、豪強等信息。張燕爲了拉近與張狂的關係,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慢着,常山國真定人……

——這個地方,我怎麼聽得這麼耳熟呢?

張狂努力的翻動大腦中的記憶。常山真定,常山真定……

“啊呀!”

張狂一拍大腿,下了張燕一大跳。

“兄長,失禮了!”

張狂一邊道歉,一邊心血澎湃的想起一件事來。

不,不是一件事,是一個人。

——常山趙子龍!

——趙雲、趙子龍!

——那個在後世光榮的歷代《三國志》遊戲推介下,風靡萬千三國迷,被稱爲“三國第一偶像”,風頭猶在“飛將呂布”和“武聖關羽”之上的絕代白袍小將!

——就是被廣大三國穿越小說讀者們,戲稱爲:“三國不收趙子龍,穿越何敢稱英雄”的那個趙雲、趙子龍!

一念至此,張狂便急忙問張燕:

“真定縣中,可有姓趙的傑出英豪?”

雖然這個問題有些古怪,張燕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有啊。‘下平鄉’‘地慄裡’的趙風,槍法不錯,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英豪吧!”

按照漢時的行政區劃,最大的行政單位是“州”,“州”下爲“郡”,“郡”下設“縣”,“縣”中有“鄉”,“鄉”裡分“亭”,“亭”內是“裡”。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就曾經幹過一“亭”之長的“亭長”職位。

聽到張燕的回答,張狂心中暗暗揣測:

——趙風?

——風與雲二字間,倒是很有關聯的意味呢……

張狂不由得想起後世一部叫做《風雲》的漫畫。雖然他沒有仔細看過那部漫畫書,但也是久仰大名了。有個死黨,就對港漫極爲癡迷,說起話來動不動就是“天魔極樂功”、“海虎爆破拳”之類的詞語。

可惜,這輩子是見不到原來的那幫死黨了……

“那麼,兄長可聽說過,一個叫做趙雲的青年豪傑?”

張燕想了一想,不確定的說道:

“聽說那個趙風,有兩個幼弟。說不定他某個弟弟,就叫這個名字吧?”

雖然張燕回答得含糊,張狂的熱情,卻一點兒都沒有受到打擊。張狂叫過一個斥候十人長,命令他們立刻出發,前去“下平鄉”“互文亭”的“地慄裡”,打聽有沒有一個叫做趙雲的人。

見張狂對這個沒聽說過的“趙雲”如此熱切,張燕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

“賢弟,這個趙雲,是個什麼人?”

張狂微微一笑,拿出他那套招牌式的說辭,解釋道:

“小弟我曾經被‘南華老仙’夢中傳授機宜,得知我乃‘黃天太一’降下的‘安世者’。另外,爲了輔佐我完成安定天下的大業,‘黃天太一’還安排了多位豪傑,一齊轉世而來,幫助我共建太平大業!”

“我剛纔所說到的‘趙雲’,便是‘南華老仙’告知與我,可是一位號稱‘一身是膽’的轉世豪傑!”

對於天平軍內部流傳的那些傳聞,張燕自然也略知一二。由於有典韋、臧霸這些鮮活的例子擺在張燕面前,張燕對張狂的這番話語,完全沒有任何疑議。

實際上,也正是因爲這些,類似於神話的傳聞,才讓張燕在張狂面前,始終保持着客客氣氣的親近態度。要不然,你以爲,能夠以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壓服諸多太平道的老資格,順利執掌“飛騎營”精銳的張燕,會是一個好相與的人嗎?

斥候的回報速度並不快。要知道,在常山國這樣一個緊挨着黃巾軍主力的地方,哪個鄉間大族,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警惕的?

穿行在如此一片遍地是隱隱敵意的土地上,斥候們必須提高注意力,小心防範。如此一來,他們的行動速度自然要大受影響。

不過,他們帶回來的,的確是一個好消息。

“下平鄉”“互文亭”的“地慄裡”中,那位叫做趙風的著名武士,的確有個十五歲的弟弟,名叫趙雲!

“才十五歲啊……”

小小的感慨了一下,張狂決定立刻動身,去接這位年幼的“正太”,到天平軍裡與太史慈、徐盛做個伴。

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65節 太行根基盛(二)第32節 入城暗橫劍第58節 聲東而擊西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43節 何得識天機(三)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18節 君臣青且嫩(下)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8節 智士款款析(二)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81節 智者細細思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節 梟雄報新仇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1節 豎子安敢欺?(上)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65節 苦鬥馬不歇(中)第69節 漢軍展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