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波折

且說翠峰苑裡,陸清嵐調養了幾日,身子總算好了起來。紀氏怕她沒有好利索,不准她出自己的小院子亂跑,陸清嵐一個人呆着無聊,就叫了弟弟榮哥兒過來,陸清嫺也在,石榴葡萄和墨香三個丫鬟也陪着一起玩耍。

榮哥兒胖乎乎的小身子,小臉嫩得一掐一泡水。陸清嵐前世沒有兒女,因此極爲喜歡這個意外得來的弟弟。

姐妹兩個跟他一塊兒捉迷藏,榮哥兒蒙着眼睛,在院子裡四處亂闖,胖墩墩的小腳丫踩在地上發出咚咚咚的聲音。他一把抱住一個人,大喊道:“三姐姐?還是六姐姐?”

那人忍着笑,榮哥兒小狗似的在她身上聞了聞,一把推開她,奶聲奶氣地道:“你是墨香姐姐。”

墨香性子活潑格格笑了起來:“五少爺鼻子真是太靈了。”

榮哥兒是個小吃貨,吃貨的鼻子一般都好使。

“榮哥,在這裡,六姐姐在這裡。”陸清嵐逗弄着弟弟,榮哥聽見聲音登時撲了過去,可等他到了,陸清嵐早就換了個地方,抿着嘴壞心眼地笑。

院子裡氣氛正好,綠鸞走了進來。陸清嫺便起身問,“綠鸞姐姐怎麼來了?”

榮哥兒猛地撲上來,一把抱住陸清嫺,聞了聞她身上的氣味,高興地叫道:“三姐姐,我抓到你了。”說着一把扯下眼睛上蒙着的黑布,得意洋洋地叫道:“這下叫我抓到你了。”

陸清嫺被這個胖弟弟撲得後退了一步,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瓜。

綠鸞見狀也笑了,福了一福道:“三姑娘也在,婢子也不用再去三姑娘那裡去了。”

陸清嫺道:“可是母親有什麼吩咐?”

綠鸞道:“南安侯府的周太太來了,還帶了侯府六公子前來,太太讓婢子請兩位姑娘前去見見。”

陸清嵐眉頭一皺:“他怎麼來了?綠鸞姐姐,我能不能不去啊。”她實在是不想再見李玉。

綠鸞笑道:“那李公子是專程登門來給姑娘您道歉的,您不去可不成。”

姐妹倆對視了一眼,陸清嫺道:“去吧,你若是不出面,顯得咱們太過託大,未免失禮。”

陸清嵐有些頭痛,李玉也不是肯給人賠禮道歉的性子啊,這傢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陸清嵐不情不願地去了廳堂。

果然看見周氏和李玉都在,李玉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裡,看見她進來,李玉還衝着她露出一個陽光燦爛的笑容來。

陸清嵐不由一陣毛骨悚然。

兩姐妹上前見過了周氏,周氏拉着兩姐妹好一通誇獎:“二太太真是好福氣,您看看這兩個孩子,鮮嫩得花朵似的,一個端莊一個靈秀,這容貌這氣度,可要叫滿京城所有有女孩兒的人家妒忌得兩眼發紅啊。”

她口才極好,又言之有物,誇起人來,叫人通身舒泰,紀氏本來不願接見他們母子,可是剛纔一番接觸下來,對周氏和李玉竟然觀感大改。

紀氏連忙謙虛:“哪裡哪裡,貴府的李娉姑娘,纔是真正的大家閨秀。”

兩人相互謙虛幾句,周氏就對陸清嵐道:“上回因爲玉兒淘氣,害得你失足落水,還病了一場。今日我專程帶他來給六姑娘登門道歉來的。”回身對李玉道:“還不快給六姑娘道歉。”

陸清嵐尷尬搖手道:“不必了,李公子也是無心之過,我看事情就這麼過去好了,李公子也不用道歉了。”

周氏就瞪了李玉一眼:“玉兒,還愣着幹什麼,還不快給陸姑娘道歉。”

李玉站起身來,深吸了一口氣,一揖到地,以極快的速度說道:“六姑娘,是我李玉唐突了你,還請你原諒則個。”

陸清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玉竟然真給自己道歉了?

這邊周氏也大大鬆了一口氣,笑着道:“這孩子麪皮嫩,還從來沒有給誰道過歉呢,倒叫二太太莫要見怪。”

紀氏見李玉臉都漲紅了,想起關於李玉的諸般傳言,也跟着笑道:“李公子真性真情,我怎麼會見怪?”

周氏帶着李玉又坐了一陣子,陸清嵐也只好陪在那裡,她有些坐立不安的,因爲李玉的目光一直在她身上轉悠。

紀氏和周氏倒是相談甚歡。

終於在陸清嵐如坐鍼氈,正要想個法子走開的時候,周氏起身告辭,陸清嵐這才鬆了一口氣。

紀氏送周氏出門,兩人並肩走在前面,李玉緊隨其後,最後面是陸清嵐。李玉忽然回頭,飛快地對陸清嵐說了一句:“你就那麼怕我?”

陸清嵐一怔,隨即也飛快地回答道:“是的!我就是這麼怕你,所以,請你以後離我遠點!”

李玉臉色一青,眼中卻閃過一絲黯然,旋即別過了頭去。

因爲兩個人動作極快,聲音又小,走在前面的周氏與紀氏竟然一時沒有發覺。

***

這一日,陸清嵐正在屋子裡練字,墨菊進來稟報說陳夫人又來了。陸清嵐放下筆,陷入了沉思。她心裡不禁有些着急,陸文廷去了這麼久,到現在還沒有一點動靜,連封信都沒有送回來。武進伯府逼得又這樣急,再這樣下去,可能陸文廷沒有回來,紀氏就把陸清嫺許出去了。

陸清嵐就站起身來,“走,咱們去正院瞧瞧。”帶着墨菊往正院走去。

到了正院。紀氏的兩個大丫鬟綠鸞和綠萼正在門外站着,看見陸清嵐一起笑着招呼:“六姑娘。”

陸清嵐明知故問:“兩位姐姐,誰在裡頭?”

綠鸞道:“是大理寺陳夫人。”

陸清嵐“哦”了一聲,衝着兩人擺了擺手,哧溜一下鑽進屋裡去,兩人嚇了一跳,正要通稟,陸清嵐卻回頭噓了一聲,兩人見她眼中有哀求之意,心一軟,便由她去了。

陸清嵐進了屋子,站在外間,就聽見裡頭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伯夫人託我來問一聲,對於這門親事,二太太可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或者還有什麼別的要求?”這大概就是那個陳夫人了。

紀氏打聽了這麼久,聽到的都是朱昊的好話,這邊武進伯府催得又緊,她也不想失去這門好親事,便道:“世子的學問和人品都是一等一的,這門親事我是滿意的。只是嫺兒是我的長女,自小把她養大,我這心裡實在是捨不得,想多留她一年。”

陳夫人見她鬆了口,極爲高興,道:“我也是做孃的,怎麼會不瞭解二太太的心思。你看這樣好不好,咱們兩家先換了庚帖,把這件事定下來。我再去和伯府商量商量,咱們把婚期推後一年便是了。”

紀氏想了想,終於道:“這樣也好,不過茲事體大,我還要稟明瞭老爺纔可最後定奪。”

陳夫人見她如此說,也不再步步緊逼:“應該的,這是應該的。”

兩人把這件事定了下來,全都鬆了一口氣,便換了話題聊起了別的。陸清嵐見沒有什麼好聽的,也就退了出來。

陸清嵐帶着墨菊往回走,一邊走一邊琢磨這這件事。母親要徵求父親的意見,可是母親都答應了,父親能不答應嗎?她不由着急起來。

等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陸清嵐將丫鬟全都揮退,然後問墨菊道:“墨菊,你跟着我有多久了?”

墨菊見她神色肅然,眉宇之間一片凝重,不由微微一凜。跪下道:“我跟着姑娘四年了。”

陸清嵐道:“你是個聰明的。也一向對我忠心,現在我讓你去辦一件事,你敢不敢?”

墨菊鎮定道:“小姐但請吩咐,上刀山下油鍋,我也一定爲小姐辦好。”

陸清嵐這才滿意。“很好,你很好。那好,我現在就有一件事讓你幫我去做,只要做好了這件事,我今生今世絕不薄待你。”

頓了頓,陸清嵐又道:“我也不要你爲我上刀山下油鍋,只要你把這幾句話散播出去。”她讓墨菊附耳過來,在她的耳邊說了幾句話。

墨菊眼中閃過一絲困惑,但她是個聰明的,並沒有多問。按照陸清嵐的吩咐去做了。陸清嵐讓她做的,不過是將紀氏要給陸清嫺定親的事宣揚出去。

***

第二天紀氏帶着兩姐妹去給張氏問安。見禮完畢,張氏忽然開口問到:“老二媳婦,聽說你要把嫺姐兒嫁給武進伯府世子,有沒有這回事兒?”

紀氏嚇了一跳,暗想這件事她是怎麼知道的?口中卻不能不回答:“是與武進伯府接觸過,那武進伯世子朱昊無論人才品格都是上等的人選,堪爲嫺兒的良配。不過,這件事還要老爺最後同意才成。”

張氏聽了這話不由十分生氣。“這麼大的事兒,你爲什麼不和我商量?”

張氏的嫡親哥哥便是鄂國公,他有一個親孫子,名叫張濤,比陸清嫺大一兩歲,如今也差不多到了該成親的年齡了。張氏便想把陸清嫺嫁給這位侄孫。

這個張濤雖說是公府嫡子,可那鄂國公府表面看着光鮮,實則內裡早就爛透了,鄂國公就是個好色之徒,京中有個傳說,他和自己的兒媳婦有一腿,他的孫子實際上是他的親兒子。

這個張濤遺傳了父祖的“優點”,小小年紀,便養了一屋子的通房,陸宸和紀氏都是疼愛女兒的人,怎麼肯把女兒嫁入這樣的人家。因此老太太一連暗示了好幾次,紀氏只當是聽不明白,從來不肯接茬。

所以老太太聽說陸宸和紀氏要把陸清嫺嫁給朱昊,她的侄孫沒什麼事兒了,自然十分生氣。

陸清嵐讓墨菊四處傳播這個消息,爲的就是讓老太太知道。如今見老太太果然按照她的想法,出面攔阻朱昊和陸清嫺的婚事,饒是平時恨死了這個老虔婆,這時卻恨不得上前去親她一口。

紀氏心裡十分憤怒。老太太平日裡只顧着偏心三房的幾個孩子,對自己的嫺兒寶兒不聞不問,卻又想把嫺兒嫁給她那樣不成器的侄孫,真虧她說得出來。

本來兒女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陸清嫺的婚事,她和陸宸才最有發言權,但也有那人家是祖輩來定奪的,所以張氏非要插手進來,她還真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拒絕。

紀氏急道:“老太太,和武進伯府的婚事牽涉到嫺兒的終生幸福,還請老太太成全。”

張氏道:“就是因爲這件事涉及到嫺姐兒的終身幸福,我纔要替你把把關,你畢竟年紀輕,經歷的事情少。萬一看走了眼,可不是要耽誤嫺姐兒一輩子!”

紀氏無奈:“是,媳婦聽憑老太太吩咐。”

衆人出了老太太的屋子,紀氏見陸清嫺臉色很不好。不由對老太太更生怨懟,張氏實在太過分,當着女兒的面就這樣肆無忌憚地說起她的婚事,這對女兒來說簡直不啻於一種羞辱。

回到了翠峰苑,揮退了下人,陸清嫺眼淚終於掉了下來,“孃親,老太太是不是還想把女兒嫁給她的侄孫,女兒不嫁!”

張濤是老太太的侄孫,逢年過節來過侯府幾次,陸清嫺和他見過,每一次對他看向自己那種盯到肉裡的目光都厭惡至極,所以她是無論如何不想嫁入鄂國公府的。

紀氏把女兒抱進懷裡,連連安撫道:“好孩子,你放心,有我和你爹爹在,我絕不會讓你去跳鄂國公府那個火坑的。”

晚上陸宸從翰林院回來,紀氏和他商量這件事。紀氏愁道:“原來的想法是瞞着老太太把生米做成熟飯再說,到時候老太太就是知道了,也頂多衝着我發一通脾氣。可不知是哪個走漏了風聲,叫老太太提前知道了。這可如何是好?”

陸宸對這個繼母也有幾分無奈。只得安慰妻子道:“車到山前必有路,你也不要太過着急上火。既然母親知道了這件事,那麼交換庚帖就暫緩吧,咱們好好勸勸母親,實在不行,我再去求求父親,父親是明理之人,不會任母親胡來的。”

紀氏道:“也只有如此了。”

過了兩日,陳夫人再次上門。本來夫妻兩個已經決定和武進伯府交換庚帖了,只好推說再晚上幾日。

陳夫人再三問起原因,紀氏才說了老太太對此事有些意見。陳夫人只得怏怏去了。

過不兩日,武進伯夫人帶着朱昊前來拜見。這自然是老太太以給紀氏把關爲藉口,想要見見朱昊了。

老太太本來想着,挑幾處毛病出來,把這件婚事攪黃了,然後再想法子把陸清嫺嫁給張濤。

哪知道朱昊年紀不算大,可待人接物極爲圓滑順暢,一番接觸下來,她竟然挑不出朱昊半點毛病出來。

等送走了朱昊母子,紀氏回到睦元堂問老太太道:“老太太覺得昊哥兒如何?”

這陣子她一直在做老太太的工作,說了朱昊不少好話,老太太就是不肯鬆口。紀氏今天長了個心眼,請了堂兄紀成的妻子陳氏前來,當着陳氏的面,老太太也不好張口說瞎話。

老太太只好道:“孩子倒是個好孩子。”

陳氏自然是幫着紀氏的,便笑道:“老太太請恕我僭越,我瞧着這武進伯府家風清正,朱昊這孩子不但相貌人品出衆,最難得的是謙遜有禮,知道上進,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我瞧着和嫺姐兒倒是極爲登對的,您看呢?”

老太太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竟然耍起賴來,捂着腦袋叫道:“哎呦,我的頭怎麼這麼疼!”

許嬤嬤急忙上前,對紀氏和陳氏道:“老太太忙了一天,這是頭痛病犯了,怠慢舅太太了。三姑娘的婚事是大事,二位太太看是不是改日再和老太太商量?”

兩人還能再說什麼?只得告辭離去。

出了睦元堂,紀氏氣得胸脯一陣起伏:“大嫂,您也看到了,她是一門心思地想把我的嫺姐兒推下火坑去啊。”

陳氏勸道:“妹妹你莫急,你婆婆再怎樣,她總不能不講道理,這件事我看還是要從長計議,我回去稟明瞭老爺,叫老爺到府上來走動走動,和老侯爺唸叨唸叨,老侯爺是明事理的,這件事總能解決的。”

紀氏歉然道:“今年是三年一度的京察之年,兄長能不能再進一步,正是最關鍵的時候,我卻拿這種事來麻煩兄長,真是過意不去。”

陳氏笑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老太爺當年對老爺有大恩,他不在京師,老爺不幫你出頭誰幫你?你就放寬了心等着,我回去就和老爺商量這件事。”

紀氏千恩萬謝,“那我就等嫂子的好消息了。”

陳氏出了長興侯府,不由幽幽一嘆,她的次子紀海今年十六歲,尚未婚配。紀海見過陸清嫺這個表妹幾次,一直對她念念不忘,陳氏也喜歡陸清嫺四平八穩的大家閨秀做派,她倒不是不想把陸清嫺娶進家門,只恨自己督促得不夠嚴厲,兒子又有些貪玩,十六歲了還只是個秀才。

想到那朱昊何等人才,況且又是武進伯府的世子,未來的武進伯,兒子能不能考中舉人都兩說呢,有什麼資格和朱昊競爭,陳氏便熄了向紀氏求娶陸清嫺的心思,只一門心思地想着如何幫她解決眼前的困境。

且說陳氏返回紀府,等到紀成下了衙,便叫丫鬟把紀成從前面的書房裡請來內院。紀成很快就到了。潯陽紀氏從無納妾的習慣,因此紀府人口簡單,陳氏給紀成生了三個兒子,夫妻倆感情一向十分要好。

因此兩人之間也沒有那麼多講究,紀成直接就問:“妹妹請你走這一趟侯府,可是又出了什麼事?”

陳氏嘆道:“可不是就出了事,是嫺姐兒,嫺姐兒的親事出了問題。”正要把今天在侯府的所見所聞說與丈夫,忽聽得外頭傳來一個爽朗的笑聲:“孃親,誰的親事出了問題?”

簾子一掀,走進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來。穿着月白色的文士袍,頭戴白玉冠,打扮得十分簡單,但長得劍眉星目,雖沒有蕭少珏李玉那般妖孽的美貌,但是也絕對算得上風姿出衆,妥妥的美少年一枚。

這便是紀成的次子紀海了。

紀成的長子紀鴻早已成家,但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紀成生就聰慧,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紀鴻在讀書上頭卻沒有太多的天分,二十歲才勉強中秀才,此後屢試不第。紀成見他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也就熄了心思,讓他專心經營家中的庶務。

老二紀海倒是繼承了他的優點,爲人極爲聰穎,十歲便中了秀才,只可惜因爲過於頑劣,連考兩次鄉試都是落第,直到現在也仍然還是個秀才。

向是紀家這樣的人家,和長興侯府不同,要保持家族的興盛不衰,就必須世世代代都有人中進士做官,因此紀成對紀海頗爲不滿,見了他臉就沉了下來。“你不好好讀書,每日只打聽這些有的沒的,你祖父和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都中舉了,你看看你,你又是什麼樣?我紀氏怎麼出了你這麼個不肖子?”

紀海沒想到父親也在,立刻變得束手束腳,低聲叫了聲:“爹爹!”

陳氏十分偏愛這個聰穎孝順的次子,連忙幫腔道:“好了老爺,你看看你,見他一次罵他一次,弄得孩子見了你就變成了縮頭烏龜似的。”

紀成“哼”了一聲,沒有再罵。雖然罵他罵得兇,實際上對這個兒子是寄予了厚望的。

陳氏轉頭對紀海道:“這裡沒有你什麼事了,你快去讀書吧。你在這裡沒的又惹你父親生氣。”

紀海猶豫了一下,偷偷瞥了父親一眼,鼓足勇氣道:“孃親,你們剛纔是不是說……大表妹要議親了?”

大表妹就是陸清嫺。

因爲紀氏在京師便只有紀成這麼一位堂兄,因此兩家的來往頗爲頻密,紀海小的時候經常有機會和陸清嫺見面玩耍,陸清嫺出身高貴,人既漂亮又溫柔,是真正的大家閨秀,可以說滿足了紀海對賢妻良母的所有想象。紀海知道她溫婉柔順的外表下,其實包藏着一顆堅強的心,這讓他更對這位表妹產生了極大的好感。只是後來陸清嫺漸漸大了,他就再也沒有機會和陸清嫺獨處了。

陳氏長嘆了一聲:“是武進伯府的世子朱昊,你姑母和姑丈已經同意,只差過了老太太那一關,兩家就要交換庚帖了,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兒子的心思她又怎麼能不明白。

紀海聽到這裡不由臉色蒼白,囁嚅道:“不是還沒有交換庚帖呢嗎?”

說起這個紀成就生氣,砰地一拍桌子:“你還要臉不要?要是你早點中個舉人回來,你老子我也能厚着臉皮去妹妹那裡求上一求,可是你看看你如今,一沒有功名二沒有出身,你總不能讓嫺姐兒嫁過來跟着你喝西北風吧!”

紀海爭辯道:“若是大表妹肯嫁過來,兒子自會上進,將來必然考中進士也給她博個鳳冠霞帔……兒子有信心,下一科一定能中!”

紀成嗤之以鼻,“吹牛誰不會!”也懶得再理會兒子,不耐煩地揮揮手:“我和你娘商量正事,你出去出去。”

紀海邁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正院,回到書房中也沒有心思再讀書了。躺在牀榻之上,滿腦子都是伊人窈窕的身影。若他是舉人,十六歲的舉人滿大齊也找不出幾個來,仕途之上一片光明。可十六的秀才,那可就多了去了,在京城這種地方說分文不值也不爲過。況且紀成這一支又不是潯陽紀氏的嫡枝,那朱昊更是武進伯世子,他如何能比,一時恨自己無能,連續兩次秋闈全都落第,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第二天一早起來,才知道父母一道去了長興侯府。他想起昨天父親和母親之間的對話。父親把姑母當成親妹子一般看顧,此去必定是爲了幫姑母說項去的。

紀海想起大表妹很快就要嫁作人婦,只覺得心痛如絞,也不知哪裡來的勇氣,帶着小廝就去了長興侯府。

門房上的人早就認識紀海了,況且半個時辰之前,紀成和陳氏剛剛進了侯府的大門,因此十分熱情地放行,一個管事便問:“紀少爺是要去睦元堂還是翠峰苑,小的給您帶路。”

紀海連忙道:“我去翠峰苑看望姑丈姑母,那邊的路我熟,不敢麻煩大哥。”這麼做多少有些於理不合,不過紀海是熟客,門房客氣了兩句也就任他去了。

紀海就帶着小廝來到侯府後花園,一個三叉路口的旁邊有個小亭子,他便在亭子裡坐了下來。

紀海估摸着父親和老太爺的談話應該不會那麼快結束,等父親談完了,必然要去翠峰苑看望紀氏,紀成自然不便去內宅,紀氏接待他的地方最有可能的就是陸宸的書房。而舅舅來了,陸清嫺沒有不來拜見的道理,這個三岔路口就是陸清嫺的必經之地。

紀海迫切地想要見陸清嫺,至於見了陸清嫺之後說些什麼,他壓根就沒想好。

紀海在這裡焦急地等待着,過了有小半個時辰,就看見遠處行來幾個人,爲首的一個少女穿一件海棠紅撒虞美人花亮緞鑲邊長褙子,看起來十分鮮亮,頭綰回鶻髻,雲鬢裡插着一枚象牙白如意簪,膚白如雪,明眸皓齒。

情人眼裡出西施,紀海一時覺得這少女簡直就像是天宮裡下凡的仙女一般,看着她竟癡癡地說不出話來。

自然是陸清嫺來了。

紀海的小廝推了主子一把,紀海這才慌亂地站起身來,急急走到了路中間。陸清嫺腳步一停,見是紀海,臉上露出一絲髮自內心的微笑。她大大方方地上前屈膝福了福,叫了一聲:“二表哥,你怎麼在這裡,可是迷路了?”

她對紀海印象很好,紀海人長得好看,又不像一般的讀書人那樣刻板,爲人很是幽默風趣,對她和寶兒都十分疼愛呵護,所以每次見了紀海她都是心情愉快。當然兩人雖然是姑表之親,但是畢竟年紀大了,該避嫌還是要避嫌。

她還以爲紀海是跟着舅父舅母一起來的,所以才問他是否迷路了。

紀海看見陸清嫺只覺得腦子一團漿糊一般,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他手腳都不知道放在哪裡好了,拱拱手道:“表……表妹!”似乎又覺得不對,一時尷尬地收回了手去。

陸清嫺被他那傻乎乎的樣子逗得抿着嘴笑,紀海只覺得她那一笑彷彿千萬朵春花一起開放,耀得他差點眼睛都睜不開了。一時更是無措。

陸清嫺道:“我正要去拜見舅舅,表哥跟我一道去吧。”真以爲紀海走迷路了。

紀海深吸了一口氣,勉強鎮定了下來,終於道:“表妹,我沒有迷路,我在這裡是專程爲了等你來的。”

“哦?”女孩兒看着他,臉上疑惑的表情顯得那樣生動。

紀海越發肯定,若是今日不能對她傾訴衷腸,以後怕是再也沒有機會了。“表妹我有幾句話想對你說。你能不能讓你的丫鬟暫且退下?”

陸清嫺也不傻,見了他這番樣子,隱隱間已猜到了他想要說什麼,本來是不想聽那些的,可是二房和舅舅家親如一家人,她把紀海當成親哥哥一樣看待,也不好傷他太深,便將其他人揮退了,但卻留下了丹香、丹蔻兩個大丫鬟。說道:“這兩個丫鬟,我有什麼事都不避忌着他們,表哥有話就請說吧。咱們雖是骨肉至親,可畢竟男女有別……”

這是提醒他說話要適可而止。紀海事到臨頭也豁出去了,他挺胸昂然道:“我昨日偶然聽母親說起,表妹正在和武進伯府的朱昊議親,可有這回事?”

陸清嫺道:“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我一個女孩家插手的餘地,既然舅母說是,那便是吧。”等於變相承認有這回事。其實與武進伯府議親,陸宸和紀氏都沒有瞞着她,反而徵求過她的意見。

紀海道:“那武進伯世子朱昊我也見過,果是一表人才人中龍鳳,和表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我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只是想知道,若我不是秀才而是舉人,表妹是不是能將我當作議親人選考慮在內呢……”

“表哥!”紀海沒有說完,陸清嫺就打斷了他的話:“表哥請慎言。我一直把表哥當成親生的兄長一般看待,若非如此,我早就掩耳疾走了。也請表哥能尊重尊重我,我是未出閣的姑娘,婚事豈能由我自己做主?表哥就是問,也該去問問我爹孃。”說罷又福了一福,道:“告辭了。”

紀海見她轉身就走,心裡一痛,大聲道:“我知道我唐突了表妹,可我只想從表妹嘴裡聽一句真心話,如此而已。”

陸清嫺卻是掩住了耳朵,飛快走遠了。

紀海一屁股坐在涼亭旁邊的石凳上,只覺得又是難過又是不甘心。心想明知表妹是個謹守禮儀的大家閨秀,偏偏要這樣唐突佳人,她還不知要怎樣厭恨自己呢。

他正自怨自艾,忽然耳邊傳來一個調皮的聲音:“二表哥,你喜歡我姐姐,對不對?”

紀海嚇了一跳,回頭一看,他身後站着一個精緻得不似真人的女孩,穿着薑黃色緙絲褙子,梳着雙丫髻,雪白的腕上系一對碧玉手鐲,胳膊上戴着一個臂釧,走起路來叮叮噹噹直響,偏偏這麼大的陣仗他愣是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紀海見來人是二表妹,小淘氣鬼陸清嵐,一時心情好了不少。伸手點了點她的額頭,“小鬼頭,你什麼時候來的,嚇了我一跳。”

陸清嵐頭一偏,躲開他的手指,鍥而不捨地問:“二表哥,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呢。”

紀海垂頭喪氣地道:“是又怎麼樣?有什麼意義嗎?你姐姐很快就要變成武進伯世子夫人了。”

陸清嵐上上下下地看着紀海,眼中跳躍和激動的光芒。前世她可不知道紀海居然還喜歡過姐姐!這些日子她一直在發愁,姐姐年紀也不小了,破壞了她和朱昊的親事,又該把姐姐嫁給誰?

千思萬想,沒想到紀海這一折,實在是兩家親如一家,她從未把紀海當做外人。

紀海要是能做自己的姐夫,那不是一般的好,是大大滴好。前世紀海是可是嘉和二十二年的進士,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

中進士的那一年,紀海還不到二十歲。整個京師都爲此轟動,這麼年輕的才子,長得又這麼帥,自然得了皇帝的青眼。他僅僅在翰林院做了兩年編修,就被嘉和帝提拔爲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雖然只是從六品,卻相當於皇上的私人秘書,每天都可以和皇帝見面,見面三分情,提拔得能不快嗎?紀海此後一路順遂,平步青雲,到陸清嵐死的時候,他已官至禮部左左侍郎,禮部尚書已是閣老,整個禮部實際上就由他主持。那時候他還不到四十歲,只要不是一心作死,入閣拜相那是妥妥的。

況且紀成是陸清嫺的舅舅,舅母又爲人敦厚,舅舅舅母沒有女兒,且一向喜歡陸清嫺,她要是嫁過去,全家人能把她當成寶貝捧在手心裡,說不定比在家裡做姑娘的時候還要舒服。

紀海後來娶了書香門第合川江家的小姐爲妻,他後來官越做越大,卻一直遵循着紀家的祖訓,如同他父親一般始終沒有納妾,他對自己的妻子也十分呵護體貼,可以說紀海是一隻巨大的潛力股,現在雖然不能和朱昊相比,但是將來朱昊想給他提鞋都不配。

陸清嵐越想越美,這真是天字第一號的好姐夫。看着紀海的目光就分外熱切,紀海被他看得全身發毛。

“你爲什麼要那麼看着我?”

“你要是喜歡我姐姐,就一定要追求到底,千萬不要放棄。”陸清嵐鼓勵他道,“我支持你。”

紀海看她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既好笑又覺得心裡苦澀,“你纔多大點兒,什麼都不懂,你能幫我什麼呢?”

陸清嵐一聽就不樂意了,小臉一嘟:“你瞧不起人呢這是?我告訴你,我姐姐是絕不會嫁給朱昊的,你走着瞧吧。”

作者有話要說:  哇哦,本田這裡今天在下雨也,氣氛很適合窩起來看書留評論嘿嘿~

感謝杏芸童鞋扔的地雷,麼麼噠~

第328章 太子第27章 打臉第245章 傳言第37章 蓄謀緣起第146章 榮譽第51章 情思萌動宴會第161章 出行第165章 矇蔽吃貨第308章 臨行第297章 聯手第265章 維護第231章 幸福第66章 算計第316章 功績第86章 添堵第274章 犧牲第294章 報喜第195章 回京第222章 撐腰第67章 促成第282章 侵擾第207章 等待第144章 挺身而出毒計第176章 轉危爲安第156章 設計第218章 夜夜第328章 太子第131章 郡主第88章 狂徒第125章 換婚第189章 搜查第113章 偷換第35章 早慧第291章 產子(中)第199章 駁面第230章 清理第230章 清理第305章 算盤第216章 洞房上第76章 定親第320章 危機第255章 故人第114章 上元節吃貨第329章 遷就第306章 磨鍊第221章 咄咄逼人第224章 立威第52章 相看第347章 大結局上第149章 求娶第180章 親密第84章 樹咚第103章 孕事第191章 焦點第291章 產子(中)第192章 來援第77章 莊子第147章 心有靈犀第335章 將計就計第200章 差事第77章 莊子第33章 心機第167章 求情第76章 定親評理第250章 必殺第82章 選妃第245章 傳言第97章 險象第161章 出行第250章 必殺第219章 太后第287章 商討第289章 廢位偏心第106章 入宮第296章 洗三第322章 結果第86章 添堵第199章 駁面第269章 懷孕第335章 將計就計第94章 偶遇第105章 拿捏第305章 算盤第331章 代雲第309章 欽差第267章 收拾第158章 解決第172章 犯險第293章 美滿第100章 等待第76章 定親第152章 提親第301章 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