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育人

說起來,那位週五小姐到底是大家閨秀,崔成遠前世半輩子在仕途上面窮折騰、半輩子埋在朝廷政務裡面,對她倒也不是特別瞭解。只不過因爲對方後來入了宮,在他得了承明帝的許可入宮探望時聽妹妹崔錦繡說過幾次,記得崔錦繡當初的言語裡面就頗有幾分不喜。他倒沒想到,這一世自家的妹妹居然會和對方交上朋友。這算是什麼緣分?

崔成遠倒不是一想起事情就莽莽撞撞去做的人,他比較喜歡謀定而後動。反正女孩兒的聚會他也不方便去攪和,索性便讓人搬了一張躺椅,一邊坐在那邊聽琴聲一邊看着公務。

牆角的花瓣剛被掃過一回,等他回過神來,已經又落了一地,粉白粉白的,就像是春天帶了的顏色。

崔成遠丟開筆,靠在椅子上想事情——要不然破例找個會彈琴的跟在一邊,這樣處理公務起來心情似乎也會輕鬆很多?

不過這個想法還沒過腦就被崔成遠自己給否決掉了。他從來都不是那種好逸惡勞的人,上輩子他已經吃過很多人難以想象的苦,也得到過許多人無法想象的享受,這麼一點小愜意是打動不了他的心。

冷靜和自我剋制彷彿纔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另一邊,周清華難得在好友面前秀了一手琴技,十分歡喜,彈完之後就顧盼左右等表揚:“怎麼樣,聽呆了吧?我都練了很久,辜大家也說我彈得不錯。”

“是不錯哦。”王瑤禾點了點頭,“指法流利,情感生動。你這方面倒是進步很快。”

崔錦繡也很捧場的跟着點了點頭,柔聲道:“真的比上次好了許多。”

“你最近可是得了什麼高人的指點?”王瑤禾探過頭來,明亮的大眼睛眨了眨,賊兮兮的問道。

提到這個,周清華想起當初謝習風彈琴時候那種令人無法形容的風姿,心口就好像被羽毛撩撥了一樣動了動,癢癢的。她忍不住小小的紅了紅臉:“沒有,我就閒的時候自己練練。練着練着就順了......”這話說得,連自己都覺得心虛。

崔錦繡低頭暗笑,握在手上的手絹都顫了顫,上面繡的蜻蜓就像是在飛一般。

王瑤禾卻伸手拉了拉周清華的頭髮,唉聲嘆氣道:“哎呀,我怎麼就沒碰到一個可以教我彈琴的人呢?”她惟妙惟肖的模仿了剛纔周清華那句“我怎麼沒有這樣好的哥哥”時的語氣。

周清華本來還有點屬於少女的小羞澀,被她一鬧反倒理直氣壯起來,惱羞成怒的伸手錘了一下王瑤禾:“你別亂說,你這可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哈哈,真是忍不住了,先容小人我笑一笑。”王瑤禾笑嘻嘻的躲在崔錦繡背後,俏麗的臉上笑容滿滿,半笑半調侃的答了一句。

崔錦繡也被逗得不行,只是硬撐着擡手把兩人分開:“好了好了,不鬧了。”她微微笑着轉開話題,問周清華道,“對了,你上次說的書院怎麼樣了?”

因爲朝廷賑災,政令通行,江州水患平息之後很多思戀故土的災民都又都返鄉去了。當然,也有一大部分在這裡尋到了工作,帶着一家老小留在京中的。周清華瞧着那些人生活艱難,每日裡都是早出晚歸,一家子的孩子都是放養着、或是關着,就如同現代農民工孩子似的。

щшш •Tтkд n •¢ 〇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從來都是困擾古今的難題。

不過,再窮不能窮教育。周清華就趁勢收了施粥的攤子,找袁煥尋了幾個貧苦書生開了個小書院。

因爲周清華施粥時候的名聲和書院的中餐供應,一時間倒真是收了不少孩子。周清華瞧着袁煥因爲父親的事情心中鬱郁,幾乎病得起不了身,便乾脆做了個甩手掌櫃把事情全託給了袁煥——總是要給袁煥個振作起來的機會,讓他重新在這過程裡面尋到足以支撐他活下去的信念和力量。

結果因爲食堂水平過硬、師資水平高,過了一段時間,不僅袁煥開始活蹦亂跳,小書院裡頭也擠滿了孩子。周清華想了想,便只好擴建。

周清華是真的不差錢,這年頭大戶人家都是在女兒小時就開始攢嫁妝,從頭到腳按規矩積攢下來幾乎都夠女兒在夫家用上一輩子了。大李氏是衛國侯府的嫡長女,嫁妝本就多又是高嫁便更是多添了幾分。加上週涵華自小養在祖母膝下,與自己並不親近又有祖母替她打算,大李氏早已把大部分的東西都給了小女兒。古董一類且不提,那些田產和店鋪的地契,周清華看着便覺得沉甸甸的。這這些還不是全部,等她以後嫁人周家不僅要按規矩添妝,怕是連在宮裡的姐姐都會再添些。周清華一盤算,感覺自己的身價果真是挺高的,簡直可以稱一句小富婆。

周清華的錢財觀頗還留着點現代時候的觀念:不動產自然是不能動的,手上的錢夠用就行了,堆在哪裡又不生錢還不如去市場流通一下,做點慈善事業。再者,會盯着女人嫁妝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所以等到書院擴建的時候,她就十分大方的又給了一筆錢,倒是叫小李氏在邊上瞧着有些肉疼——不過到底不是她的錢,她又是繼母不好開口說話便也睜隻眼閉隻眼了。宮裡頭還有個偏心妹妹的姐姐,暗地裡還補貼了周清華許多。

恰好,李二舅閒賦在家也無事,便跟着幫了把手,藉着擴建的時候順便大筆一提寫了個“育人書院”的名字送過去。

周清華本人倒是提了個要求——建個簡易的圖書館和開設特長課。

無論什麼時候,書籍都算是一種比較珍貴的東西,周清華提出建圖書館不僅僅是爲了培養那些學生的閱讀習慣,更多的則是吸引那些買不起書的讀書人,從而提高一下整個書院的文化素養和氛圍。至於特長課,雖然因爲社會等級構造的原因,從古代起就有一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可最後真正在科舉路上頭奉獻一生、努力發光發亮的讀書人也沒多少,金榜題名的就更少了。這書院裡頭的都是平頭百姓的孩子,他們更多的則是在家務農或是尋些活計,雖然不能剝奪他們往科舉發展的權利但也可以培養他們其他的興趣,只要有一技之長至少是餓不死人。

至於最後她的書院會變成怎麼樣的四不像,周清華倒真是不太清楚。雖然偶然有些小擔憂但想起袁煥就會放下很多——反正袁煥那傢伙人緣好、素質高、能力強,簡直是全能人才啊。把事情託付給他,十分放心。

現在忽然被問到,周清華忍不住小小的遲疑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道:“我原先還有去瞧瞧,現在倒是不太清楚。你知道我家的情況,我家夫人剛添了個妹妹,身子不太好,正是忙的時候,就是今天也是好不容易纔抽了空出來的。我是真沒時間去瞧。”

崔錦繡抿脣笑了笑,烏髮黛眉,紅脣若櫻瓣,很有點溫柔意態:“我倒是聽說,你那書院現如今很有些名氣呢。不過你到底還未出嫁,名聲要緊,這些事情做起來可得要小心些。”

周清華點點頭:“知道了。”她知道這算是金玉良言。不過她還是嘟起嘴,“說真的,我還沒及笄,現在還真不想去想這些。”在這種古代社會,稍微認真對婚姻問題想一想,都是要叫人得婚姻恐懼症的。尤其是,她還沒遇到一個足以叫她喜歡到可以忽視恐懼,拾起信任的人。就算是謝習風,也不行。

王瑤禾忍不住笑了笑:“那就不說這個。對了,我上回就聽我哥說過,聽說你那書院裡頭很有些新奇的課,別說是小孩,有些大人聽了都覺得受益匪淺呢。尤其是那位袁仲光,據說他學問極好,又極擅長講學,許多人都是衝他去的。”說到這裡,王瑤禾忍不住朝周清華瞧了眼,“你這傢伙一直都是悶不吭聲的,倒是不知不覺做了件大好事。”

王瑤禾的語氣裡頭滿滿的都是爲朋友驕傲的意味。她就是這樣的人,外表看着端莊溫文,骨子裡頭卻是活潑、不受拘束的性子。雖然時常喜歡拿友人說笑佔些口頭上的便宜卻也是真心實意的替朋友着想,心胸開闊,既不背後說人壞話也不因爲自己日子艱難而妒忌別人。是真正的好人、好朋友。

周清華從來就經不起表揚,在朋友跟前忍不住露了點小得意:“我不是一直都在做好事嗎?”

崔錦繡笑而不語,王瑤禾則是直接拍了拍周清華的肩膀:“行了,你再彈一首吧。聽完這首,我們也該告辭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對不起,現在才發。這章有點卡,主要是我對開書院這種事還沒想好。下章姐姐出場,\(^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