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玉清第一次看見鳳臨時,是她征戰歸來的時候,那時候她坐在馬上,一身雪白鎧甲。http:///她面容嚴肅,卻光芒萬丈,讓人無法忽視。
她的身後,跟着大批的官兵。她一人在前。似乎連天地,在她面前都開始變色。只是那一眼,徐玉清便喜歡上了鳳臨。
他一回到家裡,便央求他娘進宮求陛下賜婚。恰逢那時,鳳臨卻中了毒,女皇聽聞下毒之人是一名男妓,也有心爲鳳臨說一門親事。
可是,讓徐玉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鳳臨竟然當衆請旨,要娶一個男妓爲夫。
徐玉清被打擊到了,論才論貌,他有哪一點兒不如紫蘇,可是鳳臨爲什麼卻寧願娶紫蘇也不願意娶他?
徐玉清很不甘心,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畢竟鳳臨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他不過是一個二品官員的兒子。所以這件事也只能作罷。
可是這一次,他從他娘那裡得知,女皇命所以二品以上的官員都將家裡的兒子帶來宮裡。很明顯,這就是爲鳳臨挑選夫侍。
所以,徐玉清便逮着這次機會,跟着自己孃親進了宮。他相信,只要鳳臨看見他的容貌,定會爲他傾倒。
可是,鳳臨此時的冷淡卻讓徐玉清的信心減少許多。而更讓他氣氛的是,鳳臨竟然當着這麼多大臣的面,對她身邊的那名男人如此關心。
徐玉清看了看沈陌,他承認沈陌的容貌不俗。可是,在這方面他並不認爲自己會比他差啊,可是爲何鳳臨會如此冷淡呢?
鳳臨一直耐着性子聽徐玉清說完。可是,瞭解她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她的臉色越來越沉了。
禮部侍郎徐源的確也是打了魚躍龍門的主意,畢竟她的兒子無論才貌都不承多讓。所以,她纔會默許了徐玉清去向鳳臨搭訕。
可是在朝中做了這麼久官的她,看人臉色那可謂是已經到了人精的地步。現在看鳳臨眉眼之間,有些許陰暗。她就知道,鳳臨開始不悅了。
和魚躍龍門相比,惹鳳臨不快顯然更加恐怖。徐源忍不住一聲高喝:“清兒,還不快給臨王殿下賠罪。”
說着,她從人羣裡走到鳳臨面前,先對鳳臨拜了一拜,這才怒視着自己的兒子。她這個兒子什麼都好,就是有些看不懂眼色。
若他真把鳳臨惹怒了,別說嫁給鳳臨了。恐怕她們一家子都要跟着遭殃。
看到自己孃親的臉色很難看,徐玉清的心裡也在打鼓。既然自己的孃親都出馬了,那定是爲了他好。他縮了縮脖子,便轉過臉去,準備聽他孃的話,向鳳臨賠罪。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突然闖了進來。讓所有人都爲之一振。“好一個徐玉清,當真是一名奇男子。臨兒,既然玉清如此仰慕與你,你何不接受了她?”
衆人順着聲音的方向看過去,來的不是別人,竟是女皇。
鳳舞沒有來,不知是沒有醒來,還是別的緣故。
女皇在宮侍的攙扶下走了過來,大臣們立刻站成一排,躬身相迎。鳳臨不語,拉着沈陌的手一起站起來。
“兒臣給母皇請安。”鳳臨低下頭去,女皇明黃色的裙襬,以及一塵不染的黑靴從眼前一晃而過。
女皇走到主位上坐下,這才擡了擡手,俯視衆人道:“衆愛卿平身。”
一衆大臣這才各自直起身體,走到座位上坐下。鳳臨慢慢收回擡起的手,坐了下去。
女皇剛纔的話,更加說明了她有意替自己挑選夫侍。
女皇看上去心情不錯,目光在徐玉清的臉上看回,似乎對他十分滿意。
就這樣看了一會兒,女皇才慢慢收回目光。她並未繼續剛纔得話題,而是揚聲道:“臨兒此次攻下東陵有功,衆位愛卿與朕一同敬臨兒一杯。”
女皇親自敬酒,這是怎樣的殊榮。
女皇一擡下顎,站在她身後的宮侍立刻將酒杯中倒滿酒。
女皇從矮桌上端起酒杯,面朝鳳臨。不僅是她,在場的所有人都起了身,各自端起酒杯。
宮侍替鳳臨添上水酒,鳳臨將其端着站起來。她擡起頭目視女皇,回道:“謝母皇。”
說着,鳳臨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喝下酒之後,女皇開始舊事從提。“臨兒,母皇今日將各位愛卿的愛子招來,便是準備爲你與舞兒挑選兩名夫侍。”
果然。鳳臨十分無語。女皇當真是太閒了嗎?纔會對她的婚事如此在意。
那麼她現在這麼做是想幹什麼,安插人在她身邊監視她?不,臨王府裡只怕早就有她的眼線纔是。即使如此,那麼她爲何還要繼續在她身邊安插人呢?
和鳳臨相反,這些大臣一個個倒是興致高昂的樣子。若是鳳臨當真能看上誰家的兒子,那麼她那一家都要跟着雞犬升天了。
“母皇,兒臣如今已有四名夫侍,無意再娶其他。皇妹年紀也不小了,你爲她挑選兩人便是。”女皇的話能夠這麼直接拒絕的,出了鳳臨還真是沒有其他人。
不過,鳳臨已經打定主意。不管女皇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她都不會答應再娶夫。
女皇臉色不變,她看了看徐玉清道:“朕看禮部侍郎的公子便不錯,他又如此仰慕臨兒,臨兒當真不考慮一下?”
聽女皇提到自己,徐玉清頓時來了精神。他含情脈脈的看着鳳臨,似乎在期待着她會如何回答。
因着女皇的話,鳳臨也去看了一眼坐在自己斜對面的禮部侍郎將母子。
而後,她淡淡一笑道:“徐公子才貌雙全,卻是是所有女子心目中的夫侍人選。”
聽到這裡,沈陌身體一頓。他看不到徐玉清的模樣,可是鳳臨難道當真看上他了,要娶他爲夫?
鳳臨的誇獎讓徐玉清紅了臉,既然鳳臨對她的感覺這麼好。那麼應該會答應女皇的提議吧!
鳳臨的話只說了一半,就停頓下來。她等了一下子,才接着道:“可是,徐公子雖好,卻不適合兒臣。兒臣以爲,他與皇妹倒甚是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