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風雲再起

今年,哲別已經五十歲了,雖然他的身體依然健壯,但是他近來已經時常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一些力不從心了。

春天,正是牧民們轉場的季節,然而哲別並沒有在自己的部族,組織部衆們轉場,而是在漠北王庭之中。

自從匈奴三部叛蒙以後,漠南王庭雖然依然存在,但是離三部地域極近,拖雷並不願意冒險,所以他長居漠北王庭之中,統治着整個蒙古。

春天的漠北,總是極其寒冷,不過哲別並沒有躲在蒙古包裡面,而是出來查看牧草生長了。

哲別裹了裹自己的袍子,撫摸着高五十多釐米的紫花苜蓿。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量高,而且草質優良,紫花苜蓿更是其中最好的品種,它莖葉柔嫩鮮美,不論青飼、青貯、調製青乾草、加工草粉、用於配合飼料或混合飼料,各類畜禽都最喜食,也是養豬及養禽業首選青飼料。

苜蓿莖枝收割後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莖,因此每個生長季節內可收割乾草一次至十三次之多。

古人吃苜蓿的記載,在羣芳譜中記載尤多,簡直是不勝備錄。

唐孟說食療本草論苜蓿謂:“利五臟,輕身健人。洗去脾胃間邪熱氣,通小腸熱毒。”

紫花苜蓿,也是蒙古帝國最重要的作物。

蒙古帝國種植最多的,便是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收割後經天然或人工乾燥製成青乾草。

優質乾草呈青綠色,葉片多且柔軟,有芳香味,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適口性好,是草食動物越冬的良好飼料。

蒙古帝國也是多虧紫花苜蓿的存在,才能從容過冬,不然的話,每一年過冬,都要餓死很多人了。

而蒙古帝國不但掌握了紫花苜蓿的種植,他們還掌握了青貯技術。

青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長,來保存優質人工牧草的一項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牧草中的營養物質。

青貯方法有青貯池、青貯窖、袋裝及草捆青貯,而蒙古帝國用的方法是青貯窖。

青貯窖呈圓形或長方形,窖的四壁及底部抹面,光滑、平整,底部留排水孔。

青貯前,蒙古人一般用硫磺燻蒸消毒並晾乾水分,不過很多人買不到硫磺,因此這個步驟並不是所有人都遵從。

青貯的原料應該切短,以便於壓實排除空氣,有利於乳酸菌攝取糖分。

青貯窖裝填時應選晴天進行,裝填要快,裝填時採用逐層裝填,每層裝十五釐米到二十釐米時,立刻踩實,四角與靠邊尤其應注意緊實。

青貯料裝填後,先用塑料布初封一道,再用乾草或溼土壓緊封頂,務必防止透氣漏水。

青貯料在經過四十天到五十天的青貯後,就可以開窯使用。

青貯質量好的飼料呈黃綠色,具有較濃的酸香味或酒糟味;中等品質的呈黃褐色,稍有酒味和香味;品質低劣的呈黑色或褐色。品質中等的青貯料勉強可用,但不能用於妊娠牲畜。

哲別開口說道:“帝國之強盛,全賴紫花苜蓿,你們可要好好的照顧。”

一個蒙古人連忙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一定讓那羣奴隸好好的照顧好紫花苜蓿。”

哲別點點頭,正準備說什麼,他身邊的一個親信部衆低聲道:“主人,拖雷汗來了,我看到怯薛的狼旗了。”

哲別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隨後,他望着北方,那裡有大批的兵馬過來。

半刻鐘後,哲別見到了拖雷,哲別行禮道:“參見拖雷汗!”

衆人齊聲高呼:“參見拖雷汗!”

拖雷點了點頭,然後扶起哲別笑道:“哲別,你怎麼在這裡?我找了你好久了。”

哲別笑着說道:“我來這裡看看紫花苜蓿的生長情況,拖雷汗找我有什麼事嗎?”

拖雷點點頭:“有一件大事,要和你商量商量,我們到那邊的小山上說。”

“好。”

哲別和拖雷,走到了一座小山坡上坐下,怯薛軍警惕的把這個小丘陵圍住了。

拖雷坐在地上,開口說道:“今年,我想對大唐發動戰爭。”

哲別蹙眉道:“這麼突然?年前的大會上,我記得拖雷汗你還是想西征的?”

拖雷搖了搖頭:“我並不想西征,上次西征基本上是不輸不贏,看起來,西征我們其實還佔到了一點便宜,但是大唐前幾年已經把宋國毀滅了,就算不南征,大唐下一步目標也肯定是蒙古,所以我說西征,只是矇騙間諜罷了。”

哲別心中一跳,臉上卻不露聲色:“間諜?我們有間諜嗎?”

拖雷苦惱的皺起了眉頭:“我不知道,只是猜測,不然也不會只是和你說,早就動手抓人了,不過我懷疑蒙古上層,肯定有一個隱藏得非常深的間諜。”

哲別鬆了口氣:“嗯……不說這個了,間諜也不知道存不存在,我們還是說點實際的吧!話說,我們真的要南征嗎?拖雷汗你已經有計劃了?”

拖雷點了點頭:“這次,我們不打賀蘭山,也不跨陰山,我們要完全避開大唐帝國的長城烽火臺,走東部,然後,拿下高麗半島,減弱姬長安對蓬萊等四島的統治,唆使侯君集謀反自立。”

哲別蹙眉道:“但是走東部草原,我們難免會碰上匈奴,女真和突厥三部,他們的首領可都是把自己的家人都交到了大唐手上,我們想進攻高麗半島,恐怕沒那麼容易。”

拖雷微微一笑:“你說錯了,我們只需要面對突厥人和一部分女真人而已,至於匈奴人和大部分的女真人,他們都會幫我們的。”

哲別驚訝的問道:“他們背叛了唐人?爲什麼?他們可是把自己的家人都送到長安去了啊?”

“你認爲,一個殺死自己父親的人會在意家人的生死?”拖雷嘲諷的笑道:“不,冒頓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家人,他在乎的,只有權利。”

第一百三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頭死鳥第二十五章 暮鼓晨鐘第三百六十二章 蒸汽機車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國滅國滅半國第一百零一章 議和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六十二章 入太行,遇國器第一百零五章 大致議定第一百零五章 大致議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賽馬場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圍,方向——亞歷山大!第二百三十章 可恥的陽謀前奏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奪鯨魚第三百零九章 橫掃大明第三百四十七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秘石頭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鬥第二百五十三章 雜事諸多第三百五十八章 夜宴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子之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下宮殿第二百五十一章 帶武媚出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忠心耿耿秦會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唐海軍之精華第一章 穿越錯亂時空第二百四十三章 立妃風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向死而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爲血仇,秦懷道求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私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方諫第一百一十二章 私心第七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五十四章 吃火鍋第三十一章 彼岸花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國滅國滅半國第四百三十一章 神話再次浮現的蹤跡第二百一十一章 權利制衡第二百七十二章 夜來人第四十三章 李世民第二百八十章 出宮第三百零四章 逼位第一百五十四章 岷里拉無標題章節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港第四百四十章 平大漢,回長安第二百一十五章 混亂前奏第三百五十九章 高力士歸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風雲再起第一百零三章 脊樑第三百二十九章 朕希望,夜能盡,天能明第二百九十二章 百家思想(五)第六十一章 百載之密第四百三十八章 破雒邑第四百二十七章 殺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冒頓與拖雷第二百九十七章 作死的羅馬人和草原局勢第三百九十一章 血海深仇第四百一十五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章 謝冉第三百六十二章 蒸汽機車第八十二章 圍三闕一第二百七十章 禁罌粟第三百七十章 炮轟清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湖匪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回長安第三百八十四章 信仰之事第二百五十章 卑微的來俊臣第三百三十七章 與朱棣談判第四百零六章 不問和,問怎麼打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內苑練兵第八十七章 圍殺第二百六十二章 即將瘋狂的明將第二百九十一章 百家思想(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基大典第三百五十九章 高力士歸第三百零九章 橫掃大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姬方圓,使宋國第一百七十章 煮豆燃豆萁第四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的凱撒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六章 大禮包第三百五十七章 殘酷的培養第三百九十九章 西方局勢第七十四章 “死士”第二百四十六章 死守岷里拉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種田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唐後宮第一百九十四章 陰山被阻第三十七章 長孫衝之死第三百七十五章 送人?送死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塵封的往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壓迫世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三百五十章 獵鯨第四百章 蒙古滅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治理黃河第三百七十二章 幸運之神眷顧的大唐艦隊第八十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