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澆地

因爲連着能有兩個月沒有下雨了,李二郎着實擔心地裡的麥子都乾死了。一大走天剛亮就揹着竹簍準備去地裡看看,順便再低頭的小河流裡捉幾條魚回來。

李雪兒今天起得比較早,瞧着父親這是要去抓魚的架勢,趕緊跟上。“爹,等等,我也去。”

父女倆一路有說有笑的往前走,可是等到了有田地出現的地方,這就笑不出來了。

往年這個時候麥子應該長高了,可是現在可憐兮兮的小麥苗還一副活不了的樣子。別人地裡的莊稼長得不好,李二郎心裡就急,自家地裡的肯定也一樣。

果真到了自家的地頭,田裡的麥子已經乾的要死掉了。靠近小溪流的地頭麥子還好點,隔得遠的已經有葉子發黃的。要是就這樣不管了,那麼今年地裡就沒有收成了。

“老天爺不下雨,這是想餓死莊稼人不成。”李二郎一臉的愁容。

李雪兒盯着地頭的小溪,這溪流一點也沒有因爲沒有降雨天氣乾旱而變小,這就說明至少上游的水量充足。老天爺不管莊稼人的死活,但是莊稼人卻要自己救自己。

“爹,既然天不下雨那我們就自己澆地吧。”

順着李雪兒指的方向,那條流淌不息的小溪流映入眼前。“這取水也還方便,可是這幾畝地要澆完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這裡不想現代有機器設備最差農村也有抽水機,在這裡只能人一桶一桶的挑水澆地,肯定是極累的。但是想要有收穫,不付出怎麼可能呢。

“救活一顆麥子就是幾個麥穗,就會一分地就有一分地的收成。我們澆地了總會有些收成,但是不澆地估計要顆粒無收了。”

李雪兒對李二郎說的這話其實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沒有付出就不要期待回報。

李二郎是個質樸務實的人,李雪說的有道理他自己也覺得要試試才甘心。

因爲來時沒想着要澆地就沒帶水桶知道了竹簍,李二郎讓閨女雪兒在地頭等等,他要回家一趟取水桶。

溪流清澈見底,魚兒的身影能瞧得清清楚楚。李雪兒脫了鞋挽着褲腿把家放在溪水裡,很是涼爽舒服。

溪流很小,溪水很淺,只是在地頭一個低窪的小坑但是也存不住多少水。估計幾桶舀完就要見底,很有必要把這個坑挖的深一點大一點,以便加大存水量。

李雪兒這會要等爹爹回來也沒有事情要做的,正好把溪流裡的小石頭往外撿些堆在邊上。就這樣只用手也讓小水坑變得大了點,水變成混濁的了,但一會就又變得很清澈。

把竹簍固定在溪流的下游,希望回家的時候裡面能有幾條小魚也就滿足了。

李二郎回來了,推着下車,車上有五個水桶還有一個木瓢。

溪水還是有些淺,水桶放進去提起來只有半桶水,需要用木瓢把水桶盛滿。李二郎裝滿了兩桶水就提到地裡去澆麥子,兩桶水倒下去,也只是一小片地方溼潤了。李二郎再回到溪邊的時候發現小女兒李雪兒正在用木瓢一點一點往水桶裡面盛水,又有兩個木桶盛滿了。

李二郎多拿幾個水桶過來就是想到了溪水淺用水桶不能一下子打滿水,想着讓雪兒也幫忙。可是他還沒說,懂事的女兒已經在幫忙了,這個樣子就節省了李二郎打水的時間了。

有了父女二人的配合,被澆溼的麥田的面積越來越大。

因爲一下子取水很多,李雪兒挖出來的深些有個小坑的地方存水越來越少,下游暫時斷流了。李雪兒把竹簍拿起了瞧瞧,成績還不錯,都是些很小的魚,但是有六七條。

雪兒繼續往水桶裡面舀水,小坑裡的水更少了,居然有小魚在坑裡蹦。雪兒直接伸手去抓,沒想到竟然抓着了。直接拿木瓢去舀然後倒進竹簍,水漏出去了魚留下了。

瞧着已經抓到十幾條小魚了,李雪兒又開始專心往水桶裡面盛水。清晨讓人感覺時間很短,太陽出來了就越來越熱了。李二郎自己幹活就出了不少的汗,他更擔心女兒熱壞了。

瞧着眼前自家的這片麥地已經澆了一小半,李二郎決定先帶着女兒回家,等傍晚溫度降下來再來繼續澆地。

把五個水桶還有裝着小魚的竹簍都放在小推車上,李二郎心疼女兒累了一早上,把雪兒也放在小推車上做好,就這樣李二郎推着車回家了。

因爲天氣太熱的關係,李二郎在家找個陰涼地方做竹簡。鎮上的周老闆不需要麪粉了,原本還想着賣饅頭更是計劃沒開始就喊停了,這都是因爲今年熱的反常的天氣。

孫慧娘在家做些針線活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的。只有李雪兒暫時找不到活了,盯着家裡養的幾隻小雞。小雞也是聰明知道熱的,悄悄這些個小雞一個個呆在牆角的陰涼處。水槽和雞食放在太陽底下的時候它們不理不睬的,挪到陰涼地反而不時的啄兩下。

瞧着小菜園,過兩天芸豆就有長大能摘着吃的了。這是一個高興的事情,芸豆不管是燉炒還是包包子都是味道極好的,真的很久沒吃了。

到了傍晚的時候,雪兒又跟着李二郎澆麥地,還是幫忙舀水。一直到天回來父女二人才收拾好回家,雖然還是沒有澆完,明天可以繼續。多澆一棵麥苗就多一份收成,父女倆心在就是想和老天爺搶糧食。

晚上太陽是落山了但是月光也是很亮的,李雪兒不經意間瞧見路邊的樹幹上有東西再爬,看樣子像個蟲子。雪兒好奇的走進來瞧一眼,原來是蟬還沒有蛻皮的蟬。

沒有蛻皮的蟬晚上從泥土裡鑽出來沿着樹幹一直往上爬,把外層的殼整個的脫掉。脫下來的殼是藥材,可以治療喉嚨腫痛、外感風熱、破風傷等。蟬也可以做成美味,還記得前世很小在農村住的時候小孩子非常喜歡捉蟬,火燒或者油炸味道都很好。要不是碰巧看見,李雪兒都忘了這事,恐怕要聽見“知了··知了··”纔想的起來了。於是雪兒一路抓着知了到家的。

第38章 回禮第70章 做客 暫住第318章 收網第252章 反擊第254章 舊識第二百一十一章第290章 關心第280章 上門道歉第189章 比試第二百二十章第178章 行動第60章 再入魏府第192章 榜眼第二百一十五章第166章 苦心第26章 甦醒第122章 李建業歸來第128章 李飛歸家第258章 後悔第96章 對手第281章 好消息第152章 差一點出事第70章 做客 暫住第366章 送禮第101章 解毒第二百二十四章第28章 贖回來第130章 湯圓第5章 豬肉第305章 魔怔第44章 求饒第259章 一月之期第二百二十三章第335章 出嫁四第367章 義診第27章 吉祥結第397章 添子第327章 溫姨娘之死第280章 上門道歉第352章 體寒第349章 來訪第252章 反擊第322章 審訊二第192章 榜眼第263章 公開第112章 高中第二百一十七章第245章 救治第384章 去世第64章 “造假”第二百二十章第365章 沒收第117章 湊巧第52章 存儲第52章 存儲第335章 出嫁四第314章 所謂恩人第193章 看中第41章 京城傳聞第9章 抓魚第133章 再收僕第120章 請求第379章 分享秘密第二百一十四章第272章 聘禮第259章 一月之期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三百九十五章第89章 醋第403章 生第182章 局第238章 打臉第150章 善緣第202章 喬遷第80章 反擊第124章 左相和定王第370章 紙的出現第109章 兩年後第323章 審訊三第130章 湯圓第52章 存儲第290章 關心第178章 行動第390章 登基大典第38章 回禮第99章 李二郎受傷第271章 摔倒第86章 出嫁第81章 李老爺子發火啦第2章 偏心第103章 途中第107章 叛國第二百一十五章第306章 推遲婚期第206章 真熱鬧第80章 反擊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劉章 賞花會第39章 住宿生第134章 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