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往事如煙

不說長安皇帝的怪誕離奇,只說宜陽墨池的小試牛刀。

三日後一大早,墨池去了元府。

元府門口的司閽(音同婚,看門的人)進去通報,不一會兒一個丫鬟便帶着她去拜見了元夫人。

元夫人四十出頭,長得珠圓玉潤,這幾天憂慮小兒子的病情,神情有些憔悴。

見了墨池,她眼睛一亮,小兒子雖然醒了,三日來卻一直精神不濟,怏怏的也吃不進什麼食物,她倒忘了當日還定下了這麼一個小娘子幫着兒子調養藥膳!

雖說對墨池的能力半信半疑,但本着‘萬一撞大運呢’這種心情,元夫人讓自己的貼身丫鬟小桃帶着墨池去了廚房。

此時主子們剛剛用完早膳,幾個廚娘正在收拾,小桃介紹了墨池,又指着一個四十上下、長着容長臉的婦人說這是主事的廚娘張媽,墨池便福了福身說道:“有勞嬸嬸,請嬸嬸帶我看看廚房都有些什麼食材。”

張媽看看面前的小丫頭,心裡很有些瞧不起,元府的幾位廚娘年齡加起來快兩百歲,難道還調理不好小公子的膳食?夫人卻從外面找了一個黃毛小丫頭,她倒要看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能懂什麼?

張媽叫一個婆子帶着墨池大概瞧了瞧廚房裡的食材,墨池也沒理張媽和那婆子明顯的輕視,只暗自琢磨了一番,便挑選了一隻豬手、一隻小仔雞、兩個雞蛋、一條幹魷魚、一小塊瘦肉、一根青筍、兩根蘿蔔、一根蓮藕並香菇等配料。

虛寒之症的病人體質較弱,容易疲勞。因爲消化功能弱,食量也比較小,平日裡畏寒喜熱,性格也比較內向。

她選用的這些食材中豬肉和雞肉性溫、蘿蔔補氣、青筍補血,蓮藕能助消食。都是有利於虛寒之症的食物。再搭配自己按照比例配置好的黃芪、枸杞、當歸、麥冬和大棗,能起到溫補的作用。

墨池把豬手用醬料醃好,又把香菇料酒蔥姜等配料填進雞肚子裡,把豬手和雞放進了一個青瓷小盆,雞身下依次放好切成塊的蘿蔔和蓮藕,待加入了些調味的香料,又從袖袋裡掏出紗布包裹好的幾位藥材放進了銅盆。

然後把放滿了食材的青瓷小盆放進蒸籠蒸了起來。

趁着蒸煮的空檔,她又把瘦肉細細的剁碎,加上佐料調成餡兒,雞蛋打散,把一個小鐵勺放在了小火爐上,抹上點兒豬油,用小勺兒舀了一勺雞蛋,細細的包起了一個個小餃子。

小桃看墨池做的有模有樣,而且這種菜肉一起蒸煮的方法也是聞所未聞,夫人本來不放心讓她跟着看看,眼下看來,這個小丫頭還是有點本事的。

小桃轉身回去秉了元夫人,元夫人正在指點小女兒元瑤描花樣子,聽完點了點頭,元瑤便問道:“娘娘,小桃說的墨家小姐就是你給四哥請的那個小廚娘嗎 ? “

“什麼小廚娘,人家是墨大夫的女兒,也是懂醫術的小大夫呢,可不要亂講。”元夫人笑着用手指點了點女兒的額頭。

元縣令一共有四子二女,其中二子二女是元夫人所出,長女幾年前高嫁到了長安。這個幺女元瑤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今年才十一,從小便很得家中父母及幾個哥哥姐姐的寵愛。

元夫人也知道小女兒性子有些驕縱,但這有什麼呢,有父親及幾個哥哥姐姐在,小女兒有驕縱的資本,他們夫婦也沒打算將女兒嫁去什麼高門大戶,驕縱些以後到了夫家纔不會受欺負。

待元瑤繡完了手裡的繡品,元夫人便帶着她去了元譽住的院子。

一進門,看見兒子端坐在書桌前,書桌上已寫了好幾張大字。元譽看見母親過來,忙起身行禮。

這個兒子就是這樣,性子過於好強,知道自己身子弱,就想在學業方面超過其他的兄弟。

元夫人快走幾步,拉起了元譽。滿臉心疼的說道:“譽兒,你身子還沒有好利索,又沒什麼力氣,就應該好好的躺在牀上將養着,做學問也不急着這幾日啊!”

元家四個兒子中老大元謀與元譽都是元夫人所生,元謀今年二十一,自小習武,前年參加武科舉得了二甲武進士,又得了姐夫幫忙上下打點,放了山西晉陽府振威副尉。大兒子也是元縣令夫婦的驕傲。

老二老三都是庶子,常年在廣州和河北兩地行商,也不用元縣令夫婦操心,只這個小兒子,相貌在宜陽縣說排了第二無人敢應第一,自小聰穎懂事,性子也是溫和有禮,就是身子羸弱,所以最得元縣令夫婦歡心,同時也讓二老最操心。

元譽性子好強,一心想要參加科舉,但元縣令夫婦卻不贊成。

一則擔心學業辛苦,小兒子身體受不了。

二則家裡已經有了一個正七品的縣令和從六品的振威副尉,如今皇上治國不仁,朝廷的官兒不好當。元縣令夫婦眼見快到五十,也希望身邊有個兒子安安穩穩替他們養老。

元譽今年十六,長得身長腿長,只是俊秀的面容略顯蒼白。

他聽了母親的話,溫和一笑:“娘娘莫勞神,孩兒今日覺得好些了,所以才坐下來練練字。”

又看看元瑤,道:“妹妹也來了!”

元瑤向哥哥行了禮,看着元譽眨了眨眼睛說道:“哥哥,娘娘偏心,給你單獨請了廚娘,我是來你這兒蹭午膳的呢。”

元譽摸摸妹妹的頭,笑着說:“好啊,哥哥也吃不下什麼,一會兒就有勞妹妹幫哥哥多吃點兒啊!”

母子三人正說着話,丫鬟進來詢問現在是否擺午膳,元夫人便讓趕緊傳膳。

丫鬟們陸續進來擺好了膳食,只見桌上有百合銀豆、清蒸黑魚、爽口青條、豉汁豆腐四個小菜,特別的卻是放在正中的青瓷小盆,丫鬟揭開盆蓋,一陣夾雜了少許藥味兒的香氣撲鼻而來。

只見盆內最上面擺放的是一隻昂首挺胸的小仔雞,雞身金黃油亮,那盆面的三分之二是湯,湯清亮亮、香噴噴,繞着雞身擺放了一圈金燦燦的雞蛋餃子,立刻能讓人想起任水河上飄蕩的三板船。

丫鬟用小刀在雞身上劃了幾下,雞肚子裡面的寶貝便顯露了出來,香菇、枸杞、紅棗 .... ,再翻一翻雞身,便看到了下面的豬手、蘿蔔、青筍、蓮藕 .....

元夫人覺得滿屋飄蕩的香味更加濃烈了。

元譽平日裡食量小,胃口也不太好,尤其這幾日幾乎吃不下什麼東西。

此時看上去也只是稍有食慾的樣子。

元夫人趕緊挑了一塊雞肉給兒子,元譽舉箸咬了一口,只覺那雞肉嫩滑如脂,吃後留香,又嚐了嚐青筍、蓮藕、蘿蔔和豬腳,更覺各種食材和雞味相得益彰。

丫鬟在旁邊爲元夫人母子三人盛了湯,不知不覺這頓午膳元譽竟用了平時一日的量。

待丫鬟們收了食盤,元譽的大丫鬟竹梅便進來行禮道:“夫人,墨家小姐還候在外間,說要替公子再把把脈,好知道下一次爲公子調理什麼膳食。”

“那是自然,快請進來,”元夫人眉開眼笑的說道。

這頓午膳讓她對墨池的本事有了大大的改觀,先不說有沒有藥膳調理的功效,直說兒子每日能有這樣的食量,又何愁身體不能日日康健起來。

元譽對墨池也很好奇,那日他昏迷並未見到墨池,後來聽丫鬟說母親請了一個小丫頭爲他調理身子,他便有些自責,自小爲了調養他的身子母親想了很多辦法,各種補品也從不間斷,自己的身子卻不見大好,讓父親母親操了不少心。

第七章 矯揉造作第十九章 故人之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合理的利用第一百三十九章 性格迥異的姐妹第二百二十章 魘第二百零三章 大唐芙蓉園第六十一章 百年預言第四十二章 令牌之主第七十二章 老夫人的變臉神功第七十六章 特別的永和樓第二百零五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賤人害我第二百一十二章 安亦池的淚第一百七十二章 往後的打算第二百二十一章 托盤而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擊鼓鳴冤第二百二十四章 又是一年七夕第八章 女子詩社第八十五章 又見故人第六十章 順娘威武第二百三十九章 兩個女人也是一臺戲第二百二十八章 歸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詭異第一百六十九章 表哥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一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索賄第二十四章 任水河畔第一百八十四章 懷疑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第八十七章 好戲開場(加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疑惑重重第四十五章 皇位之爭第七十二章 老夫人的變臉神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強強聯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亦池的淚(2)第一百二十章 寸朝雨的無奈第五章 墨家小弟第四十章 公堂之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詭異(二)第一百零九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八十三章 巧遇第二十四章 任水河畔第一百七十三章 姑母大人駕到第一百零一章 韓府的驚雷第二百二十一章 托盤而出第一百三十三章 麻煩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桑霧蟲第九十六章 防身的本事第四十一章 休堂再審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上是什麼意思?第三十八章 第五個夢第十二章 未婚夫婿第九十八章 恨由心生(加更)第十四章 亦池?亦池第二十五章 異香撲鼻第七十九章 人生處處是算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析第四十七章 元府提親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六章 詭異(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又見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心思第十二章 未婚夫婿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路第一百一十章 皇上的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憶第一百五十三章 墨池也會絕望第一百零一章 韓府的驚雷第七十九章 人生處處是算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又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房第三十八章 第五個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享受第九十八章 恨由心生(加更)第三十五章 瑕疵必報第九十九章 心思莫測第八十五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終於回來了第二章 墨家有女第七十一章 兩張帖子第八十七章 好戲開場(加更)第六十八章 炙熱的吻第八十八章 打臉日常第八十七章 好戲開場(加更)第六十五章 垂涎欲滴第二章 墨家有女第二百四十八章 處置第一百零一章 韓府的驚雷第一百七十四章 身上陰氣有些重第四十章 公堂之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殺第二百零四章 微風起第二百一十章 七上八下的猜測第一百五十六章 萬惡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