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開

安亦池微微一笑,在她的手掌上輕輕的蹭了一下,墨池也笑了,他的這個動作就像一隻毛茸茸的小狗兒,在主人面前撒嬌似的。

“好,如你所說,只要是爲了國泰明安,有些原則也是可以變通的。”

八月初,晉北王到達晉北封地,隨着晉北王到達封地的消息一起送到長安城的,還有晉北王妃病逝的消息。

七公主趁機向皇后進言,北地苦寒,晉北王的日常生活不能沒有人打理,晉北王側妃韓氏賢良淑德,在長安時便將晉北王的生活料理的妥妥帖帖,可爲正妃。

皇后思慮再三,想到韓四娘在七夕當日的鎮定自若,韓三娘平日裡的安靜溫柔,便求皇上下了旨意,封韓氏爲晉北王正妃。

八月三號,工部上摺子,南京的行宮已修建完畢,摺子中將南京行宮描述的富麗堂皇、天下少有,工部尚書紀林運當即建議,皇上自登基以來,尚未離開過長安,應該御駕親赴南京,驗收行宮。

皇上大喜,不顧戶部尚書幕剛正等人的極力勸阻,決意十日後親往南京。

皇上決意已下,各部只能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

安府鐘鳴堂正屋,老夫人居中,左側下首坐着安沐漢、安亦平。右側下首是安沐華和安亦池。

半個月來,老夫人消瘦了很多,臉色雖然憔悴,但一雙眼仍然清亮。

“孩子們,叫你們來,是想問一問,你們父親已經不在了,往後,你們可有什麼打算?”

安沐漢和安沐華對視一眼,安沐漢道:“母親是否已經有了主意,孩兒們但憑母親做主。”

老夫人沉默片刻,在幾個兒子、孫子的臉上一一掃過:“你們的父親、祖父,他一生忠正耿直,一心一意報效朝廷,心心念念要完成先皇給他的囑託,輔佐皇上,將大陳治理的國泰明安。

但!他是個糊塗人,錯看了人,錯信了人!作爲你們的母親、祖母,老身不希望看到你們再重蹈覆轍!”

安沐漢點頭:“母親,兒子這幾日與二弟也商議過此事,如今皇上行事實在......不可言語!”

安沐華附和道:“大哥說的對,如今太子雖賢良,但內有皇上正值壯年,又緊緊把持朝政,太子前些時日在羣臣中豎起的聲望已經令皇上十分不喜。

外又有蘇陌城和英王咄咄相逼,前幾日吳將軍又送來了戰敗的通告。如今歌廷可以說是四面楚朝,但這種關鍵時候,皇上竟然執意南下驗收那個勞民傷財的南京行宮。

兒子們如今每次走進宮城便會想起父親,又想起皇上這幾年做下的咄咄怪事,實在也無心處理公務。”

父親和叔叔的想法安亦平很清楚,可他才二十五歲,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父親口裡的危機,在他看來,卻正是機遇。

聽到父親和叔叔你一言我一語,他眉頭不禁皺起來。

老夫人正在仔細聆聽兩個兒子說話,對長孫的小動作自然沒有注意到。安亦池卻將這位大哥的小心思看的一清二楚。

聽到兩個兒子的話,老夫人很欣慰,總算孩子們都是明白人,知道順勢而退、保全自己:

“如此,老大,你就着手安排吧,恐怕現在提出致仕,皇上那邊不一定鬆口,還需考慮一個長久之計。三郎學裡那邊...”

老夫人把詢問的目光轉向安亦池。

“祖母,學裡現在教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粉飾太平的東西罷了,孫兒覺得,無需在學裡浪費大好光陰!

只是孫兒聽說,關於賜婚的事情皇上意欲反悔,大伯和父親想要致仕,恐怕皇上不會鬆口。”

“是啊,祖母,三弟和公主的婚事,皇上志在必得,如今致仕,皇上肯定不會同意啊!”安亦平忙插嘴道。

老夫人點頭嘆氣:“這的確是癥結所在!所以老身才叫你們過來,一定要商議一個相對安全的對策。皇上行事實在讓人捉摸不透,此時宜早不宜遲。”

安亦池看看安亦平,笑着對老夫人道:“祖母,孫兒倒有一個想法。危機或許也是出路,既然皇上想打如意算盤,那麼,我們便要拿出一個與他談判的籌碼。”

所有人的目光齊齊看向安亦池,顯然都沒有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第二天,安老夫人穿戴整齊,又恭恭敬敬雙手捧上先皇御賜的丹書鐵卷,去皇城求見了皇上。

無人知道老夫人到底與皇上說了些什麼,但第二日早朝時,門下省左敬騎常侍安沐漢以身體不適爲由遞上了致仕摺子,皇上當庭準了他的摺子。

同一日,皇上又準了禮部員外郎安沐華請長假的摺子,安沐華的理由是,母親因父親去世傷心過度,身子日漸衰弱,大哥的身子也不康健,因此作爲次子,他需要陪同老母回老家綠川靜養,在母親榻前盡孝。

至此,安家還在朝廷爲官的,便只剩下老大人的長孫安亦平。

安老大人的兩個兒子辭官或請假,朝廷中無人驚訝,畢竟,大家心知肚明,老大人就是被皇上活活氣死的。換了他們任何人,也憋着一口惡氣,不會願意在爲這個可以說是殺父仇人的皇帝賣命。

但大家驚訝的是,皇上竟會如此爽快的答應了?以皇上多疑的性子,這不像他的風格啊!

但不管衆人如何想,安府在安沐漢遞上致仕摺子的第二天,便迅速開始遣散下人。

本來長安貴府翹首等待着接手安府的下人,畢竟安老夫人治家之言、安府僕從素質之高、多年來是衆位貴夫人們親眼所見。

卻不想,安二夫人竟然真的是遣散了僕從,安府裡共四百多僕從,二夫人只留下了三四十個家僕,其他人全部給了身契和足以安家的銀兩,讓各自謀生去了。

在衆人紛紛紜紜的議論聲中,安老夫人帶着兒子兒媳和兩個曾孫子曾孫女,在一個晨曦初露的早晨,只十幾輛馬車,十分低調的離開了長安城。

偌大的安府,只剩下了安家唯一一個還在朝廷爲官的長孫,太僕寺上牧監安亦平,以及安三郎和她的未婚妻子韓四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脫險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三十五章 索賄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親第一百零六章 瘋狂第二百二十五章 愚兄來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七歲時給媳婦兒準備的禮物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島第六十三章 公子美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發生了意外第四十九章 遷移大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慧根第二百零二章 交易第十九章 故人之子第五十七章 深山兇案第五十四章 被人整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婚事第四十三章 非親非故?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又見第一百六十二章 消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二章 墨家有女第八十一章 賞菊宴第九章 特殊癖好第九十九章 心思莫測第九十一章 大皇子的心思(青雲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厚顏無恥的又一個表哥第二十章 良善之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殺第二百二十三章 覺悟第九十二章 瘋狂的馬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奇怪的大娘子第七章 矯揉造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墨池的母子?第五十一章 深夜縱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雙眼作祭祀之物第一百三十四章 墨家婦人第七章 矯揉造作第三十六章 一抹幽魂第一百二十五章 詭異第四十一章 休堂再審第一百九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六章 好戲未開場第五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一百一十章 皇上的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怪異的毒第四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一章 大皇子的心思(青雲加更)第一百九十章 熱鬧的金鑾殿第一百九十一章 太子良娣有了新打算第四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零九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解風情第二十三章 寺中猛獸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亦池的淚(2)第一百七十七章 賤人害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韓嘉卉的親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子的選擇第二百章 羣毆第一百二十五章 詭異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亦池的淚(2)第十章 美人初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疑惑重重第二百四十四章 女子的戰場第八十九章 墨池的反擊(青雲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拿了我的就給我還回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強強聯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安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 打我的人主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合理的利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路第五十九章 韓家姐妹第一百零一章 韓府的驚雷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事第二百零三章 大唐芙蓉園第一百七十三章 姑母大人駕到第一百零六章 瘋狂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開第二百一十六章 亡第四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島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亦池的淚(2)第二百零九章 元主薄第二百四十四章 女子的戰場第六十六章 好戲未開場第六章 荒誕不羈第一百一十七章 墨池是逃婚的媳婦?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十九章 故人之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要讓她生不如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托盤而出第八十一章 賞菊宴第五十一章 深夜縱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推演之術第六十六章 好戲未開場第十二章 未婚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