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六章 終於動了

啜騎着一匹火紅的大馬正在縱馬馳奔,戰馬雄駿,平穩異常,跟在平地行走差不多。.00ks.**//不用說,默啜的騎術非常好,在馬上不時展現各種拿手動作,博得一陣陣叫好聲。

興起之時,默啜大是開心,哈哈大笑起來。就在這時,天空傳來亮的鷹啼聲,默啜仰一瞧,只見一隻蒼鷹正在天空盤旋。

默啜二話不說,摘下硬弓,搭上箭矢,對準蒼鷹就射了過去。鷹的速度非常快,箭聲響起之聲,振層騰空,朝着上方衝去。突然,蒼鷹一聲慘鳴,好象斷線的風箏般落了下來,摔在遠處。

兵士過去,很快就回來了,飛身下馬,高舉着還在抽動的鷹屍獻捷:“可汗神箭,一箭中目!”

默啜拿起一瞧,只見那一箭正射在蒼鷹左眼上,把鷹頭射了一個對穿。默啜不僅是後突厥的可汗,還是後突厥出了名的勇士,騎術精湛,箭術了得,射中一隻鷹對他來說沒有任何難度,巧就巧在居然射中了鷹目。

再好的箭術,要:_射中鷹目,還是很高的難度,那種想射哪裡就射哪裡的說法,只能存在於傳說或小說家的筆下。

“不錯,不錯!”默啜大是開心,細打量起來,這鷹不小,入手有些沉:“只可惜,死在我手裡!死在本可汗手裡,你也不冤了!”

就在這時,一騎飛馳而來,來人飛身下馬,跪伏在地上,喘着粗:“啓稟可汗,中受降城攻下了!”

“中受降城給拿下了?”默啜眼睛猛睜得老大,哈哈大笑:“好啊!我在這裡射鷹,默矩和咄悉匐卻在射中受降城!吉兆,吉兆!”

人不夠開化,對鬼神吉兆之事極是迷信,羣臣也是高興,過來道賀:“可汗洪福齊天!光大大突厥!”

默啜飛身下馬。:手把鷹拋給親衛:“給他一袋馬**。讓他潤潤喉。再詳細說給我們知曉。”

親衛遞一囊馬**。報信兵士謝過恩。接過。一口氣喝光。默啜極好。讚道:“這纔是我突厥地勇士。喝起馬**也有一股狠勁!不象唐人那般細嚼慢嚥。跟個女人似地!”

這話逗得羣臣大笑。緊接着就是一片頌揚之聲。

默啜揮揮手。羣臣停下來。默啜這才道:“說。說詳細點。”中受降城事關全局。他自然是要弄個明白。

應一聲。兵士細說起來:“經過幾天地激戰。我們在中受降裡沒什麼進展。天佑大突厥。昨天晚上三更時分。中受降城裡失火。我們趁機猛攻。終於把唐軍趕出了中受降城。”

“城裡失火?”羣臣有些驚奇。緊接着就是一片歡呼聲:“天佑大突厥!天佑大突厥!”

等到羣臣安靜下來,默啜問道:“抓了多少唐人俘虜?”

兵士一愕,遲疑着道:“回可汗,沒有!唐人趁亂逃走,我們追之不及。”

“可汗,快下令吧!我們這就趕去,準備迎接唐軍的反撲!”羣臣催來。

“這幾天有沒有唐人的援軍?”默啜眉頭一皺。

“有!一共來過兩撥,都不過是千把人。”兵士實話實說:“不過,昨天晚上右廂察追擊唐人敗軍時,遇到一大隊唐人援軍,黑夜之中具體有多少人不清楚,估計有也七八千人。”

“七八千?”默啜沉思一陣,道:“看來,我們真的是打了唐人一個冷子,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調來大批地援軍。不過,他們的援軍已經快到了,他們的目的是要奪回中受降城!傳令,兵中受降城!”

中受降城關係太重要了,唐朝肯定會調集大軍反攻,只有把唐軍的進攻打退了,突厥才能在漠南站穩腳跟。

命令一傳下,突厥大軍立時開動,向着陰山開去。從天空望去地話,陰山以北的草原上千軍萬馬開動,蹄聲如雷,聲勢不凡,極爲壯觀。軍隊之後就是數十萬突厥百姓,騎着馬,趕着牛羊,亂哄哄的朝陰山而去。00ks.

漠南是他們的家園,不時爆出“回家嘍!”的歡呼聲。

默啜率領大軍趕到陰山,迅速從道口通過,來到山南,飛速朝中受降城趕去。

XXXXXXXX

再說張所,他們一出城,就給默率軍猛追。他真想回軍廝殺,可是想到廝殺的話,很可能讓默矩起疑,只得忍住了。打了這麼多年地仗,就沒有象這次,有實力不准你用,那感覺還真是憋屈。

“等見到大帥,我一定要問個明白!”張所暗中下定決心。

正在他爲難之時,一隊唐軍殺來,逼退突厥軍隊。這支唐軍趁勢追去,直到突厥大營,方纔退出。直到這時,這支唐軍的將軍過來相見,一抱拳道:“楊思見過張將軍。”

聲音尖細刺耳,讓人聽着有些不舒服,張所眉頭一擰,立即想起來了,楊思就是去年平定安南的太監。此人雖是太監出身,卻有勇有謀,是方面之才,張所忙回禮道:“楊將軍援手之德,張所感激不盡,這裡謝過。”

楊思忙道:“張將軍言重了,不是我援手,我這是奉命行事,前來接應張將軍。張將軍,大帥和監軍在等着你呢。

“好!我這就去見大帥和監軍,問個明白,他們究竟搗什麼鬼?”張所一拍額頭,一抱拳道:“楊將軍可知曉?”

整個過程楊思勖都參與了的,當然知曉,不過他卻不能說:“張將軍,等見到大帥和監軍,你自個問吧。”

張所知道他的口風緊,問不出來,只得不問,跟着楊思去見張守。趕到山洞時,天已經亮了,張所一步踏進去,只見張守正趴在石頭上睡得正香。在他旁邊有一個不到二十歲地年青人,睡得正沉。

不用想也知道,這個年青人就是監軍。儘管張所知道監軍很年青,就是沒有想到是如此的年青,很是詫異,不由得多瞧了幾眼。

就在這時,張守和陳晚榮先後擡起頭來,打量一眼,張守站起身,哈哈一笑道:“張將軍,你到了!快請坐!”

張所忙“見大帥!見過監軍!”

張守扶着他坐下來道:“給張將軍來一碗滾燙的馬**,暖暖身子。”

“大帥,您的意,我心領了。”張所直奔主題:“請大帥告訴,爲何要讓我們這麼做?”

陳晚榮接過話頭道:“要你這麼做,因爲要讓你成爲此戰的頭號功臣!”

“臣?”張所有些想不明白:“監軍,我可是打了敗仗,能有功麼?不給軍法治罪,就是萬幸了!”

“監軍說得沒錯,們這是在演戲,爲的是要讓默啜南下。”張守坐下來,給他詳細介紹起來:“默啜這次雖然帶領傾國之兵南下,可是,他到了陰山以北就不走了,只令默矩前來攻打受降城。你想呀,要是默啜不過陰山,我們沒法下手。我們一動,他肯定北遁,到那時,我們的困難就會大很多,我們這是設法要調他過陰山。”

張所恍然,愣了愣道:“大帥,您就選中我張所了?要我們演戲?”

陳晚榮接過話頭道:“沒錯!中受降城是三座受降城裡最重要地一座了,用來作餌很有誘惑力。一開始,我們是想丟一些城區給突厥人,打成膠着,就可以調動默啜南下沒想到,默啜太過狡猾,他居然不上,只派了咄悉匐前來。我們沒辦法,只好叫你把中受降城丟掉。”

張所吸口涼氣:“大帥,監軍,我可以問個問題麼?丟掉中受降城,是誰的主意?真夠大膽的!”

對這個主意,他不能說錯了,就是太大膽,讓人有些受不了。

張守看着陳晚榮,哈哈大笑起來:“監軍,你聽聽,有人說你瘋狂!張將軍,監軍的膽子比你想象的還要大,大得多。監軍是想,萬一中受降城不能調動默啜南下,就把另外兩座也丟掉。”

“全丟?”張所吃驚得猛地站起來,眼睛瞪得老大,看着陳晚榮,連話也說不出來。

城市,在冷兵器時代,那是非常好的據點,丟掉容易,奪回來難。象陳晚榮這般設想,用三座具有很高戰略價值地城市調敵南下,不是驚人,是可以嚇死人的想法,要張所不驚詫都不行。

張所感到喉頭有些幹,生澀地問道:“大帥,監軍,有沒有把默啜調動?”

張守搖頭道:“現在還不清楚,還得等一等。估計,默啜也該收到消息了。”

默啜率軍南下的消息以最快地速度傳到張守手裡,張守一看完,右拳重重砸在石頭上,牙齒咬得格格響:“默啜呀默啜,你這隻狡猾的老狐狸,任你有千般本事,也上當了!監軍,我們成功了!”

陳晚榮也是振奮,蹦起來,笑道:“默啜動了,我們也該準備動手了。我們調集的幾十萬匹戰馬,看來是派不上用場了。”

這次作戰是以追到漠北進行準備的,李隆基下令,在北地調集了近五十萬匹戰馬,一旦要追到漠北去的話,這些戰馬就會派上大用場。如今,默啜上當了,越過陰山南下,這些戰馬用不上了。

“那不更好麼?”張守反問一句。

陳晚榮沉吟起來:“我們什麼時間開始收網?”

王忠嗣估算一下道:“陰山地道口不多,默啜的二十五萬大軍通過至少需要兩到三天時間。在這之後,還有幾十萬突厥,他們通過的速度會慢很多,估計需要五六天。我們收網的時間,至少要在十天以後去了。”

“我也是這麼算的。”張守同意王忠嗣的算法。

“十天以後?”陳晚榮眉頭一擰,道:“但願皇上能頂住壓力!”

十天時間,中受降城丟掉的消息足以轟動天下,羣臣地上書,老百姓的怨恨聲四起,李隆基承受的壓力會很大。

陳晚榮說得沒錯,李隆基正面臨着他登基以來的第一個考驗。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高力士在羣臣見過禮後按照慣例吼一嗓子。

“皇上,臣有本奏。”一個大臣出班,提高聲音道:“皇上,臣聞中受降城丟了,請皇上兵,奪回中受降城!”

馬上就有大臣跟着道:“皇上,中受降城是大唐抵禦突厥的重地,極爲重要。若是中受降城丟了,大唐將面臨無險可守地境地,請皇上從速兵。”

皇上,張守年青無能,陳晚榮不足二十就監軍,資他們擁兵自重,不去救援中受降城,纔有此慘禍。”一個大臣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道:“皇上,該當行軍法,撤換張守,問罪陳晚榮。”

“皇上,中受降城一丟,北地震動,百姓怨聲四起。”又一個大臣上奏:“皇上,請派郭大帥統兵,方可挽回頹勢。”

郭虔因爲吐蕃大捷,聲望直線上升,在羣臣中享有崇高地威望,以他們想來,中受降城丟掉,非郭虔不能挽回敗局。

聽着羣臣激切的言辭,李隆基右手不由自主地伸進了左袖筒,裡面正是陳晚榮他們的聯名上書。李隆基暗想道:“陳晚榮,你地膽子也太大了,這樣的主意你也想得出來!你還真夠敢想的!朕現在可是爲難了!”

要想讓羣臣不再上奏,只需要把陳晚榮他們的上書出示即可,只是,這是最高軍事機密,李隆基肯定不會這樣做。不讓羣臣知曉內情,只能和羣臣鬥智了。

“這事,朕自有決!”李隆基緩開口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一城一地的失與得,無關整個戰局。”

馬上有臣子打斷他的話道:“皇上,一城一地是否關係整個戰局,這得視情況而定。

中受降城大唐在北地地防禦核心,中受降城一丟,大唐數十大軍將陷於無險可守的困皇上,如此大事,豈能草率,還請皇上聖裁。”

“守?怎麼守?朕說過要守麼?”李隆基頭一軒,反問一句。

一戰,李隆基要求進攻,要解決默啜的四十萬大軍。李隆基的戰略意圖實現的話,整個北地都不會有大規模地戰事,根本就不需要守了。

只是,這種戰略圖不能說給羣臣知道。

不過,李基這一反問,還真把羣臣給問住了,不知從何說起。

李隆基抓住這一機會道:“朕再說一次,一城的得與失,關整個戰局。這事,還在朕的掌控之內。此事不再議,散朝!”

也管羣臣的反應,站起身就走。要是不避開,他們還會說個沒完:“姚崇,宋,來一下。”

姚崇、宋應一聲,跟着去了。

身後傳來羣臣不甘心的呼喚聲:“皇上!皇上!”

來到鸞翔閣,李隆基要二人坐下來,問道:“中受降城一事,你們怎麼看?”

姚崇回答道:“皇上,此事非常嚴重。中受降城事關全局,丟失的消息傳來,不僅朝中大朝議論紛紛,要求換將,就是長安百姓,也是成羣結隊的上街,高呼‘奪回受降城’。臣恐羣情激憤,會生禍亂,已命長安丞加強戒備。”

“就這樣吧!”李隆基點點頭。

宋請罪道:“皇上,臣身爲兵部尚書,負有不可推卸地罪責,請皇上準官。”

“辭官?”李隆基有些驚奇,笑道:“宋,你雖爲兵部尚書,此事你沒有責任。”

這麼大的事情,總有人得承擔責任,宋這個兵部尚書沒有責任,那麼誰有責任呢?姚宋二人不由得好奇了。

李隆基從袖筒中取出奏章道:“所有的玄機都在這上面。”遞給姚崇。

姚崇接在手裡,一看完,眼眼一下子瞪大了:“陳晚榮,他他他,他居然這麼大膽,敢這樣誘敵?”

用中受降城誘敵,雖是個高明的主意,卻需要極大的膽子,姚崇自問也沒有那個膽量,不驚訝都不行。

宋看完,也是驚奇得眼珠快掉出來,摸摸額頭,感嘆道:“我素知陳晚榮地膽子很大,就是沒有想到,他的膽子居然這麼大!大得讓人不敢想象!”

“他們是怕朕治罪,這才聯名上書!”李隆基一破陳晚榮他們地用意,道:“若真要能調動默啜南下,不要說一座中受降城,就是把整個北地丟掉,朕也頂得住。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以李隆基的才智,不會看不到此舉地好處。土地和軍隊來說,當然是軍隊重要,只要軍隊在,丟掉的土地城池可以收回來。沒有了軍隊,什麼都沒有了。只要把默啜地軍隊殲滅掉,不要說區區一座中受降城,就是漠北之地也是唐朝的。

“請問皇上,前方可有戰報到來?默啜有沒有上當南下?”姚崇一向穩重,可是這事太重要了。花了那麼大的代價,要是沒有把默啜調動,那就太不值了,也不由得急切起來。

李隆基還沒有說話,高力士捧着一份戰報進來:“皇上,前方急報。”

接在手裡,李隆基一瀏覽,道:“默啜的大軍南已經南下,正在通過陰山。在這之後,還有幾十萬百姓,陳晚榮他們是想一網打盡,不僅要把默啜的大軍殲滅掉,還不能讓突厥的百姓逃掉一人。”

“皇上聖明!”姚崇和宋不由得大是振奮。

李隆基擲地有聲的道:“此戰過,可保北地百年無戰事!該怎麼做,不需要朕再說了吧!”

“臣明白!”姚宋二人很是興奮的離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VIP卷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七章 全線出擊

山南北近百公里,連結南北的是靠山中的谷地,稱爲。.00ks.**//陰山的道口不少,有數十之多,最重要的道口叫“白道”。

白道是陰山最平坦、最寬,最便捷的道口。匈奴、鮮卑、突厥無數次通過裡南下,滋擾北地。

正有一羣騎着馬,趕着牛羊,唱着牧歌的突厥牧民從這裡通過。陰山連綿一千兩百公里,是大漠上的氣侯分水嶺,山南溫暖,雨水豐富,而山北寒冷,一過了白道,進入山南,就是回到了突厥人夢想中的家園“河套之地”。

通過白道的牧民們興高采烈,歡呼聲不斷,不時高叫“回家了!回家了!”趕着牛羊,歡天喜地的離去。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七八天,到現在,最後一批牧民通過了白道。此次南下的四十萬突厥大軍和數十萬牧民,全部進入山南了,該是時候動手了。

在離白道不遠山峰上,程曉天正用望遠鏡觀看這一切。望遠鏡是陳晚榮要軍器監趕造的,這次出征的將領人手一個,有了望遠鏡,就方便多了,站得遠遠的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程曉天放下望遠鏡,回身到一個山坳裡。山坳裡有幾千唐軍,他們靜靜的待命。身的戰馬,嘴裡銜枚,沒有出一點聲音。

“弟兄們,突厥已經全部通過了,該是我們行動的時候了。”程曉天的聲音拔高:“這幾天,我們在這裡喝馬**,啃冷肉,嘴裡都淡出個鳥了,你們想不想換個口味?”

程>天他們負責切斷厥人~路,早就到達陰山埋伏了。爲了保密,所有人冷炊,喝冰冷的馬**,吃生硬的冷肉,幾天下來,連一口熱水都沒有喝上。不少兵士嘴巴都給磨爛了,不過,他們沒有怨恨,仍是在執行命令。

執行一絲不芶,這是唐軍的一大美德。

“想!”幾千人聲高喊。

“想。就動!”程曉天飛身上馬。一拍馬背。率先衝了出去。在他身後。數千唐軍騎着戰馬。風一般馳出山塬之地。朝白道掩殺過去。

默啜也不笨。在白道上放了一千突厥兵士防守。只是。一千突厥軍隊哪裡是數千唐軍地對手。唐軍一個衝鋒他們地隊伍就亂了。再一陣掩殺。就把這一千突厥軍隊給收拾了。

程曉天擦拭還在滴血地橫刀。一邊下令:“馬上向大帥通報。突厥人全部到了山南。我們已經拿下白道。其他地道口。正在控制之中!我。程曉天保證。不會讓一個突厥人逃掉!”

就在程曉天拿下白道地同時。其他負責攻佔道口地唐軍也在採取採動。陰山地道口正一個接一個地給攻佔。默啜北退地通道已經給切~了。

XXXXXXXXX

“算算時間,突厥人快全部通過了,我們也該準備出擊了。”陳晚榮一邊喝着滾燙的馬**,一邊道:“大帥,這一仗你打算怎麼打?”

“先把突厥人放到山南,然後切斷退路,再正面迎敵。”張守早就成竹在胸了。

陳晚榮知道他理解錯了,澄清道:“大帥,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該如何處理投降的突厥軍隊和百姓。”

“這個嘛,朝廷自有規定,投降厚遇,不降殺!”張守想也沒有想,脫口而答。

陳晚榮知道這是對付遊牧民族的傳統策略,一點也不驚奇:“不過,這樣做有一個弊端。你想想,突厥人給我們打怕了,一旦不利,就會投降。然後,朝廷厚遇之,把他們安排到各個地方。若干年後,他們恢復了元氣,難保不出現第二次反叛?”

張守搖手道:“監軍,這事是皇上考慮地事情,不是我們該想的。”

他是典型地軍人,只管執行命令,其他的事情,不是他該想的,就不必去想。

陳晚榮卻不這麼看:“有些事我們也該考慮,也該想想。我想過了,當年李靖夜襲陰山,固然是出奇用兵,很輕鬆的滅掉了突厥。不過,由於事突然,突厥軍隊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抵抗,因而,突厥人並沒有什麼損失。”

“監軍,你這話就不對了,突厥軍隊全部投降,這還不是損失麼?”張守不同意陳晚榮地主張。\\00ks.\\

陳晚榮糾正道:“我是說突厥人,不是說突厥軍隊。”

突厥軍隊和突厥人之間的區別明顯,張守明白過來:“說地也是。當年一戰之後,朝廷把突厥人安置在河套之地,他們休養生息,很快就恢復了元氣。”

“問題就在這裡!”陳晚榮點頭,聲音都調高了:“到了反叛之時,二十四州響應,漠南之地而非朝廷所有,我們不能重蹈這一覆轍。”

“監軍,你想怎麼做?”楊思聽出陳晚榮的話裡有話,忙問道。

陳晚榮把裝馬**的碗一放:“我是想用突厥人的鮮血來澆灌大漠上的鮮花!”

“監軍,不可!殺降不祥!”張守馬上就反對:“要不是伏念給殺了,突厥人也不會有戰心,也不會立國,我們不能再犯這種錯誤。”

“我沒說殺降!”陳晚榮語意有些模糊。

話裡的意思是明擺着地,誰能不

這事太大,張守一時難以下決心。陳晚榮說得沒給唐軍打怕了,他們知道只要投降,唐朝就會優待他們,就可以保全性命。人口沒有大的損失,要不了多久,突厥人就會重新壯大起來,到那時,他們說不定真會再次反叛。真要如此,此戰地意義就會大幅降低。

要想讓突厥人在百年之內恢復不了元氣,不能反叛,只有減少他們的人口。至於減少人口地辦法,那是明擺着的,不需要說破。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說話,都在思量着。

“我贊成!”王忠嗣稚嫩地聲音響起,率先表態。

“我也贊成!”楊思同意了。

“吐蕃一戰,殺戮數,吐蕃在百年內不可能恢復元氣。”王少華說得有些直白:“只有仿效這一辦法,突厥人才能安份。我沒說的,贊成!”

“大帥,你呢?”陳晚榮問道。

張守有些拿不定主意:“萬一將來有大臣彈劾我們,說我們不約軍隊,殺戮過重,那該怎麼辦?”

這種結果不萬一,百分之百有人會彈劾,他也不得不慮。

榮雲淡的道:“好,這事我來做!反正,做不做官,我不放在心上。你們就不要參與了。”

“監軍,你會錯意了,我不是眷戀榮華富貴。”張守忙道:“這事一想起來,心裡難安。”

陳晚榮說句很有哲理的話:“有些事情必須付出代價!沒有鮮血,就沒有美好的結局。

自從厥反叛以來,殺戮無數。默啜這次南下之前,不是屠殺了上萬被擄地邊民麼?五回道上還有十萬邊民的冤魂在遊蕩!我們今天不做這事,數十年後會不會再出個五回道?或是幾個五回道?甚至更多!”

五回道的慘事,轟傳天下,當時是天下震動,不管是百姓,還是朝中大臣,都在高呼着“報仇!”這事雖然過去這麼多年了,一想起來,仍是讓人仇恨涌動,張守這個北地將領對此感受猶深,右手一握拳道:“好!就這麼做!傳令全軍,此戰,務必爲五回道上冤死的邊民報仇!”

一道激起仇恨的命令就這樣出爐了,此令一下,唐軍哪管突厥人是戰是降,只管放開手腳大殺就是了。

不是陳晚榮心狠,陳晚榮來到北地後,聽說了無數突厥人如何屠殺邊民的慘事。不到邊關,不知屠殺之慘烈,讓陳晚榮仇恨涌動。要想這慘事在百年內不重現,只有用突厥人的鮮血來完成。

至於百年以後的事情,那是後人該做地,陳晚榮不能做得再多。

“大帥,急報!”一個親衛進來,把軍報遞到張守手裡,又退了出去。

張守打開一瞧,正是程曉天送來的戰報,右手一握拳道:“太好了!突厥人已經全部通過陰山了,程將軍已經攻佔白道,正在指揮軍隊攻佔其他地道口。默啜的退路已斷,該是我們出擊的時候了!”

“出擊的進候到了!”衆人刷的一下站起身來,精神抖擻。

“各部做好出擊地準備!等我的出擊命令一下達,立即出!”張守一臉嚴肅,下達命令。

“遵令!”

“監軍,你還有話要說麼?”張守看着陳晚榮。

陳晚榮搖頭:“沒有了!就想砍突厥人地腦袋!”

“哈哈!”一片笑聲響起。張守手一揮,衆人出去部署。

“走!監軍,我們這就去下達出擊命令!”張守拉着陳晚榮的手出了山洞。兩人順着山間小道爬到山頂上,這山峰高於其他諸峰。山頂上有一塊平地,有幾百鼓手待命,他們面前有一片油幕。

張守手一揮,鼓手上前,把油幕掀開,露出一面面戰鼓。陳晚榮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兩百多面大鼓。

張守往高處一站,掃視一眼大鼓,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命令:各部出擊!”

鼓手手裡的鼓槌朝着戰鼓砸了下去,一時間,如雷的鼓聲響起,遠遠的傳了開去。

聽着熟悉地戰鼓聲,陳晚榮的血液沸騰了,左手不期然地抓住了馬刀的刀柄。

過了老一陣,張守右手一揮,鼓手停止擂鼓。遙遠地地方傳來隆隆的戰鼓聲,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方向來鼓聲。傳來地方向越來越多,不久就有不下十處之多。

這是事先約好的信號,是張守下達的進攻命令。

鼓聲可以遠傳,幾百面戰鼓擂響,就是在平地,也會傳得很遠。更別說還是在山頂上,不傳一百里,也要傳好幾十裡。

這辦法非常好,比起用傳令兵,點烽火更有有效。

命令一傳下,藏在呂梁山、賀蘭山、狼山、黑山,以級隱蔽的草原上的五十萬唐軍全部冒了出來,按照預先的部署,進行迂迴、穿插。

陳晚榮和張守下了山峰,來到炮兵營地,炮兵在楊思和王忠嗣的指揮下,正井然有序的開了出去。

XXXXXXXXXX

今天的默啜,心情非常好!因爲他到達中受降城已經幾天了,都沒有唐軍前來爭奪。這是好事!唐軍的反撲越遲,他的準備時間就充足。當

令他高興地是,這說明唐朝真的一點準備都沒有,他己在陰山以北停留了這麼長時間有些悔意,早知道唐朝沒有準備,何不直接趕來。

讓默啜有些遺憾的是,中受降城成了廢墟!更重要的是沒有把唐軍貯存在這裡的軍用物資弄到手。他最想要的是唐軍貯存在這裡的裝備,那是他做夢都想要的。

自從東突厥給滅亡,歸順唐朝後,唐朝也給了突厥人不少裝備。不過,那些裝備早在裴行儉指揮地黑山之戰中損失得差不多了。在裴行儉的連串打擊下,突厥地損失非常驚人,就包括裝備的損失。

要不是當年憑着狡計騙得武則天的信任,得到幾萬斤鐵,他還真不知道如何渡過當時的難關。

雖然有遺憾,中受降城這座要地還是歸自己支配了。儘管成了廢墟,還是有很高的戰略價值,城牆還在,還可以使用。一趕到這裡,默啜就令突厥軍隊修復防禦設施,準備迎接唐軍地反撲,經過幾天的努力,修復得差不多了。

只是沒有唐軍:強弓勁弩,讓人不得小小的遺憾一下。

巡視一番之後,默啜回到帳,招來羣臣飲宴。突厥人組織鬆散,政治事務少,無聊的時光只能用飲宴來打了。

羣臣得到命,都趕了來,一時間,王帳裡熱鬧非凡。羣臣說得最多的就是讚揚默啜的英~;,讚美他的偉大,把他贊成了一朵鮮花。

聽着羣臣地頌揚,默啜是很自得。羣臣的話固然好聽,卻虛地多,默啜並非聽不出來。只是,他這一次真的是算準了,提前動進攻是非常英明地決定。要是象以往那般,等到春夏之交再南下,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來盞去之時,一陣驚天的戰鼓聲傳來。這鼓聲,默啜是太熟悉了,是唐軍進攻地命令,每當這鼓聲響起之時,唐軍就會一往無前,潮水般涌來。

當年黑山一戰中,在唐軍震天的戰鼓聲中,數十突厥軍隊和牧民給唐軍碾成了碎片。

“唐軍攻了?”默啜手一顫,裝馬**的銀碗砸在案上,馬**濺得一身都是。猛的站起,一雙眼睛睜得老大,聲音拔得太高,有些尖細:“你們說,有沒有現唐軍?”

羣臣對這鼓聲也是熟悉,知道這鼓聲意味着什麼,也如他一般驚奇。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沒有人說話。

“說話,都派出了斥候嗎?”默啜焦急的喝問起來。

“可汗,派了!派了呀!”

“唐軍肯定要反撲,我們哪敢掉以輕心呢!”

羣臣還待再說下去,默啜喝道:“住口!”豎起耳朵靜

不同方向都有戰鼓聲傳來。過了一會,更遠的地方又有鼓聲響起。如此這般,鼓聲向着遙遠的地方傳去。

“唐人這是在玩什麼花樣?”

“說是進攻,又不見他們的軍隊!難道他們長有翅膀,會飛?”

“這是他們進攻的命令!”默啜猛然明白過來,一個趔趄,差點摔在地上。

“可汗,我們都知道這是唐軍的進攻命令,可是,他們的軍隊在哪裡呢?”羣臣很是奇怪的問道。

默啜在心裡憤怒的吼着“他們早就把軍隊藏好了,就等着我們來鑽!這是個圈套,一個天大的圈套!不對,中受降城不是我們攻下來的,是他們故意丟給我們的!”

默啜覺上當了,一口悶氣上來,嘴一張,一口鮮血衝出來,噴得老遠。

慌得羣臣七嘴八舌的問道:“可汗,您怎麼了?”

“快,派出所有的斥候,打探唐軍的消息!”默啜竭力控制自己,一個勁的告誡自己,不能慌,不能亂,饒是如此,也只是勉強控制住。

別人不明白,他還能不明白這鼓聲意味着什麼?這是唐軍在傳訊,可以這樣說,每一個鼓聲之處就有一隊唐軍。他在這裡能聽見的就有十幾處之多,就是說中受降城附近至少有十隊唐軍。

每一處的唐軍,以最低限度估算,絕對不會低於五千人,十幾處就有近十萬唐軍。

這還是他能聽出來的,遼闊的河套之地,到處都可以藏兵,唐朝還藏了多少,誰也說不清楚。

唐軍的數量他說不清楚,不過,默啜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唐軍既然是做圈套等着他來鑽,那麼這次出動的軍隊至少是數十萬。如此之多的唐軍壓上來,以後突厥軍隊現在的戰力,他至少要投入兩百萬軍隊才能勉強維持均勢。

兩百萬軍隊,就是把所有的突厥人集中起,也沒有這麼多。

一個不好,他會全軍覆沒!會亡國滅種!

吸口氣,略爲鎮定一下心神,默啜喝問起來:“陰山道口有沒有消息?”

要是陰山道口還在,形勢不利,他就可以退到陰山以北去。只要到了陰山以北,他就可以憑藉廣闊的草原和唐軍周旋了。

只是,陰山道口沒有消息傳來,羣臣也無法回答。

沒有消息,很可能道口已經失守了,默啜感到情勢非常危急。(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VIP卷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八章 血染大漠(上)

的說,默啜有膽氣,不怕在戰場上搏殺,只是,的危急情勢不是戰敗一詞所能說明得了的。零點看書**/.陰山道口沒有消息,說明給唐軍攻佔了,唐軍此舉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不能讓他逃走。先斷退路,再全面攻擊,一舉而殲滅他所有的軍隊,後突厥有滅頂之災!

這一情勢和當年可汗面臨的情勢完全一樣,一個不好,他就會成爲第二個利!利當年覆滅一事,一直是他們心中的痛,一想起來就不是滋味。

頭腦靈活的咄悉匐也明白過來,後果實在是太可怕了,站立不住,嗵一聲摔在地上。羣臣中還有好多人沒有明白過來,很是不屑的打量着他,嘴角泛着冷笑。

“快,派出有的斥候,打探唐軍的動向,一有情況,立即稟報。

”默啜勉強鎮定下來,喘口氣,接着下命令:“各部既要做好與唐軍作戰的準備,還要準備隨時撤退。”

“撤?可汗,往哪裡?”有大臣腦子反應慢。

默啜真不想解釋,又不得解釋:“我估計這次唐軍來勢兇猛,我們在中受降城未必抵擋得住。只有向北撤,撤到陰山南麓,依靠陰山的險要地形和唐軍周旋。”

中受降城雖重要,卻建在空曠之處,他會四面受敵。撤到陰山南麓,依靠陰山的險要結陣,背後不會受到攻擊,這對他有莫大的好處。

還有一點更加重要,那就是他還;萬一有道口沒給唐軍控制住,或是奪回幾個道口,還可以迅速撤往陰山以北。只要到了陰山以北,就不用再怕唐軍了。

衆臣領命,正要去辦理,在這時,一個斥候喘着粗氣大步進來,施禮道:“啓稟可汗,正前面現唐軍。”

“多人?”默啜急急忙忙地問詢起來。聲音拔得老高。有些刺耳。

“差不多萬人。”斥候如實:“正向中受降城開來!”

“兩萬人!”默啜懸着地一顆心放了下來。緊接着又有給蔑視地侮辱感:“就憑兩萬人也敢來中受降城。也太不把本可汗放在眼裡了!本可汗調集在中受降城地軍隊不下二十萬之衆。難道就怕你了?”

轉念一想。萬一這只是唐軍地一支。還有其他唐軍趕來。那麼他不能對付這支唐軍了。當即命令道:“立即派出斥候。偵測周圍百里。看有沒有唐軍。”

他已經下定決心。若是周圍沒有唐軍地話。他準備把這支唐軍擊潰。最好是殲滅。讓他非常高興地是。斥候稟報周圍沒有其他地唐軍。這使得默啜下定決心:“傳令。擺開陣勢。把來面之敵給我殲滅。他們一定是貪功冒進。打掉他們再撤!”

正面這支唐軍正是陳晚榮率領地炮兵和張所部。前來收復中受降城。

出擊的命令才下達,唐軍才從隱藏地出,進行迂迴穿插,要趕到中受降城還需要點時間。炮兵是離中受降城最近的一支部隊,這收復中受降城地任務自然就落到陳晚榮肩上了。

炮兵接近兩萬,加上三千龍武軍和張所部,總共接近三萬人。在陳晚榮的帶領,正排開戰鬥隊形,朝着中受降城開進。

三萬大軍排成一個個方陣,同步開進,那場面非常壯觀。

陳晚榮騎在青花背上,打量着唐軍,有些感慨:“一年前,我剛穿越到唐朝時,家徒四壁,有上頓沒下頓。當時,我那鬱悶勁頭沒得說,恨不得買塊豆腐撞死算了。誰也沒有想到,一年後,我就能率領三萬軍隊和突厥人在大漠上大戰了。”

正在陳晚榮轉念頭之際,擔任偵察敵情的陳再榮飛馬趕來稟報:“啓稟監軍,中受降城有突厥二十萬大軍,默啜也在那裡。他們正擺開陣勢,準備吃掉我們。”

這是正式場合,陳再榮不叫哥,以監軍相稱呼。

陳晚榮冷冷一笑:“想吃掉我,只怕默啜沒有那牙口。傳令:各部同時前進,進抵中受降城下,與突厥人決一死戰!”

對唐軍地戰力,陳晚榮有絕對的信心,雖只三萬,面臨二十萬突厥軍隊,也能擊敗之。零點看書唐軍的協調和配合非常好,優勢全部揮出來,一個頂十個沒有任何問題,再加上有火炮和龍武軍,二十萬軍隊不可能抵擋住炮兵的進攻。

命令一傳下,炮兵個個興奮,巴不得馬上和突厥人對上。最興奮地是三千龍武軍,他們負責守衛長安,上戰場的機會少得可憐,現在,大戰就眼前,無不是抱定了好好打一仗的想法。

行進不多久,遠遠就看前面列着一個個方陣,是後突厥軍隊的陣勢。陳晚榮用望遠鏡一瞧,笑道:“突厥人的陣勢和我們大唐的陣勢怎麼這麼象?”

“那是因爲他們向我們學習唄!”王忠嗣嘴角一扯:“只怕是徒具其形,而無其實。”

陳晚榮有心考考王忠嗣,問道:“你說說看,差距在哪裡。”

“差距不少,主要地有幾個。”王忠嗣想也沒有想,就回答了:“大唐軍隊有着精良的裝備,他們沒有,就算他們地陣勢再整齊對大唐沒用。大唐軍隊有着非常好的協調與配合,不同地兵種之間很是默契,可以說是一個整體,可以把我們的裝備優勢

極致,他們做不到這點。”

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機動性強,指揮靈活,戰術適宜,協調與配合得法,這是唐軍地優點。在所有的優點中,就數裝備和配合與協調是唐軍最大的優勢。

因爲這兩點不僅僅和軍隊有關,還與科技和文明有關。

Wωω ✿тTk ān ✿C〇

沒有先進的科技,不可能造出精良的裝備。沒有燦爛的文明,不可能把百姓教育得好,目不識丁的大老粗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這其間的差距是不言自明的。

唐朝非常重育,而唐軍地軍官大多受過良好教育,頭腦靈活,指揮作戰反應快。

而突厥人是遊民族,沒什麼科技,他們地文明哪裡能和中華文明相提並論。

王忠嗣這話太精當了,陳=榮擊掌讚賞道:“剖析得在情在理。王忠嗣,你真的得快點長大,好率軍馳騁在戰場之上。”

衝陳晚榮一眼,王忠嗣小小的調皮一下,接着道:“和我們正面對抗,非其所長。默啜要是聰明的話,他應該利用他們軍隊靈活地優勢與我們周旋,儘量避免正面交鋒。他捨己之長,與我們打堂堂之陣,正中我們下懷!”

“那是因爲他瞧不起我們,以爲我這點軍隊不夠他塞牙縫!”陳晚榮一語道破默啜的用意。

“距離夠了,可以停下來!”王忠嗣提醒一句。

陳=榮點點頭,王忠嗣立即傳下號令,唐軍停下來。炮兵開始準備打炮事宜,把油幕拿下,一尊尊火炮露了出來,整齊的排列着,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威武。

突厥陣衝出一騎,來到陣前,道:“請你們地將軍說話。”

陳晚榮騎着青花出陣,問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要你們的將軍出來!”這個突厥兵士很是傲慢。

隨陳晚榮出陣的陳再榮很是不痛快:“你叫出來就出來?”彎弓搭箭,對着他的頭顱射過去。勁風撲面,突厥兵士忙低頭,箭矢擦着他地頭皮飛過,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是陳再榮手下留情,要不然早就要了他的性命。這個兵士嚇得臉色白,陳晚榮厲喝一聲:“快說,不想說滾回去!”

“大突厥可汗有令:你們已經給我們三十大軍包圍了,放下武器,饒你們性命!”個兵士轉述默啜的話,要不是適才吃了虧,他一定會趾高氣揚,現在不時瞅着陳再榮手裡的弓箭。

夠狂!

陳晚榮心裡生出一股怒氣道:“回去告訴默啜:今天將是他這輩子最後悔的一天!和我們交戰,將是他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

一千多門火炮已經準備好,一旦威,將是山崩地裂般地威勢。炮兵自從擴大以來,還沒有出戰過,默啜今天決定和炮兵開戰,必然遭到炮兵的迎頭痛擊,不後悔都不行。

“滾!”陳再榮喝一聲,手中地弓箭對準了兵士,兵士忙撥轉馬頭,急急忙忙的去了。

“射他地馬!”陳晚下令。

陳再榮二話不說,一箭射去,正中馬腿,戰馬一聲悲嘶,摔在地上。突厥兵士滾鞍落馬,也顧不得戰馬,慌慌忙忙的跑回去。

本想在氣勢上壓倒唐軍,沒想到陳晚榮根本就不吃這一套,反倒弄了個灰頭土腦,默啜很是氣憤,拳頭握得緊緊地:“我記住你了,我一定要你好看!”

等到兵士稟報完畢,默啜再也忍耐不住了,下令:“默矩,你率軍攻陣。”

默領命後,率領後突厥軍隊衝了過來。

遊牧民族沒有什麼組織紀律性,中國古代史書說記載他們打仗有利則進,不利則作鳥獸散。他們尤其喜歡的是單兵作戰,彼此之間互不支援,各打各的。

匈奴如此,鮮卑如此,突厥也如此。不過,在歸順唐朝的數十年間,突厥人學到不少唐軍的戰法,尤其是陣勢方面,他們更是以唐軍爲師,進步很大,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衝來。

突厥人一排接一排,密密麻麻的衝過來,好象涌動的海潮一般。不得不說,在冷兵器時代,這陣勢夠厚重,即使善戰的唐軍要想擊潰他們,也需要花費很大功夫。

不過,他們今天的對手是炮兵。火炮是熱兵器,而他們還在使用冷兵器的打法,必定吃大虧。

“哥,他們這麼衝來,那是給我們火炮送禮的,等着挨炸吧!”陳再榮角一扯,譏嘲起來。

那是必然的結果,陳晚榮也不多說,回到陣中。楊思勖尖細的聲音響起:“預備!放!”手中的令旗揮下,火炮威了,一千多顆炮彈飛上天空,直朝突厥軍隊飛去。

一千多顆炮彈帶着尾焰在天空飛行,場面極爲壯觀,好象一張巨網朝突厥陣中罩去。

默啜在陣中看見如此情景,不由得大是驚奇,眼睛不由得睜大了。不僅他好奇,所有見到這一幕的突厥人誰個不好奇呢?

默看在眼裡,驚奇的想:“這是什麼?怎麼這麼明亮?”

他的念頭剛轉完,炮彈落在人羣中,一個接一個的火球閃現,爆炸聲四起。一千顆炮彈的爆炸,其威勢不必多說,自然是驚天動地,響聲遠遠地傳了開去,數十里可聞。

軍隊地陣勢厚重,人挨人,一顆炮彈就可以炸死每一顆炮彈爆炸,就好象巨石砸進水裡砸出空洞一般,那裡的人瞬間消失,只遺下殘肢斷臂,還有破碎的內臟。

光是這一輪,就讓突厥軍隊傷亡好幾千。

如此重大的傷亡,足以震懾他們了。然而,讓陳晚榮意外地是,突厥軍隊跟沒事似的,仍是在前面,直到前進了一陣子,這才突然混亂起來。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如此大規模的火器進行正面對抗,突厥人地科技水平低得可憐,哪裡搞得明白。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對於他們來說,那不過是炸雷打響了,沒什麼了不起的。等到他們現身邊的同伴已經不見了,看見地上破碎地屍體時,這才明白過來不對勁,要不亂都不行了。

突厥軍隊陣勢的前進時,陳晚榮不明所以。直到他們混亂了,大喊大叫時,陳晚榮這才明白過來,不由得好笑。

“加把勁!”王忠嗣嫩的聲音響起。

就在突厥軍隊混亂之際,二輪炮彈飛了出去。這輪爆炸過後,突厥軍隊徹底混亂了,原本還有些象樣的隊形蕩然無存了。也不知道是誰尖叫一聲:“撞邪了!快逃!”

呼啦一下,亂鬨的朝後隊衝去。

默也是吃驚不已,不過,他還要指揮,騎在馬上,大聲吼起來:“穩住!穩住!”只是,兵敗如山倒,兩輪轟炸的結果,比起突厥軍隊以往衝鋒五次地傷亡還要大得多,誰不膽寒,哪裡穩得住陣勢。

不需要陳晚榮下達命,炮兵都知道這是良機,無不是手腳飛快的裝彈打炮,也不需要楊思揮動令旗,裝好就打。

炮傾泄在突厥陣中,爆炸聲此起彼伏,突厥人死傷無數。

默地;子不錯,即使傷亡慘重,也沒有嚇破膽,仍是在大叫大吼,不時用彎刀砍翻潰逃的兵士,就是穩不住陣腳。

突然,他地戰馬一聲悲鳴,亂蹦亂躥起來。默矩拼命想住,可是戰馬就是不聽指揮,徑自朝來路飛奔。

炮彈的爆炸聲非常驚人,戰馬要是沒有經過訓練地話,乍聞之下必然驚最初幾輪炮彈打來,突厥人的戰馬就有些驚慌,不時嘶鳴。好在突厥人的騎術不錯,還能控制住。

隨着炮彈的傾泄,戰馬終於禁受不住,驚奔亂躥起來。

不僅默矩的戰馬不聽指揮,如他一般的戰馬不知道有多少。就連默啜的戰馬也悲鳴亂躥起來,慌得默矩拼命控馬,可是,平日裡非常聽話的戰馬根本不理睬他,無論他使出何種手段,還是不能平靜下來。

原本平靜的突厥軍陣沸騰了,到處都是驚奔悲鳴的戰馬,到處都是與戰馬作鬥爭的突厥兵士。突厥人把馬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從小就在馬背上過日子,馬對於他們來說是很好的夥伴,非常聽話,今天這般的事情還沒有出現過,真是黴到家了。

如此變化,大出陳晚榮他們的意料。按照陳晚榮和王忠嗣、楊思勖商定的計劃,先用火炮轟炸,等到把突厥人的陣勢打亂之後,再下一部分炮兵看守火炮,其他的起衝鋒,就可以擊潰默啜。

哪裡想得到,戰事完全不是按照他們設想的那樣進行,突厥人只衝鋒一陣就亂了,而且是全亂了!

反觀唐軍的戰馬,只是眼睛半睜半閉,耳朵豎起,好象轟鳴的火炮是動聽的樂章一般,很是享受。

陳晚榮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突厥陣中的變化。突然,一拍腦門,大叫一聲:“王忠嗣,你率領四千兄弟保護火炮,其他的弟兄們跟我衝!龍武軍,和龍武軍出身的弟兄們居中,從突厥正中殺過去。”

突厥陣勢已經全面混亂了,正是進行最後一擊的良機。

經陳晚榮一提醒,楊思勖他們馬上明白過來,調整隊伍。

按照原先的設想,火炮至少要轟炸許久,才能遏止住突厥的衝鋒,兩翼布的騎兵護衛,步兵和弓弩手在火炮後面。

火炮利遠襲,要是敵人衝近了,弓弩仍是大有作爲,正是考慮到這點,陳晚榮纔在炮兵中保留了三千弓弩手。

現在得把騎兵和龍武軍,以及龍武軍出身的四千炮兵調到正中來。幸好唐軍的動作很快,沒花多少時間就完成了,陳晚榮把頭盔一戴,全身爲明光鎧罩得嚴嚴實實的,抄起馬槊,高舉在頭,大喝一聲:“弟兄們:爲五回道上冤死的兄弟姐妹們報仇!”

默啜在五回道上屠殺十萬邊民一事,是唐人心中的痛,陳晚榮以此激勵,唐軍無不是仇恨心大起,大聲吶喊:“爲五回道上冤死的兄弟姐妹們報仇!”

在陳晚榮的率領下,唐軍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對着突厥大軍一往無前的衝了過去!

他們雖是炮兵,不過,陳晚榮要求在打炮以外,仍然進行搏殺衝鋒的訓練,在這方面,炮兵並不比別的軍隊差。

望着隆隆前進的唐軍,王忠嗣嘴一噘,很是不高興:“又不讓我去!偏心,就是偏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VIP卷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八章 血染大漠(下)

快,傳令,迎戰!”默啜一邊和他的戰馬作鬥爭,

命令是傳下去了,可是,並沒有人出來和炮兵對抗。00ks.**//不是他們不想,是他們的戰馬不聽話,有心無力。

王忠嗣雖然不滿陳晚榮的安排,還是很好的執行了命令,他命令炮兵調整方向,避開炮兵衝鋒的正面,專門轟炸左右兩翼。

突厥的混亂不是因爲炮兵的轟炸,是因爲他們的戰馬不適應爆炸聲,現在這種情況下,火炮絕對不能停。即使沒法往突厥陣中打炮,就說當鞭炮使用,也要打。

在爆炸聲中,戰馬不聽指揮,默啜只有眼睜睜的看着炮兵衝了過來。炮兵還是按照以往的衝鋒打法,先是用弓箭射,等到距離差不多了就端着馬衝過來。此時的突厥軍隊混亂不堪,根本就無力抵擋,在炮兵的打擊面前,傷亡慘重。

有些突厥兵士放棄戰馬,跳到地上。心想,沒有戰馬這個累贅,這總沒事了吧?

然而,事情遠出他們的想=,在炮兵的猛攻面前,混亂的突厥軍隊在混亂之外還有驚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亂奔亂躥起來,給踩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要是說原本亂的突厥軍隊是即將沸騰的水的話,那麼炮兵的攻擊徹底讓他們沸騰了,不安、驚慌和恐懼彷彿水中的漣漪一般迅速擴大,只一會兒功,二十萬突厥軍隊都亂套了。

在陳晚榮的指揮下,炮突破突厥軍隊一個又一個陣勢,他們所到之處,必然是一地地屍體和涌動的鮮血。

沒多久,炮兵就從中間把突厥軍隊撕開,分割成兩部分了。

按照兵法。分割一完成。各個擊地時候了。默啜非常清楚後果地嚴重性。只得狠一狠心。來馬。大吼一聲:“下馬!”

親衛們紛紛下馬。驚惶地戰嘶鳴一聲。撒開四蹄就逃。在人羣中亂蹦亂。使得陣勢更加混亂。

默啜看在眼裡。氣在心頭。原本以爲不騎馬就沒事了。哪裡想得到。戰馬失去了控制。任由他們馳騁。製造地混亂更大。

狠狠心。默啜手彎刀劈下。他心愛地戰馬嘶鳴一聲。頸間鮮血直流。緩緩倒在地上。眼裡露出絕望之色。它真不明白平日裡疼愛它地主人爲何要了它地性命。

“凡是亂跑亂躥地戰馬。一律殺掉!”默啜實在沒辦法。不如此。不能穩定陣勢。

馬匹是突厥人地性命。要他們殺馬。比登天還要難。可是。處此之情。不殺也不行。要是不殺戰馬地話。不能穩定陣勢。就會給活活踩死。

突厥人在經過痛苦的掙扎之後,選擇了殺死戰馬,一時間,戰馬的慘嘶聲四起,給殺掉的戰馬堆積成山。

“他們這是做什麼?”陳再榮很是驚奇,根本就不敢相信這是真地。

遊牧民族要是沒有了馬,還能是遊牧民族?

陳晚榮卻是非常興奮,大叫道:“殺吧!殺吧!殺得越多越好!善於騎射的突厥人要是沒有了戰馬,他們還有多大地威脅呢?”

一旦沒有了戰馬,對於突厥人要來說,後果是災難性的。

他們善長騎射,沒有了戰馬,就成了步兵,步兵遇到騎兵,非常不利。

除非他們有唐朝重裝步兵的精良裝備,事實上他們沒有,遇到騎馬衝鋒的唐軍,他們只有吃大虧的份。

陳晚榮的話很快應驗了。在唐軍地衝鋒面前,突厥軍隊根本就沒有一點抵抗力,只有給屠殺的份。唐軍地橫刀每揮動一次,就會有一個突厥兵士倒在血泊中。要是有戰馬,他們是打不過唐軍,至少還有還手之力,可以格擋,可以擊,現在,這種能力已經不復存在了。

默啜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猛然醒悟過來,罪魁禍是火炮,應該把火炮給摧毀了,要是沒有了火炮,突厥軍隊一旦平靜下來,這一戰的勝負之數還未可知。

主意一定,默啜立即命令這個冬天他打造出來地精銳朝着炮兵衝鋒。\\00ks.\\他們的戰馬雖然沒有全部殺死,也是殺了一部分,騎馬地騎馬,徒步的徒步,有些混亂,沒有騎馬那般整齊。

到現在爲止,默啜對火炮還沒有弄明白,他滿以爲有着鐵甲護身,要衝到火炮跟前沒有問題。然而,殘酷的事情告訴他,他的這一想法不僅錯了,還錯得離!

鐵甲對於突厥人來說,非常珍貴。精銳們信心百倍,吶喊着朝火炮衝去,跑得比兔子還要快。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緊接着就是到處亂飛的破碎屍體。

原本以引自傲的鐵甲在火炮面前不堪一擊,彷彿一張紙,這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精銳們驚訝未去,又是一輪炮彈飛來,爆炸過後,死傷無數。

要是在現代社會,唐軍的火炮太土,根本派不上用場。可是,這是唐朝,他們的對手是突厥人,火炮的威力是不可想象的,要是再不逃,就會沒命了。精銳們一聲喊,直接潰退下去了。

王忠嗣騎在戰馬上,看着潰退的突厥精銳,調皮的撇撇嘴:“你們真是笨呀!戰馬初次遇到火炮是會驚惶亂躥,可是,讓他們多聽一會兒,就會習慣,用得着殺馬麼?默啜,你太急於求成了。”

說一點不錯,只需要給點時間,讓戰馬習慣了,就會聽

只是,默啜哪裡明白這些,纔有如此嚴重後果。

王忠嗣下令:“火炮分成兩部分,一左一右,專找突厥人陣勢密集厚重的地方打!不要捨不得炮彈,管夠!”

命令一傳下,火炮一分爲二,從左右兩翼包抄上去。

“朝那裡打!”王忠嗣年紀中小,眼光卻獨到,小手中的馬鞭指着那些身着鐵甲地精銳們:“就是他們,全部炸死,一個不留!”

不需要他提醒,炮手們都知道這必然是突厥的精銳,要不然他們不會有鐵甲,因爲鐵甲對於突厥人來說太珍貴了。

炮彈對着精銳傾泄,爆炸聲不斷,一個又一個的精銳給炸死。不多久,默啜引以爲傲的精銳就傷亡慘重,死亡好幾千。

這可是他的心血,是他的頭肉,默啜眼看着他們不斷死去,嘴脣咬得很緊,右手握手成拳頭,骨節格格作響,只得下令:“快退,快退!”

處此之情,要不退,只有等死豬了。不需要他的命令,精銳們也知道該怎麼做,踩着破碎的屍體,高一腳的矮一腳,逃了出去。

王忠嗣一雙眼睛亂轉,目標,現一個個頭高大的人在大吼大叫。忙用望遠鏡一瞧,不由得大喜過望,興奮得象打鳴地公雞:“那裡,那裡,給我靠近,瞄準了,一齊打。記得等我地命令!他肯定是默啜!”

“默?”炮手一聽這話,心想炮轟默啜一定很刺激,興奮得尖叫起來,手忙腳亂的裝彈填彈。

在王忠嗣的指揮,五百多門火炮都備好,目標直指默啜。

王忠嗣搖搖小腦袋瓜,有些惜的道:“默啜,但願你命大!要是你這輪死,我就不再炸你,我要活捉你!開炮!”

炮兵們得令,~起來,五百多顆炮彈帶着明亮的尾朝默啜飛去。

默啜正在指揮突厥軍隊應戰,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危險臨近。不過,他地親衛們卻沒有放鬆警惕,時刻留意可怕的火炮。看見天空中出現數百枚炮彈飛來,立知不妙,大吼一聲:“可汗,快走!”

也管默啜地反應,架起了就跑。

五百多顆炮彈,覆蓋的範圍不小,一時間又能往哪裡逃?在震耳的爆炸聲中,親衛不斷中彈倒地。

震天的爆炸聲讓默啜頭暈目眩,適才在遠處聽見爆炸聲,那感覺還能禁受。現在鳴響於耳際,那感覺是讓人震憾,讓人頭暈。

三顆炮彈直朝默啜站立的地方落了下來,默啜頭皮直炸,只聽一個親衛喊道:“可汗,快跑!”也不管他的反應,使勁一推,把默啜推出老遠。

就是如此,仍是沒有跑出炮彈:威脅範圍,也不知道是哪個頭腦靈活的親衛大喊一聲:“快!護住可汗!”

親衛們撲上去,把默啜撲在地上,然後疊起了人堆,把他護在中間。爆炸過後,親衛給炸死了好幾個,破碎地肢體飛得到處都是。

親衛們把默啜扶起來,默啜臉色白,大口大口的喘氣,詛罵起來:“唐人這用地什麼武器?威力這麼大?啊,一定是火炮!”

吐蕃一戰,唐軍投入火炮一事,早就傳得沸沸揚揚。不過,那是用來攻堅,這次,炮兵已經是正面交鋒了。

默啜知道火炮的威力很大,唐軍用來攻堅是無往而不利。當時,他聽說後,不屑地道:“再厲害也不用怕,對吐蕃有用,對我們沒用。吐蕃地勢險惡,火炮纔有用處。大漠中,無遮無攔,沒有什麼堅固的城市和險隘,用不上!”

去年突厥人幫梅玄成搞火炮一事,那是出於幫“朋友”,並不是出於他們自身的考慮,而不是他對火炮有多重視。

現在方知錯了,火炮的威力太大,不僅可以用來攻堅,還可以用來正面交鋒。其威力比起唐軍的弩和車弩更大,更加可怕。

“這就是給傳得神乎其神的火炮?”有親衛嘀咕不已,護着默啜逃向遠方。

突厥人的文明低下,連鍊鋼都沒有搞明白,要他們明白火炮有多麼厲害,~有些難處。

“快追,快追!不能讓他逃了!”炮兵們興奮不已,雖然沒有炸死默啜,讓他吃了虧,也是大快人心的事。

王忠嗣右手朝前一指道:“那裡,朝那裡炸!突厥人的戰馬已經不驚了,他們想重結陣勢,和我們對抗,我纔不會給他們機會呢!”

“默啜怎麼辦?就這麼放過他?”有炮手很是不捨。

王忠嗣吐吐舌頭,很是調皮道:“他跑不

我們只要打掉他的軍隊,他就是我們地囊中之物。快打!”

炮手們一想是這理,忙調整方位,對着正在整隊的突厥軍隊就是一通猛轟,把他們炸得人仰馬翻,不成陣勢。

在王忠嗣的指揮下,火炮四處移動,專找人多的地方下手,突厥人是死傷無數。

再說默啜逃得遠遠的,這才驚魂方定。猛然間,他現戰馬不再驚奔了,騷動的隊伍已經平靜下來。默啜原本以爲戰馬會一直驚躥,這纔不得已殺了自己心愛的坐騎,沒想到竟有如此變化,不由得大喜,又有些後悔:“早知道有哪此變化,我就不殺戰馬了!”

當務之急,還是摧毀唐軍的火炮。默啜立即命令精銳們重新上馬,整好隊形向火炮衝去。突厥人的戰馬多,即使殺掉

也無關大局。

迎接親衛們的依然是傾泄地炮彈,在密集轟炸之下,他們地陣勢混亂。一進入弓弩的射程內,又是密集的箭雨,根本就衝不過去。

王忠嗣的精明衆所周知,哪會讓默啜得逞,幾次衝鋒都沒有成功。

突厥的戰馬一旦習慣了火炮地轟鳴聲,就安靜下來了,突厥兵士終於放心了,可以安安心心和炮兵對抗。

然而,爲時已晚,陳晚榮抓住這機會,不僅把突厥軍隊分割成兩部分,還把右翼也給分割了。右翼的兵力比起左翼要少,可以先下手,擊破之,然後再來收拾左翼。正是如此考慮,一把突厥軍隊分割完,陳晚榮立即命令楊思率領一萬人攻擊左翼,防止他們來增援右翼。

陳晚榮帶領三龍武軍和餘下地炮兵,對右翼的南部敵人起最後的攻擊。

炮兵裡面,有四千是出身=武軍,再加上葛福順這次要陳晚榮帶到大漠的龍武軍,就有七千唐朝最精銳的軍隊。雖只有七千,那種衝擊力比得上七萬大軍,他們一衝鋒,突厥軍隊好象是堆好的稻草給推倒一般,成片成片地倒下。

其他的軍隊住龍武軍地兩翼,可以讓他們專心殺敵。陳晚榮還調了一些其他的炮兵防守後面,這簡直就是一個無堅不摧地騎陣。

一聲喊,騎陣隆隆啓,他們所過之處,必然是一地的屍體和流淌地鮮血。

突軍隊身着皮甲,很大一部分還在使用青銅武器,正面對抗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儘管唐軍沒有弩,沒有弓手和重裝步兵與之配合,威力仍是極大,好象海潮一般,他們涌到哪裡,突厥軍隊就不復存在。

不是給唐軍殺死,就是給戰馬踩死!

來回幾個衝鋒下來,突厥軍隊右翼南部已經所剩不多了。陳晚榮只感到身上粘乎乎的,還有些溫熱,這是突厥人的鮮血濺在身上過多所致。

陳晚榮一掃青花,只見原色的皮毛已經變成青紅相間,大半個馬身已經變成了紅色。要是再打一陣~,青花整個變紅都有可能。

再一掃地上的屍體,是堆了一層又一層,破碎的屍體,流淌的鮮血,還在跳動的心臟,到處都是。

要不是榮有過征戰吐蕃的經歷,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作嘔,現在,根本就不當一回事。

把情勢看在眼裡,默啜是急在心頭,若是再不把唐軍的氣勢打下去,陳晚榮把右翼南部吃掉後,就會打掉右翼的北部。

等到到陳晚榮把整個右翼擊潰之後,就會和楊思合兵一處,全力攻擊他的左翼。到那時,他是回天乏術。

默啜哪裡還顧得上火炮,命令軍隊增援右翼。

突厥軍隊得令後,向右翼拼命靠攏,,有楊思的一萬唐軍橫在中間不說,還有王忠嗣指揮下的火炮進行猛烈的轟炸。

突厥軍隊一次又一次的增援,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爲五回道上冤死的兄弟姐妹們報仇!”陳晚榮手中的馬刀高舉在頭上,怒吼起來。

唐軍緊接着就爆出驚天動地的吼聲:“爲五回道上冤死的兄弟姐妹們報仇!”跟着陳晚榮呼啦啦朝右翼南部僅存的突厥軍隊衝了過去。

等到他們停下,突厥軍隊右翼的南部已經不復存在,除了滿地的死屍和流淌的鮮血以外,什麼也沒有了。

吐一口氣,陳晚榮又帶領唐軍向右翼北部起了第一次衝鋒。他們所過之處和南部一樣,依然是一地的屍體。

仗打到現在,唐軍完全佔了上風,突厥軍隊雖是數倍於唐軍,仍是一點便宜沒有討到,他們付出了至少陣亡兩萬人,傷亡三萬人的代價。

這是突厥的四分之一。儘管代價很高,他們還能成陣,還能勉力支持!

原本以爲以二十萬對付唐軍,一定能取勝,沒成想居然給唐軍壓着打,默啜心中的鬱悶非墨所能形容。

唐軍是能打,不過,以三萬對付二十萬,還是有些吃力。默啜的計算是正確的,只是他的運氣不好,他遇到的是炮兵,擁有七千人的龍武軍和一千多門威力強大的火炮。

龍武軍的衝殺能力,火炮的轟炸,都不是突厥軍隊能抵擋得住的。

再打下去的話,只會更糟,現在撤退,收攏殘部,撤到陰山,背靠陰山結寨和唐軍周旋,再伺機打通陰山道口,就可以撤到陰山以北去了。

決心一下,默啜正要傳下撤退的命令,只聽東方傳來驚天動地的怒吼:“爲五回道上冤死的兄弟姐妹們報!”

默啜忙一瞧,只見東面正有一支唐軍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開來,騎着馬,身着重鎧,手持陌刀,正是唐軍無堅不摧的重步兵趕到了。

一把把雪亮的陌刀在日光下閃閃光,格外嚇人!

隊伍正中飄揚着一面帥旗,上書一個“張”字!

重裝步兵勒住戰馬,飛身下馬,也不管戰馬,立即結成陣勢,端着陌刀衝了過來。

對唐軍的重裝步兵,默啜是太熟悉了,一旦對上,不論是人是馬都會給摧毀。正在他心驚之際,又一聲喊,西面正有一支唐軍飛也似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

第十八章 爲之絕倒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六章 凌辱宰相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八章 做官了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章 我的夢想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六章 新渠道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九章 風光喬遷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0 墀德祖讚的末路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十章 原上詩才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四章 玄奘遺蹟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七章 課外作業(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三)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二二章 太子做媒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七 初戰告捷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一章 受命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銷藝術(上)第二十五章 血喉寶馬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五十九章 一代名將第四十四章 宋璟蒙冤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十章 狼狽爲奸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六十九章 銀子多了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一章 開張大吉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一章 再榮的心願(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一章 驚喜交集第二十一章 又遇伊人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獲豐收(二)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章 古都長安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七十二章 魚兒上鉤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銷藝術(中)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四章 公主駕臨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七十一章 你得保密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0 墀德祖讚的末路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六十三章 技術創舉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九章 風光喬遷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章 大破哈查只(上)第十九章 強人所難第十八章 爲之絕倒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三章 鋃鐺入獄VIP卷 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一章 妙計良謀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二章 巧妙運籌第二十一章 又遇伊人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三百一十一章 等價交換——第三百一十二章 殘陣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二四 蠢蠢欲動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三章 鋃鐺入獄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二章 唐樣大刀(上)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二章 恩遇有加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七章 課外作業(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四)第二十九章 入住新家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三章 大流士的矛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三章 傾心相談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三章 鋃鐺入獄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七十八章 張網待敵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二四 蠢蠢欲動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七章 吳兢來訪(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十一章 美麗誤會(下)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三章 畫聖吳道子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六章 發家計劃(中)第十六章 真是意外第四十章 皇家盛舞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五十四章 全民教育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二二章 太子做媒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八章 亦公亦私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三十九章 新月秘辛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九章 吐蕃兇焰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二)第四十三章 東宮奔走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九章 夜見睿宗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章 夢想成真(上)第三十二章 喜訊不斷第二十九章 入住新家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章 大唐氣象第十六章 真是意外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收購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二章 一擲萬金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十五章 推出香水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九章 金點子(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章 名匠雲集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七章 危機重重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章 大破哈查只(上)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章 又逢畫聖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章 奉旨入朝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九章 吐蕃兇焰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章 大破哈查只(下)(1)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八 狂歡吧,長安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五十三章 未來科技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收購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五一 血戰怒江第三十二章 喜訊不斷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五章 惡毒之極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章 畫聖落魄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二章 朝廷格局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九十七章 挑兵之法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銷藝術(上)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四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0四 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