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東宮奔走

主意一定,陳晚榮起身出屋,只見陳再榮在院子裡練劍,一把劍在他手裡使得潑風般,滴水不進,比起以往劍術進展了不少。陳晚榮雖不懂劍術,也看得出來他的劍術裡有公孫劍舞的影子:“再榮,你的劍術進境不小。”

“哥,哪裡有進境了。”陳再榮保持他一貫的謙遜風格:“上次和婁姐姐共舞,公孫劍舞灑脫的劍意對我觸動很大,哥告訴我打鬥中應該捨棄不必要的花俏招式,進行最有效的防守和最有效的進攻,就成這樣了。”

悟性真不差,陳晚榮讚許道:“我只不過說幾句,你就悟到了,真是難爲你了。你好好練劍,我去拜訪吳先生。”

“哥,我也去。”陳再榮收住劍勢,還劍入鞘。吳兢是他敬重之人,他自然是不會錯過機會了。

陳晚榮問道:“你不練劍了?明天你可是要趕考呢。”

“哥,沒事。這練劍得平時花功夫,臨時苦練,補益不大。”陳再榮這話和“平時不燒蠔,臨時抱佛腳”一個意思,挺有道理的。

鄭晴蓮步款款,步態輕盈而來:“陳大哥,我正好要去拜訪吳叔叔,我們一道去。”

吳兢和鄭建秋是知交好友,她去拜訪誰也無可厚非,陳晚榮笑道:“那好啊。”吳兢的家在永昌坊,離平康坊只隔了兩個坊,沒有多遠,也不乘車。長安地勢東高西低,西城低矮潮溼,東城乾燥潔淨,是以官員的府第多在東城。出了平康坊往北,經過崇仁、永興坊,來到永昌坊。

永昌坊西鄰東宮。鄭晴指着東宮介紹道:“陳大哥,那是東宮。”

東宮就是太子住的地方,屬於朝廷重地。陳晚榮一瞧,只見一道高厚的牆,裡面有不少房屋,圍牆四周有兵士巡邏。永昌坊僅能看見東宮後院,於大門情形就不得而知了。

吳兢的府第緊挨街道,很好找。鄭晴來過多次,輕車熟路,領着陳晚榮兄弟二人直去吳府。吳府不大,比起長安的鄭府要小些,大門裡一道硃紅的門屏阻擋了院內景象。

“鄭小姐。你來看望老爺?”守門的是個六十來歲地老蒼頭,衝鄭晴很是親切的道。

鄭晴施禮道:“吳爺爺,有兩位朋友要來拜訪吳叔叔,我跟着過來。”

老蒼頭笑呵呵的道:“老爺在朝裡辦差。你們先到房裡奉茶。只是天色還早,你們得等着呢。”現在才過午時,時間是挺早地。

左右無事,等等何坊,陳晚榮自是沒有意見,跟着老蒼頭往裡走。府第雖不大,唐朝流行園林建築,吳兢也不能免俗,仍是把小小地頭修整成一座園林,花草樹木雖不多。卻很清幽,讓人行走其間自會生出一種寧靜之感。

老蒼頭把陳晚榮三人請進客廳。奉上茶水,道聲:“三位請用茶!”出屋而去。

陳晚榮一邊品茶,一邊打量這屋裡,牆上掛着不少字畫,有些出自吳兢之手,有些出自一個吳劉氏的女子之手。陳晚榮不明這吳劉氏是誰,鄭晴知道他會迷糊,給他解釋道:“陳大哥。這是吳嬸的手跡。吳嬸孃家姓劉。自小讀書習字,琴棋書畫無一不會。無一不精。”

“是鄭侄女麼?”一個甜潤的女子聲音傳來,門口出現一個綽約女子,看面容不過二十多歲的人,只是身上的成熟女性味告訴人們她的年歲不小了。

鄭晴盈盈一福:“見過吳嬸。”

吳劉氏扶住她,拉到身邊打量一陣,笑道:“鄭侄女更加漂亮了。”

鄭晴撒嬌,一雙粉拳在她肩頭輕捶:“吳嬸,你取笑人家,人家不來了。”

“好好好,吳嬸不笑話你了。”吳劉氏打量着陳晚榮二人。

陳晚榮上前見禮:“陳晚榮見過夫人。”

陳再榮自是不會落後:“陳再榮見過夫人。”

吳齊氏笑道:“原來是你們啊,貴客呀!上次來,過門不入,只留了個紙條,這次可得多盤桓盤桓。”

上次賣香皂急着回家,陳晚榮笑道:“莊稼人活兒多,急着回家,禮數不周,還請夫人見諒。”

吳劉氏笑呵呵的道:“晚榮,你言重了。老爺一直誇你呢,我就想是個什麼樣的人兒呢?沒成想,今兒總算見到了,比老爺誇的還要好。”

“吳先生過獎了,陳晚榮不過是一莊稼人,不敢當如此盛讚。”陳晚榮謙遜。

吳劉氏仍是誇道:“你要是莊稼人,也是能幹地莊稼人!”

見禮畢,吳劉氏請陳晚榮他們坐下,陪着說話。她的學識不錯,茶藝書畫之道無一不精,娓娓道來,讓陳晚榮大開眼界,又享受了一次文化大餐。

陳晚榮談吐不凡,吳鄭二女學識不錯,陳再榮能說會道之人,四人這一放開了談,非常投機。不知不覺中已到日暮時分,早過了吳兢下朝時間,卻遲遲不見吳兢歸來。

吳劉氏叫人擺上飯菜,並不是大魚大肉,只是幾個家常菜,讓人稱道的是做工精細,很有功力。吃過晚飯,又說一了陣子話,仍是不見吳兢回來。

已經不早了,今天是等不到了,陳晚榮三人起身告辭,吳劉氏也不留客,送他們出府。出了府,鄭晴秀眉緊蹙,一語不發。

自從認識她以來,就沒有這般沉默的經歷,陳晚榮問道:“鄭小姐,你是不是有什麼事?若是需要幫忙,我一定盡力。”

“多謝陳大哥地好意。”鄭晴謝一聲,這才輕聲道:“陳大哥,朝中出大事了。”

一下午都呆在一起,她又怎麼知道的?陳晚榮的好奇大起,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鄭晴知道陳晚榮的想法,解釋道:“凡朝中出大事,吳叔叔都回不了家。”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吳劉氏的眉頭已經擰上了。敢情和鄭晴的想法相同,陳晚榮恍然:“大唐威行天下,列國俯首。大事不少。”象唐朝這樣強大的王朝,大事何其多,朝臣留中議事再正常也不過了。

鄭晴細心解釋道:“陳大哥,這事肯定是震動朝野地大事。自古以來,史家秉筆直書,董狐直筆責趙盾,漢武懼史家之言任由《史記》流傳,史筆如櫞,就是皇上也要懼三分。是以,太宗皇上下旨要史官參與朝議。爲的就是監督皇上,以免出錯。大唐避百官,不避史官,無論何事。史官都要知道。吳叔叔深夜不歸,這說明朝中大事到現在還沒有議決。要是我所料不差,象吳叔叔這樣沒有回家的重臣不在少數。”唐太宗要史官參與議政地確是一個非常開明的舉措,皇帝不怕羣臣,就怕史官,不論哪個皇帝,無論他是好是壞,都想流芳百世,而史官一枝筆正好逼着他不敢做壞事,或者少做壞事。

趙盾因史官寫他殺了晉君一事。大怒之下一連殺了三個史官,要求史官把這節刪掉。然而。一個史官死了,又有史官接着寫,殺了三個之後趙盾再也不敢再殺史官,這就是“董狐直筆責趙盾”史家典故地由來。趙盾是晉國權相,晉君在他手裡不過是個玩偶,不得不懼史官,由此可見史官的力量。

武則天陰謀代唐,有好多事不能曝光。把唐太宗引入史官議政這一舉措卻給廢了。睿宗當上皇帝。雖然沒有明令恢復史官議政,也沒有把史官排除在外。

那麼多的重臣在朝中商議。必然是震動朝野的大事了。至於是什麼事,就不是陳晚榮他們猜得到的了。

三人回到鄭府,說了一陣話,各自就寢。

第二天一早起牀,漱洗完畢,用過早餐,和陳再榮趕去校場。鄭晴今天有事,沒有隨來。

今天的長安與以往不同,巡邏的兵士明顯增多了,以往在大街上只是偶爾看見一隊,今天卻是一隊接一隊,不用說鄭晴的猜測是對地,朝中發生了大事,要不然不會這般戒備森嚴。

校場在皇城邊上,遠遠就看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陳再榮遞上文書,兵士驗過,帶着陳再榮進了校場。另有兵士帶着陳晚榮去了校場門口一間屋子,一進屋裡,只見屋裡坐着兩個中年人。昨天在國子監見過地生員家人,想必和自己一樣,在這裡等生員。

兵士奉上茶水,送上點心,自行退了出去。陳晚榮衝二人一抱拳:“見過二位。”

都是生員家人,自然親近些,二人忙還禮,個子稍高男子相邀道:“這位小弟,何不過來坐,我們可以談談。”

枯坐無聊,不如拉拉家常,說些趣事,陳晚榮自是無異議,坐了過來。另一個男子端着茶杯過來,三人圍桌而坐。

“在下左向東,不知二位高姓大名。”高個男子自我介紹。

另一個男子道:“在下何幼年。”

陳晚榮自報家門:“在下陳晚榮,見過二位。”

相互客套一番,正準備話家常消磨時光,校場裡響起了激烈的鼓聲,鼓聲如雷,震人耳膜。左何二人相顧失色,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陳晚榮笑道:“二位不必驚惶,想必是演武開始了。”校場演武,自然是要鼓聲助戰。一語提醒二人,二人自嘲一句,豎起耳朵傾聽。這鼓聲激烈異常,持續了好一陣,這才停歇。鼓聲一停,左何二人地心情不僅沒有平靜下來,反而擔心起來,自然是在擔心他們地子弟前途。

陳晚榮雖然希望陳再榮能給太子挑中,這事成與不成操於太子之手,擔心也沒用,安心喝茶,吃點心。

只過了一會兒,鼓聲又起,還是和適才那般激烈,左何二人擔心得心都快從胸腔中蹦出來了。鼓聲響起又停,停了又響。如此數次,再也沒有響起,應該是考覈有了結果。左何二人坐立不安了,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額頭上滲出了汗水。

瞧他們這模樣,好象他們在參與考覈一般,陳晚榮安慰道:“二位不必焦慮,等一會自有結果。”

“左向東!”兵士在門外喊一聲。

左向東下意識的道:“小的在!”

“出來!”兵士推開門。

左向東手忙腳亂的跑了出去,關心過甚,連告辭的話都沒有說。左向東出去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了一會。何幼年又給叫出去了,一去不回。

屋裡就剩下陳晚榮一人了,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陳晚榮站起身,想出去看看。卻給門口的兵士攔住了,跟關禁閉似的。

處此之情,陳晚榮也是無可如何,站在窗邊打量外邊情形,除了兵士就是校場地牆壁,一無異狀。

過了老大一陣,只見陳再榮一臉的喜色從校場出來,瞧他那喜悅模樣彷彿撿到元寶地叫化子,幾個身材高大地兵士簇擁着他。

從他地臉上,陳晚榮就知道考覈這關他是過去了。代他高興,快步而出。這次。門口的兵士沒有攔他,任由他出屋。

“哥,讓你久等了!”陳再榮飛奔而來。

結果已經寫在他臉上了,陳晚榮問都不用問,笑道:“再榮,哥恭喜你了。”

“哥,不是呀,這架打得真是太痛快了!”陳再榮說出的話足以把精明的陳晚榮繞糊塗十次。

陳晚榮原本以爲他考得不錯。沒想到他竟是爲打架打得痛快而高興。要不是見他一臉的認真勁,還以爲自己的耳朵聽錯了。愣了愣道:“那我們回去。”

陳再榮衝幾個兵士抱拳道:“有勞各位大哥相送,陳再榮這裡謝過!各位大哥,告辭!”

幾個兵士道聲走好,轉身回校場了。

陳晚榮打量着陳再榮,額頭上,背上全是汗水,看來這場架打的時間不短,問道:“你和誰打架了?”

“哥,我和太子打了一架。”陳再榮說出的話足以嚇死人。一個生員和太子動手,膽子不是大,是膽大包天了,能不嚇人麼?

陳再榮知道陳晚榮心裡所想,給他解釋道:“哥,你別擔心,是太子要和我他動手地。哥,沒給你說,太子地功夫是這個!棒極了!我打了這麼多次架,就太子的武功最好!一把劍在他手裡使得那個靈動勁,真是讓人服氣!服氣得緊!”

李隆基開創地開元盛世流芳百世,雖然他後期造成了“安史之亂”,毀掉了自己的心血,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一個絕頂聰明之人,具上皇之資,文才武略無一不會,無一不精。至於武藝,這是馬上皇帝必備之技,他從小就下了苦功,武藝高強一點也不用奇怪。

儘管陳晚榮對武功之事不感興趣,仍是很興奮,問道:“你們誰更勝一籌?”

“太子能輸麼?”陳再榮地回答太有道理。

即使陳再榮的武功比太子高強,也不能贏太子,這處置很得其法,笑道:“再榮,你留一手是對的。”

“哥,你別想偏了,我沒有留手,真的盡了全力,我真打不過太子。要是再打下去的話,我就要落敗了,太子不願我出醜,這才叫停。”陳再榮搖頭。

這說明太子很看重陳再榮,要不然太子不會手下留情,陳晚榮笑道:“太子這是對你好,纔不願你出醜。”

“哥,太子要我明天去東宮,隨侍太子左右。”陳再榮說出的話足以把任何人樂瘋。

這種結果是最美好的,竟然成真,陳晚榮要不樂都行,向陳再榮道喜:“再榮,哥恭喜你!我得趕回去,把這好消息告訴爹孃。”在東宮隨侍太子,那就是前程無量,陳老實夫婦知道了,肯定會樂瘋。

陳再榮笑道:“哥,急也不急在一時呢。這事雖然榮耀,也沒必要去宣揚,只是要好好請請縣館裡的先生和學友們。”

這是必然之事,黃伯鳴他們早就在等着吃請了。陳再榮話鋒一轉,說出一句足以驚倒陳晚榮的話:“哥,你好厲害,你這次也立了大功呢!”

“我立大功?”陳晚榮儘管精明,乍聞此言,不得不糊塗。

陳再榮瞧着陳晚榮的迷糊樣,解釋道:“哥,你還記得敬賢亭地事麼?你那法子雖然簡單,卻有效。那人吃了之後,已經有起色了。哥,你這一功立得真大,比我去東宮奔走還讓人豔慕呢。”

“我救的是誰呀?”陳晚榮心中老大一個疑團。

陳再榮左右一打量,見沒有人,這才壓低聲音在陳晚榮耳邊輕語幾句。陳晚榮聽完,眼睛越睜越大,愣了好半天,兀自不信:“我救地居然是他?”

“哥,是太子剛纔告訴我的。太子說了,要我代他謝謝你。等有機會,太子要來拜訪你呢。”陳再榮非常肯定的道。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六章 牛刀小試(四)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一)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三章 安全保障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九 驚人之舉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三十五章 再入長安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五章 望馬興嘆(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六章 滿足要求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九十三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七十章 銀子的麻煩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十一章 美麗誤會(中)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六十一章 技術難關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五)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三十二章 香水欲出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二章 步步殺機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七章 再榮從軍(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獲豐收(五)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五章 兵部下單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八章 陳氏化工(上)VIP卷 第五十七章 擊破大食,掃滅大秦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三)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二章 唐樣大刀(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九章 大鬧朝堂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四十七章 危險臨近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章 東宮之行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七章 課外作業(中)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九 驚人之舉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六十八章 秘密定計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OO章 遲到了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七章 危機重重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一章 再榮的心願(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六章 發家計劃(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六章 發家計劃(上)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00 闖宮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九十九章 出大事了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十八章 往哪裡逃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四章 殺人利器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六 如此挑人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四)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六 大戰之前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三章 挑戰畫聖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二章 恩遇有加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五十八章 你儂我儂第二十八章 初具規模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六章 凌辱宰相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三章 安全保障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七章 課外作業(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五 炮兵發威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七 初戰告捷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二章 一擲萬金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一章 血流成河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獲豐收(四)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三十章 又逢喜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七章 天大的難題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一章 血流成河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四)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六章 牛刀小試(二)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章 曙光初現(二)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六章 牛刀小試(三)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二章 禍從天降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五)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九十章 試炮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一章 驚喜交集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十四章 轟動長安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九十七章 挑兵之法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六章 凌辱宰相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九章 吐蕃兇焰第二十七章 佳人美意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六章 牛刀小試(四)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0四 大恩人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九十九章 出大事了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七章 迎頭痛擊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0三 怪事怪事第二十六章 合同制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五章 數字天才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一章 小小收穫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四章 大快人心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銷藝術(下)第二十八章 初具規模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八章 偉大發明(二)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五章 不去不行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九章 傾心相許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四章 盛情難卻VIP卷 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四章 狡猾的默啜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五)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七章 迎頭痛擊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六章 大好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八章 無米之炊第第三卷 長安風雲 六十七章 面對公主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OO章 遲到了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一章 再榮的心願(上)第五十六章 美人相邀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六 大戰之前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十六章 名動公侯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章 畫聖落魄第二十六章 合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