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避重就輕;獵潛艦計劃

商船總噸位是衡量一個國家遠洋運輸能力的主要數據,海軍不可能在和平時期也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運輸船隊。

一般來說,海軍會裝備一些專用的登陸艦和高速運兵船,以便於和艦隊配合行動。

而那至關重要的後勤供給線卻都是由這些不起眼的、容易被忽視的、慢吞吞的民間商船所負責的。

在去年、也就是至昌三十八年,英國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商船保有量,多達2120萬噸;美國次之,有1200萬噸;接着是大明,共計970萬噸;然後是德社,大約390萬噸。

除此之外,法國有350萬噸、意大利有385萬噸、挪威有240萬噸、沙俄有130萬噸。

歷史上日本擁有總計600萬噸的商船,海軍預計在正式開戰後的第一年度中會損失大約90萬噸的商船,第二年則有所下降,只會損失大約70萬噸。所以他們規劃在第一年補充建造45萬噸的商船,第二年建造60萬噸,以彌補損失、維持運力。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配圖】

事實是,第一年損失了95.4萬噸,但只補建了25.9萬噸;第二年完全出乎意料,損失不降反增,居然飆升至179萬噸。

等到了第三年,美軍全年一共擊沉了高達384萬噸的商船,這其中多數成果來自於美軍的潛艇部隊。

在戰前不重視反潛,到了戰爭期間又因爲技術落後而使得反潛效率極其低下,浩瀚的太平洋幾乎成了美軍潛艇的樂園。

與輕視後勤的日本人迥然不同的是,明人似乎天然重視“糧道”?而且大明海軍的小型艦艇數量多得離譜,對應的造船廠也比比皆是。

“雖然諸位都有所瞭解,但爲避免疏忽和遺漏,鄙人還是簡述一下吧。”說着,程翰掃視了一下廳堂中的各位參會者,不假思索地開口陳述道:

“三十年來,大量英國移民遷徙至澳洲。截止去年,澳洲統共有人口七百二十餘萬,其中工人四十九萬。”

“其國壟斷資本盛行,政府慣於干預、指揮經濟發展,大力投資建立官營企業,三十年前,澳洲工業產值不過一萬萬澳元,如今已達六萬萬澳元。”

“採礦業、製造業、冶金業皆有顯著增長,就鋼鐵產量來說,去年其鋼產量爲一百二十萬噸,與前年相近,較爲平穩……”

考慮到信息來源可能存在不同,以及記憶偏差,現場再統一敘述一遍是很有必要的。

諮政院副總裁馬明利將面前的冊子翻了一頁,問道:“你們打算髮兵多少?”

很明顯,作爲參謀處一把手的程翰做足了準備,想都沒想就很有條理地答覆道:“參謀處預估澳洲動員可達六十萬,假如動員時間充裕,八十萬也能徵出來。不過其兵器數量勢必短缺,我軍假想敵總量暫定爲四十萬,且兵器裝備參差不齊,所以發兵二十萬即可。”

他的話音剛落,新的提問又來了,這次是李光遠發問:“具體呢?步兵多少、炮兵多少、輜兵多少、艦船又需多少?”

“抱歉,這涉及實際部署,需得衛國公首肯才能告知諸位閣老。”

程翰拒絕回答這個問題,寬敞的議事廳陷入了短暫的沉寂,氣氛也因此有些緊張。

大都督吳維煥本來身體狀況就欠佳,之前連續操心了幾個月,這些天正在家中修養調理,自然不在會場。

閣臣們的反應很快,選擇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李光遠看着也不惱火,還是若無其事、笑呵呵的老好人的樣子。

他說道:“也是,那我們就按大概來算吧,計八個步兵師、四個野炮旅、三個戰車旅、三個機步旅,再加上部分勤雜輜重部隊,比二十萬稍多些。”

在場的軍部人士都未否認,算是認可這個估算。

算盤珠噼裡啪啦的碰撞聲響了起來,李光遠三兩下就算出了大概數據。

“這支大軍輸送至澳洲總計需佔用……三百一十二萬噸運力,全數上岸開攻以後,每日需要耗用五千一百噸物資。”

“日耗物資算得比較理想,實際要考慮因襲擊受損,還有變質腐壞,得另加五成。”程翰平淡地說道:“但這不難達到。”

見二人你來我往了一陣子,林羲也表態道:“單單這樣看的確容易,但進攻澳洲不可避免會同美交惡,這便會牽扯出衆多戰事。”

只着眼於澳洲一地肯定不行,一旦美國摻和其中,那整個太平洋都得燃起戰火。

首先,美國人仍然賴在日本大阪、京都、愛知等地,那兒的地面部隊倒沒什麼用,可潛艇單位卻不容忽視。

其次,菲律賓也得儘快解決,美國人在此經營數十年之久,要塞和永備工事一應俱全。

兩地皆可部署潛艇和遠程轟炸機,能夠對大明的海上運輸線和內陸城市構成嚴重威脅。

B-17B轟炸機的航程可達3000㎞,從菲律賓起飛能夠抵達長沙和南昌一線,從日本起飛能夠直接威脅京師應天府。

大都督府預計解決賴在日本的美軍只需要兩個步兵師,再搭配一些扶持的僕從軍即可。

而菲律賓則比較棘手,那兒不僅有美菲十五萬大軍,還有嚴密的永備工事。

雖然海軍條約的子條約中限制美國人在菲律賓部署坦克和重型火炮,但現在距離到期已經過去了兩年之久,聯邦政府可沒閒着,這兩年以來一直在源源不斷的撥款。

鈔能力搭配當地無數土著廉價勞動力,巴丹要塞區的堅固程度可以說一個月一個樣。

“對呂宋的圍攻至關重要,美國人意圖讓它成爲拖延我國朝的流血地,我們得想方設法儘快將之奪下。”

“依照多年以來制訂的策略,陸軍需要投入至少六個師,還有四到五個野戰重炮旅,兩個攻城重炮旅。”

程翰簡介了一下針對家門口的威脅的解決辦法。

“饒是如此,大概也沒法短期拿下,要塞終歸是要塞。”馬明利說道。

幾名軍部人士都沉默不語,無法反駁,因爲沒人敢保證能快速解決依託堅固防線的十多萬敵軍。

這也是雙方的矛盾之所在,反對方認爲如果沒法快速平定呂宋的話,大明在戰略上就處於被動狀態。

一邊被牽制着大量精銳部隊和重武器,一邊還會被潛艇和轟炸機威脅。

就這還要跨越半個地球向澳洲投送另一支大軍?簡直是拿社稷安危開玩笑。

如果先等拿下呂宋再進攻澳洲呢?那可能都過去一年了,澳洲有更多的時間完成動員、擴軍;美國也有時間調遣大西洋艦隊,同時向澳洲派去援軍。

這正是菲律賓的噁心之處,顯然,美國人寧可虧錢也要堅持盤踞的做法到底是有效的,極大的限制了大明的步伐。

不過周長風自然不像其他人一樣心裡沒底,他大致清楚歷史上的情況——只要不蠻幹,巴丹要塞區一樣能夠快速拿下。

誠然,英美面對大明不像歷史上面對日本時心存輕蔑,所以對遠東地區的防務更用心,但大明的國力也不是日本能夠比擬的。這一點,在之前平定南洋的一系列戰鬥中得到了充分證明。

“嗯…各位,我講一下個人看法。”

周長風剛一開口,十幾道目光一下子就彙集而來。

他侃侃道:“前期的野戰拋開不說,單論最後對於要塞區的進攻,我認爲方法合適的話,一個月的時間應該可以解決。”

爲了避免身份特殊而使人誤會,周長風專門強調了這是個人意見。

閣臣們下意識地覺得這小子肯定是最近太風光了,有些飄了,但看他的神情又不像是在吹牛。

而且皇帝也在場,大家還真不好去質詢。

少頃,林羲才故作嚴肅地說:“周待詔,廟堂議事可不能信口開河。”

周長風苦笑道:“這個份量我拎得清,我只是想提醒一下諸位,不要把呂宋的要塞看得太可怕,絕不可能像估計的那樣要花上一年半載。”

說完,他又追加了一句,“比起呂宋,夏威夷纔是真正麻煩的戰略要地。”

菲律賓好歹比較大,有比較充足的戰場寬度,可以先登陸再佈置重武器,接着從容地進攻要塞。

但夏威夷瓦胡島卻不一樣,戰場寬度有限,登陸部隊要迎着火力淌水上岸,然後強攻要塞。

好你小子,哪壺不開提哪壺是吧,到底是站在哪一方的?

在場的軍部人士頗爲無語,夏威夷易守難攻,確實沒什麼好辦法,大家往往刻意迴避這個問題。

“今日到此爲止吧,再研究研究。”

“呂宋與夏威夷必須多琢磨,戰略上不能落了下風。”

“唯有拿下夏威夷,才能確保這盤大棋穩當。”

大家準備起身行禮,等皇帝先走,然而這時候才發現朱泠婧已經不見了,不知何時離開的。

出了文華殿,大家各自散開了,每個人都還有自己的事要忙。

林羲特地走到了周長風身邊,無可奈何地說:“哎,其實伱不該當着他們的面提及夏威夷的。”

後者同樣很無奈,“沒辦法啊閣老,他們又不傻,迴避也沒用,如果不把關鍵問題都解決,他們肯定不會鬆口。”

不考慮私心和利益紛爭的話,正反雙方的分歧就出在這——怎麼迫使美國人死心?

菲律賓歸根究底只能算一個牽制大明的橋頭堡,夏威夷這個戰略節點纔是關鍵。

只要夏威夷在,美國人就能源源不斷地向遠東地區投送軍事力量。

大都督府和兵部當中主張攻略澳洲的人一直在迴避夏威夷的重要性,有點想要矇混過關的意味。

督府陸軍處同知樑嶽西也湊了過來,他頗爲不滿地問道:“周待詔是怎麼想的?”

“我不反對進攻澳洲,但這場戰爭的本質是對抗美國。”周長風毫不避諱地回道:“勝利的果實來得太快了,不能着急,世上沒有後悔藥。”

主戰派自然想博得皇帝的支持,不過周某人是這個態度,目前看來不太可能了。

回家的路上週長風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他冥冥之中覺得肯定有人在背後說他壞話。

越想越氣的他剛進家門就開始吐槽,“離譜,一羣嚐了甜頭就瞎眼的蠢玩意!”

“先生,你…沒事吧?”夏筱詩大爲驚奇,她很少見到周某人這個樣子,還以爲他今天受了什麼委屈。

平復了心境以後,周長風開始重新斟酌宏觀上的問題。

迫使美國人死心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如果大明的工業能力足夠強大,夏威夷的重要性會相應的減小些。

但問題在於大明的工業能力不及美國,必須通過佔領夏威夷這個戰略節點來變相的獲取優勢地位。

他打算明天去一趟督府參謀處,再討論一下針對夏威夷的進攻計劃。

至於進攻澳洲反倒是次要的,能擋住美軍自然就能搞定澳洲。

督府參謀處制訂進攻澳洲的作戰計劃已經在近期完成了調改,大體上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佔領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薩摩亞等大洋洲島嶼,作爲進攻的跳板和屏障,切斷美國與澳洲的聯繫。

第二階段是在澳洲東北部的凱恩斯一帶登陸,大軍沿着東海岸一路南下,長驅直入,橫掃精華地帶,讓澳洲失去抵抗能力。

這個方案肯定是合理的,但能否執行到位可就不好說了。

煩悶的周長風中午都不太想吃飯,直到下午去了他在紫禁城的辦公處,心情才終於舒緩。

“跟那些人動氣划不來,心態放平,我大明自有國情在此。”羅符拍了拍他的肩膀,遞過去一盤子梅花糕。

周長風隨手拿起一塊,繼續翻閱着各種需要經手的奏章。

他看到海軍處呈遞了一份關於獵潛艦建造計劃的提案,不禁感嘆真正操心、認真的只是那些“小人物”。

在大西洋,德國人的潛艇部隊正在大殺四方。就在半個月前,U-71號潛艇和U-30號潛艇配合,成功伏擊了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將之送入了冰冷黑暗的海底墳墓。

於是,有敏感的人意識到大家還是低估了潛艇的威脅,故而海軍處的官吏們翻出了以前封存的一些艦艇設計方案,打算以之爲基礎建造一級專業的遠洋獵潛艦。

目前的草圖說明這是一級排水量850噸的小型戰艦,最大航速爲28節,裝備3座單裝112㎜艦炮、2座深水炸彈拋射器、2個深水炸彈滑軌。

這艘八百多噸的戰艦居然攜帶多達56枚深水炸彈,甚至比一千多噸的驅逐艦還要多。

第80章 誅賊第250章 猖獗的柺子;驟然變卦第142章 什麼叫外簡內奢啊第442章 不吃虧不長教訓;俘獲她!第189章 大明王爺趣事多第399章 何罪之有?獄中感悟第65章 物資出口限制第107章 第一〇四章 挖牆腳的海軍第387章 隆不在和曼不羣;特殊的離別禮第156章 有來有往纔好嘛第383章 登陸瓦胡島構想;西澳州大鐵礦第93章 不忍吐槽的工業垃圾第275章 突襲!大開殺戒第234章 比爛大賽;國際包裹第267章 德國人的提議;怎麼是你?第339章 打仗還是打靶?絕望之戰第137章 別樣的消弭矛盾之法第408章 第四四章 中國人的佳作;格局打開第339章 打仗還是打靶?絕望之戰第208章 第二〇五章 落幕;走向失敗的勝利第171章 婧姐指哪我打哪!第386章 當土皇帝不好嗎?印刷機預熱完畢第104章 第一〇一章 禿鷹(╳)紅鷹(√)第508章 佈防!加緊佈防!反攻考愛島?第521章 你們又能晚多久死?像錐子一樣卡在第350章 被鳥擊敗的軍隊;那些明軍在哪?第304章 第三章 小戰一場;你陸軍挨炸關我空第294章 第二九章 籌備Z艦隊;凶訊公佈第453章 美式特色官僚;維修列剋星敦號第24章 出境首戰(上)第198章 臨戰前夕;送他們下地獄!第360章 荷蘭人的應對;徒勞的努力第468章 海戰尾聲;現在不比從前最艱難時更第422章 雙方宣戰;積滯行動第135章 水蠱;成軍前夕第42章 有拳揮不出的無奈第320章 聯合遠征軍;亂彈琴!第5章 奇怪的送禮第143章 第一四〇章 古典與現代醫學之別第344章 第三四章 誰的部下如此神勇?果決制第75章 提防戰後綜合徵第527章 周待詔,拿好救生圈;友軍有難不動第362章 高跳低開;空降天兵!第301章 奪取油田的難處;航空兵的未來地位第312章 第三八章 北上?謀求空戰第407章 第四三章 你想封爵不?德國人的評價第111章 第一〇八章 大會前夕的境況第269章 夜襲!竹籃打水一場空第407章 第四三章 你想封爵不?德國人的評價第447章 七百枚勳章;怕什麼就來什麼第74章 當狗就要有被打的覺悟第50章 喋血夜戰第391章 高昂成本;急轉直下的戰局第191章 你們還猜疑人家?第477章 差點參加自己的葬禮;傘兵 捕俘第526章 上帝保佑亞美利加!燃油危機第10章 邊境戰爭伊始(上)第67章 火焰山第52章 戰鬥告終第249章 父子辯駁;上元佳節第310章 第三六章 技高一籌;不該說的別說第141章 跟鎢字沾邊的都便宜第458章 瓜島!請立馬讓周待詔接電話第371章 大逃殺!走私生意搞不搞?第41章 收縮防線第291章 無力迴天;孰承大統?第81章 電影和現實第110章 第一〇七章 朝廷送予萬國宮的贈禮第333章 什麼叫操勞過度啊;綠魔初戰第434章 第四三章 陽謀有解?再這樣下去就別第342章 獵鹿犬計劃;驕縱的代價第465章 首開戰果;等候多時了!第76章 殉國訃書第73章 公然刁難第367章 遊街展示,耀武揚威;爭購南征公債第498章 第五四章 接敵;陸軍那幫笨蛋!第370章 以寡敵衆五五開;追殺!追殺!第84章 不情之請第427章 笨狗道格拉斯;神經元制導飛機?第515章 龍龍盤夏威夷!大軍迫近第315章 你來給我拎行李!全俄吃雞大賽第508章 佈防!加緊佈防!反攻考愛島?第423章 馬尼拉;王師登臨呂宋島第343章 A艦隊;還有一支王牌第65章 物資出口限制第477章 差點參加自己的葬禮;傘兵 捕俘第108章 第一〇五章 沒人比我更懂兩棲作戰第105章 第一〇二章 海軍找我幹什麼?第88章 飛赴巴達維亞第411章 第四七章 末日武器金烏計劃;目標,第55章 對書友若干問題的回答第495章 第五一章 解決了但沒完全解決;暑溫第149章 鈔票大大滴有第464章 第四七章 飛蛾撲火;目標,胡蜂!第396章 豪華配置;王牌逃生路第441章 託雷斯海峽的瘋狗;迷航卻青史留名第549章 英國人的節操;你的拿手好戲第378章 切 分 吃;晉准將銜,授上騎都尉第138章 代號;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