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番外——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風有些躁,這炎炎夏日太難耐。然,這小姑娘說完了這漫長瑣碎的故事後,空氣竟凝了涼息。

那素褂書生輕輕闔了案卷,淡淡道:“這就是姑娘要我寫的故事,至此便是結局了嗎?”

他叫容涵,是京中遠近聞名以筆墨求生計的青年才子。其實也算得上是名門之後,他的父親是三品大員,嫡母

也被封作了成國夫人。只他和兄弟們不同,他並不喜園子裡濃郁沉寂的氣氛,更對做官出仕全無興趣。生母故

去後,他便以十五歲之齡孤身出府,做起了清閒書生。

囊中羞澀時,他多會在街鋪中支起攤位,爲人寫信撰書,今日他偶遇的這個小女子一坐便是整個晌午。她說他

要她寫下一個故事。這女孩看起來不過十三四歲的模樣,言語中卻透着與常人不同的靈動。縱連她說的每一個

字,都生動地彷彿有了生命。只可惜故事的結尾很悲,那個母親突然消失了,連認真的一句“再見”都沒有說

過。他甚以不忍心擡筆寫下去。最後他淡淡地問她,這便是結局嗎?一仰頭,目光觸到她倉皇落下的淚。

他有些緊張,手足無措地掏了自己的帕子遞上去。她只一愣,凝了片刻,終是接上。她想起嬸孃時常叨唸的話

, 女孩子家不能隨手接男人的帕子,偏偏自己又是糊塗忘事,從不知將錦帕帶在身邊。這帕子有淡淡的墨香味

,是和這男子同樣的氣息。她記起是在很久之前,父親身上亦縈繞着這股味道,淡淡的、涼涼的。

“這故事…還要寫下去嗎?”他問她,聲音也是淡淡的。

“是要如何寫下去?!”她閃着一雙清眸,菱脣嘟起,“三年了,母親都沒有回來。父親投軍殺敵,更是忘了

要尋她。我等不到她,也等不回父親。”

他漸也不作聲。其實是想說,她的母親該不是不在人世再也回不來了吧。心中這般念想,卻不敢說,只關切地

迎向她的目光,撫平了案書交遞過去,他見她衣衫儉樸,全然不像富貴人家出身,又聽他言父親人在邊關軍中

,必是家中過不下去,爲人父的纔會前去棄子女投戎。

“這書,白送你,不要銀子。”這幾日他再多喝糠粥又如何,他總是要比她過的輕鬆吧。

小姑娘空眨了眼,微蹙了額頭:“是可憐我嗎?”

“不,不是。”他緊咬下脣,忙搖頭。但不知爲何,那眸光一投向自己,心中驚鼓變作了亂響。

“我看着很窮嗎?”她垂眼打量了自己的穿束,確是寒酸了點,是她偷不到更普通的衣衫,只得取了柴房小丫

頭的勞作裳。

“我不是這個意思。”他再欲解釋,卻支吾言不出,只得偏躲着視線。

“阿九——”這一聲由西邊傳來,透着清冽。

二人皆向聲處望去,那是個絕美男子,也是着一身破衣爛衫,噙着笑立在遠處。偶有梨花飛墜,恰落在他肩頭

裙間,宛若仙子。小姑娘眼中衝着笑意,回眸掃過容涵一眼,從腰間卸下那九龍玉佩仍過去:“我沒有銀子,

你收這個吧,該是能兌些銀子,換多少我就不知道了。不夠這書錢的話……下一次,下一次我找你寫書,你再

來要。”

“阿九,我們該走了…”梨花樹下的男人又喚了聲,引得容涵又望了去,只看過一眼,卻是暈眩滿目。

容涵竟也不明白了,這一株老梨樹,他坐守了兩年,從未見過他開花。今日那男子身影方現的瞬間,竟有梨花

芳蕊落下。莫不是他太美了,驚了梨花的精骨?!淡淡笑了,那姑娘,也是很美,二人相攜離去的背影,如繡

似錦。垂頭掠了眼那尚餘有她溫度的環佩,精雕細刻的一個“御”卻叫他陡然生寒,真真可惜了,莫不是日子

太過艱難,好端端一個姑娘家,卻做起了賊,且是偷這皇家之物,當真是膽大的不要命。

梨花枝下,那二人身影逐漸化作微小的團影而逝。

“墨哥,你怎麼尋我來了?”

“我來暢春閣喝酒。”

“墨哥,你不要向嬸孃告狀好不好,她知道了又要罵我。”

“好。只不過,你要乖些了。父親便要回京了……”

宣平三年,六月中,京師凱旋而歸,邊塞三年征伐,終以捉拿叛黨賊首,且將我大朝疆域西擴三百里。得勝之

師,於萬民翹首期盼中浩蕩歸京。

六月二十,帝親率文武重臣告慰祖先之靈,感念先祖護佑大軍戰捷。恰以三年,新政以及至大半皇土,驕果碩

碩,民安而國興,早將多年前民生社稷之霾一掃而去。世人言之“宣平盛世”。

這三年,是鐵血錚骨的三年,一代帝王已於沙戟塵埃中步步奪權,再不是那個事事要言於諸臣商議的浮萍皇帝

。如今皇權,便是震懾朝綱的重器,無人能小覷,更無人都奪,它穩如磐石,卻是建立在鐵與血之上。這江山

不是他司徒遠坐穩的,而是又一次打穩的。他明白文臣之用,回宮後大用文人治臣,以興德治。

新政與徵西,是他初即位之時的兩大利器,一文一武,一剛一更,橫縱捭闔,如今都已大成,做了他穩固江山

霸業的基石。

窗外瓢潑大雨如期而至,室間已暗下燭火,司徒遠臥在軟榻之上,卻是整夜不眠。闊別三年的龍榻,竟不能生

起他的睏倦,反要自己更清醒,愈清醒,便愈空寂。想來這三年,自己除了營帳中夜以繼日的回批案着,便是

在沙場上殺人。他說的話越來越少,有的時候一個眼神便能讓臣下知道他的意思,反不用多言了。再之後,他

說話的次數,已經比不上他在戰場殺的人。

推了榻起身,眼神陰鬱,披了長衫即是起身。

屋內的聲響驚醒了外間侍夜的奴才,忙打了燈靠上,見皇帝已起身臨了案臺坐下,便是明白了意思,忙回身囑

咐道:“快,把外間的摺子全抱過來,皇上要批奏。”

第四十二章第七十四章 命盤皆亂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一章 錯失第七十七章 無忘第四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二十八章 空門第五章第三十九章 等候第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章第五十八章 縱然天子又如何第二十一章第六十五章 小女子難養第九章 風雨暗涌第二十二章 小女子難養第九章 風雨暗涌第五十一章 一夜不太平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一章 傷之痛,恨之切第十六章 相思本是無憑語第三十六章 送子第三章 戲奪靈芝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六章 送子第七十五章 遜位禪讓第五十七章第六十七章第五十九章 驚聞第八十六章 是誰?第二十一章 真相第九十一章 宮門言訣第四十一章 傷之痛,恨之切第八十三章 我的女人第十七章 雨夜驚蟄第三十八章 蓄謀第八十二章 帝怒第五十三章 訓妾第七十三章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八章 空門第四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九十七章 夜難安第五十七章第八十四章 情深意篤第二十四章第七章 主母開班第六十六章第九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八章 宮亂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六章 卿救我第二十八章第七十章 一卷之終第六十二章 孰與偕老第四十八章第九章 復甦第八十五章 皇妻子婦第一百章 南音第七十九章 只願年年歲歲皆康健第七十章 一卷之終第七十二章 上官裴,你記住。第十二章 喝藥第五十六章 罵子動情第四十章 子一言第六十四章 陌路親人第五十六章 罵子動情第一章 孝仁新帝第四十五章第二十章 我兒長生第五十二章 君子蘭殤第三章第六十四章 放生第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章第七十九章 只願年年歲歲皆康健第六十四章 陌路親人第四十二章第八章 狐疑第二十七章 言傳身教第六十八章 放手一搏第六十八章 放手一搏第五章第十五章 瑤池舊夢第九十八章 幾世修成上上籤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九章 風雨暗涌第五十三章 訓妾第四章 瞞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