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皇上成婚了。

儘管楚恪寧讓永定侯府的人注意不要說什麼‘大婚’,但好像京城所有的人都再說皇上大婚,皇上大婚。

主要是因爲這話本就是皇上自己說出來的,規矩就是皇上定,他怎麼說就怎麼對。

成親第二天,所有官眷進宮拜見惠妃娘娘。

從西華門進來,楚恪寧身邊走着的人越來越多,最先就是楚老太太看見了她,在郭氏的攙扶下蹣跚的走過來,明顯要走到一起的樣子,楚恪寧還不小心看見她了,當然不能裝沒看見的先走掉,只好站住了等。

接着過來的是涇陽侯夫人和世子妃,接着齊國公世子妃。

“聽說國公爺病了?可曾找太醫看過?”楚老太太主動跟齊國公世子妃打招呼:“若是沒合適的,經常給我看病的沈御醫是很好的,請他去看看。”

齊國公世子妃忙道:“多謝老太太,請了太醫,已經看過了,說是休養幾日就沒事了。”

因爲大家要遷就楚老太太,因此不得不都走的非常非常慢。

於是後面走上來的人越來越多,楚恪寧看見王夫人帶着王婷,微微的有些驚訝。

王夫人過來笑着給她行禮:“王妃。”

楚恪寧扶住了,又看了看王婷,王婷福身行禮,也才站起來,嘴巴緊緊的抿着,擡眼看了楚恪寧一眼。

“這麼多人啊?雖然宮裡頭這甬道挺寬的,不過全都走成一堆還走的這麼慢,到底擋着人呢。”

就在這時候,後面傳來了一個人的聲音。

大家立時便往兩邊退了退,讓開了一條路,楚恪寧也側身讓了讓。

一個四十歲上下的婦人帶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過來了,看見楚恪寧笑着斂衽一禮:“這位是晉王妃吧,樑越氏見過晉王妃。”

雖然中年了,但聲音倒是柔聲細氣的,帶着些蘇越那邊的吳儂軟語。

楚恪寧還沒說話,身邊的人羣中已經有人笑着道:“王妃不認識這位吧?這位就是戶部尚書樑大人之妻,從一品誥命。”

最後幾個字故意強調似得,說的略重一些,音拖得也略長一些。

那樑越氏聽懂了,於是笑了笑,大禮參拜跪下了去:“臣妾樑越氏拜見晉王妃娘娘。”

那位姑娘自然也跪下去,雙手伏地:“拜見晉王妃娘娘。”

楚恪寧伸手道:“請起。”不過她也知道,不管自己說的怎麼客氣,這位樑越氏一定會認爲自己是故意的,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故意讓她跪這一跪。

現在楚恪寧真是特別理解韓耀庭了。

就算自己不想跟人樹立什麼對頭的關係,身邊也會有人幫着自己這樣做。而且這麼做的人,你不能說她是無心的,因爲她就是故意的。你還不能生氣,因爲這麼做的那是‘自家人’。

就好像朝裡沒點爭鬥,就不叫朝廷一樣。

朝堂上男人們的傾軋爭鬥自然也影響婦人們之間的關係,而勾心鬥角本就是這些後宅閒的沒事幹的婦人們的拿手好戲。

樑越氏站了起來,笑着又福身:“樑越氏就先走了。”

楚恪寧點了點頭。

她們這羣人看着樑越氏帶着那姑娘先走了一步,郭氏輕聲道:“那年輕姑娘是她的女兒嗎?想不到女兒倒是漂亮……今天帶着來,有用意吧?”

雖然是疑問,卻是肯定的語氣。

別人都沒注意,只有王夫人一下子滿臉通紅,頭都不敢動,生恐自己回頭看女兒一眼,別人也都跟着過來看。

“那還用說嗎?我聽說這位戶部尚書本就對皇上大婚,娶惠妃娘娘諸多不滿,背地裡說了不少的話,什麼規制什麼禮儀的。真是好笑,一個草莽出身的人,倒真不自量力的來跟我們談什麼規制?”

涇陽侯世子妃道:“別這麼說。瞧着這婦人可一點不像不懂規矩的,舉手投足的,看得出來受過教養。”

之前說話的就道:“也許是這幾個月趕忙學的?”

“橫豎姑娘是帶來了,瞧着模樣也算漂亮,舉動也溫文有禮,男人見了自然會動心。”另一個說道。

楚恪寧不得不開口笑道:“咱們還是抓緊點快走吧,再磨蹭就晚了。”

大家便齊聲說是。

楚恪寧聽見了好像誰輕聲‘咦’了一聲,因爲就在她身邊,她下意識的就扭頭看了一眼,卻看見王夫人居然面紅耳赤,震驚、失措、呆滯在站在那裡看着後面發呆。

楚恪寧下意識的也回頭看了一眼,一個穿着蜜合色長裙的背影一閃,恰好從才進來的門裡跑出去了。

很熟悉,因爲在府裡住了好幾個月。

王婷居然跑了。

如果不是王夫人站在那裡震驚無措,都傻掉了,楚恪寧差點沒忍住笑出聲音來。

原來如此。

因爲有人已經注意到她在回頭,也想回頭看,楚恪寧笑着道:“是得快點了。”這一下不在顧及楚老太太,腳步加快了一些。

楚老太太依然步履蹣跚,看着她前面的地,不知道想着什麼。

這一行人走到了惠妃的儲秀宮的時候,已經是好些的人了。由楚恪寧帶着進去,行禮,晉王妃躬身,其餘人等大禮參拜。

惠妃娘娘面上帶着遮掩不住的激動的潮紅,等大家行禮完畢,這才道:“晉王妃、楚老太太、永定候夫人賜坐……”才說到這裡,就發現楚老太太正擡頭盯着自己,郭雨涵臉蛋一下就紅了,鼻翼急促的呼吸了兩下,然後笑着道:“給大家看坐吧。”

於是,所有人都坐下了。

“恭喜娘娘。也就是濟南府的大明湖能養育出娘娘這樣水靈清秀的人物了,您的皮膚如此的白皙,面色這般紅潤,是不是從小就吃着阿膠長大的啊?”

才坐下,樑越氏已經笑着道。

惠妃臉色更紅了,笑着道:“夫人開玩笑了,哪有從小吃到大的,那不是補過了頭?”

樑越氏笑着點點頭,道:“臣妾是開玩笑呢。娘娘不要見怪,臣妾一直都是避居鄉下,突然的到了京城富貴圈子,難免手足無措,說錯了話,做錯了事情,還請娘娘原諒。”

說着跟周圍的人點頭笑道:“大家也多多包涵吧。”

別的人有些假笑,有些抿嘴,楚老太太笑着道:“尚書夫人實在是太過謙了。您也是出身大家,怎麼能說是鄉下?”

此言一出,原本輕聲笑鬧的屋裡馬上安靜的掉根針都能聽得見。

楚老太太看向了大家,尤其是看了楚恪寧一眼,笑着道:“嘉興越氏,春秋越王國姓後嗣,望族出於晉陽。秦漢時期,可謂鼎盛至極,後嗣居住之地擴至嘉興、蘇杭一帶,五朝國師,皆出越氏。大唐盛世,三任太傅,更是都出自嘉興越氏。這才幾百年,嘉興越氏的名聲不至於就沒人知道了。”

說着,楚老太太看向了樑越氏,甚至坐着微微前傾了一下身子以示尊重:“尚書夫人,您真是太謙遜了。”

這番話說完,所有人都呆若木雞。

樑越氏面上帶着平和的笑容,彷彿並不吃驚。

另一個婦人笑着道:“沒來京城之前,已經聽說過大長公主內外兼慧,不但是賢良淑德,對朝廷的事情也多有建言,且精明至極,耳聽八方。現在看看,大長公主果然名不虛傳。”

楚老太太轉頭看向了她,笑着道:“尚書夫人客氣了。”

這位是另一位的尚書夫人。

禮部尚書松濤的夫人,孃家姓古,稱鬆古氏。松濤並不是無名之輩,在瓊州也是很有名氣的,做過知府,後來辭官回家鄉,開了一個私塾,這私塾不大,名氣卻不小,本地舉業的只去他的私塾攻讀。慶平朝的時候,連續三屆科舉,都有從松濤私塾出來的學生考上進士,在當時可謂是名震四海。

松濤暗地裡扶持太子,太子在瓊州就是得到了他的相助。只不過松濤名聲太大,因此不能像樑啓明那樣一直跟着,所以皇上論功行賞的時候,可以說是六部之首的戶部,給了樑啓明。

不過禮部管理皇家禮儀規範,一年到頭的各種級別場面的祭祀,皇上的大婚,皇子的冠禮等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職位。

鬆古氏笑着道:“大長公主,嘉興越氏兩三百年沒在朝廷裡供職的人了,難爲您倒是查的清楚。”

楚老太太什麼人物?當然不會被她的話語拿住,淡淡笑着道:“我雖然沒什麼本事,可好歹從小在宮裡也是讀書識字,若是連這點見識都沒有,大約的我大豫皇族也着實讓人看不起了。”說着看向了楚恪寧:“晉王妃,你說是不是?”

樑越氏和鬆古氏全都看向了楚恪寧。

楚恪寧微微一笑,轉頭看惠妃道:“惠妃娘娘,後宮如今尚空,只是前朝又留下了不少的爛攤子,這都需要惠妃娘娘多費心,將後宮整理調度,收拾的順順當當的,皇上處理朝政已經很費心了,若是回到後宮也要爲一些瑣事煩惱,那就不好了。”

惠妃原本是聽楚老太太和樑越氏、鬆古氏鬥嘴,聽得已經目瞪口呆了,突然的話題轉的這麼厲害,呆了呆,才忙點頭:“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