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臘月二十四祭竈神,這天突然出現了一件驚動朝野的大事。

彼時皇帝正在乾清宮的西暖閣接見齊國公世子唐奕時。世子非朝中官員,若是尋常之事,皇帝根本不會見,也輪不到世子求見。

不過今天皇上見了齊國公世子,聽他說着稟報的大事。

“臣的夫人乃是瓊州寧遠縣人,四月裡岳母去世,夫人回瓊州禮喪,九月往回走,回來的時候,瓊州寧遠一帶已經是流言四起。”

“什麼流言?”皇上馬上追問,他立刻就想到了曾經在瓊州現身的某個人。

唐奕時跪在地上說着:“流言說,前朝太子病重,也有說已經病故了的。”

皇帝聽了流言已經是眼睛一亮!但是接着又一眯。

唐奕時道:“四月裡臣的夫人回去的時候,便已經聽說了,前朝太子就在周圍,這幾個月傳言也是不斷,但九月的這個傳言,應該是有些可信的。”

皇上便追問:“爲何可信?”

“因爲七月裡,前朝的太子妃病故了,這是真的,墳塋就在寧遠縣往西的一個叫雪狐嶺的地方,有人親眼看見,數十人在那個地方駐紮了大約十幾天左右。”唐奕時道:“當時傳言甚多,寧遠縣令稟報了瓊州知府衙門,派了兵去圍剿,只是去的時候人都已經走了,只留下了一座墳。”

皇帝停頓了半天,才嘆氣道:“前朝太子妃看樣子是真的病故了……可惜可惜。”

唐奕時沒擡頭,心裡罵了一句:沒人倫的東西!

前朝太子是他哥哥,太子妃是他嫂子,他卻覬覦太子妃多時,若不是三年前朝廷變故的時候,太子妃堅決跟着太子逃命去了,只怕難逃這個混賬的髒手。

唐奕時道:“前朝太子和太子妃感情很好,這是朝臣們都知道的事。臣認爲,前朝太子本身身體就不好,再加上逃命在外居無定所,又有太子妃病故之打擊,他病重或者已經病故,卻也不算意外之事。所以,臣的夫人回到了京城,與臣說了此事之後,臣便想,雖然是流言,但也應該稟報皇上。”

皇上想了想,和顏悅色的道:“卿家辛苦了,朕知道此事了,你退下吧。”

唐奕時便磕頭退了下去。

西暖閣還有兩個朝臣,跪在旁邊一直沒說話,這會兒皇上才問道:“你們覺着如何?”

這兩位是皇上的謀臣,深謀遠慮,在皇上面前較得重用。一位是吏部尚書,一位是都察院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先道:“齊國公世子說的這些事情,時間上倒是對的上,太子在瓊州兩次現身,一次是三四月間,一次就是七、八月間,七月的事情,瓊州是報上來過的,摺子皇上看過。八月之後,再沒有現身的消息傳來。”

皇帝其實心裡比較着急的,七、八月聽到了前太子的消息,曾經調過一次兵馬的,現在人馬早就到位了,但前太子卻消失了一樣。現在傳他死了,皇上當然很希望這個消息是真的,因此馬上問道:“你覺着比較可信?”

吏部尚書皺眉道:“此事和齊國公世子有何關係?前朝太子是個禁忌人物,朝廷裡誰不希望和前朝太子撇清關係?他爲何反而進宮說這些事情?就不怕反惹上什麼?”

這個問題皇上卻是想明白了的,搖頭道:“如有好消息,誰不希望先來朕前報喜?”

“對對。”左都御史點頭:“報喜報祥瑞,都是搶着給皇上報,博皇上的高興,說不定馬上就賞了什麼。齊國公世子夫人是瓊州人,從瓊州纔回來的,這樣的消息別人沒有,只有他有,當然會搶着來稟報,這倒無多慮之處。”

吏部尚書聽了,也就贊同的點頭。

“此事若是真的……”皇上忍不住的道:“那前朝太子……真的死了?”

這話吏部尚書和左都御史都沒敢輕率的接話,安靜了一會兒,左都御史道:“時間對的上,傳言便也有可商榷的地方。皇上,現下應該着瓊州知府、寧遠縣令着速查清前朝太子到底是否病故,若是病故,埋身何處。臣以爲,寧遠縣太子妃墳塋周圍應該是最可疑的地方。”

吏部尚書道:“但從三月裡前朝太子現身瓊州以後,周圍兩個省,無數的縣、村都開始排查,每家每戶都不放過,大半年過去了,依然沒消息,瓊州和寧遠縣那時候就是重點排查的地方,幾乎地皮都翻了兩遍,之前沒查到什麼,現在又能有什麼新發現?”

皇帝剛要點頭。

左都御史道:“或者擴大範圍?刨了太子妃的墳,查看是不是真的埋在那裡,若是真的,便就在周圍查,之前無論查過多少次,必然是疏漏了。”

皇上對這話很贊同,馬上重重點頭道:“準卿所奏!立刻傳旨,挖了那個墳塋查看,若有屍骨,周圍四省全都一一排查。若是沒有屍骨,立刻稟報朝廷!”

吏部尚書和左都御史磕頭道:“臣等遵旨。”

皇帝心情雖然有些緊張,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輕快的,這傳言對他來說畢竟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前朝太子一死,他的寶座就穩固至極,皇子們全都死完了,再也沒人跟他搶寶座了。

“皇上!祥瑞啊,天大的祥瑞!”

就在皇上琢磨着的時候,突然一個太監在外面喊了起來,一路喊着進來了,跪下滿臉喜氣的道:“啓稟皇上,天大的祥瑞!”

“什麼祥瑞?”皇上問道,心裡還想,難不成前朝太子的屍體找到了?

“今兒早上起來了時候,清逸園那邊收拾荷花池的殘葉,想不到居然從池子裡看到了一隻背上有圖的神龜,請上來看過,皆不認識,來京中稟報的時候,翰林院塗老翰林聞訊過去了,因着他府上就在鎮上,因此去得快,看過之後,說是大吉之兆,龜背上的圖,其實是個字,乃是個上古的昌字!”

皇上猛地站了起來,又驚又喜:“真有此事?!”

太監笑着道:“奴婢怎敢說謊?尋皇上示下,奴婢們是不是擡上龍輿,去將神獸請過來?請皇上御覽?”

旁邊的吏部尚書和左都御史都聽着呢,吏部尚書驚喜的道:“皇上,此乃大吉大利之兆!昌者,繁榮昌盛興旺發達之意,東漢許慎《說文》中曰,昌,美言也。上天賜下此等吉物,皇上還需親自前往觀看。”

左都御史也道:“恭喜皇上,若是此時上天降祥瑞吉兆,那剛剛說的那件事,怕就是真的。昌我大豫,昌順吾皇!”

皇上高興的擺手:“擺駕清逸園!”又道:“朕就在清逸園過年了,準備吧。”

屋裡三四個太監跪下磕頭道:“奴婢們遵旨。”一個出去喊:“皇上起駕清逸園。”兩個已經忙着去準備。

於是,浩浩蕩蕩地,皇上擺駕清逸園了。到了這邊果然看見了那個神龜,背上的字乍一看確實像個圖,彎彎曲曲的。大臣們聞訊也來觀看,無不嘖嘖稱其,還有說這是上天肯定皇上治理人間的功績,認爲現在就是天平盛世,國泰民安。

一時之間,朝頌之聲不絕於耳。皇帝高興,又將後宮婕妤趙月兒有喜之事昭告天下,這一下不得了,三喜臨門,朝廷上下,京城內外,就好像是已經開始過年了一般,雀躍無比。

有人高興,有人緊緊張張開始佈置一切。

韓耀庭這幾天都是晚上子時許起身,悄悄出城去,天亮之前回來。儘管楚恪寧沒追問什麼時候動手,韓耀庭也沒跟她說,大約是最後日期還沒定下,但緊張的氣氛已經非常明顯了。

楚恪寧猜想,應該就是這幾天。

然而就在關鍵的時候,她卻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皇帝住在清逸園很高興,於是便傳了趙月兒去伴駕。當然,傳趙月兒去只是形式上的,當成一種榮耀給她了,另外伴駕的還有錢安樂婕妤,並新選上來的四個貴人。

楚恪寧一聽到消息,忙找韓耀庭問道:“你們什麼時候動手?若是順利抓了皇上……後宮的那些人怎麼辦?”

韓耀庭知道她擔心什麼,道:“什麼時候動手,暫時還沒定,要看天氣,選了兩個方案,都需要天氣允許。放心,自然不會動後宮那些人。只要她們不亂跑,應該不會有殺身之禍。至於最後如何,那就是看情形了,若是造反成功,就看太子登基之後如何處置。若是不成功,那麼更加擔心不到她們。”他輕輕拍着楚恪寧的手背:“我知道你擔心趙月兒,我會專門吩咐一下,不要傷害她。”

楚恪寧點頭道:“那就好。”

韓耀庭道:“你收拾一下,後天咱們就出城,落腳在城外,若是事情起來且看情況如何,”說到這裡笑了:“也要做好逃跑的準備。”

楚恪寧抿嘴也笑了,點頭道:“好。”

韓耀庭在她臉蛋上撫摸了一下,有時候覺着挺了解她的了,但有時候她又總給自己驚喜。若是一般的女子,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總會不安緊張,想到可能馬上要過顛沛流離的生活,逃命天涯的日子,總會難過哭泣。

不過自己的娘子卻如此鎮定,甚至還很輕鬆,還有點莫名的興奮。最叫韓耀庭鬆口氣的是,她的鎮定輕鬆不是裝的,是真的就這麼想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