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文三姑娘

方氏自知心情不佳,面色未必好看。 見龍書慧於紅花綠草中行來輕鬆愉悅,心頭更擰上一道,弄得自己痛如滴血,勉勉強強回以她認爲的自然笑容:“到了這裡,哪裡不看看二弟妹的?說你在園子我就過來。”

出嫁的姑娘龍書慧再不濟也算半個主人,儘儘主人的情誼:“可曾見過老太太?”

“見過。”

“可曾見過國夫人?”

“見過。”

“可曾……。”

方氏哎喲一聲,酸溜溜道:“別人都懂事體,別當三歲孩子看。來到不拜本地佛,還敢在這裡呆嗎?”

龍書慧忙笑道:“我一早知道長輩們分幾處坐着,怕你認不全路,所以…。本想帶你去,倒沒有別的意思。”

方氏覺得有火在心裡亂竄般,焦躁下呈現的只是表面淡淡:“是啊,這是你的靠山家,我們哪能路認得全?”

她時常對龍書慧嫉妒,神色由心生,龍書慧看得出來。但像今天這樣直白挑明龍書慧不是這個家裡的人卻少見。加壽生日,龍書慧不願意跟她拌嘴。還有一個原因,讓龍書慧卻只好笑。

暗地裡反駁真是好沒見識。誰不是這家裡的人?你也往正廳上看看祖父母去。今天來的客人多,家裡人分了待客的地方。稱心如意佔據管事的地方,袁國夫人去正殿準備接太后駕。老太太約她的舊閨友們聽新鮮排出來的戲。九叔在書房見客,正廳奉請祖父母招待。

那可是正廳,九叔若不當祖父爲親父般對待,怎麼會請去那裡。

對着諷刺的話,龍書慧不放心上:“大嫂既然全拜過,那我就放心。”

一般沒刺到別人,當事人會更難受的跟上兩句。方氏酸酸又道:“放心吧,哪裡用得到你不放心。”

這句句不合適,龍書慧只能對她笑,竟然無話可說。笑不過幾下,方氏自己覺察出來句句犯嗆,像是自己不愛說話,心中驟然出來萬根尖刺,把自己扎個透心涼。

那淒涼往面上漫時,龍書慧爲了難。讓客人不痛快可不好,但怎麼才能讓這位大嫂笑的好看呢?把腦汁攪動着時,又走來一個人。

南安侯夫人先在遠處看了看,方氏背對看不到面容,但龍書慧滿面是笑熱烈真誠。侯夫人對丫頭嘆氣:“華哥和大奶奶不好了這些天,這方家真是怎麼教的女兒,讓我只是擔心他們幾時好。問華哥緣由,想來不過小夫妻的事情又不肯說。害的我擔心華哥媳婦做客也帶出來。看她們在說笑呢,這就好了。”

帶着丫頭過來,笑問道:“你們在說什麼?”等到方氏回頭,侯夫人面色微變,原來兩個人談話只有一個人在笑?侯夫人也是聰明的,不能做客的時候理家事。眼神一瞄到小孩子玩的大草墊子游樂場上去,樂得不行:“喲,這是誰想絕了,這個玩的東西好。”

龍書慧藉機請婆婆走近去看,方氏跟後面也有片刻功夫又擺脫三分頹面容。

……

草墊子游樂場,有三間打開的屋子長,兩間打開的屋子寬,高度在兩尺左右,免得小孩子手腳其實是快的,麻溜的翻出來掉到草地上。

綠草正如織,但泥塊殘枝也有傷人的時候,遠不如草墊子上安全。

假山和樹是布里裹着東西做成,下面到處堆着四喜姑娘的大布偶,讓她們拖動的東一下西一下里。

近看,侯夫人更歎爲觀止,見容姐兒爬的飛快搶加喜姨媽的東西,又笑個不停。

龍書慧介紹:“這是九嬸和妹妹們做出來的,這塊假山是他們在外遇到的最好看一塊,這樹呢,是荔枝樹。”

“哦哦哦,”侯夫人伸長頭頸去看個究竟。加喜會錯意,走過來把手中的布偶丟下,小嘴兒裡說着:“給。”轉身走開。多喜跟後面,依次是增喜和添喜來上一回。再看容姐兒時,跟在加喜後面又爬開。

侯夫人和方氏看布偶,見一個怪模樣大腦袋的魚,一個是手臂長長的猴子,一個是小馬,一個是魚身上長翅膀。都不認得。

“這是什麼?”

龍書慧笑道:“這大腦袋的,胖隊長說了,這叫北冥有魚。手臂長長的,是九叔帶着加壽他們在南海見到的猴子,手臂很長。小馬是果下馬,這叫飛魚。我說魚怎麼會飛,加壽也說有,加壽不會騙人。”

“是啊,魚怎麼會飛呢?”在本朝描述海中魚類的書又不是隨手可得,侯夫人也不相信,拿起飛魚細細看看,展顏一笑:“他們說有,必然有。只是咱們沒見識吧。”

把飛魚放回去,眼神瞄回龍書慧身上笑容增多:“我說錯了,你出去走一趟,會做好些菜,你是有見識的。”

方氏把頭垂下來。侯夫人看到,龍書慧也看出來,一個面有怒容,一個想到身爲主人頗爲尷尬。

侯夫人沒出現時的爲難又到龍書慧心中,這個時候又來一個人。

柳雲若含笑過來,對龍書慧問聲好:“我來陪加喜。”龍書慧鬆口氣:“那正好,你要陪,一併兒五個全陪了吧。我陪我婆婆和大嫂往客廳上坐。本來我就要走,只是這樣沒有個主人。勞你站會兒,等下皮匠就帶着大花過來,你要走就交給皮匠。總是有個主事的人。”

柳雲若知道皮匠叫小紅,大花是誰還沒弄懂。笑道:“我就是那皮匠,難道湊諸葛亮我不能算一個?姐姐請去吧,這一併兒我全陪了。”

“好。”多喜軟軟接上話。

“好。”這是加喜。

“好。”增喜從玩具堆裡擡起頭。

“好。”添喜笑嘻嘻。

容姐兒不到一週歲不會說話,爬過來呵呵呵,滴下一長串子口水。柳雲若跌腳大笑,見到加喜帶着昨天母親現取出來的新式樣絹花就笑得更爲開心。龍書慧笑着陪婆婆和方氏離開。

天到這個時候,轉悠矛盾的也轉悠幾個回合,侯府的大門才正式打開。

沉重肅然的硃紅大門帶足驕傲一分分往兩邊移動,既是提醒太上皇太后駕到,也表示忠毅侯府這京中權貴結交四海的序幕。

加喜的生日是在宮裡過,初回京家宴時,主人三年勞頓需要休息。只有這一次,借長女生日,才真正是侯府再次面向京都、面向全國上趕着來結交的人。

……

這是個早飯後、午飯前鐘點兒裡最合適拜客的時辰,熟悉的人早早到來不趕這個鐘點兒,晚到必然有事主人也不會怪。不熟悉的人大多這個時候進門,往大門上看看,往角門去走。

門前街道本是私街,尋常時一目瞭然看到街口。今天人多難以看透下馬的坐車的後面,街口一頂轎子停下來,也就不怎麼吸引視線。

轎旁陪着的家人問聲:“姑娘,怎麼停下來了?”轎內坐的女子輕輕咬牙,一刻鐘後把帕子擰着回話:“起轎,送拜貼。”

貼子最早送到稱心手上,稱心念着:“……文家?”地名是外省的,又有一行小字,曾西伯郡侯府。

稱心不認得,她的母親連夫人捨不得會別人,陪女兒坐着,見女兒爲難就要伸頭:“我的兒,我代你看看。”

稱心闔起貼子嘟嘴兒:“母親,這是自家,怎麼好亂看?”連夫人輕笑:“是了,你分的很清楚。那請你婆婆幫着看吧,興許要緊客人我本不應該打聽。”

稱心轉嗔爲喜:“母親不要生氣,實在是兩家各有事情不同,家裡的事情我聽到,也不會對婆婆說是不是?”

連夫人本就不生氣,反認爲女兒明理方能管家。聽過更笑道:“家裡的事情?這纔是你的家,你從小在這裡長大。家裡不過是你歇腳的地方,是你大姑娘的上好客棧。”

稱心嘻嘻一聲,再正容吩咐丫頭送給婆婆:“從沒有聽過郡侯的話,這是哪一等的爵位?竟然按哪一等對待,請去哪個客廳說話,纔有她的知己?請婆婆示下。”

寶珠收到也茫然,去見她的婆婆袁國夫人。袁夫人卻知道:“開國的時候有功同姓之臣封鎮南、梁山、忠勇王爵。又一等封郡王。異姓的封郡公、郡侯等。現在已沒有這個爵位,倒是這一家子來歷有些。”

“是哪家?”

“文家有一位姑奶奶入前太子府,生下一位殿下後,不等他有自己的府第就已身故。這位殿下是安王殿下。”

寶珠心中已有一個招待的主張出來時,袁夫人又道:“而來的這位文姑娘排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是安王生母臨去世以前,爲他指的親事。”

駕鶴將歸時爲兒子指孃家的親事,指望有孃家的人照應,這不稀奇。寶珠答應着,心思又變一變:“那應當請這位姑娘去正殿見太后纔是,說到底是太后的孫媳婦。”

袁國夫人是出來見的寶珠,笑道:“先別請,這裡有兩個對待,一個當她普通姑娘,一個當她太后孫媳婦,等我問過太后,請太后自擇。”

婆媳來見太后。

太后剛到剛坐下,因念姐兒也爲加壽而來,正問她新婚可好,家裡人可難管,熱心出着主意。原本是滿面春風,聽完詫異的手按按額角,讓再說一遍:“誰家到了?”

“曾是郡侯府的文家。”

太后大吃一驚:“她們怎麼來了?”

袁國夫人和寶珠讓太后嚇一跳:“不能來嗎?”

“奇怪!”太后明顯尋思着,好一會兒才解答:“開國時候有一些爵位,沒過兩朝就抹了。爲了安撫,這些人家可以送人以近天顏,”對太上皇似笑非笑吃個沉年舊醋:“當年宮裡是有這些人在?”

雖然沒有笑容,太上皇知道太后並不是真生氣,一笑不做回答。只暗示太后:“你要說多少?”對小六等看看。

念姐兒最有眼色,見到起身:“外祖母和舅母有話回,我們外面轉轉,去問如意討東西吃。”

任保送走她們,又清了清閒人,正殿偌大地方只有太上皇太后和袁國夫人、寶珠。

太上皇閉目養神以前,喃喃道:“元皓今兒起晚了不成,明天不是約好早來陪我。”就神遊走了。

太后壓低嗓音,既沒別人在可以說得詳細:“皇帝爲太子的時候,就有這些人在,一家子送一個姑娘進來。可憐皇后當年吃不完的醋,卻不知道皇帝當年還算給柳家顏面,直到成親後方許這些人進門。不能和樑妃張賢妃趙妃她們相比,這些人雖得寵也是有限的。”

太上皇接上話:“吃醋這事情,是好事兒啊。你也喜歡過。”

太后佯怒:“眼睛也沒睜怎麼聽到我說話?快去想你的胖隊長。當年我何曾這樣過。”說着自己也樂:“這個名字竟然成了正經綽號。”

太上皇繼續養精神,太后繼續說起來:“隨皇帝進宮後,我冷眼看着文家沒再得寵過,本來嘛,太太平平直到安王出宮。但那一年不是拿下靖和、東安郡王。文家的人跟在東安郡王帳下,仗着祖輩開國時的一點兒功勞,”

太上皇又插話,徐徐但有嫌棄:“哪有功勞?開國的時候死傷那麼多,依你這樣說件件有功勞。後來抹去這爵位不用,而不是抹去襲爵,就是封本就不對。”

“是了是了,你是這樣想,人家是那樣想。人家以爲有功勞,要爲東安郡王誇口抹罪名,結果把你和皇帝一起惹惱。”

“哼!”太上皇嗤之以鼻。

“文妃的死對外說是病故……”

太上皇不悅:“你話太多了吧?又偏心過了,我要不天天跟着你來這裡,不知道你還要說出什麼。病故,就是病故。”

太后幹瞪瞪眼:“好吧,文妃在東安、靖和郡王自刎前後病故了,是前還是後,我有年紀的人我記不清楚。”

“之前之後不打緊,反正病故。”太上皇一時沒忍住。

太后撇嘴一樂:“不讓我說,敢情你想說?”太上皇瞠目結舌:“上你當了。”再去閉目養神。

袁國夫人和寶珠忍住笑,聽佔了上風的太后悠然道:“就是這樣,文妃臨死前懇求許親文家,皇上答應。論理呢,安王大婚前一年,聖旨到文家,文家的姑娘進京待嫁。安王親事在太子之後,所以她今年進京,我覺得奇怪。雖然不是不許她進京,但好端端的來,透着不矜持。要是聖旨宣來的,以我看不是更好?”

皺眉:“我見還是不見?我見她,可就要給她孫媳婦的厚遇,就得對念姐兒那樣對她。難免助長她在外的臉面。我要是不見她,她在外面又受冷眼,算我冷落安王?”

袁夫人和寶珠不說話,等太后自己拿主意。太上皇無奈:“我再多句嘴,念姐兒是你孫女兒,又已成婚,怎麼能一般對待?讓她來,隨便給個座兒,說上幾句,就打發出去就成。等下元皓要來,元皓只要尋常親近他的人陪,不會要她,你留她當齊王妃看,元皓要惱。”

太后圓睜雙眸:“不留她在這長坐,她出這殿門犯惱怎麼辦?”

“那正好看到她的性子好與不好,惱了,以後疼不得?不惱,興許明理。”

太后笑了:“我雖這樣想,卻不能這樣辦。多謝太上皇擔着,咱們就這樣辦起來。”對寶珠使個眼色。

袁夫人留下來,寶珠退出。在外面遇到元皓、好孩子和韓正經、小六蘇似玉跑來,拿着一個大風箏。

“舅母舅母,看我們現取來的,等下放了,給太上皇去病根。這上面拴着符,元皓一早求的。”元皓晃動胖腦袋,衣上白玉掛件隨着閃動。

寶珠微笑:“呀,這麼好看,是誰給的?”

“舅母,這是柳壞蛋給我的。”元皓鼻子翹得高高的。

好孩子、韓正經歡呼一聲跑開:“烽火臺消息,他又說錯話了,不斯文不體面,拿盔甲來,拿席面來,給首飾。”去尋蕭戰。

寶珠也讓元皓不要說,爲柳雲若說幾句好話:“誠心爲你備下,不是一年的功夫,再看水頭比舅母山西玉礦帶裡的還要好,愛惜東西,也愛惜人吧。”

元皓乖乖點動胖腦袋,和小六蘇似玉拖着風箏跑進正殿。

寶珠去見稱心,打算讓小媳婦跟自己一起見見,路上遇到告狀回來的好孩子、韓正經。不遠處就是蕭戰,柳夫人在他身邊堆笑,好似奉承。

寶珠眼波方動,一個小丫頭伶俐,退幾步走開。很快回來:“可巧讓我聽到,不敢不回夫人。柳家夫人請三姑爺以後多幫忙,多帶喜姑娘去國舅家玩耍。三姑爺正不耐煩,又卻不過柳夫人的好話走不開。”

敢於打破太后沒發話時的局面,把加喜送去柳家的,以寶珠來想也只有戰哥一個。寶珠昨天和袁訓說過,準備下一件好東西單給戰哥。聽到柳夫人並不生氣戰哥必然去胡鬧說的有話,脣角往上勾了勾。

去對稱心說過,連夫人喜上眉梢,女兒換衣裳不多的功夫把寶珠奉承一通,目送婆媳走開淚如泉涌。

她的丫頭知道心思,奉承着她:“老爺慧眼定的好親事,如今除去太子府上,還有哪家是提前讓媳婦當家?也只有親家府上才這樣。”

“是啊是啊。”連夫人更沒有陪別的女眷說話的心,安心等女兒回來,繼續看着她做當家奶奶。

……

角門上的小客廳裡,文姑娘等得焦急有了怨言:“這是什麼道理?瞧不起我們文家不在京裡嗎?我們雖長居外省,忠毅侯府也不一樣?他母親出自大同龍家,龍家除去封國公比我家強,別的家教談吐誰也不高過誰?怎麼敢慢待我。”

陪她的丫頭因沒見過一同怨言:“大門大開還不讓咱們進?姑娘,等見到安王殿下,您記得說。”

寶珠帶着稱心進來,有人事先通報:“侯夫人和稱心姑娘到了。”

文姑娘難掩冷笑:“你們從天邊上請來的吧?這麼久。”

寶珠稱心在臺階上聽到,稱心回道:“久等,實在今天客人多,尋我婆婆回話是個鐘點兒,去太后面前爲您通報是個鐘點兒。”

她們在進門檻,文姑娘風風火火已到,眸子放光道:“太后?帶我去!”

跟的人笑了:“姑娘你莫着急,既然來了,自當拜這裡主人。夫人可不是什麼客人都見,您先見過夫人,再見過稱心姑娘。”

文姑娘對京裡的消息一竅不通:“稱心姑娘?”她糊塗住:“這家裡不是壽姑娘祿姑娘和福姑娘。”

跟來的媳婦丫頭看出她完全不懂,都有了一笑。

文姑娘不是滋味兒:“我剛到京裡不應該笑話我。”稱心上前和她行禮,自我介紹道:“我是稱心,我是自小瑜哥定下的媳婦,這是我婆婆,忠毅侯夫人。”

跟她的人上前,怕受輕視,就道:“這位實在是我們的世子奶奶,如今還小,再過幾年就大了。”

一般不瞭解的人聽到未婚的小媳婦在婆家見客人,可能會笑,可能會鄙夷。但出言莽撞的文姑娘卻原地怔住,面上浮現出神思遊走,定定的對着稱心一動不動。

“姑娘?你還好吧。”稱心叫上幾聲,文姑娘還是沒動靜。對婆婆道:“母親,應該讓人喚醒她,再請太醫來?”

寶珠頷首,稱心的小丫頭把文姑娘一推,哎呀一聲文姑娘醒來,就便抓住小丫頭的手,急急切切:“這是京裡的規矩嗎?未成親就當家!”

除寶珠和稱心還算鎮定以外,家人們以爲挑不好盡皆怒目。小丫頭按以前回的話憤然回她:“這是我們家的規矩,別人家裡不知道,不過太子殿下府上,壽姑娘六歲就去當家了,我們姑娘學壽姑娘,早早跟侯夫人學着,怎麼,不行嗎?”

“姑娘,這果然是真的。”文姑娘的小丫頭喜極而泣,和文姑娘相擁在一起,主僕全是沒遮攔:“這就好了,這就太好了。”

寶珠和稱心使個眼色,婆媳都看出來。婆媳忍笑,請文姑娘不要再耽誤,趕緊去見太后要緊。

送到正殿,婆媳事情多不陪着,走出來到甬道上,稱心笑道:“母親,依我看請她去近園子的廳上坐着,倒不是看她笑話,而是她剛到京裡不懂規矩,那廳子僻靜,等下讓人引安王殿下過去,早見面早說話。”

寶珠猶豫一下。

“這姑娘存這樣的心,只怕又是要和大姐攀比的人。又是安王未婚妻子,有攀比的本錢。眼見要生嫌隙。在咱們家見太后是個捷徑,想入非非多過一夜越是不好。不如讓安王殿下親自打消她的念頭。安王殿下我雖不知心情,但聽聞他府中姬妾衆多,想來不會答應她事先入主府中。母親放心,咱們不打發人聽話,只兩邊有人代他們守住談話的地方,出來時只看兩人面色就知內容。”

寶珠笑一笑:“你辦事愈見老練,交給你了。我房中還有幾十位誥命,還是和她們說話去。”

稱心欠身送走她,安排下人,等文姑娘出來,引她去吃茶。太后見文姑娘不會太久,很快文姑娘出來,推說帶她逛園子,夏天走走就是汗水,請她去小花廳上坐,吃碗茶再繼續。

又一個人去請安王,推說侯爺那裡看書畫,問王爺要不要去,爲他帶路直奔小花廳。

文姑娘正吃着冰湃的茶水想心事,見外面幾個婆子亂跑上來:“怎麼這裡也有人?”

陪的人笑道:“姑娘要進園子,走到這裡累了,吃碗茶。這是客人不可以衝撞。”

婆子上前行禮:“那請姑娘和跟的人噤聲,安王殿下去見侯爺,這是個近路,要從臺階下面走,請回避不發一言纔好。若是衝撞了,稱心姑娘會罵我們沒提醒到,要扣月錢呢。”

文姑娘和跟的人面上凜然,慢慢的還以爲不動聲色:“多謝提醒,我自然迴避。”婆子出去,這碗茶就吃得慢下來,一面往廳外面看。

陪的人故意走出來裝催招待的飲食,或是打聽園子裡哪些路上沒有男人隨意可走。留下文姑娘主僕自在說話。

丫頭歡欣:“姑娘算來着了,本以爲不方便往安王府上去,跟來的長輩先面聖再和王爺說會面的話,還要慮到王爺見不見,沒想到這就可以見到。”

文姑娘也暗暗下精神,讓丫頭多留神。

安王讓人帶着從臺階下過時,正眼也沒有看這小花廳一眼,笑道:“你家侯爺又寫字了?我也想要一幅。”

帶路的人笑道:“十一殿下您放心……”

文姑娘聽到“十一”二字,就全身精力暴漲,和着同樣抖擻的丫頭一躥出了去:“原籍來人見過王爺。”

把安王嚇得還以爲行刺的,往樹後一跳擺出防禦的姿勢,同時大叫:“護駕護駕!”他有一個跟隨的家人“嗆啷”拔出暗藏短刀,把文姑娘主僕又嚇壞,丫頭沒口子大叫:“王爺,我家姑娘是您的未婚妻子,是您舅親家的孫女兒,最出挑的三姑娘,您不能不記得!”

等到安王回魂,抹額頭一把汗水往下滴,後背衣裳在樹下涼風裡也溼透。他又氣又怒,哪怕這姑娘生得不錯也跺腳罵道:“混帳!我的親戚哪有這沒有王法的人!來人,帶走,送順天府審……”

文姑娘也大怒,一仰臉兒:“請王爺看,我確實您的未婚妻子,我和文妃娘娘生得像,你自己看。”

安王差點大罵不知羞的男人,難道臉兒是隨便給人看的嗎?但一眼掃過去,真的恍然見過母妃,又是一陣透心涼。這就是自己的未婚妻子?這是山海經裡逃出來的女妖精吧?有規矩有禮儀嗎?野人才是她這亂躥亂走的模樣!

“事出有因。”文姑娘這樣道。

事出必有因,安王也在想。鎮定下來把閒雜人等打發走,雖然尷尬,也不得不即時聽一聽可以在這裡聽的話。

頭一句就是埋怨:“你怎麼來了?原籍出了什麼事情!”

文姑娘怒從心頭起,化爲陣陣悲涼。看來他並不歡迎。因怒而字字不瞞:“王爺出宮有府第後,家中祖父爲王爺籌劃,有些老親舊知己要走動。因有些人家只有女眷們在,男子上門不好說話,讓我一處一處拜見。離京裡近了,又寫信讓我伺機進京,打聽聖旨幾時下,再回家接旨不遲。加壽姑娘生日是個好機會,不敢不來拜見,既來了,自當的見見王爺。”

安王皺眉,這隻有女眷還籠絡什麼呢?這是袁家不方便詢問,說聲:“知道了,那你哪天回去?聖旨後年下,你可以回家了。”

文姑娘目不轉睛盯着他:“王爺,跟我來的是家中號稱智囊的長輩。”

安王本能覺得不妙:“怎麼講?”

“離京裡近,消息快。聽說王爺在女人上面不檢點,太子殿下潔身自好,獨您沒分清輕重。長輩和我商議後,一面寫信家中,一面送我進京見您。”文姑娘憋着氣:“京中風氣大改,未婚妻子幫忙主中饋這事情您隻字沒提過,如今我只得自己提出,橫豎,爲着您好。”

------題外話------

麼麼噠麼麼,明天會更早些哈。

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3章 ,安大姑娘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708章 ,到蘇州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321章 ,難以選擇,又必須選擇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646章 ,大功課第14章 ,消息確定第328章 ,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463章 ,馬浦遭殃第452章 ,太上皇發威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516章 ,正常袁二,只此一家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416章 ,皇帝的報復(一)第392章 ,爲獸頭們的憤然第49章 ,欺負第381章 ,福祿壽喜同進家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799章 ,蘇赫隕落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686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392章 ,爲獸頭們的憤然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184章 ,誰敢傷舅爺?第129章 ,狡猾第321章 ,難以選擇,又必須選擇第163章 ,進宮第280章 ,豬爹爹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134章 ,動心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747章 ,爲加喜之爭第114章 ,承擔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118章 ,私房第735章 ,小黑子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227章 ,遇到登徒子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99章 ,做紅包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703章 ,不追究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312章 ,官作賊來賊作官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49章 ,欺負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331章 ,倒黴的萬大同第244章 ,說親事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365章 ,狐狸尾巴第110章 ,明瞭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332章 ,第141章 ,分錢第309章 ,醬鴨與白光鴨第99章 ,做紅包第500章 ,爲加福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