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侯爺入獄

在常巧秀對嫡親祖父紮起小手,擺出的鬥雞模樣下;在元皓把小拳頭揮舞不停下;在躲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柳雲若注視下,忠毅侯讓帶走。

另一個小身影,韓正經緊跟不丟。

古代的鐵鎖,掛在脖子上,有的垂下拖着地。沒有力氣的人,一步一晃當,老遠就知道過來的是犯人。

袁訓把它們全握在手裡,但手包不過來,垂下一些在半空中晃悠。

韓正經先是跟在最後的捕快後面,出街口見到捕快們沒有攆他。小跑幾步,用他的小手幫着袁訓擡起鐵鏈。

“正經,回去吧。”袁訓對他笑笑。

韓正經不回話,但固執的不走。

鐵鏈太重,走幾步,他就放下來。歇會兒,再用小手幫袁訓託着。他的大眼睛裡很快蓄滿淚水,用袖子抹一抹繼續跟上。

他的奶媽和家人沒有勸阻他,默默地走在兩邊的人流議論聲裡。看這樣子,是打算一直送到詔獄。

……

袁家門外,柳雲若在升起可以曬化人的日頭裡面,肯定不是曬的,但心思比出來時更混亂。這使得他原地不動,傻傻無助的對着地面茫然。

耳邊眼角,一道人影閃過去,再一道馬影子閃過去,再又一道……說話聲好似從遙遠天際過來。

“爹爹不讓進宮怎麼辦?”

“去見大姐,大家夥兒商議。”

“加福昨天不在家睡,也要對她說下。”

拐出街口的馬蹄聲中,柳雲若跟着有些心思活動。袁家的孩子全去尋人幫忙,他去找誰幫父親呢?他拔腿就跑。

“小爺,”他的家人是隨後跟上的,叫住他問:“您不去家裡安慰夫人麼?再不然,老爺走時吩咐,讓您不要丟下功課。您這是去哪兒?”

柳雲若繃着面容:“進宮!見娘娘。”

他的家人帶的有馬,簇擁着他去了。

……

袁家的孩子先到太子府上,撒丫子飛奔進去,見到加壽在常坐的客廳上聽董大學士說書。

“大姐大姐,祖父。”執瑜執璞滿身大汗,香姐兒滿身大汗,元皓讓隨從馱着,太胖了太熱了滿身大汗。衝進去都在喘息。

董大學士先讓嚇一跳:“哥兒姐兒,你們淘氣呢?”加壽笑靨如花,驕傲自得地道:“想我了不是?讓我猜猜,還有加喜也想我了,讓你們來看我。”

“爹爹下詔獄了。”執瑜衝口而出。

“不可能!”這是加壽第一反應。

董大學士沉下臉:“細細說來我聽。”

孩子們七嘴八舌把記住的聖旨說完,董大學士往外喝命自己家人:“你隨我常進宮,公公們你認得,把聖旨底稿抄來我看。”他也不信,但又信孩子們不會亂說,到底要自己看看才放心。

家人知道事情嚴重,進宮人頭兒又熟悉,來去飛快,回來的時候,太子也讓驚動,也在這裡等着。

家人雙手呈上抄來的聖旨,嘴裡回着話:“老爺,奇怪呢。侯爺和刑部裡柳侍郎是同一個聖旨,全是今天下旨,柳大人已讓發去城外做苦工。底稿全在這裡。”

太子震驚,董大學士震驚。孩子們催着看,擠在一起,見兩道聖旨除去名字和發去的地方不一樣以外,罪名一個字不錯。

董大學士眉頭陰雨欲來:“這與他們兩個人都有關連。”

“去救爹爹啊,”過來的孩子們催促加壽:“進宮,大姐去不去?”

“慢着!”董大學士面沉如水:“皇上不顧太后顏面皇后顏面太子殿下顏面,也不顧大捷之功,這事情內情不小,最好先弄明白再去見太后。不然,去到也是碰釘子。要是再把皇上觸怒一回,”

董大學士下一句話嚥了回去。

孩子們不解,加壽補充:“會讓皇上與太后不和,與皇后娘娘不和。”

“啊?”孩子們聽懂這話,倒抽一口涼氣。元皓是跟着抽。

這裡除去元皓以外,全是已自身有功勳,可以算懂事體的小大人。太子也沒有避諱,明示給他們:“離間,會讓岳父罪名更重。”

除去元皓小王爺不懂以外,別的人包括董大學士面色又一沉。離間皇帝夫妻關係也就罷了,帝后本來就不親密,但離間太后和皇帝母子關係,讓太后背上“爲孃家枉法,慈恩不再”的名聲,讓皇帝背上“不孝”的名聲,落幾個人頭並非不可能。

執瑜蹲下來,抱住自己胖腦袋想主意。

雙胞胎心意相通,執璞蹲在他身邊,抱住他胖腦袋想主意。

加壽有椅子坐,坐着抱住自己胖面龐。香姐兒也一樣,雙手扶額角尋思。

元皓最後一個,蹲在他最喜歡的加壽姐姐椅子前面,學着表哥們胖手抱住胖腦袋。他不明白爲什麼這姿勢,就擠巴着眼睛算有件事情做。

好孩子沒跟來,不在這裡。

董大學士見到,又心疼又憐惜。放緩嗓音再次提醒他們:“先得把罪名弄清楚,”

“爹爹不說,說不要擔心。”執瑜乾巴巴。

太子拿了主意:“今年沒有戰事,使臣們已回各國。梁山王爲威懾練兵不止,但軍需上比打仗時清楚的多。我岳父又素來謹慎,軍需上不會栽跟斗。他主管兵部,安插官員也小心,今年只有一個到兵部的官員是他親戚,文章侯府排行第三。這也不是大事……要弄明白罪名,得進宮去。”

“我去!”加壽跳下椅子,元皓擡頭看她,加壽恰好看過來。露出笑容:“元皓跟我去就行了。”

董大學士的家人結結巴巴:“一早,皇上就有口諭,凡給忠毅侯柳侍郎求情人等,一律打出宮門。有官者,降三等。”

加壽對元皓挑挑眉頭,元皓居然明白,喜歡的蹦跳:“元皓去,誰也攔不住。”

董大學士叮嚀幾句,太子叮嚀幾句,說些弄清罪名原因,他們就會進宮的話,把表姐弟打發走。

“祖父,”加壽身影一消失在視線裡,執瑜執璞齊聲喊道。董大學士擠出笑容,還以爲孩子們需要他的勸解話:“不要擔心,雖然侯爺說不要見太后,但有太后呢,你們放寬心。”

執瑜執璞再次齊聲:“我們想通,爹爹說得對,不尋太后。”

“該去尋的時候,還是要去尋的。”董大學士擰眉也在想對策,但讓執瑜執璞出其不意的話打斷。

胖兄弟們高昂着腦袋:“我們信爹爹沒有罪名,會弄清楚的。但弄清楚以前,我們得做點兒什麼。總去尋太后,好似我們沒本事。我可以,”執瑜拍拍胖胸脯。

執璞跟上,拍得胖胸脯也小有搖晃。

兄弟倆個又一次齊聲:“我們可以立功,縱然爹爹有不是,也將功補過。”

正憂愁的香姐兒醍醐灌頂,走到哥哥們肩旁,小臉兒上毅然決然,也對董大學士和太子道:“二妹去年的功勞要是可以抵,全給爹爹補過。要是去年的不算,二妹今年還會立很多的功勞。沒有疫病,二妹也會再有功勞。”

袁家的孩子是出了名的聰明,想到這句話也許順理成章,但董大學士沒有聽完,就左一把右一把,把胖兄弟一左一右摟在懷裡。太子殿下手慢,把香姐兒抓在手裡。

香姐兒的話一結束,董大學士激動的顫抖着笑,太子殿下也笑得異常愉快。他們不是建立在“上有太后”這條件上放心地笑,而是深深爲孩子們驕傲,爲袁訓驕傲。

董大學士想有這些好孩子們,自己爲加壽做乾淨一切背後陰暗事他也願意,這陰暗未必就是殺人放火。如放在以前他對忠勇王府會不聞不問,爲針對張大學士而收徒弟,這原因擺在明處,總是別有用心。

太子在心中對這一家人的喜歡,又多出驕人的一筆。

隨着他們的話,太子也有一個主意:“罪名不清楚時,我爲岳父求情,父皇只會責備我。但瑜哥璞哥和二妹年紀小小,就有補過之心,我爲你們代呈,看父皇喜歡的話,順便也就求情。”

董大學士依然很穩,還是剛纔那句:“別急殿下,理是這樣的道理,做起來要妥帖。”

“先立功!”孩子們嚴肅的板起面容。

太子柔聲道:“哪有說立功就有功可立?勸你們也彆着急。再說,你們夜巡還有舊功勞在,盤點盤點能用上。”

董大學士點頭:“就是殿下這話,咱們合計合計,把侯爺以前的功勞,孩子們你們的功勞,還有侯夫人的功勞,呵呵,你們家的功勞不會小。”

“那得問冷捕頭,他久跟父皇,他是最有數的那個。”太子扭頭往外,打算讓人請冷捕頭來時,執瑜執璞歡聲也道:“是了,請太子哥哥快請冷捕頭來,他說過夜巡中緝拿到在逃的大盜功勞不小,讓他快說上十幾件子,我們立即去拿。”

這不是一笑再笑的時候,董大學士也忍俊不禁,太子裝出受驚嚇:“十幾件子大盜?你們口氣真不小。”

香姐兒急了:“那二妹呢,二妹做什麼呢?”

“二姑娘,你管的疫病直到今天還沒有交差吧?”董大學士胸有成竹:“皇上的意思要防一年,也就是你當差要到今年秋天。就是秋天你們散了隊伍,隨時起風寒等方便過上人的病,你也隨時是個攬總兒的,別人沒有你熟悉不是?你這還不是大功勞嗎?你又急的是什麼?”

香姐兒稍稍定下心。

冷捕頭過來時,大家開始算功勞。董大學士多一個心思,見他們談的有章法,藉口有事往外面走去。他也許是淨手,別人就沒問。這是加壽管家上學的地方,董大學士離了這裡,直奔太子書房。

見到張大學士,董大學士湊到他身邊就是一句:“袁柳二家出事了。”張大學士手一抖,拿着的筆落到桌上,墨汁濺了自己一身。

袁訓接聖旨是一早,孩子們隨即來見加壽,加壽出宮從來早,孩子們才能在太子府中找到她。隨後打發人往宮裡去打聽有個來回的空兒,但太子府離宮中近,張大學士素來也是一早到太子府上,外面的消息還沒有聽到,董大學士就成頭一個告訴他的人。

兩雙久經風霜而睿智的眼光碰了碰,張大學士放下最近的成見起身。袁家是加壽的孃家,柳家是太子的舅家,張大學士想不震撼都難。過了遇事就手忙腳亂的年紀,也就沒有驚動別人。董大學士一個眼色,張大學士踱步跟上。

往哪裡去商議倒不知道,不過他們一前一後約賞花看水般走出。

……

蕭戰收到香姐兒派人送來的消息,帶上加福到祖父面前:“我們得趕去看看。”

就要走,老王叫住他,眸子裡因嚴肅而深不可測:“我這就讓人去問明原因,在沒回話以前,你們兩個記住,少說話,免得再添禍事。”

蕭戰和加福答應着,出二門上馬,先往詔獄裡來看袁訓。

袁訓用走的,剛剛到詔獄。

韓正經有素日一早去看錶哥們練武,他也跟着亂踢亂打的底子在,居然走着跟到這裡。四月大日頭下面揮汗如雨,沒有果子露沒有水,也沒有讓奶媽抱,反而還爲袁訓託了半路子的鐵鎖鏈。

雖然他託與不託關係不大,但小心眼裡的一片心意在其中。

一進獄門,常都御史去尋這裡官員交涉,袁訓低頭心疼韓正經:“去陰涼底下呆會兒,看你曬的臉通紅。”

“姨丈也去。”韓正經說着,往袁訓說的樹底下瞄,眼角見到幾個官員走過來。

“不許碰我姨丈!”韓正經快要哭出來,往袁訓身前一跳,張開雙手把他擋住。

袁訓無奈,不忍心責備,也得責備:“讓開,大人們辦案,沒有你的事情。”

過來的官員放聲大笑,眼睛卻不是看到韓正經稚氣,而是盯着袁訓。

爲首的一個笑得可以聲聞到大門外面,他甚至拱了拱手,如同袁訓還有官職的時候:“侯爺,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您給盼來了。”在他後面的官員們跟着嘻嘻。

常都御史是奉旨押解袁訓,不是奉旨羞辱袁訓,聞言動怒。辦好交接手續,同走過來的他指責:“孫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

主管詔獄的孫大人壞笑一地:“見到侯爺,我們心裡一塊大石就落下去。常大人您不知道,打去年梁山王沒有報大捷的時候,我們就給侯爺設好單間兒,好牀好桌子,去年門也新,是舊門壞了,新做的一個。不想,侯夫人有了,侯爺躲過去。我們一尋思,我們撲了個空。今年來了,您說我們該不該喜歡。”

另一個官員笑得伸頭探腦:“一早我接到話,把我喜歡的不行。侯爺您請,我家今年過年掛的斗方,這就有了着落。”

他們滿面帶笑,韓正經認爲不是壞意,就讓開來。常都御史氣的更狠,本就對袁訓莫明下獄認爲冤枉的他咆哮:“在押犯人不許羞辱不許虐待,不然老夫我彈劾你們。”

以孫大人爲首,詔獄官員鬨然大笑。孫大人笑得肩頭抽動:“常大人,你到了這裡,把人交給我們,您可以門外請了。至於侯爺麼,剛得了加喜姑娘,爲太后把福祿壽喜添齊全,又沒有確切罪名,莫須有這事情,想來太后那關過不了。我們怎麼敢虐待?他不過是呆上兩天,依然要回家,還是那官比我高,我要奉承的人。”

常都御史大張着準備接話的嘴巴僵在原地,好一會兒收攏,正要說你明白就好,另一個官員鬼頭鬼腦接話:“孫大人此言差矣,到我們手底下,哪能不虐待?不寫上一百張字大家夥兒分得滿意,咱們可不饒人。”

孫大人滿面紅光:“你小子今兒腦袋靈光,是這個理兒。”對着袁訓繼續壞笑:“侯爺請,從知道您要來,可把我們樂壞了。紙已鋪好,墨也研好,您今天不寫到我們滿意,我們可是不客氣的。”

跟他出來的人一起壞笑,一起道:“我們可是不客氣的。”

常都御史搖搖頭,想起來詔獄特色傳聞。

往這裡關的人,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國戚達官。頭一天興許悽慘入獄,第二天升官的都有。詔獄的官員從來聰明,以不得罪爲首要管理手段。不但能跟着混吃混喝,不落井下石的還能結交到人。

他們也就能對袁訓入獄分析的入木三分,也順便把擔驚受怕的常都御史給開導。

常大人轉過身子,還真的不再過問。但耳邊一個暴喝聲出來,一個黑臉孩子和一個玉雪可愛孩子跳進來。黑臉孩子大發脾氣:“誰敢對我岳父不客氣,剛纔不客氣的話是誰說的,給我站出來,先吃小爺三錘!”

官員們笑得太響亮,讓蕭戰聽到最後一句。

旁邊那個不用問是加福,加福顰着小眉頭勸道:“戰哥兒,祖父讓你不要亂使性子。”但下一句,加福陰沉起小面容,小眼神陰森森,也在一干子官員裡尋找着:“剛纔那話是誰說的?按律法這是應該說的話嗎?站出來,我不打你,我要揪你去見皇上!”

官員們齊齊打個寒噤,剛纔挑頭說玩笑話不客氣的那個一縮腦袋,在人後面大氣兒也不敢喘。

這一對可不是好惹的。福姑娘是福星下凡,招惹她不是自己晦氣。小王爺是個無理佔三分。更有一點,他背後還有他的祖父梁山老王,無理更佔三分。這樣一算,惹了小的出來老的,祖孫兩個沒理要佔上六分不是?

這誰能惹得起?大家惴惴不安。

“哇!”一聲大哭先於袁訓開口出來,韓正經憋屈到現在,小心眼兒裡有個哥哥姐姐會來營救的想法纔跟出來。見到加福表姐好似見到救星出現。小手一指,大哭指證:“他,是他!”

他指中帶來袁訓的常大人。

蕭戰纔不管這是加福親戚中的長輩,立即銅鈴大眼瞪起來,隨時就要發飈,袁訓怒斥:“放肆,你們倆個給我消停消停!”

扭身對常大人欠欠身子:“大人是奉旨來的,請去見皇上覆命。小孩子不懂事體,萬勿見怪。”

常大人擺擺手:“孩子們爲父母,這本應當應份。”說過往外面走,有意無意地在蕭戰和加福面上掃一眼,好似防備他們隨時出手。

這一對小夫妻也是玲瓏剔透,加福對袁訓小跑過去:“爹爹,出了什麼事情?”蕭戰一拍腦袋:“我馬上帶的有吃的,岳父我去拿。”跟在常大人後面出來。

一出大門,常大人裝着要和蕭戰分開,對他瞄瞄,低聲道:“去見太后,見不到,也要想法子見。”蕭戰抓緊時間問道:“怎麼了?”常大人給他一個茫然的表情:“我也不清楚。”

小王爺是強橫,莽撞早就下去。見常大人跟的還有捕快等人,算當着人冒險知會。這就躬身一禮:“對不住,剛纔的話您別跟我生氣。”常都御史眼前是他,腦海裡閃過的卻是不久前袁家門外憤怒的執瑜執璞,尖聲找破綻的香姐兒等,這讓他從到袁家宣旨以來,這纔有了笑容。

“好孩子。”他嘴上說出上半句,下半句是你們要幫忙了,沒說,全在眼睛裡,對蕭戰略一凝視,上馬回宮去覆命。

蕭戰從馬褡褳裡取一包備給加福的點心,拿在手裡走進去。

讓他和加福過來一說話,詔獄裡官員不敢再和袁訓玩笑,把他送進單身牢房。袁訓和加福說話,韓正經一哭停不下來,袁訓間中還哄着他。

見蕭戰過來,袁訓板起臉:“戰哥兒,今天真胡鬧!”蕭戰嘿嘿,送上點心。袁訓接過,對他還是沒好氣:“不許去找太后,聽到沒有。”蕭戰不是執瑜執璞,對父親的話有嚴格執行的約束。蕭戰答應得順暢:“知道了。”心裡卻想,爲什麼不找,我這就去找。

戰哥兒從來主意多,等袁訓把加福也交待幾句,自然是不說他獲罪的原因,而加福不死心還在問時,蕭戰喚她:“福姐兒,這裡沒法子睡,咱們是不是回家去,一來安慰岳母,二來哄哄小七,三來讓稱心如意把被臥送來,四來,”對韓正經擠擠眼,因他今天的表現,眼睛朝天的蕭戰對他親切許多:“把他送回去,你哭什麼,又哭不出來曲子能解悶。”

袁訓聽過欣慰:“這是懂事孩子,回家去讓小七不要哭。”韓正經卻不肯走,攥着袁訓衣角:“我陪姨丈。”袁訓摸着他頭:“這是牢房,你小小年紀就蹲這裡可不是好聽事情。”

韓正經想想:“那我外面陪姨丈,我其實比元皓小王爺、好孩子會說話,我可以陪着說話。”

蕭戰見帶不走他,就由他去,和加福出來,先去見這裡官員。官員們也是說:“您有跟我們生氣的功夫,不如去見太后。”蕭戰丟下幾句話:“不許動刑,不許待的差,我們這就去見太后,不要對我岳父說。中午送酒菜給岳父,也有你們的。”

官員們倒不爲酒菜,謝天謝地的把他們送走,不放心讓把門的望風,他們一擁出門,抱着筆墨紙硯來見袁訓:“侯爺,寫一張吧,”

“這裡靜,是寫字的好地方。”

韓正經聽話不再進去,但在門外手攥成小拳頭,瞪着烏黑眼睛,好似有人行不軌,他能事先看出來,或阻止得動似的。

袁訓覺得無聊,也必須得打發走他們,接筆寫了起來。

……

這個時候的袁家,消息傳到借住的親戚耳朵裡,他們到書房把關安圍住。關安是袁訓事先說過,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們不要有過激行動,還有哄一鬨親戚們,一找就在。

這些人來自邊城,天性裡犯着野。是輔國公府的親戚,總和輔國公府有恩情上的來往。

又受到袁訓的恩情,在招待數年上面,他們是按月出一些伙食費用,但寶珠對他們的招待由衣裳到飲食遠超過他們給的銀錢。家學裡好先生,是他們自己進京也不能請到。住在侯府安全上也有保障。

聽說袁訓莫明讓拿,在龍氏兄弟的帶領下,他們羣情激奮。

“是什麼罪名?”

“誰敢陷害?”

“找他事情去!”

“我們上書,爲侯爺申辯。大捷有功,前朝沒有。”

“我們去宮門外面靜坐,不放侯爺,得給說法。”

“肯定有個大奸臣,說出名字來,我們不怕他。”

關安腦袋嗡嗡個不停,心想侯爺料事如神,沒讓自己跟去太對不過。不然這些人一窩風的出了去,皇上正氣惱侯爺和柳大人隱瞞他,又要添一層氣,君威難測變成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好玩的。

關安跳到門階前的石墩上,放開嗓門兒大吼:“都閉嘴!”叫好幾聲,才把人聲壓下去。

衆人虎視眈眈,隨時一觸即發。

關安是個莽漢,也心裡暗罵一聲,難得的深刻理解凡事要冷靜的真諦。侯爺還有太后呢,你們這些人全忘記了?你們這模樣兒出去,怕別人不敢污衊侯爺不服聖意,有點兒盤查就想造反嗎?

他先吼龍氏兄弟:“皇上對侯爺皇恩浩蕩,你們不要亂挑事情。”這話是根據袁訓的意思而出來,免得皇上打聽到心裡猜疑增大。權臣家裡有幾個來自宮裡的探子,歷朝歷代裡並不少見。

龍氏兄弟可不服氣,龍二的大兒子龍顯邦氣憤莫明:“姓關的,我今天才看出你這小人嘴臉!我九叔顯赫的時候,你跟在家裡有吃有喝有官升。我九叔沒有原因的讓拿了,你反而還說什麼……”

龍三的兒子龍顯昌一把捂住他的嘴,把他下面那句“皇恩浩蕩”堵回去。

關安這粗漢子憂愁的不行,他到袁訓身邊去,是任保爲報和太后的主僕恩情。他留在袁訓身邊,是袁訓讓他佩服。在龍顯邦的話出來以後,關安又一回佩服侯爺,他說的太對不過,家裡的人太平日子過上幾年,就凡事兒只記得住臉面前的好,忘記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可以說,失了危難時候應對的主張。

這一個一個的,只想撒野上來。

關安早就想通,侯爺執意完成和柳侍郎的十年之約,這是漢子所爲。但遭受猜忌,並不能完全怪皇帝多心。

關安本來想不到這些,是袁訓打了一個簡單比喻:“如你老關有心事揹着我,你和從軍中跟我回京的小子們揹着我要好,一好就是十年,對着我沒事人兒一樣,我紋風兒不知,至少我認爲你不拿我當知己。”

關安打個激靈以後,他明白不能再明白。他想到天豹一去幾年音信全無,但他有時候思念,問袁訓時,袁訓還肯說去了有前程的地方。如果侯爺說別管他,我也不知道,和“有前程”這句回答相比,還是這句讓人覺得當年戰場上兄弟親切不改。

再想想蔣德是太后指派,但瞞自己防自己好幾年,爲瞞自己防自己怕自己不是真心和袁訓好,又找不到自己一直跟隨袁將軍不離開的原因,纔跟自己表面上兄弟好,關安到現在也瞧不起他。

曾想過你老蔣要是透一點兒風,也是拿我老關當兄弟看。關安可以理解蔣德出自宮裡全這德性,跟他舅舅任保似的,這個事不要問,那個話不要說,但舅舅是他的舅舅,再隱瞞也是他舅舅,跟蔣德一呆好幾年,有時候關安對他產生兄弟情,在最後蔣德身份曝光,把這情意擊得粉碎。

蔣德最讓關安恨的牙癢的一點,是袁訓回京後,你蔣德眼裡有我,你應該約個酒局,暗示一回吧。關安卻是在加壽姑娘回家時,才弄得明明白白,把他氣的告訴自己,這輩子也不要拿這種人當朋友,他壓根兒就沒瞧得起自己過。

關安對皇帝的猜忌想的不透徹,卻透徹隱瞞十年這事情,看太后份上對侯爺是真心不錯的皇上,有氣要生在情理之中。

袁訓在昨天晚上見過寶珠,就明智的和關安長談,讓關安口口聲聲咬住皇恩浩蕩不放,關安深以爲然。

更對龍氏兄弟憤怒:“侯爺的一切全是皇上給的,皇上要查一查,侯爺沒事情,他會回來的,你們亂什麼!”

龍顯邦把龍顯昌掙開,咬牙低語:“現在要是想收回去呢?皇上不想給了怎麼辦?”龍顯昌醒悟:“顯邦,九叔有太后在呢,還有加壽,你說話小心。”

龍顯邦剛有些明瞭,關安劈面一通的大罵過來。

“鬧什麼鬧什麼鬧什麼!誰跟你們說有奸臣來着!侯爺人緣兒多好,怎麼會有奸臣。再說有皇上,皇上明察秋毫,有奸臣皇上難道容他!回去看你們的書,今天都不上學嗎?瞎想亂想胡想,都走,不許胡鬧!”

龍顯邦下去的火氣騰騰又上來,對着兄弟們煽動:“你們看看可不可恨?九叔讓拿,姓關的倒沒事兒?他不是應該隨九叔去獄裡侍候?我看,說不好他就是內奸,他誣告了九叔什麼!”

龍氏兄弟一起睜大眼睛,龍大的兒子龍顯貴先於兄弟們在袁家養着,看見的多,也生氣地道:“是啊,九叔對他多好,九叔去衙門,他是個跟班!九叔讓拿,他爲什麼不去!”

龍顯邦怒喝一聲:“姓關的,你給我們說說明白,你還閒站在這裡,反過來罵我們嘈嘈,你是什麼居心!”

這一點袁訓昨天也沒有想到,關安只能是個呆住,很不高興地道:“我什麼居心?我這不是勸你們,讓你們不要亂想。皇恩浩蕩,”

一直阻止的龍顯昌也聽不下去,怒目把關安打斷:“我們都知道皇恩浩蕩,但皇恩浩蕩之下,九叔讓冤枉的抓走,你閒在這裡,問你呢,你居心何在!”

原本就存在忠毅侯這個人很好,皇上你肯定信了奸臣的怒火,在龍氏兄弟一句兩句的話出來後,讓大風吹過似的,呼呼的高漲。

亂聲現在不對着奸臣,只對着關安:“說!跟你有關嗎!”

“你見天兒跟侯爺,侯爺有錯,你卻沒事情!”

“就是你沒事情,要查侯爺,也應該把你拿走,頭一個審問你!”

關安心想我不是柳侍郎,皇上拿我也不能出氣,他當然不拿我。關安在袁訓出門後,已讓人去打聽柳家,說柳家更慘,摘了一堆的烏紗帽,以爲大難臨頭,不明就裡闔家大哭的人不是一家。面對指責,他反而想笑,不是怕你們這羣混蛋鬧事情,我老關早就去侍候侯爺。

你們害我站在這裡跟你們廢話,你們倒還有理了。

站在這裡的如果是阮小二,會解釋得有條不紊。站在這裡的如果是韓世拓,也會有一通穩妥的勸解話。但這是關安,他打仗行,嘴笨說不好。心想我皇恩浩蕩都說好幾遍,你們還是糊塗蛋兒也就罷了,又來尋我老關的晦氣。

他只想攆散了人,這就一聲大喝:“再不走的,讓人告訴學裡,讓先生們打你們。”

關將軍沒說我打你們也算剋制,但聽的人火上澆油的亂了起來。

“讓他說明白,看是不是有鬼!”

叫聲中,龍氏兄弟紅了眼睛,親戚們紅了眼睛。捕風捉影這東西,有時候來得排山倒海般快,起與無形,卻轟轟烈烈。

書房的小子們見勢不妙,幫着關安呼喝:“爺們別鬧,我們作證,侯爺走的時候,讓一切聽關爺的。”

龍七的兒子忿忿仇恨:“只怕九叔這個時候,也還沒看清他的真面目吧?”

這一句添上一句的,龍氏兄弟都有吼聲:“先拿下他,再去幫九叔申冤!”

關安冷笑:“你們想亂,休想休想!”一伸手:“取我大刀來!”書房的小子也各取兵器,龍氏兄弟帶着親戚一百來人,往前就撲……

“住手!不許胡鬧。”有一個嗓音清靈靈的,動聽好似最悅耳的斷玉聲出來,但飽含怒氣,致使有些僵硬。

隨後,男男女女的阻止聲壓住龍氏兄弟的胡鬧聲:“小爺們住手,侯夫人到了。”

“爲小爺們胡鬧,侯夫人正養身子呢,也坐轎來了。小爺們快安生吧”

一頂遮蓋密不透風的軟轎讓簇擁而來。

……

早在袁訓讓帶走,寶珠得到消息,先讓人去看的就是成年的親戚們。得知他們在學裡,再找孩子們時,只有常巧秀一個人哭哭啼啼回來,說哥哥姐姐們不帶她去救姨丈,不好的表哥也跟出街口不見了。

不能拋頭露面這話,讓好孩子不能如韓正經般溜走。袁夫人帶她去安老太太那邊,哄她和老太太兩個人。衛氏陪着寶珠,寶珠正勸解着她,書房裡回話有鬨鬧,寶珠分析利弊,衛氏才肯讓她出來。

好在是夏天,又不用竹轎。暖轎悶熱,但勝在寶珠不會吹風。拆了門,直擡到房中,寶珠上轎後再擡出來。

這就及時阻止龍氏兄弟,而龍氏兄弟聽出是寶珠嗓音,嚇得慌亂不已。

九嬸?

昨天剛生過加喜的九嬸出房門?

------題外話------

本書出版文即將在各大網站上架出售,感謝一直支持本書的親,請多多支持哈。書名不改。

豪門世家的生存之道,爾虞我詐的重重考驗,矢志不渝的堅貞愛情!

爲一紙言諾,願隨海誓山盟美眷如花;

捧一心一意,守住海枯石爛似水年華。

隨書贈送精美書籤和大海報,值得收藏。

另:網文和出版文,會有一些不同。連載結局,依前言明年不變。麼麼噠求票票。

第244章 ,說親事第469章 ,局中局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551章 ,被迫送禮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213章 ,諒解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276章 ,吉瑞和妖法第330章 ,堵住小王爺的嘴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246章 ,分東西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838章 ,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93章 ,表妹很多第791章 ,歐陽容駕鶴第248章 ,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94章 ,神采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540章 ,至於嘛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379章 ,翁婿某一回合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505章 ,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246章 ,分東西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195章 ,寶珠進城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36章 ,飯堂風波第128章 ,夫唱婦隨第217章 ,驚馬第83章 ,應對第296章 ,迷香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676章 ,學菜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834章 ,執瑜去水軍第449章 ,奔喪第809章 ,眼饞孫子第119章 ,大方?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55章 ,求救第753章 ,進家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181章 ,表兇最周到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576章 ,好是什麼東東?第20章 ,非議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38章 ,消息確定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578章 ,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391章 ,煙火破謠言第102章 ,訂親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655章 ,蕭戰送花示威第56章 ,約定第83章 ,應對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117章 ,難比?第49章 ,欺負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778章 ,賜婚文家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363章 ,回京第62章 ,告狀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779章 ,過年錢第388章 ,防微杜漸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33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