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大度讓搶

謝氏和五奶奶的家人,不放心的原因這是兩個孩子。哪怕是兩個下人來接你們,也比他們讓人安心的多。

他們倒認爲跟着梁山王妃進京更好,還是一片怕孩子不能當大人家的想法,就希冀梁山王妃勸說執瑜執璞一起走,支起耳朵聽他們說話。

執瑜漲紅面龐,對梁山王妃笑嘻嘻,正在說服她:“出京的時候,祖母和爹爹母親讓好生的送表姐回鄉看祖母,我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表兄表姐們哈哈地笑了,一起取笑:“又是說這一句。”

執瑜執璞一起噘小嘴兒:“就是這樣的嘛,把表姐一根頭髮也沒有掉的送回來。”

執璞對錶姐們表示不喜歡的擺動小胖手:“如果她掉了頭髮,也是她自己碰掉的。”

那不服氣的勁頭兒,讓客廳上大人也哈哈笑出來。

梁山王妃笑着哄他們:“不錯,這樣很好,那跟着我,咱們回去也一起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好不好?”

執瑜執璞異口同聲:“可是回去的時候要路上玩耍,所以不跟着您。”說過擰着小胖手,扭着胖身子。梁山王妃恍然大悟,爲知道這算貪玩,所以有難爲情。

這真是少見,但是孩子們懂事的表現。梁山王妃笑吟吟,執瑜的奶媽在這裡,就問她:“除去你,還有什麼人跟着他們?”

奶媽道:“您請稍等,我叫來給您看。”出去不大會兒功夫,帶進來一隊人。

爲首的是個老人家,順伯拱手彎腰的笑:“見過王妃,侯爺派我和關爺孔爺陪着,還有太后給的一隊侍衛大人們,請您放心。小爺們頭一回自己出門,這是侯爺打小兒的願望,他三歲就偷過家裡的馬要跟上老國公去打仗,馬太高他沒上去,估計揣在心裡一直沒過來。小爺們過了年六週歲,能自己當家的接親戚,這是長進,我們早就打算好,陪着他們路上逛逛,見見山河和地理。”

梁山王妃見他滿面蒼老,卻精神不俗。又目光如電,想想袁夫人的家世就猜出來:“您以前是位將軍?”

“不愧是梁山王府的當家人,”順伯一翹大拇指:“我是跟老老國公的將軍,當時二品,哈哈,不值一提,後來跟着我家姑娘出嫁到袁家,現在是小爺們的玩伴兒,沒別的長處,就是小爺們要耍,我陪着,不安全的地方,不讓他們去。”

梁山王妃先放下一半的心,他們都能跟着送來,這回去料也無事。又去看另外幾個。

王妃在袁家小鎮上住過求兒子,認得孔青也知道他的底細,再看關安更是熟悉人。

蕭觀和妻子相聚的時候,免不了說一說親家。蕭觀咬着牙罵:“那蔣德就是個宮中老公兒多倆物件,我也不和他生氣了,我留不下來他我認栽。姓關的實在欺負我,我私下讓人許給他的官不錯啊,他奶奶的,不要老子,跟着小倌兒去當跟班。”

王妃勸他不要和親家生氣,這事作罷。

王妃對關安孔青也頷首:“二位也是放心的人。”看向侍衛時,見清一色的軒昂,有兩個是宮中有名。他們上前來見過王妃,也是和順伯一樣的說話:“請王妃放心,太后給我有懿旨,路上我們不麻煩過路官府,但有事決不自己扛着。小爺們是太后的命根子。”

梁山王妃和葛通夫人吃吃笑上兩聲,齊聲道:“這話說得是。”王妃不再堅持帶孩子一起走,她收到弟妹瑞慶長公主有喜的消息,中秋過後有喜,算日子在五月裡,她要提前趕回京去看視,孩子們卻要玩耍,梁山王妃答應下來。

太后派的有人,也不用她多派人手,像懷疑太后給的人不得力似的。同時孩子們還小,梁山王妃也忘記說長公主有了,執瑜和執璞就在路上轉到生了纔回去,這是後話。

謝氏指給家人看:“這下子可以放心了吧?”五奶奶對着家人也是滿面春風,徐徐解釋:“這兩個是太后的心尖子大寶貝。”

家人們這才無話,那邊又有禇大路指手劃腳說進京的熱鬧,把腰上佩戴的淡紫色繡嬌黃粉紅花卉的荷包亮出來。

“太后給的,加壽一定會請你們去她的小鎮上做客,太后賞錢買她的東西。”

今天是大年初一,方姨媽和方明珠等也早過來,一起面上生輝。邵氏張氏聽着禇大路越說越忘形:“姨媽對我好,姨丈也對我說,大姐還請我去太子府上做過客,香姐兒的屋子肯給我進,加福也好……”

一起瞪他,怕他不防備,當着王妃說小王爺不待見。禇大路倒沒忘記,睜大兩眼說瞎話:“小王爺也好,”

邵氏張氏鬆口氣,附合地對謝氏和五奶奶道:“是啊,你們算去着了,能進宮能去太子府上,普天之下,哪裡還有比宮裡和太子府上更大的地方?”

謝氏和五奶奶的孃家人喜笑顏開,尋找兩個胖小子,打算重新端詳他們,帶上點兒敬重,卻見到他們不知去了哪裡。

老國公房裡,執瑜執璞重新進來,老國公夫人從牀前讓開位置,執瑜握住老國公在外側的手臂,執璞把另一側手臂長長握住,一起懇求:“舅祖父也跟我們一起走,奉爹爹之命,接舅祖父回京。”

神氣活現的,懷裡各掏出一個花花綠綠的東西,老國公見一回笑一回。

“這就是你爹的令箭?你爹在兵部就用這樣的令箭,有人肯讓他糊弄嗎?”

接一個在手上再看一回,上面塗的有紅還有黃,有綠還有紫,比雞毛斑斕。

“這真是拿着雞毛當令箭不是?”老國公在手中擺擺。

把小小們哄出去,老國公咧着的嘴還閉不上。老國公夫人離愁上來,怕他送行那天會難過。事先的勸着:“出了正月才上路,好好的玩幾天吧。”

“我不難過。”老國公噙笑:“你想啊,他們五歲就知道來看我,過幾年保不齊就自己過來,我有盼頭了,你應該跟着我一起喜歡。”老國公夫人聽聽果然有道理。

“孩子們過了生日走,難得,爲他們好好操辦,給我多留些回想的。”老國公悠然:“一對好孩子啊。”

……

初五的那天,冰雪加上霜寒在春意裡。古人的親戚複雜,正月裡忙碌不停。

有錢的轎馬後面跟着家人,挑着禮物擡着禮物,沒錢的也抱起盒子點心。

滿大街的盒子點心裡,魏行想自己身前身後各跟一個公差,是不是很招眼睛。

其實大過年的,別人顧不上看他,就他自己尋思一回。

兩個公差是便衣,但臉上嚴峻一看就知。和興沖沖拜年的人做個對比,別人是陽春,他們是嚴寒白雪。

竟然不是刑部的人來拿自己去問話,是都察院。魏行慶幸還好,去了刑部都不是小事情,要是拿去大理寺,那就是最後定審。都察院是監查、彈劾和建議,還算有個迴旋餘地吧。

爲什麼原因找他,魏行心知肚明。太子府上姓冷的瞄上自己,太子殿下發狠的要和作祟的人過不去,姓冷的如今隨便拔根毛就是令箭。

他先是把柳家的人報上去十幾個,太子親自往宮裡去見皇上,全殺了。柳至也能忍,一聲分辨也無。

跟隨柳家的人簽名發難於太后的,又是三分之一請去都察院,其中的三分之一刑部裡受審,關在昭獄裡,準備開春後大理寺最後定罪。

餘下的三分之二刑部壓根不審,都察院裡直接定罪,關進昭獄,然後就在新年裡,不是重大案件,勾決也好,處置也好,全不在這時候給皇帝添堵,太子也不會無趣到過年和皇帝說罷免一批官員,也是新年後再說這事。

魏行反覆檢查自己最近的舉動,不會自己進去都察院,就直接進昭獄或刑部,也成爲等待罷免的那一個吧。

有一個人浮現在心頭,魏行告訴自己,我的底氣,我把他報出來。

一進都察院,見門房裡冷捕頭坐着喝茶,和看門的人吹牛吹得正歡樂。他眼皮子隨意一瞍就從魏行面上掃過,繼續向火。魏行也裝着沒看到他,但心神一凜,知道這纔是個關鍵人物。

好在早有準備,見他並不腿軟,進去問的也快。

“姓名。”

“卑職魏行。”

“籍貫。”

“河南開封城外小劉鎮小劉莊人氏,父親是舊書香門第,到祖父那裡敗落。有旁枝作外官,時常照應。卑職走科舉而得官,福王作亂途經我管轄之處,抵抗得力,因而調職入京。”

“大天教的林允文是哪裡人氏?”

忽然轉入正題,魏行也不慌不忙:“卑職不知。”

“你不認得他嗎?”問話的人沉下臉,滿室都好像一暗。

“回大人,卑職在進京以前,從不知道京裡有個大天教。認識他,是託一位去世的總兵王恩介紹。”

隔壁聽審的冷捕頭眯起眼,他倒自己先說出來了。冷捕頭是在馬浦丞相往刑部干涉時,把魏行納入眼中。但他是查他,並不是一直性的全天候跟蹤。

過一遍王恩認識的人,有魏行。過一遍魏行認識的人,有王恩。他們兩個的結交,還不如和別人的交往更密切,如上酒樓喝過酒,不過也就如此。

冷捕頭提議都察院問案,是魏行沒有足夠到刑部抓捕的證據,也還不至於送到大理寺受審。都察院監查,把他叫來。

這個人,又在馬浦手下,又和死了的王恩算認識,又在林允文放出來的頭一天晚上去見他,雖然隱私,但林允文剛放出去,又是舉報妖雲,不盯着他才叫奇怪。

就把魏行又看在眼睛裡。

冷捕頭往柳至那裡隨意一瞄:“咦,又是他?”柳至隨意地道:“不是你要查,有什麼對我說的?”

冷捕頭打個哈哈:“別急別急。”這不一急,就不急到林允文逃走,是誰幫的他呢?

頭號大嫌疑犯,魯豫。魯駙馬讓柳至送到獄裡。二號大嫌疑犯,馬浦。他有個干涉辦案的字據,一式三份,一份在刑部裡存檔,一份在宮中存檔,一份在左丞相席連諱手裡。

刑部尚書和馬浦過不去,說這案子是宮裡出來的,存一份在宮裡,分明是氣馬丞相,變着法子先弄個套擺着,千年萬年的,只要你馬丞相能活,這事情就是你身上的一筆。

馬丞相,是第二個讓懷疑的人。柳至查他,但他最近晦氣,自己也有數,鑽家裡不出門,老實過年,柳至沒看出他有不對。

第三號嫌疑犯,求過大天教的一衆人等,從官眷到商戶女眷。從達官貴人到有錢公子。把冷捕頭和柳至過年前幾個月忙的馬不停蹄,吃睡都欠。

第四號嫌疑犯,林允文的徒子和徒孫。柳至蹲點似的佈置人手纔拿到幾個,幾頓打讓他承認無頭貼子。

最後一批,纔是魏行。誰叫他認得馬浦,認得王恩,去過大天教。冷捕頭舒服的過幾天年,該讓他不舒服了。

本來王恩和大天教,應該是魏行躲避的話題,但他主動全說出來,冷捕頭和問話的人全警惕心大作,問話的人不用冷捕頭過來暗示,嚴厲問下去。

“總兵王恩是哪裡人氏!”

魏行報出來,再說得明明白白:“卑職和王總兵進京後認識,在某官的酒宴上面。隨後見面不多,那一陣子大天教正出風頭,他帶卑職去認識一家人,他死以後,那家人在年前找上我,問我大天教怎麼敗落,卑職對他解釋一番,他嘆說可惜,又說他們家曾經求過大天教,算是靈驗,想讓我再通個話,這全是王總兵帶累,卑職沒推辭開,就幫他走了一回。從此以後,一直出京公幹居多,再也沒有見過林允文。”

“哪個人家?”

“宮裡容妃娘娘的孃家,歐陽家。”

…。

柳至家的年酒也沒有擺完,剛從衙門轉一圈兒回來,還沒有進家門,讓冷捕頭叫住。

一五一十告訴他:“你家的老對頭,歐陽老大人提前放回京了。”

柳至前後看上一看:“這是大街上,你就在大街上對我說這些?”

“這樣說纔不會有人懷疑。”

柳至似笑非笑:“所以,你可能上姓魏的當了,他大大方方的去見林允文,也許就是他幫的林允文逃走。你趕快去查他出京都公幹了什麼,去的哪些地方?”

“查過了,馬丞相的手太長,春種秋收他要先行過問,這不知道是要拿地方官的錯,還是拿經手衙門的錯,姓魏的也好,別的人也好,一出京就難以過問,都說在衙門裡呆着,依我看躲青樓裡吃酒也沒有人管,我只能問到這裡。”

柳至挑挑眉頭:“該露馬腳總會露出來。”一晃腦袋:“空了?進來吃酒。”

冷捕頭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去不去,我不是年前去你家抓走人。”柳至嗤之以鼻:“你活幾十年,拿過多少人?你怕這個,不出門最好不過。”

“柳明他們都死了不是。”冷捕頭咧嘴:“聽說有妻有子。”

“怎樣?”柳至諷刺地問。

冷捕頭裝模作樣:“要是你不養活,都要我養活,我不敢進去,我找找別家的酒喝,今天小阮家裡請客,我去跟他們家小二斗嘴去。你去小心歐陽家。”

柳至隨意聳聳肩頭:“隨你。”和冷捕頭分開,走進家門,面色往下一沉。

背風雪的地方,一叢大的松柏下面,一個黑色衣衫的婦人對自己的兒子柳雲若說話。

那是柳明的遺孀。

見到柳至過來,柳明妻子慌亂起來,胡亂的行個禮,含糊說一聲:“未亡人初一不敢拜見,今天來拜年。”柳至冷冷嗯上一聲,帶上兒子就走,離開她,問柳雲若:“她和你說什麼?”

柳雲若一臉的糊塗:“正哭我有爹,她的孩子沒有爹,說到這裡父親來了。”

“以後少理會。”柳至叮囑一句,把兒子送進來交給妻子。面帶不悅:“如今家裡還沒有肅清,把孩子看好。還有怎麼讓柳明妻子進來的?”

柳夫人爲難:“自從柳明等人沒了,她糾上所有的未亡人,從城外親戚處一里一里的哭起,說她們丈夫死的不明不白,我不讓她們進來,像是你心虛。”

“我心虛!等下客人到齊,我當衆承認,我慫恿太子殺的人。他們倒肯信!”柳至負氣上來。

柳雲若瞪大眼:“父親,我知道不是你!我向着你!”柳至低頭一看:“你怎麼還在這裡?”沒防備把話當着孩子說出來。

柳夫人卻哭了,柳雲若又瞪大眼去看母親,柳至也嘆氣:“好了,你跟着聽話我知道,別哭了,大過年的。”

“我跟着聽家裡的人話我不怪,他們看不明白你背後熬多少心思。就是娘娘說話我忘記不得,年初二我給她送錢去,預備着她好給壽姐兒,她不肯收,聽說是我,讓太監傳話不必見了…。”柳夫人痛哭失聲,攬過兒子在懷裡,泣道:“好兒子,你父親沒有對不起家裡人,你要知道。”

柳雲若搖着她袖子,小孩子只會連聲道:“母親不哭,我知道我知道。”

柳至走過來,把妻子和兒子一起摟到懷裡,搖上幾搖,柔聲道:“別人說我,我也不怕,我也聽不見。別哭了,這事情總會有明白的一天。難道一輩子全是糊塗人?親戚們就要到了,去重新淨面,高高興興的,別讓人看出來。”

正說着,柳垣從外面進來,他是不避行跡直進外間的人,這就嚇了一跳:“這是怎麼了?這是過年不是。”

柳至放開妻子,也沒有太多難爲情,他也心疼妻子聽皇后的話。

這不像對柳明柳暉等人,是犯不着一般見識。對娘娘是無處可訴冤枉,覺得眼前一路黑到底,讓人難過的出不來。

哄幾下他也舒服,讓柳垣打斷,落落大方,打起笑容:“見到柳明妻子,她在痛惜柳明。”

柳夫人讓逗得帶淚一笑,這解釋扯到九天外面去。也就不哭,取帕子拭淚請柳垣坐。柳雲若撲上來問他:“叔叔叔叔,我父親是不是爲全家的大好人?”

“當然是。”柳垣回答過,心中有數,對柳至笑:“你又聽了話?”柳至雲淡風輕:“哪天不聽。”

“讓柳明妻子安心守寡,丈夫新喪,到處亂逛什麼!”柳垣打個抱不平,摸摸柳雲若的頭,讓他出去玩,對柳至道:“歐陽老大人氣還盛得狠呢。”

柳至鄙夷:“怎麼了?”

“年酒單子裡請的人不錯。”

柳至哼哼一聲,慢條斯理問:“有沒有請小袁?請到小袁纔算他客人不錯。”

柳垣忍俊不禁,柳夫人也失笑。

“有沒有請我?沒請到我,也不能算不錯。別的人,隨意去吧。”

柳至說過,柳垣把大拇指翹起:“說得好,這話有道理。”

……

袁家、掌珠夫妻今天在常家做客,常御史請袁訓、韓世拓正廳用茶,老太太和袁夫人是常夫人請去賞梅,掌珠和寶珠在玉珠房裡做客。

玉珠眼底有氣呼呼,她自以爲掩飾得當,卻不想掌珠這等粗枝大葉的人也看出來。

隨身都帶着孩子,小六扒着榻在玩,掌珠的兒子,真的叫個韓正道,小名經哥兒,和玉珠的姑娘,取名常巧秀,並排睡在榻上。

玉珠笑個不停:“韓正道,小名叫經哥兒?別人問起來怎麼回答。”掌珠有些憋氣,但這一回憋氣的喜歡。

“你姐丈說祖母給的名字,不叫不好,別人問起來,大名韓正道,小名韓正經。”

“很正道,很正經?哈哈,”玉珠笑得扶着小桌子。寶珠推她:“你喜歡了不是,總算大姐把你哄好,對我們說說你剛纔怎麼了?”

玉珠懊惱上來:“哪壺不開,偏就提哪壺。”

掌珠失笑:“清高的大才女,你一直離羣超世般的,也有今天這食煙火的氣色?”

玉珠鼓起腮,好似揣着許多解不開的氣。眼睛溜圓了問寶珠:“加壽今天來不來?香姐兒今天來不來?加福今天來不來?”

寶珠嫣然:“來啊,走親戚多熱鬧,要孩子們多多參與。現在是我們帶着他們走,等我們老了,是他們自己走動,多有趣兒。”

玉珠面色黑沉:“趁她們還沒有過來,都別來了吧。”掌珠都奇怪:“你和你二房裡還是不和,我們來幫襯你,讓她看看你有親親熱熱的姐妹,你卻嫌棄我們?”

“不是嫌棄你們,是不想讓她沾上福祿壽。”玉珠氣得不行,姐妹們坐得近,一隻手握住寶珠帕子,另一隻手捏緊掌珠袖子。

門簾子是低垂的,玉珠可以放心嚷嘛,反正小六也好,正經也好,巧秀也好,都聽不懂。

“幫我評評道理。從我出了月子,祖母見天兒的來,說玉珠你生得好,”

掌珠和寶珠撲哧都是一笑。

“我就覺得哪裡不對,果然,她過年前就想和我說話,我偏不理她。當初成親的時候,母親對我說,家裡有五個兒子,你當不了家,你的嫁妝省一省,又蒙寶珠給鋪子股份,母親說足夠用,讓我在房裡看一輩子書,別攬家事。我就回房抱巧秀,心想避開她也就算了。沒誠想啊,”

她哭喪着臉,掌珠爭着問:“她到你房裡來了?”寶珠爭着問:“她在你房門外候着?”

玉珠咬住銀牙:“她兩樣都幹全了!”

“哈哈哈……”寶珠樂翻了天。掌珠都瞅她:“有這麼好笑嗎?”小六回過頭,見母親大笑,也跟着嘿嘿。

寶珠抱過兒子,給他擦口水。忍住笑取笑玉珠:“三姐,你吃了虧?”玉珠沮喪:“是啊。”

掌珠納悶:“她主動賠禮不好嗎?怎麼叫吃虧?”掌珠聯想到自己家裡的四太太,是個死不認錯的主兒。

正經過滿月,沒有人請她,她厚着臉皮跟在裡面招待人,還請她的孃家人一起來道賀。

掌珠等着她說聲認錯的話兒,也就能原諒她。但至今沒有等到。私下裡和四太太難免碰面,四太太當時要是心情好,把頭一昂,雄糾糾過去。要是心情差,把頭一低,跟誰家受氣小媳婦似的過去。

掌珠恨的都想問到她臉上,既然沒有和好的意思,爲什麼過年也湊上來說經哥兒生得白嫩,偏就是不理當孃的。

掌珠對玉珠生出羨慕:“知錯能改的,還是好的。”寶珠一聽又要笑。

玉珠磨着牙:“大姐此言差矣。”

“哪裡差?”掌珠反問。

“她不是對我知錯,她就沒有知道錯的意思。她早就想和好,我就不理她。福王造反的時候,她趁火打劫,外面火起,四妹樹起大旗,滿京裡救人,她把我堵在房裡恨聲,說公婆偏心我這一房,說因爲我有個好妹妹。我就不和她好,她急了不是?我有個好妹妹,今天你們來做客,她還想當面做人,所以守在我房外,我不出去,索性進來。”

寶珠掌珠眸子亮晶晶,同聲追問:“她說了什麼?”

“她說五弟妹啊,咱們是一家人,哪有個不生氣拌嘴的,又是一年過去,咱們好了吧,有什麼錯,你別往心裡去。”玉珠酸着個臉。

掌珠脫口:“這話挺好啊。”把她一腔恨勾上來:“我們家那個就不會說!趕明兒,送她來學學。”

寶珠竊笑不已,玉珠更恨:“大姐,我沒有說她話不對。”掌珠疑惑:“那哪一句可氣,你看的書多,你教教我,免得我家四太太學會說,我都是個傻子不明白。”

玉珠直眉瞪眼,嘴脣抿緊。

掌珠又追問,玉珠不耐煩上來:“大姐你還明白嗎?你這麼聰明的人,你說什麼我教你,你以前哪裡聽別人的。”

掌珠乾瞪眼睛,兩個人相對瞪視,寶珠沒忍住,再次哈哈大笑。小六見到,已經走到條几下在玩,挪步回來又對着母親臉兒格格樂上來。

掌珠讓提醒:“寶珠你說三妹氣的是什麼?我聽着話挺好。”玉珠更像面色像大雨傾盆以前。

寶珠笑道:“三姐是惱怒這中聽的話不是她先說的。”玉珠長長出一口悶氣,眉開眼笑:“寶珠說對了。”

掌珠瞠目結舌:“這是什麼解釋?”

玉珠就自己來說:“我又不傻,誰家喜歡和她天天黑麪孔。祖母罵我母親說我以前,我就想和她說句話兒吧,解開也罷,但是見到她,氣堵上來,話就出不了口,結果呢,我現在後悔也來不及,這些大度的話全讓她說出來,我成了小氣鬼兒,這真是豈有此理。”

剛說過自己沒攆上大度,這會兒又恨恨上來:“讓孩子們別家玩去吧,別讓她見到,她就是想沾福祿壽,纔出來這大度大量,活似她胸懷更寬廣的話。”

掌珠傻住眼,低低喃喃:“是這樣啊,先說的原來叫大度啊?”寶珠又要取笑她們,藉機說些規勸的話,玉珠的陪嫁丫頭青花笑盈盈進來:“福祿壽進門了,夫人問奶奶,可和姐妹們說完話沒有?酒宴小戲全擺好,請去聽戲吃酒見福祿壽吧。”

姐妹三個人起身,青花上前見禮,主動請纓:“大姑奶奶、四姑奶奶只管去吃酒,把哥兒們給我看着,和我們小姑娘做一處,長大了也和奶奶們一樣的親厚。”

掌珠、寶珠誇她說得好,孩子們又有奶媽丫頭,就依青花。就要走,青花又問紅花好不好,訕訕地道:“都是跟着姑娘們一場,都沒有虧待我們。就是跟二太太的紫花,找了一個小軍官,聽說也算小官夫人,紅花是我們中間挑尖的,四姑奶奶讓她看書,把她教導成大掌櫃,如今又威風了吧?”

“威風不了,”寶珠輕笑:“紅花有了,明年就能抱上孩子。”青花大喜,寶珠對她關切:“你呢,你幾時也有個孩子?”

看一眼三姐玉珠,她是個願意讓青花枕蓆的人,也難得青花從不負心。

青花莫明紅了眼圈:“四姑奶奶問的好,可是我這一腔心事讓翻出來。”掌珠和寶珠覺得話裡有話,一起追問:“有人欺負三姑娘嗎?有這樣的話,你要來回我們。”

玉珠扁扁嘴角:“哪裡有人欺負我,是這丫頭白想着。”

“好奶奶,不是我白想着,是爺生得太好,人品文才都好,您太賢惠了,不理會。如今有老太太在,有四姑奶奶在,房裡的人不敢踩您。但外面呢,有個什麼爺小時候的老師,家裡有個才女,如今往京裡來住。還有個什麼舊鄰居,家裡也有個才女。您倒是管還是不管?只是和二奶奶生氣去了,正經的管管自己的事吧。”青花隱隱生氣。

玉珠大樂:“有你,我全交給你,”她搖頭晃腦還有天真:“我只管讀書寫字,你不是也說,有祖母呢,有四妹呢,還有大姐厲害,誰敢欺負我?”

青花骨嘟起嘴:“這是您的福氣,可是也得自己撐好,只是不管爺,明天爺去老師家裡吃酒,別讓他去了。”

玉珠對她扮鬼臉兒:“你扮個小子跟去吧,有不尷尬的事出來,你就上前去,大喝一聲,此山有人開,不許劫道。”姐妹們出來,掌珠和寶珠說青花忠心,問玉珠到底是怎麼回事?

玉珠撇嘴:“全讓青花說乾淨,那老師家裡是個老姑娘,有才也有貌,挑人挑過年紀,要往我房裡塞。你姐丈說他不要,但總要去看老師,青花天天對着我提寶珠,要我學寶珠,她說願意讓打發,只是沒有人嫁,給我當老媽子,這沒來由的一齣子事,只苦了我的青花。”

掌珠火上來:“他住哪裡,我去會他。”

玉珠悠然:“我呀,真的是有姐姐有妹妹,我沒吃過虧。唯一虧的,就是大度的話讓搶走。”尖叫一聲:“不好,快去看住福祿壽。”快步走在前面。

掌珠讓她逗笑:“三妹還真是悠哉。”寶珠微笑:“不是大事情,過兩天,讓大姐丈和你四妹夫約出三姐丈說上一說,也就過去。”

掌珠說好,姐妹不緊不慢往客廳上去。

孩子們正在拌嘴。

香姐兒對袁訓道:“爹爹,我們多了一個人。”袁訓輕笑:“多出來誰?”加壽用小手擋在額頭上,從左到右的看:“二妹接我,跟着我出來,三妹跟着二妹,後面那個你是誰?”

蕭戰洋洋得意:“我跟着加福,前面那兩個你們是誰?”

加壽和香姐兒一起哈哈:“爹爹你看,只有人說話,沒見到有人。”蕭戰不甘示弱,也拿個小手放在額頭上,從前到後的看:“咦,有人說話,沒有人啊。”

袁訓歸着他們:“淘氣包們安生吧。”

常府的妯娌們把她們圍住,扯起小手,二奶奶搶先帶的是加壽,笑容滿面道:“咱們後面去聽戲,你三姨媽啊,天天想你,給你預備很好聽的戲。”

加壽眨巴大眼睛:“那多謝我三姨媽纔是。”玉珠在客廳下面,氣得眼睜睜的,對跟上來的寶珠道:“你聽聽,這個虛僞的人。”寶珠慪她:“有能耐你也去說,人家在說你好。”

玉珠氣呼呼:“我纔不當這虛僞的人,裝相!”掌珠在旁邊輕嘆,是啊,有能耐你也去說,這話不虛。

下午散了酒席回去,袁訓和韓世拓很賣力,這把常五公子約出去,初五少有酒樓開門,但青樓院子不關門,韓世拓答應掌珠不再去青樓,有一家只賣唱的,三個人往那裡去說話,掌珠獨自回家。

奶媽送很正經去見祖母,掌珠小廳上問問家事,往房裡換衣裳醒酒。

雪壓遍地,晶瑩可觀。掌珠讓丫頭先走:“三妹勸我用的燒酒,吹吹北風正痛快,我站會兒。”

丫頭走開,四太太走過來。這是一條必走的路,不然就要踩雪地。富貴人家都有愛雪地無垠的毛病兒,文章侯府也不例外。

四太太硬着頭皮從掌珠身邊走過,掌珠酒意上來,寶珠和玉珠說吃虧的話又在心裡一直的轉,她脫口而出:“去哪兒?”

幾個字把自己嚇得呆若木雞,是我和她在打招呼?背後曾恨的老死不願意往來,當面四太太也說過,跳着腳罵:“一輩子不和你走動才趁我心懷!”

但見四太太時,也是如遭雷擊,滿面的驚詫,嘴巴張大,北風往裡灌,想來是寒冷的,吹到她紅脣上,胭脂都遮不住一時的沒有血色,手裡的帕子也落地上。

這該是有多失態?

掌珠要是明白這是有巴望的心思,也就不會生氣。但掌珠說過把自己嚇一跳,見這個人好似見鬼,又氣又惱,心想你回一句不就打開僵局,她不知道四太太心裡沒命的轉悠,是我和說話嗎?

我的娘啊,她肯和我說話了?終於……

又驚又疑,還想再聽一句,掌珠讓她氣到,拔腿就走。四太太就往前走,走一步,心裡如亂雷狂轟。再走一步,兩耳嗡嗡。

這就寸步難行,琢磨着像是掌珠和自己在說話,也罷,她能先開口,我就不能跟上。

追上掌珠傻乎乎的問:“剛纔是你和我說話?”

掌珠要是淡淡回一句是啊,也就無事。但掌珠也氣啊,你聾嗎?還是眼神未老先花?

你看這附近有別人嗎?我不和你說話,難道和雪地下石頭草根子說話?

掌珠頭也不回的走開。

四太太也就走開,繼續疑惑,聽錯了?風吹出來的音?不對啊,那分明是人說話啊?

她本來走這條路去做什麼忘記,圍着這雪地方圓一大圈亂看,把石頭縫裡一指寬的地方也找找,剛纔是不是躲的有人?是那個人在說話。

沒找兩圈,天黑下來。四太太心事重重回房。如果不是北風凜冽怕燈籠不明,估計她打個燈籠再找半夜。

二更後,韓世拓回房,對掌珠報信:“三妹夫說沒有的事情,讓我們不要擔心。我和四妹夫讓他發誓,他發了不再納妾。”掌珠很喜歡,把四太太丟開。

忠毅侯府裡,袁訓也在告訴寶珠:“我讓大姐丈和三姐丈全起了誓,從此以後不許納妾。我不納,都得給我陪着。”

寶珠翹起大拇指。

……

正月底,國公府對執瑜執璞過生日。正是忙春耕的時候,餘府尹於百忙之中到場,把餘夫人杜氏又氣上一回。杜氏也有兒子,相對比之下更得出餘伯南不疼愛自己的兒子,心還在忠毅侯夫人身上。

杜氏不去國公府道賀,但打聽得全城的女眷都去,在家裡更是委屈。

二月的第一天,執瑜執璞上路。一大早,哄過小十:“別想着,我們還來呢。”小十聽不懂,他們去見老國公。

悻悻然:“爹爹要說軍令沒有完成。”老國公有招兒哄他們,枕頭下面拿出一個真正的令箭,他上交軍隊時沒有銷燬的還有。輔國公這一支軍隊沒有,這個就成廢物,在家裡做念想,翻找出來亮在手裡。

“袁執瑜袁執璞接令。”

執瑜執璞亮了眼睛,這個令箭太漂亮了。只一眼看上去,就透着不容忽視的威嚴。

一起上來搶:“我的,”

“我的。”

老國公晃一晃:“一個軍令只能給一個令箭,哥哥還讓不讓弟弟?”執瑜噘嘴兒,退後一步,執璞搶在手裡愛不釋手的看過,塞到哥哥手裡:“我接的,你收着。”執瑜重新喜歡,把令箭捧在手上。

“乖孩子大將軍們,”

“有!”

“現把你大伯母一房,五伯母一房交給你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送行的孩子們哈哈笑起來。

但執瑜執璞很認真,因爲舅祖父還是很認真,這真的像接正經的軍令。

“路上早起造飯,晚上早早安歇。貪玩不許過度,嬉戲要聽約束。好生送進京裡,交給你的祖母和父母親手裡,這趟差使纔算完了。讓我看看你們,可能完成?”

執瑜把令箭一舉,舉過交到執璞手裡,執璞也舉在手裡,兄弟倆個高高興興:“得令!”

謝氏和五奶奶熱淚盈眶,帶着三個孩子跪到牀前辭行:“兒媳們不孝,暫時不能公婆面前侍奉,但過上幾年孩子們有了前程,我們還再回來。”

老國公也眼淚發燙,他模糊看到兩個不爭氣的兒子,長子龍懷文,第五子龍懷戰。

神思收回,放到孫子們稚嫩面龐上,老國公暗想,還來得及。小小的就送出這個環境,送給妹妹去帶,送給阿訓教導,這就能成人。

強忍淚水微笑:“也給你們一個軍令,從此京中課子讀書,家傳功夫表叔俱會,習練起來重承家風。哪一年金榜題名,哪一年方許回來探親。除此以外,沒有我的軍令,私自回來者,是要問斬的。”

他說的慈愛無比,但話裡認真和體貼令兒媳們再次痛哭失聲。淚水模糊中,見老國公枕頭下面又抽出一個軍令,對龍顯貴一晃:“你是大房的,你接。”

龍顯貴小小的心眼兒裡沸騰了,執瑜執璞多喜歡令箭啊,他們纔有一個,自己也能有一個,踩着雲彩似的雙手捧過來,對母親看看,也送給五嬸看看,又對顯兆和龍書慧道:“我們去了聽話,你照顧我,我照顧你們。”

“行。”龍書慧姐弟用力點頭。

老國公擺手:“記下就好,時辰不早,上路吧。”謝氏和五奶奶帶着孩子們叩頭辭行,順伯關安孔青也上來辭行。老國公對順伯含笑:“順將軍,你是老當益壯啊。”

順伯拱拱手:“老國公休要說這話,依我看,咱們相見有日呢。”老國公哈哈大笑:“那我等着。”老國公夫人有些放心。

不管是袁訓說再接,還是按老國公自己說的執瑜執璞會再來看視,老國公夫人都覺得沒有懸念。

下一句話,老國公更是挑明瞭說。對關安道:“關將軍,對你家侯爺說,壽姐兒大婚,我是一定會去。”

關安爽朗的大笑:“您不去,我來擡!”老國公又是一通大笑,他今天沒有半點離別的悲傷,開心之極。

小小子們回家,他約定進京日子,他哪有傷心的心思。再叫過孔青:“幫我轉告老侯,他這一生比不得我了。”

孔青嘻嘻:“您這太得瑟了,小心老侯氣的殺到山西來。”老國公笑道:“要真的他還能來,倒好。讓他好生養着,等我去會他。”

孔青也退下去,對太后的侍衛們,老國公奉上禮物讓轉呈,又各給銀子,就算交待完畢,這就家裡人簇擁着往外面去。

小十哇地大哭起來,他這會兒知道是要走的意思。執瑜執璞慌了手腳,轉回來哄他:“當叔叔不能哭。”

小十哭得就更兇,很快鼻涕眼淚一大把。老國公夫人自己理解丈夫剛纔的話,抱起兒子往外面走:“還能見到呢,等你大了,能唸書,送你進京也拜狀元當師傅,快別哭了,”把小十抱開,執瑜執璞等人才能成行。

老國公含笑目送他們出去,覺得房中處處還留有孩子們的笑語聲,也就處處都是袁訓的孝心。

百般歡樂中有沒有不順眼的,有,老侯橫眉怒目,你個老不要臉。老國公放聲大笑起來。

這話直誇到他心裡,還是老侯是多年的知己,最知道心。

龍四送行,說好送到太原,這就不是一天的路走。方姨媽母女讓問候老太太、袁國公夫人和寶珠,執瑜執璞也問她們哪一天進京。

方姨媽笑容滿面:“和二太太三太太說好,我們輪流進京侍奉老太太,等秋收吧,秋收過冬閒,我們跟着山貨車隊進京。”

方明珠戀戀不捨,她又想寶珠,又覺得留下也好。國公府裡從老國公夫人到國公夫人都不拿大,只要說是寶珠的親戚,其實她們正經是邵氏的親戚,但寶珠帶明珠到的山西,國公府裡對她們相當熱情。

這裡沒有人知道方氏母女以前做過的錯事,除去一個餘伯南,方氏母女見到都板起臉,離開三千里之外,舊事全抹去,過得不要太好。但老太太上了年紀,回去是要考慮的事情。

來時大船本來在太原附近,現在候在離大同最近的碼頭。有些河道真不好走,全是縴夫拖上來。這就上船去接念姐兒。

郡王妃頭天接到快馬報信,送女兒到船上。謝氏聽說要見她,惴惴不安。

上一回見郡王妃,是她打到房裡,謝氏也難倖免。壯着膽子出來,做好看臉色的準備,卻見郡王妃談笑風生,就是對龍四和五奶奶也關懷備至,好似芥蒂全無。

謝氏和五奶奶就大膽問她哪一天進京,念姐兒過了年十歲,沒幾年就要成親。

郡王妃笑道:“守靈是三年,但母親臨終有遺命,命我守靈一年,命孩子們守靈三年,我下半年進京。”

陳留老王妃的話,郡王妃沒有一天不在耳邊。她在陳留郡王妃前年回去侍疾,當天到,當晚就她說。

年老的人滿腔還有豪情:“我陳留一家系旁枝遠親,代代忠心不敢有誤。你不知道,從你曾曾祖父開始,就有進京的心思。直到你這一代,僥倖你有太后,在京中建立府第。我不知道哪一年走,等我走了,你在家裡守靈一年,讓親戚們不背後議論。第二年回京去,雖然有好舅爺,但孩子們親事你得守好,曾曾老太爺的遺命你們完成,把你公公和我的牌位安置在京裡,在京裡再守兩年,讓我們也享受一下京裡榮華。”

陳留郡王也答應,蕭衍志蕭衍忠至少在軍中呆三年,郡王妃早回京城。

這一段不能全說出來,但謝氏和五奶奶也覺得歡喜,一起陪笑:“那京裡又多一個說話的人,到時候少不得去姐姐家裡打擾。”

郡王妃說好,謝氏和五奶奶更有底氣,雖說姑母好寶珠好,但讓孃家人說的好似逃難,胡思亂想一通,有時也擔心。

龍四趁機邀請郡王妃進京前往家裡走走,郡王妃也欣然答應。看上去一片和氣,大船開動,直到看不見,郡王妃回府,龍四回家。

執瑜執璞這就放了風似的,把老國公的壓歲錢給念姐兒,就帶着龍顯貴龍顯兆頭在甲板上亂躥,見哪裡風景好,說一聲停船,帶上馬下船去蹦噠。

龍書慧按母親教的,進京是爲定親事,念姐兒怎麼行事,她就怎麼行事。

見弟弟們從早到晚的玩,就嘟嘴兒:“又淘氣了,姐姐管管吧,母親和大伯母也是以姐姐爲主,姐姐說話才管用。”

念姐兒抿脣笑:“我說也不管用,得太后說最管用。”對龍書慧眨眨眼:“知道太后怎麼說嗎?”

龍書慧畢恭畢敬。

念姐兒學着太后的口吻:“太后會說,不要拘着,隨他去,隨他們。”龍書慧沒敢笑,謝氏和五奶奶好笑。

外面甲板上歡呼聲出來:“打鳥,打那隻,孔管家打得多,”關安吼道:“誰說的,我是沒出手。”

念姐兒嫣然:“隨他們去吧,反正咱們也不急着進京,去年出京以前,舅舅把衙門裡地圖拿出來給瑜哥兒璞哥兒看,哪裡是好玩的,能玩的,對他們說過,咱們啊,看來是要在船上過春天了。”

江岸上,一片新綠已出頭,讓人賞心悅目。龍書慧放下擔心:“這樣倒也不錯。”

…。

二月底寶珠收到孩子們回京的書信,有一件事情她爲了難。來見袁夫人討主意。

“大表兄不是好人,五表兄誤入歧途。孩子們小,嫂嫂們不知情,不能帶誤進去。院子正收拾,侍候的人也正在買,就一件我憂心。”

袁夫人就問是什麼事,寶珠還有忿忿:“大嫂和五嫂守寡,她們肯定是投親靠友的想法,縱然有心,也不會把靈位帶來。要是兩個好表兄,我理當安置下來。可是……”

打心裡膈應,寶珠覺得這事情難以大度。

龍大曾謀害過她和加壽,龍五更是害的邊城受災,還給他們受祭拜,寶珠嘆氣,這事情真難辦。

袁夫人從來不是那愛當媳婦家的婆婆,尋思一下,就有主張,但是不肯勉強寶珠。

再說寶珠太可人疼,袁夫人柔聲先誇她:“這是你想的太周到,纔想到孩子們年節的祭拜上面。你不安放,也有道理。大嫂五嫂也沒得爭執。你安放,是你的心。你心裡不情願,先放下吧,不要把你拘出病來,我和老太太可心疼。”

寶珠就嘟個嘴出來,自己去想,還是生氣。想去問問袁訓,怕惹出他的一片生氣。二月公文增多,王爺蕭觀和陳留郡王分兩路,離指點地方不遠,準備一左一右夾擊高南,報大前年他們增援蘇赫之仇。

袁訓這個尚書當的,愁糧草愁路線,什麼都得籌劃,每天只睡不到三個時辰。

寶珠不能去打擾他,先丟下來不管。想想這兩個人,實在也太可氣,有什麼臉享受?

正要去尋孩子們玩耍,解開心中這一段憂悶。香姐兒進來,佩着個魚荷包,繡得精緻如真的一樣。

寶珠一見就什麼煩惱也沒有,叫女兒到身邊,撫摸她的魚荷包:“你喜歡這個嗎?”

“喜歡,母親過年給我的,我每天都要佩這個。”

寶珠把女兒摟到手臂上,哪怕有無數對龍大和龍五的不滿,也讓香姐兒的一句喜歡給彌補。

她親着香姐兒,香姐兒自覺得受到更多的寵愛,格格笑得很開心。她哪裡知道,這其實是個對魚荷包,那一個在她的小夫婿手裡。

相對的愛好,會有共同的語言。寶珠在每聽到香姐兒說好,就彷彿見到二妹恩愛的未來,就像三妹那樣。

一對曹操從外面一晃而過,兩隻小手扯得緊緊的不鬆開。

……

袁訓在自己書房裡,他最近只有在自己書房裡才能靜心。哪怕有一個人打擾,也會讓他煩躁不安,還得強自按捺,對他來說也蠻痛苦。

他瞪着地圖不放,高南國以山嶺居多,地氣溫暖,瘴氣橫生。說有幾個城,不如說有幾個嶺。

如果強攻,死傷難料不說,路遠又援兵難迅速趕到,是個難題。

再說在高處,攻到一處,周邊援兵到來,把姐丈和王爺抄成一鍋好湯水。

尚書是個最喜歡出奇兵的人,對打仗不死人,儘量少死人最上心。他人不在地方,但心早就去了。

怎麼打?每天腦子裡就轉着這個,滿腦袋全是地勢和輸贏。

天時在哪裡?

人和又在哪裡?

他這樣狂轟亂炸的想,也許心裡早有預料。終於那道回憶貫穿上來,袁訓原地定住。

是了,葛通他俘虜過高南的援兵。太子黨們在軍中無話不說,都知道這件事。

高南國君臣不和,王子們各爭權勢,葛通問出來過。

幾年前是太上皇在位,他從不對外國用兵,也不從姑息來犯敵兵。葛通問話,說明他是合格的將軍。袁訓等人也這樣做過,凡事在手中,遇到就不急,如果葛通還記得的話,這一仗他就好打得多。

袁訓沒有不讓葛通立功的心思,他只想死傷人數減少在最低。眯緊眼眸,這就提筆寫信,督促葛通不要怠慢,又停下步子。

這信應該寫給姐丈,葛通如今是他帳下呆着,這功勞要算在姐丈頭上。

得陳留郡王庇護,從陳留郡王手裡領糧草,功勞歸自己,這說不過去。

袁訓提筆,寫過自己看上一遍沒有遺漏。輕呼一口氣,人完全冷靜下來。

能贏,就可以再要糧草,尚書眸光犀利的一閃而過,要是輸了,等着和自己和王爺過不去的人,可還真是不少。

把信交出去,泡一壺好茶,數月裡難得的悠閒仰靠在椅子上面,舒舒服服的享受片刻寧靜。

說片刻,是很快公文成堆的進來。春天青黃不接,各地駐兵糧草調動全由他管,袁尚書,是個大忙人。

------題外話------

求票票。

多謝昨天的票哈。

抱抱仔的新貢士xuexiasu親。

錯字午飯後再改。

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671章 ,加喜抓週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163章 ,進宮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143章 ,恩愛夫妻成雙對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373章 ,新王朝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655章 ,蕭戰送花示威第836章 ,皇帝在海邊,安王妃出手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410章 ,支招兒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5章 ,夜話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378章 ,張大學士的錯誤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35章 ,誇獎第713章 ,爲長輩們嘗第64章 ,善這個字第207章 ,謹慎第199章 ,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803章 ,寶倌擔起大責任第826章 ,誰的包圍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826章 ,誰的包圍第472章 ,憤怒的柳家第710章 ,新出爐大笨和小笨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118章 ,私房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100章 ,動心第667章 ,相見前一刻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15章 ,傳話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518章 ,大家好論第107章 ,鳳求凰第344章 ,我是男人,我度量大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667章 ,相見前一刻第46章 ,通風第797章 ,聖旨下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615章 ,攜帶暗器的加福第547章 ,太后孃家沒有好人第236章 ,纏綿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686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561章 ,廝殺第823章 ,占城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212章 ,郡王妃的認可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338章 ,凡事有寶珠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826章 ,誰的包圍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453章 ,給加壽換師傅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45章 ,恭喜第162章 ,探花!第342章 ,餘夫人的無端猜測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