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

面對追着理論的天豹,蔣德也就不客氣。加壽回家後幾乎不用蔣德管,只要安然在蔣德眼皮子裡面就行,這就揪起天豹往臺階下演武場拖。

天豹還以爲比功夫,他知道自己不是蔣德對手,但毫不示弱,吵得震天響:“走,怕你的是…。”後面想來不會是好話,蔣德又握住他嘴,纔沒讓加壽在房中聽到。

袁訓也怕女兒聽到,抱起女兒從後門出去。福王府第袁訓沒有逛全,除緊着要用的地方看過,別的是留下來慢慢和寶珠逛,和加壽逛。這就父女逛一回園子,再往房中去看寶珠理家。

新封府第碩大,原來的家人不足夠用。袁家在京裡本就那幾個下人,袁夫人的順伯忠婆,寶珠的衛氏梅英紅花萬大同和孔青。把老太太的家人和寶珠袁訓從山西帶回來的家人加上,也住不足幾分之一。

又有園子要照管,每日要灑掃各處,寶珠正在添人手。老太太和袁夫人偶爾也來陪她,出個主意什麼的。又有加壽和父親親香過,乖乖留在母親身邊。

加壽以後管的是宮務,寶珠也讓她家務上隨意說話,能告訴她的就告訴她,母女有時笑成一團。

袁家另一個乖乖女,是加福。加福從不孤單,不是陪祖母看花,就是陪曾祖母看戲。祖母和曾祖母都不陪時,她就在寶珠身邊坐下,小臉兒上總有笑容。

但不管她陪哪個長輩時,身邊大多有一個人,蕭戰總在她身邊。

蕭觀在回軍中的路上,梁山王不日就要前來。小王爺蕭觀隨身有一道聖旨,他到地頭後呈給梁山王宣讀,是允梁山王告老,蕭觀襲爵襲帥位的旨意。上面還有一筆,蕭戰爲王世子,宮裡也應允。

小王爺從此換位,變成隨着他爹一樣濃眉頭粗肌膚的戰哥兒。

這位小王爺和前任小王爺在袁訓眼裡沒有不同,起初是一樣的看不順眼。以前看蕭觀不順眼,是他糾集混混們總打架,管他不聽,時常開戰。現在看蕭戰不順眼,是他一點兒大,磨磨唧唧,沒到上學年紀,每天準點往袁家來,和福姐兒用早飯,和福姐兒用午飯,和福姐兒用晚飯,有時候還睡這裡。

袁訓看看還是不順眼,寶珠卻喜歡,認爲孩子們青梅竹馬長大,成親後互知性情,能你憐我讓。

當岳父的就擡腿走人,關安過來告訴又一堆人等着見侯爺。袁訓想不是巴結的就是奉承的,不是說官職的就是論富貴的,見多了腦子疼,滿地春光不出去逛還等什麼,就出府去逛。

……

街上車水馬龍,有一會兒袁訓不知道去哪裡。城外踏青還早,再說踏青要和家人一起去纔好。就想想太后皇上和兄弟們,這是除去家人以外最親的人,

袁懷瑜袁懷璞和香姐兒都不在家,幾乎每天都在宮裡陪伴,當父親的就不去和兒女們爭風。

皇上爲太子時就不閒着,現在更是日理萬機。袁訓不去看皇上還有一個心思,新帝就任,事情最多。獨侯爺沒放官職算是閒人一個,這會兒還往皇上面前撞,像是提醒他自己很閒。

在別人看來求官不易,袁侯爺是深知自己閒不了。哪天下來他不知道,但就這幾天閒也說不好,還是看兄弟去吧。

打馬往吏部來,阮樑明襲了靖遠侯,年紀太輕,代吏部尚書一職,原尚書告老,正式回家畫牡丹。

袁訓想吏部以前總和自己晦氣,因爲晦氣,袁訓沒逛遍過吏部。那後院子裡有株海棠樹,有年頭兒,這時候雖不開花,但春風捲起纖纖枝,迎風而舞,必然別有味道。

以前總聽吏部尚書吹噓,樑尚書有幾幅牡丹圖上,襯的就有海棠枝,以前總眼饞,不如今天去過過癮,正好也看了兄弟。

阮樑明見到他就樂:“你是特意來氣我的吧?”

面前案上公文高堆如山,這天氣沒到出汗時候,代尚書額頭也沁出汗水。袁訓從大門進來,直到這門外面,一路上又全是候見的官員。

忠毅侯施施然尋個座兒坐下,阮家的小子在門外當差,見自家侯爺揮筆如風頭也不擡,新到的侯爺慢條斯理,撣撣衣角兒,把個腿蹺起來,徐徐吩咐:“給我沏碗兒茶,早聽說吏部的茶分茶、好茶,上好茶一說,”

阮樑明撲哧一笑,但沒理袁訓,小子也笑上一笑。

“你把那上好茶給我泡一大壺,我喝不完提回家給我老婆喝。”

阮家小子笑了,他和袁訓熟悉,回話裡透足熱絡:“侯爺,容我打斷您。原尚書樑大人他在家裡,又聽說您賞過他的牡丹,他送過您牡丹,侯爺和樑大人已是知己,您這仇報不得,就現在報也晚了,我給您泡一壺送來,您看可使得?”

阮樑明百忙中插句話:“小子們都知道你是來報仇的。”

袁訓忍住笑,一本正經說個好字,再向小子道:“吏部裡的點心也是有名的,什麼候見糕,開門包,”

阮樑明攆他出去:“我正忙,沒功夫聽你搗亂。”袁訓一笑,在廊下一堆官員眼中出來,悠閒的往後院看樹木。

見風清天朗,綠葉油潤,正看着好,一句話送入耳中。

“忠毅侯把我可算坑的苦!”

袁訓耳朵一熱,見話從一道板壁外過來,嗓音也不熟悉,心想自己在太子府上拿人時,得罪的人不少。前吏部尚書樑大人,就是當年自己不打招呼就摘官員們的印,有些人犯事機密,事先從不知會尚書大人,才和樑大人一擰好些年。

那這個說話的,也是以前得罪的?

一道板壁隔開這裡算牆,天長日久,上有縫隙,把話送過來,也能隱約看出對方相貌,袁侯爺心想我認認,要是有理的我容得下他,要是不講理的,藉着皇帝剛即位,沒頭沒腦上章程,邀完聖寵,說不定還要和我過不去的,得防他一防。

過去往外看,見兩個官袍也沒有的男子,他們側身站着,側臉兒也認得出來,就沒見過!

袁訓納悶,這兩個是誰?又爲什麼在這裡誹謗自己?

聽他們又一個面帶鬱郁,一個面上有忿的開口。

“要說忠毅侯的功勞,少不得也放個尚書侍郎,”

袁訓暗想,這個還算中肯。

見那個面上帶忿的低聲嚷,極是不服氣:“有功勞個屁!”

袁訓擰眉頭,這怎麼出口就傷人呢?他想我得仔細聽聽,把耳朵更湊上去。

“他的底細我最清楚!最早在太子府上,全是當時的太子,如今的當今照顧他,論起來,嫡親表兄弟,哦是了,在這裡有一條我倒沒打聽清楚,忠毅侯是庶生子還是嫡生子?”

誰人背後無人說,袁訓本想聽聽弄明白,不和這兩個人生氣。聽到這一句,不由得擰起眉頭,暗罵一聲,不長眼睛!

那面上鬱郁的想想,拍拍他:“他是太后親侄,庶生嫡生又有何妨?”

“庶生的就低一等,他家就再沒有兄弟?”

袁訓暗罵,你這還叫打聽的清楚?

“像是沒有吧。”面色鬱郁回答過,覺得這件事情不值得推敲,催促他:“你本來要說什麼?”

把面有不忿的人提醒,恍然大悟模樣,清清嗓子:“這事情我打聽得明白,論以前,是當今還是太子的時候照應他,他有多少功勞還不是當今說了算,當今至孝,是太后說了算。忠毅侯我見過,小白臉兒一個,他往太后面前一哭,這就手到擒到是一個侯爺。”

袁訓在肚子裡又罵他一句,接着往下聽。

“後來去當兵,真是可笑。年兄,愚弟我認真的推敲過,”面有不忿的人把個腦袋晃上幾晃,頗似胸有溝渠,腹中處處是山河。

袁訓咧咧嘴,你今天給我說明白,不說明白,我找你事情!

面有鬱郁的人洗耳恭聽狀,把個頭垂一垂:“請說。”

“說他會功夫,我想紈絝子弟,花拳繡腿總是學過的。御史不當要當兵,那御史是得罪人的差使,他機靈他不幹。本朝軍功賞賜最重,他是陳留郡王的小舅子是不是?他一貓腰兒的,去當兵去了。以後還用我說嗎?官升三級了是不是?女兒定親皇太孫了是不是?平亂時小王爺巴結他,”

袁訓面前出現蕭觀那張大臉:“嘿嘿,小倌兒弟弟,我是你大倌兒哥哥,”袁訓怒氣遷到蕭觀身上,全是他害的!

“小王爺討好他啊,你想爲什麼呢?咱們從京外來,咱們消息不通,咱們不知道啊。小王爺他知道太后有這樣一個侄子,小王爺見風使舵,把他帶回來。這不,接下來不用我說了吧,別人的官都安放得差不多,獨他這一個有功之臣沒放官,皇上正在爲難,日理萬機的爲他爲難,”

袁訓尋思下,自己要不是有度量,一腳踹開板壁,同他打御前官司去。又聽出來這是兩個外官,見識不高,真是犯不着同他們慪氣,就再聽下去。

聽一聽皇上怎麼爲自己日理萬機的爲難。

“刑部裡尚書早就罵他多少遍,更別提禮部戶部工部一切部,他的官一天不放下來,尚書侍郎們全着了急,一宿一宿的睡不着,京裡的花酒巷子都少收錢,大人們最近沒功夫逛是不是?”

袁訓讓他生生氣出來笑。

看樣子我官職再不放,京裡稅收少了都是我害的。誰不知道花酒巷子風月館收稅最高。

面有不忿的人這樣一解釋,解釋得他自己痛快淋漓,雙眸微閉,蕩氣迴腸。面有鬱郁的人失聲驚呼,是醍醐灌頂:“這麼說,我們纔剛看到他進來,他是來…。”

“阮尚書是代尚書,這一代,代到他自己頭上還是代到別人頭上可就說不好。別看兩個全是侯爺,一個是太后面前紅通通的侯,一個嘛,相比之下不那麼紅吧?”

袁訓氣到肚子痛,本侯又不是猴屁股,看你也是寒窗下過來的,你會用詞不?

“哎呀哎呀,”幾聲驚歎過,面有鬱郁的人讓這一番話完全打動,虛心請教:“那你我是不是要結交他?他現在裡面和阮代尚書說話,總要出來,咱們等在門外面,見他出來,和他說上幾句,這就算認識,晚上就能上他家去送禮,明兒就約出來吃花酒,後兒就稱兄道弟,你意下如何?”

面有不忿的人長嘆息:“夫子從沒有過這等教導,但,沒奈何。這京中官場就是如此污煙瘴氣,你我京裡是要做官的,說不得同流合污,污這麼一回。”

兩個人往前面走了,以他們剛纔的話來說,是前門後門各一個,專堵紅通通的忠毅侯。

……

“哈哈哈……”阮樑明笑得伏在案上。外面候見的官員們聽到,伸頭探腦來看,阮樑明擡手示意,一個小子把門簾放下。

夏天竹簾子還沒安,這還是冬天的,放下來後,裡面和外面就成兩個天地。

袁訓皮笑肉不笑:“我全告訴你了,你聽聽看,我難道不來恭喜你嗎?恭喜你以後有這樣的看得清楚的官員!”

那兩個人名字袁訓不知道,知道也不會說,犯不着同這樣糊塗笨蛋一般見識。但又好氣又好笑,學給阮樑明聽。

阮樑明好容易才直起身子,笑容不減:“我不信你今天才聽到這些話?”

輪到袁訓大吃一驚:“這話早就有了?”

“早就有了。”阮樑明收起笑容,眸子裡有什麼尖銳的一閃而過,認真的向袁訓道:“不但我知道,就是皇上也知道。說起來可笑,這話從皇上登基那天,聖旨下來賞你宅子,非議就起來,說五開間的門你用逾越,咱們兄弟歸兄弟,你知道的我不打聽,我不說的你也別問,誰上的這摺子我不說他,只說這事。皇上當即傳他進見,問他君無戲言,宅子也賞了,問他怎麼處置,那混蛋說把其餘幾扇門堵上。”

“噗!”袁訓說多了話正補茶水,這就全噴地上。這是誠心添堵來的。

阮樑明向他笑笑,袁訓也回一笑。福王府第爲什麼賞給袁訓,一是太后和皇帝疼愛,二是寶珠救駕有功,太上皇親口說過賞賜與別人不同。

三,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

袁訓正在告訴阮樑明:“金殿上我辭去國公,辭去寶珠的國夫人,當着百官的面,府第就沒有辭。後來再見駕,我說的不止是門,還有正殿,到現在除太上皇太后親臨我開過一回,再沒敢開過。皇上對我說,那宅子蓋的好,除了我沒有人敢住。不住可惜了。你猜,這話是怎麼出來的?”

阮樑明微笑:“我一猜就中。福王是父子謀反,皇叔們爲避嫌,自然不敢住。你不住,梁山王和鎮南王府不住,忠勇王一里一里的更下去,公主府第早就蓋好,真的要空下來。拆了,是真的可惜。”

“皇上問我敢不敢住,問出這話,我還能辭嗎?我出門從不走正門,我們全家只有壽姐兒回來走一回,別的就是孩子們不懂事,我也交待不許走,偶然着急記不住這管不了。這羣殺才,一個一個的全拿我說事情,別撞在我手裡!”

袁訓壓根兒不問是誰誹謗的他,但氣話總要說上幾句。阮樑明陪他再一樂,就不肯再笑。對案上公文努嘴兒:“我正忙,外面要見我的人據說排到京城外面去,皇上才登基,都覺得用人的地方多,又忙大典忙收拾京裡,還有給你收拾房子,”

袁訓又一樂:“到你這裡也是我的罪名之一?”

“算吧,閒京官們全有事做,雖然只是暫時的,眼看也要忙到六月裡,閒京官們全不閒着,外省官員們聞風而動,有差使沒差使的全上來,我三天晚上都沒回家,顧不上陪你多說笑,你走吧,沒事兒別來。來多了我也擔心,按外面人說的,你不是來看兄弟的,竟然是來搶官職的。我再留你,他們要說我巴結你。”阮樑明笑。

袁訓就往外走:“今天放你一馬,明天再來喝你的大壺茶。”

“哎,”阮樑明又叫住他,壞壞地道:“勸你往六部裡都逛逛,去到別多說話,各尚書椅子上瞄幾眼,今兒晚上準保有看太醫的。”

袁訓擡手指住他:“我說你教我的!”笑着出來。

在院子裡愣上一愣,走前門出去還是走後門呢?前門讓人堵上,是他們讓京裡官場污一回。後門也有人等着,竟然是不怕讓污。

侯爺對院牆看看,跳牆這事他也拿手,但不敢見人的名頭兒丟不起。袁訓大模大樣的前門出去,一堆人迎上來:“侯爺,您老人家好啊。”

“好好,”袁訓打着哈哈,有功夫,不費什麼地就擠出來,上馬就走,把後面的人甩開。

……

五開間的大門上,忠毅侯匾額下面站的有人。書房院子裡,也是有人。一個一個操着各地方言互相問好,問幾時到京,下榻哪裡,侯爺今天見不見?

有人一指:“侯爺來了。”

忠毅侯滿面笑容過來,拱拱手:“列位大人,我家裡洗地,請各回下處,多有得罪!”說過,甩袖子就走,不管後面一堆呼喚聲。家人們拿着水桶就潑,把書房和大門上的人全攆走。

侯爺自回房中生悶氣,晚上向寶珠訴委屈,夫妻商議定。第二天起,忠毅侯府一個客人也不許等候在門上,除至親好友外也不見客。

本就浪尖上呆着,嫉妒一大堆,這又換來一片罵聲,說架子大顯擺。袁訓只裝聽不見,在家裡陪女兒帶兒子看老婆管家玩個不亦樂乎

……

綠草茸茸,似軟軟的地氈。柳樹絲般垂長,隨時能拂到石徑上人身上。

綠意中人的心情應該好,但太后沉着臉,好似全天下人都欠她錢。坐她身邊的太上皇,倒是悠遊得多,還要和太后開個玩笑:“你等會兒是打他,還是罵他?”

“看他好不好生回我話,不好好回我,我就打他。”太后面龐愈發繃得緊。太上皇莞爾過,外面有人回話:“忠毅侯進見。”

“宣!”太后沒好氣。

見袁訓跪到面前,太后板起臉:“你最近又怎麼了?跟誰不痛快呢。”袁訓悶悶:“沒有不痛快,挺好。”

“是計較你的官職?”

袁訓叩頭:“不是。”

太后淡淡:“昨天我問過皇帝,他讓我不要急。是不是你跟我急到一處兒去了,你就拿外官們撒氣。”

袁訓悶悶:“沒拿外官們撒氣,幫寶珠料理家,懷瑜懷璞要學功夫,香姐兒天天計較花不開,梁山王府接福姐兒做客我做陪,沒功夫會他們。”

太后陰陽怪氣:“就這樣?”

“是。”

太后冷笑:“就這樣你就引出一腦袋好名聲來?說你驕傲倒也罷了,你一直就這樣!說你驕奢淫逸你怎麼解釋?說你剛愎自用你怎麼解釋?說你自高自大,說你目中無人,說你……”

太上皇溫和打斷太后:“你這是背書呢?”

太后轉向他就委屈莫明:“我養他一場,怎麼就養出這麼個東西!您倒沒聽到?一堆一堆的好名聲,以前沒有過的,現在全出來。”

太上皇微笑,示意太后看袁訓:“讓他回話。”

袁訓憋着一肚子氣,他能直接回一堆的外官說他沒有功勞,全是裙帶關係,是太后面前紅通通的那猴。

盞茶時分沒有言語,太后又惱上來:“有能耐落這些名聲,倒沒能耐說出來?”袁訓無奈:“這不是太后皇上疼我,我大了,知道收斂,外官進京全不打好主意,少見爲妙。”

太上皇讓他逗樂:“外官們進京說了你什麼,你說他們不打好主意?”

把太后提醒,太后怒氣稍減:“聽到什麼你就直說。”

“就住的地方不合適,是太后您的親戚……”袁訓吞吞吐吐。

太后也無奈了:“你太放肆,這胡扯的是什麼?”

袁訓慢慢騰騰:“就說我到處瞄官職,瞄的都有人去看太醫,”

太上皇忍不住笑出來一聲,他自己笑還不算,向着太后笑:“這話有趣!”

太后也想笑,但強忍住來問袁訓:“你瞄了沒有?”

“沒有!”袁訓負氣。

太后恨恨:“你沒瞄,你聽這些作什麼?”

袁訓無話可回,直挺挺跪着。

太上皇代他解釋,太上皇繼續犯樂:“總是有人要說,與他聽不聽沒有關係。”太后想想也是,忍俊不禁:“虧你還科場上探花,戰場上將軍,刀劍你都不怕,你怕的卻是這個?”

太上皇又代袁訓解釋:“世事風刀,比俗世刀劍要傷人。”太后忍無可忍向他怒目,嗔道:“您別爲他解釋。”

太上皇含笑,低低道:“我怕他說話氣到你。”

果然,聽袁訓回出來,就十足他帶氣的腔調:“哪有科場上探花,那不是太后親戚。又哪有戰場上將軍,那不是裙帶關係。”

他說得囁嚅着,又小小聲模樣,但太后能聽到,讓他氣了一個倒仰。

溜圓眼睛,咬牙罵道:“孽障,照你說的,是我帶累了你!”

袁訓一言不發。

“好好,以後你別再進來,我也再告訴你一回,那王府大門,是賞寶珠的。那王府宅第,是給壽姐兒以後出嫁妝體面的。沒你這攀裙帶的人什麼事情,你可開心了吧。”

太后也賭氣上來,袁訓微微地有了好笑。

太后瞪住他:“哪個同你笑,你又是誰?如今有了懷瑜和懷璞,你當自己還是寶貝?快離了我這裡,再也不要見到你!”

冷笑一聲:“見到我就生氣!”

袁訓叩頭起身,往後退着就要離去。任保進來陪笑:“太后早上說有個東西好,說賞忠毅侯還沒有給,是不是現在給他帶了去?”

“不給!以後再也不要在我面前提他!我的好東西,只給懷瑜和懷璞,離他遠些,咱們可別再拖累他的好官聲!”

太上皇輕輕揮手,任保去取出來,是一個碧玉如意,給袁訓送到手上,任保也說上兩句:“侯爺您這回算把太后氣着,這是太后疼您,您才能這樣說話,以後再別這樣說,哪個外官胡說,只管發落,您同太后生什麼氣?您自己都犯不着氣是不是?”

絮絮叨叨把袁訓送出宮門,袁訓上馬揚長而去,任保自回宮中。

到晚上,這事讓皇后知道。皇后皺眉頭:“忠毅侯這是哪一齣?”

“是避嫌吧。”侍候的心腹在這裡,揣摩過回話。

皇后覺得有理,正要再說,有人回說皇上過來。皇后接住,兩個人同進晚飯。見皇帝心情像不錯,皇后就問出來:“近來的新聞皇上可聽說過?”

皇帝哦上一聲:“是什麼?”

“說外官們不知道怎麼得罪忠毅侯,他閉門謝客,大模大樣的,閒言頗多。”

皇帝沉下臉,不說他怎麼看這事情,反而責問過來:“皇后在深宮裡,是怎麼聽到外面的閒話?”

旁邊的人都爲皇后捏一把冷汗,皇后不慌不忙回答:“是幾家夫人進來偶然提起,臣妾想忠毅侯是皇上心愛的人,”

皇帝挑挑眉頭。

皇后笑容滿面:“又是加壽的父親,就讓她們仔細地回了話。聽上去,忠毅侯有他的內情在,皇上要是沒功夫聽,臣妾倒想叫他夫人進來,聽上一聽。”

“他鬧脾氣!你訓斥他倒還可行,聽,倒不必。”皇帝言簡意駭說過,面上恍惚,心思像是飛走。

殿外有侍候他的大太監,叫進來問:“朕今天是往哪個宮裡去?”

太監回話:“皇上吩咐過往容妃娘娘宮裡。”皇帝無話,和皇后用過飯,從這裡離開。他走以後,皇后的侍候人埋怨進言:“娘娘您不應該提忠毅侯。”皇后卻眉頭微揚:“幸好問出來。”

侍候的人見皇后不爲皇帝離開不悅,都有微愕。

皇后轉爲幽幽:“皇上還是看重忠毅侯啊。”

那一句鬧脾氣,說得並無怒氣。跟以前他是太子時,每每對袁訓的口吻如出一轍。皇后默想以前總看不順眼袁訓,總懷疑他與太子關係非同一般,害得也不喜歡和袁家的親事。皇帝並不專寵,有些錯誤是不能再犯。

吩咐人:“今天晚上這菜好,明天再做了來,湯給太后送去,那肉給英敏一份,給加壽一份。”加壽這名字,還真是朗朗上口,皇后現在也很愛叫上幾聲。

宮中謠言又有一個新的出來,說壽姑娘是夢日而生,她不是別人,是壽星佬兒下凡,天知道壽星以前有託生過嗎?說有病的人多叫幾聲,病都能早痊癒。

皇后對這些話聽多了,難免信上幾分。早在心裡轉悠着加壽,忠毅侯的事情出來,就深思熟慮過,向皇帝這裡打聽。

當年花下面的笑,太子微笑以對袁訓,循循不知說些什麼,而袁訓扭身子抹眼淚兒,皇后一直記在心裡。

當年那神色,和今天皇帝的神色並不一樣,但皇后看在眼中,覺得一模一樣。

……

月色清明,皇帝走出皇后宮室,在往歐陽容宮殿去的路上只看看,就走上通外宮的路。跟的太監先是不敢問,後來見皇帝出內宮,不是去御書房,猜測他要出宮,問道:“要備車不是?”“嗯,取便衣來,備馬吧。朕想在京裡逛逛。”

太監是想勸諫來着,說什麼魚龍微服多有不便,但讓皇帝眼睛一瞪,話全收回去。他是在皇帝爲太子時就跟着侍候,知道太子殿下時常有往外面去私服過,這就不多話,取來一套便衣,知會侍衛們,明着跟的人不多,出了宮門。

夜色下,長街上走動的人比白天少,春天氣息又暖又香的撲面來。皇帝深吸口氣,認了認路,也不給侍衛們找麻煩,道:“去忠毅侯府。”

袁訓和寶珠在老太太面前,寶珠累上一天,點一出熱鬧的戲給她看,家裡人作陪。孩子們正在吵鬧說點什麼戲,見關安神秘兮兮過來,袁訓壓根兒沒想到。

“噓,噓噓,侯爺這邊來。”

袁訓就過去,關安湊到他耳邊一說,袁訓面上一凝,轉轉眼珠子,說聲知道了。關安搓着手嘿嘿:“我這就去備馬?我跟着?”

“好。”漫聲應過,袁訓回去告訴寶珠。寶珠正在哄香姐兒:“看三妹就不使性子,三妹什麼戲都看,”福姐兒在奶媽手上,歪着小腦袋就快睡過去。

耳上一暖,聽到低低一句:“我出去走走,晚了別等我。”寶珠也沒懷疑,讓孩子們纏的心中滿滿。只交待:“多帶件衣裳夜裡穿。”再叫住袁懷璞:“放下鑼,你玩着,戲就沒法兒唱。”

“咣噹當,”袁訓在這聲音裡換過衣裳出門,見門外三個人。

兩個人一左一右,中間那人面容如玉,眸子精明,正是好幾天沒見到的表兄,當今皇帝。

袁訓眉開眼笑:“您今兒得閒?”

皇帝瞅瞅他,漫不經心的調侃:“你有眼色,聽說你白天在太后面前慪不完的氣,到我面前就成喜歡,你也思量過太后不會怎麼樣你,我可不好說話是不是?”

шшш▪ т tκa n▪ ¢O

袁訓笑嘻嘻:“對着太后我也沒慪氣,就說幾句實話。”

“哼,上馬,隨我來。”

袁訓依言上馬,跟上關安一個,五個人沿着長街最熱鬧的一段行走,見賣唱的,賣花房裡早開鮮花的,吆喝聲到處都是。

皇帝有了笑容,往看似最熱鬧的一個酒樓看去。那裡說書的動靜中,夾着一個人說話:“我皇好啊,”

袁訓就知道他要上去看看,跟的侍衛他認得,就是後面暗中跟的人,侯爺也認出幾個。打個手勢,先上去兩個人,他們樓上往下點頭,袁訓才跳下馬,來扶皇帝下馬。

皇帝翻翻眼:“這算獻殷勤吧。”

袁訓笑得合不攏嘴:“是啊是哈。”

“再殷勤也記得你白天說的話,我們全是拖累你的。”皇帝又是一記白眼,袁訓陪笑:“我拖累您。”

“差不多!你把我拖累的像是四處尋官給你做,你就不照鏡子,你有這樣的吃香?我現在眼裡的好人,獨沒有你這一個。”皇帝揶揄着,在袁訓陪同下上樓。

關安前面開道,攆得樓梯上別人暫時不能走,皇帝和袁訓緩緩而登。這是個有名氣酒樓,往這裡來有氣派的人也不少,侍衛們先行看過,並沒有見過駕的大官員在這裡,但皇帝和袁訓樓梯口露出面容,還是有人震驚住。

“是他!”

震驚的這個人在包間裡,爲看外面賣唱的挑小娘,門簾打起,他一眼看到外面,外面的人沒功夫看他。

把皇帝和袁訓又打量過,嘴脣緊緊閉上,面上青一陣紅一陣,陰晴不定起來。

他對面只有一個人,生得鷹目鉤鼻,是個厲害面貌。把他面容收在眼裡,看着奇怪,發問道:“魏大人你相好的來了?”

乾笑兩聲:“你這臉上一變又一變的,不像見到牀頭母老虎,也像見到牀上女霸王。”以爲笑話說得不錯,又笑兩聲。

他的笑容總透着不利索,像是個不常笑的人。

魏大人哼哼兩聲,猶豫一下自己是告訴他的好,還是不告訴他的好,對面那人是厲害的,眸光如刀向他面上刮過,不客氣的道:“你我才結爲兄弟同盟,你這就想瞞我什麼?”

“總兵大人厲害,我只是見到一個人,因此奇怪。”

總兵斜斜眼角:“是剛纔過去的兩個公子哥兒,魏大人,你在京裡認得的世家不少啊。”

魏大人反問:“何以見得?”

“他們一上來,我就看見。你我全是外官,京裡沒根本,認不得這些世家子,全憑眼力看人。他們生得風度不俗,那股子悠閒氣度,同你我在這裡候見的人不同,自然是京中老世家出來的,不愁官不愁爵的,晚上閒心閒情的,出來聽曲。”總兵大人面上有驕橫出來。

他自以爲說得中肯,但見魏大人全無捧場模樣,心不在焉,手無意識擺弄着筷子,也不挾菜,就隨意動着,神思三魂走了倆兒,語氣都輕飄得淡淡:“王總兵您來勤王,可曾見過當時的太子殿下?”

王總兵火冒三丈:“你是說我資歷淺,太子不肯見我嗎?”驕傲的昂下巴:“勤王我本來到的應該早!路上遇到小王爺,哦,估計現在是王爺了,他打反賊援兵,我幫把手兒,進京就晚。但功勞簿上有我一筆,又有王爺走時見我,說他在皇上面前舉薦過我,因此讓我留京裡候見。我呀,是總能見到的。”

“那就是還沒有見過不是?”魏大人繼續若有所思。

王總兵也警惕上來,他和這魏大人是京裡才相識,時日不多,但能知道他不是愛出言諷刺的人,收住不悅,琢磨着魏大人的表情回話:“沒見過。”

魏大人默然一下,前不接後不連的輕聲道:“但我見過忠毅侯。”

“他?認得他作什麼!”王總兵眉頭攢起:“我本來想會他,晚上一步,就聽說他閉門謝客,架子擺得足足的。”忽然明白:“人說忠毅侯一表人才,纔剛過去的是他?”

王總兵眯着眼睛笑:“那咱們,去認識認識?”

“年青的那個是他。”魏大人又神思恍惚。

“那年長的我們也一併相識了。咦,那你說年長的那個是誰?”

魏大人心神不定:“依你看,忠毅侯聖眷好嗎?”

“不好他就能住五間大門的房子?咦……”王總兵驚駭沒了下文。

兩個人四隻眼睛相對,都看出對方此時想的是驚濤駭浪。眼神碰撞着,話在裡面飛。是真的是假的?

不知道。

有可能吧?

沒面過聖不是?

再眼珠子滴溜溜往外面看,都想再看一眼剛纔兩個男子,明知道才進去不會就出來,也盯着片刻才收回,相對都失了常態。

不會吧?

在這酒樓上就能見到聖駕?

……

另一個包間裡,袁訓正在抹桌子燙酒盞。小二送酒菜,侍衛們外面攔住,由他們端進,隨便檢查一番。

袁訓嘗菜,再負責倒酒。

一個嘶啞嗓音又出來,連說帶唱:“我皇就是好啊,我皇有酒肉啊,”皇帝塌沒下眼皮,他剛纔就是聽到他這段說唱上來的。表弟最會看他眼色,出去把那個人哄進來。

一個乾癟老頭子,吃得半醉,一手是酒,一手是塊肉,進來就嚷:“喝酒這事兒我最喜歡,來來,兩位大官人,幹!”

酒汁淋漓的碗往皇帝面前去,袁訓攔下來,和他碰一碰,幹了一碗,按着他坐下,邊倒酒邊笑問:“老人家有福氣,認得皇上?”

“不認得。”老人搖頭,眼睛只盯在酒上。

“那您說我皇有酒肉,酒肉是從哪裡來的?”

“我無兒又無女,無妻又無財。亂上一場後,按人頭補銀子,我家沒受災,我的錢全放到親戚鋪子裡,這就月月有利息,我一個人吃,足夠了,這不是我皇有酒肉。”

老人憨態可掬,皇帝讓他逗得也微笑,袁訓正要打發老人走,皇帝問道:“就沒有人說不好?”

“有!”老人怒髮衝冠:“說不好的人可不少,我家附近的大戶,他家讓搶走的東西多,他說補的銀子還不夠塞他牙縫,我說你牙縫比臉大,把他罵退回去!”手敲着酒碗:“這些人不知趣,等我喝完這碗,我再去他家門上罵去!”

“只這些嗎?”皇帝輕描淡寫。

老人說得性起,衝口:“有!”敲腦袋:“讓我想想,我皇的閒話多呢,”這就想出來一條:“說殺皇叔心太狠,說皇叔是讓逼反的,過不下去了,沒吃的,”

他信口胡說,袁訓手心捏出一把子汗,想要打斷他,又見皇帝聽得津津有味,不打斷他,不知道他往下還要說什麼。

就乾咳:“嗯哼哼哼……”

皇帝斜睨:“現在風也不能吹了?”

“年青人,春寒病人多,看你大長個子,不見得不虛!”

袁訓哭笑不得,但成功把老人話題轉移,聽他說一通哪家的藥好醫生好,男人應該怎麼補,把他客客氣氣送出去。

返身再進來抹把汗,挺挺腰身,向皇帝笑道:“人老胡話多,我哪裡虛,他分明看錯。”

皇帝譏誚道:“恃寵而驕,也是虛。”

袁訓啞口無言,老實坐下,也不勸皇帝了,給他倒酒,默默陪着。

酒又三巡,皇帝冷笑,把他一通教訓:“說我的人還有一堆,人家說你幾句,你同誰生氣?從來不是孤僻的人,閉門謝客你鬧不完的彆扭!頭一回鬧彆扭,死了魏建金!別同我辨說與你無關!我爲你攆走魏建金,他死在陳留郡王帳下,只能與你有關係!”

袁訓垂下肩頭。

“下面這污漕事多了去,我懶得查!再一回你鬧彆扭,好好的官不做,你去當兵!再一回你鬧彆扭,跑京裡來和柳家大打出手,這一回你想怎麼折騰?從此門上高掛一切人等不相會,你就是個清白人?”

……

寶珠睡到一半,見身邊有動靜。睜開眼來見袁訓回來,聞一聞:“喝的不少,讓丫頭現做醒酒湯,”

“不用醒酒湯吧,我早讓皇上罵醒。”袁訓胡亂解衣裳,往被子裡一鑽,腦袋習慣的往寶珠懷裡一埋,告訴寶珠今天的事情:“皇上誤會,太后也不喜歡,說起來,我不過是想清靜幾天,不想讓人背後罵,還表面上同他虛客氣。求官不求官,我閒散在家裡說了不算。平白受氣,我又不肯。結果,就閉門這幾天,這就挨訓。”

寶珠同他裝模作樣的嘆氣:“侯爺你真的左右爲難吶,不挨外官罵,就讓皇上罵,寶珠看着你都是可憐的。”

如果沒有最後嘻嘻一聲,袁訓也許能假裝相信。

最後那“嘻嘻”,袁訓假裝生氣:“你這是看笑話?”把面龐擡起。

寶珠把個帕子矇住臉,裝出來好難爲情見人模樣,愈發取笑的口吻:“得了便宜還賣乖,還不讓人笑你嗎?外官們說你,你氣了沒處找回來。背後偷聽的話,和外官們去理論,讓人知道要說你度量小。你回來同我說,我說咱們不見人吧,給你出一回氣不是?咱們不見人,外官們自然更要說,傳到宮裡去,太后面前使一回性子,皇上面前過了明路,從明天開始,您是奉旨開門見客,這麼大的便宜讓你得了,你還要說抱怨。寶珠笑話你。”

“笑吧笑吧,娶來寶珠不就是爲笑的,要是天天打哭,”

寶珠嘟嘴兒:“你怎麼敢這樣說?”

袁訓嘻嘻:“太后不答應不是?母親也不答應,加壽不答應,懷瑜不答應,懷璞不答應…。”

寶珠屏氣凝神:“你呢,怎麼不說你?”

“我……想想明天再告訴你。”袁訓呼,吹熄牀前燈。月光透進來,翻身抱住寶珠:“你今天討我喜歡呢,我明天再說不遲。”

寶珠吃吃笑:“我呀,反正我是不會鬧脾氣的人。”

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753章 ,進家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804章 ,袁小八第577章 ,蕭二進京第424章 ,老國公很難爲情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42章 ,眼熱第74章 ,家世(一)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315章 ,笨吶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125章 ,審問第331章 ,倒黴的萬大同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85章 ,送禮第708章 ,到蘇州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05章 ,譁變中見好兒媳第184章 ,誰敢傷舅爺?第28章 ,逞強第280章 ,豬爹爹第479章 ,自然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717章 ,新謠言與方氏無關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347章 ,舊年仇恨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12章 ,餘公子第206章 ,御史偷窺第94章 ,神采第756章 ,加喜生日第233章 ,姑母多情意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787章 ,送行戰哥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24章 ,比較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753章 ,進家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186章 ,袁訓在此!第179章 ,讓寶珠也去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181章 ,表兇最周到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590章 ,拜大年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497章 ,第563章 ,吃了別人的火藥第599章 ,侯爺入獄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167章 ,寶珠的神奇日子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260章 ,寶珠大撒英雄貼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55章 ,求救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244章 ,說親事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825章 ,柳大哥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825章 ,柳大哥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799章 ,蘇赫隕落第25章 ,迴避第676章 ,學菜第838章 ,第706章 ,正經是個香餑餑第58章 ,聚攏人心第280章 ,豬爹爹第733章 ,有人幫忙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206章 ,御史偷窺第115章 ,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