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

陳留郡王穿的是件上好盔甲,但在女眷們的話中間,像東穿一個洞,西扎一個孔,話如厲箭,嗖嗖的過來。

但他偏偏無話可回。

在他視線中的人,發歪衣亂,釵橫簪溜。不是臉上有火染出來的漆黑,就是手腳有傷。他來得及時,傷並不重,可能很微小,也可能是逃的時候碰撞到,但還能這樣精神抖擻的貶低他,讓陳留郡王汗顏,知道自己犯了個大錯誤。

這裡就換成是一幫子男人,在激戰過後——她們總是花足心思纔打出一場菜油黃豆戰出來——受到別人的不認可,都會有怨言出來。

這個時候就是當兵的,也需要誇獎和安撫,但郡王還拿她們當女眷來看,他不碰釘子誰碰釘子?

這釘子全透過盔甲,釘到郡王肉裡。

最後他沒訓成話,讓女眷們教訓一通,陪個笑臉兒,把他俊俏的臉兒賣弄一回,乾巴巴的在夏直等人偷笑中回來。

狂喝一聲:“去大同!”逃也似的帶着人去追蘇赫。

他怯蘇赫,蘇赫又真的狂悍,佔住官道,竟然讓他走了。

也正好送郡王一個離開的名頭兒,匆忙丟下五百人護鎮子,把葛通等人留下來,郡王撒丫子離開。

他走以後,女眷們還是把他好一通的背後說,又去幫寶珠收拾。

安全了,寶珠格外的注意,不讓客人們再看不好看的場面,也趕緊尋出東西來燒給大家吃。幾個要離開的女眷,寶珠更是先給她們坐的地方,騰出幾間屋子,現在不管以前是誰在住,地道里取出衣裳當坐墊,請客人們先坐下。

她自己更是顧不得外面地上又是血,又是沒收拾完的打鬥場面,匆匆的行走來去。見到一些老家人手握刀劍不屈而亡,又是痛淚下來。

還有一些地方有火在燒,隔着火見到連夫人站着不動,寶珠奇怪,又擔心她讓火烤到不好,帶着丫頭紅荷從牆根繞過去,準備叫連夫人去歇息。

燒得滾燙的石頭牆下,還沒有轉出來,聽到一個男人的嗓音,鬱郁的:“我對她並沒有不好,她爲什麼不來看看我?”

連夫人帶笑安慰的嗓音,她也累上半夜半上午的,面容也疲倦,還強打着精神,可見和她說話的男人很重要。

“你別惱,這道兒遠不是?都是家裡的嬌閨女,跟小沈夫人似的。”話到這裡,再想對面的男人是跟着郡王回來的,並不知道小沈夫人的嬌氣在人人眼裡算出了格的,連夫人又尋找別的話來勸他:“我不怕你們都生氣,我來這一回,才知道什麼是累,才知道出門步步難,在家樣樣好,果然這話不假。”

“可是……”男人悶悶,想說什麼,又咽下去,最後還是帶着苦惱:“我以爲她會來。”

寶珠聽到這裡,心頭一陣難過。她已聽出說話的人,是留下來的葛通。葛通和幾個人去戰蘇赫,帶了小傷,陳留郡王愛惜太子黨,才把他們留下來,讓他們幫弟妹小作收拾,再探明附近真的沒有危險時,再去大同歸隊。

葛通和連家是拐彎內親,兩家妻子有親戚,這就把連夫人叫出來訴說不悅。

躡手躡腳退開來,寶珠把蘇赫恨上來。有幾個女眷太平的時候都要走,寶珠正竭盡全力的留她們,又有蘇赫這樣一鬧,只怕原本願意留的也要跟着走了。

寶珠在這裡呆慣了,她已不認爲守着丈夫值得別人稱道,但剛纔無意中聽到的話,讓她唏噓一下,默默的想着主意,不但要把來的女眷們留下來,還要往京裡去信,讓沒有來看的人來看一回才行呢。

前面走來兩個太子黨,雖在亂地方里,也彬彬有禮,見到寶珠深深一揖,陪笑道:“弟妹該累了,歇會兒去吧,只管交給我們。”

他們看向寶珠的神色,以前寶珠認爲只是爲袁訓纔有讚賞,現在寶珠要往自己臉上貼把金子,他們分明是在誇自己守着丈夫。

也就更把他們思念妻子的心思表露。

寶珠還禮和他們分開,內心懊惱不已。

從京裡出來時,女眷們跟着她上路,寶珠只喜歡去了,認爲看看有這些人要和寶珠一樣了,寶珠不是大姐和三姐想的那樣,去的是不好地方。她就忘記一件事情,應該去上門爭取下別人一同上路,當兵的人遠離家中,他們能不想家嗎?

悶悶上來,無端在心中打上一個結,對自己暗怪不已。又有袁夫人獨自離開,寶珠也怪自己沒想到纔沒的攔,又怪自己一層。

好在劫後事情多,也不能總想心結,還算沒有更加難過。

到中午時分,袁夫人回來。她從地道里一出來,就讓人圍住。寶珠聞信趕來,沒有見到面時就大哭不止。

撲到袁夫人懷裡,更是痛哭:“母親,以後再也不能這樣,以後要去哪裡,要和寶珠說過才行。”

袁夫人本來是急着看孫子,讓媳婦一通大哭,足見她真情意,也跟着淚水漣漣。抱着寶珠道:“好孩子,你不要惱,我是……”

寶珠打斷她:“以後這種事情應該讓寶珠去,全歸寶珠,再也不許母親去涉險。”當家的奶奶,這就頭一回管到自己婆婆身上來。

袁夫人又是感動又是疼愛,懷裡取出那鑲着小小寶石的紅木盒子,送到寶珠面前哄着她:“你看,我是給壽姐兒取這個東西去了,”

寶珠淚珠婆娑,聽着自己婆婆帶着討好的道:“我沒有去犯險,就是擔心打下大同來,把我的舊東西全沒了可怎麼辦?這一個,”

打開來,裡面有脂粉香。

“這是暖玉的,冬天裝胭脂不會冷凝澀滯,我本想和你進城去,再取了來,這就出了事情,我擔心的不行,別的丟了也罷,這個丟了,壽姐兒可用什麼?”

壽姐兒在宮裡要什麼沒有,但袁夫人一定要這樣的說,要是讓中宮和公主聽到,一定不願意這話。

而寶珠,也聽出母親在難爲情。

她和舅母國公夫人幾十年不往來,大難臨頭去幫她們,一定是去幫,纔會把孩子們也丟下獨自離去,也一定有危險,纔會自己前往,這幫了忙以後,母親還不願意提。

寶珠也不再明說,但內心對婆婆失而復得,擔心放下,輕鬆上來,害怕放下,後怕上來,擰在一起,讓寶珠又哭起來,扯着袁夫人的袖子還是不依:“就爲壽姐兒,也不應該去。再說爲壽姐兒去拿這個,以後還有別的孩子,難道不怕母親偏心?只爲壽姐兒就不顧什麼的去了,懷瑜長大,討來孫媳婦,一定會怪母親。還有懷璞,討來媳婦,一定怪母親。”

寶珠大哭:“以後少疼加壽些纔好,又不是一個孩子,怎麼就只爲她去了呢?”寶珠的傷心全數出來。

要是丟了母親,表兇回來難道不心疼嗎?

她搖着袁夫人袖子不鬆手,口口聲聲:“以後不要疼加壽纔是,”其實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袁夫人聽得懂,慌了手腳地給寶珠擦淚水,見媳婦哭得淚人兒一般,搜尋出話來,一迭連聲的叫着寶珠:“我猜到了,是沒有給你是不是?你彆氣了,等你進城去,打開我的閨房,你隨意的挑,你隨意的選,”

寶珠哽咽難言,誰要那些,人家只是怪你一個人去了,她反反覆覆地道:“以後再有這事!有寶珠去。”

旁邊的女眷也哭了,忠婆衛氏抱着孩子來也哭了。四面兒都哭,袁懷瑜袁懷璞也哇哇大哭起來,才把袁夫人和寶珠打醒,袁夫人抱過袁懷瑜親親,又去親衛氏懷裡的袁懷璞,大家慢慢止住哭聲,和袁夫人同回房中。

到晚上,也收拾出來能睡的地方,安置下衆人。袁夫人和寶珠忙着撫慰衆人,打聽大同戰況,地道里東西存的有,收拾出來給陳留郡王送去。

孔青不辭辛苦,也是不想把萬大同和紅花分開,他們兩個人雖然不膩歪,但孔青想自己和梅英總已是夫妻,就這一點兒上,比萬大同強,他押着車,太子黨去了一個人,又一百士兵送去。

到半夜回來,說大同已然收回,但蘇赫跑了。

第二天陳留郡王來見袁夫人,見她無恙也自喜歡,也交待以後不可以獨自犯險,又抱了小稀奇寶貝,逗玩一時離去。大同尚亂,他駐兵還在大同。

這一次損失不小,城要重修,人要重點。數個官員殉難,其中有知府大人。趙大人主持全城,寫信讓京裡再派官員。福王不知去向,也就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知道這場禍事雖然由內奸而起,卻是有他纔有。龍五公子不知去向,亂勁中屍首無存,讓踏如泥,這對古人來說是最糟的事情,也算是他的報應不爽。

國公府裡派人出來尋找,全城那麼大,一時找不到,安慰五奶奶也許不在城裡,五奶奶哭得眼睛都紅腫,但還抱着僥倖,盼着丈夫那晚不在城中。

但不在城中,聞聽消息,也應早回來纔是。又擔心他在城外讓亂兵殺了,又重新的哭。

沒有幾天,援兵一波一波的到來,又有離大同近的項城郡王和東安郡王也打發兵馬過來增援。頭一波到來,陳留郡王就離去,他還奇怪,梁山王爺說隨後就到,就是大軍沒過來,也應該再有個先頭隊伍是不是?

直到他回去後,才知道梁山王去救兒子,又有項城郡王和東安郡王在附近,只令他們前來,梁山王拔營反向而去,陳留郡王又追上去,這是後話。

陳留郡王妃趕到的那天,龍五公子的惡耗得到證實。從大街上的亂東西里,收拾起來的衣裳鞋子飾物等,讓人去認,看戶籍上要勾掉誰,結果認出五公子的玉佩碎片和一根變了形的簪子。

五奶奶一見暈了過去,但固執不承認丈夫沒了,不肯發喪,又有空棺一個,在家裡多放幾天也沒什麼,見她傷痛,國公府中諸人嘆氣,也由着她繼續抱着尋找的盼頭兒。

寶珠着實的忙碌,幾天裡肯定沒功夫進城,這一天,趙大人來見她。

……

他剛大同城外送走陳留郡王,寶珠沒有去送,在暗想心事。聽說趙大人到來,二爺見他是可以原貌示人,只換件見客衣裳就出來。

趙大人在鋪子外面站着,對着還算滿目狼籍,沒修整過來的小鎮嘆氣。寶珠以爲他是說燒得厲害,沒想到趙大人道:“先國公的手筆不同凡響,讓後來人追之不及。”

也是,寶珠略有喜色,和剛纔面上會客時的笑容不同。剛纔的笑容是花迎春風,這會兒喜色卻是花本燦爛,由不得的含笑:“大人說得是。”

趙大人望向她,微微一笑,頗有含意,這是劫後他頭一回來拜望寶珠,見這位奶奶已沒有驚色,眉頭有久顰時的一個小小渦兒印記,但剛毅已出。

難怪太子殿下要把事情交給這位奶奶。趙大人暗想,自然的,殿下對袁家還有一份兒說不出來的情意。

由不得的,趙大人想到袁訓最早在太子府上的“傳聞”,但隨即就在腦海中抹殺,且自己竊笑中暗責。

這遇到別人家好,就聯想污水的事情,自己怎麼也能出來?

忙就着笑容中含意,對寶珠拱手,雖然她是女裝,也無半點兒怠慢和“陳留郡王似”的怠慢:“二爺,這一戰威風。”

寶珠飛紅面龐,說聲取笑,請趙大人進去。

坐下來,趙大人笑着解釋:“我沒有取笑的意思,是郡王說的二爺威風。”寶珠愕然的張張嘴,姐丈說的?

能從姐丈嘴裡說出寶珠好的話,像是今天沒刮北風颳春風,寶珠油然覺得暖意襲人,但自身守住是個女人,羞人答答隨後浮出。

“姐丈也是取笑。”

趙大人呵呵笑了,同時把房內外打量一遍,帶着躊躇低聲道:“單獨說話,可方便嗎?”眸光警惕,把裡間側間全打量一遍。

寶珠猶豫一下,但想到裡間是姐姐郡王妃帶着孩子們在,另一個側間是母親帶着孩子們,就略提高嗓音命丫頭們:“我有話要和趙大人說,你們出去。”

她隻字兒不提兩個側間全有人,而袁夫人亦會意,自會看住孫子們和奶媽;郡王妃也一定看住孩子們。趙大人也沒有細問側間還有誰,只是把嗓音壓得更低。

“殿下讓二爺出京來,可有什麼仔細的交待?”他神色凝重。

寶珠也就想起來,走去自己屋裡,取出壓在箱下的一樣子東西,那是半個鐵牌,上面有字,但只有半個,也就認不明白。

重出來給趙大人,他接在手中,隨身取出也是半塊,兩下里一晃,湊到一處,這就勉強可以認出字來,說勉強,是這兩半塊鐵牌湊起來,也還不周全。

“鐵……”寶珠低低的念。

“奶奶噤聲!”趙大人對側間裡指指,攤開手掌,在上面寫出三個字來。

寶珠愣住,鐵甲軍?

她像是聽過的,是上一回在山西,混混們圍城,鐵甲軍出現……後來紅花從街上聽到許多關於鐵甲軍的古記兒,回來說給寶珠聽。

趙大人隨身又是一個盒子,打開來送給寶珠,裡面是一套黑色盔甲。閃着幽幽的光。

“二爺對不住了!我沒想到蘇赫來的這麼快,我聽說二爺到來,正要送來給你,”

寶珠擡手,讓趙大人不要自責。

寶珠初回來,是夫妻在相會。她有客人,趙大人只來會過她和袁訓,也無多話。袁訓離開後,趙大人來過一回,是約下回再來,蘇赫就到了。

寶珠不怪他,只是不解,要他解釋明白。

“鐵甲軍散居於百姓中,着鐵甲後就是一支軍隊……”趙大人解釋過,寶珠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暈生雙頰後,又對太子殿下感愛不已。

原來殿下讓袁二爺辦差使,並不是不給後盾。

對還缺着的鐵牌看了又看,寶珠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如果鐵甲軍能幫表兇去戰蘇赫,那表兇也就沒有讓人追着要腦袋的危險,而寶珠也就少一層擔心。

有心問問另半塊鐵牌去了哪裡,又知道趙大人不說,就不能問。寶珠就只說關心,笑道:“這要是全了,我們就再也不怕蘇赫到來。”

她話中情意十足,意思也早出來。趙大人一笑沒有回答。另半塊鐵牌,可不就在袁大人手裡。不然上一回混混圍大同,他是怎麼和自己同時調動鐵甲軍的?

袁大人要是想拿鐵甲軍戰蘇赫,他自己會辦這事兒。

而由此,也看出袁二爺並不知道,讓趙大人佩服一下袁訓。雖是夫妻同當差,但不該講的他也滴水不漏。

眼前,還要回二爺的話。趙大人也有辦法:“二爺,這是護衛邊城的一支軍隊,最遠不能離開五百里。”

寶珠這就漲紅了臉,輕聲道:“知道了。”

又三言並兩語,就收好盔甲送趙大人出去。再回房裡,陳留郡王的兩個兒子,志哥兒和忠哥兒跳出來,志哥兒抽出他的短劍,他是小小少年,劍是真的,明晃晃亮了滿屋子,而忠哥兒還是一把小木劍,抽出來自己都有沮喪。

但再沮喪,忠哥兒的心是和哥哥一樣的。

“舅母,我們幫你殺敵!”忠哥兒嚷得最響。

在他後面,轉出念姐兒來,念姐兒握着一個小小的弓箭,軟弓柳條子箭,上面也沒有裝箭頭,只是小孩子玩具,念姐兒扁起嘴兒:“舅母不要你們幫,舅母是大家閨秀,不是你們這般的粗魯,就知道和人打架,還弄亂我種園子裡的花。”

走到寶珠膝下,嘟嘴兒要寶珠答應她的話:“舅母我說對不對?舅母不打架。”

寶珠才方要笑,袁夫人和忠婆各推着小木牀出來。見到志哥兒的劍,袁懷瑜袁懷璞流下口水,就要扎牙,所以口水滴噠噠。

“啊啊啊,”一隻小手抓住小木牀,另一隻小手就對着短劍木劍伸出去。後面出來的郡王妃嚇了一跳,把兒子們叫過來,虎着臉:“快收起來,別在弟弟面前晃,招他們哭。”

志哥兒收好劍,摸着腦袋,怪忠哥兒:“都是你不好,早說過你別跟着我別跟着!”忠哥兒更不服氣:“我的是假的,殺不到人,哥哥你的纔會割到手。”往外面推志哥兒:“出去,這裡不許你站着。”

念姐兒對着他們扮鬼臉兒:“你們兩個都不是好的,都會惹弟弟哭。等舅舅回來,看我告訴他!”

袁懷瑜袁懷璞以爲是打鬥,就格格笑出來。袁夫人也就笑了,對女兒道:“本不想讓你多住,怕你府上有事情,但見到這般熱鬧,又捨不得你走。”

郡王妃笑道:“我是要走,但有件事兒說下,母親,寶珠,你們收拾了,得和我一起走才行。寶珠的客人們,也到王府去做客就是。”

寶珠嚇一跳:“爲什麼我也要去?”轉念一想,姐姐是讓蘇赫過來嚇到。寶珠故作輕鬆的笑:“哪能天天有這樣的事情,放這麼多的人過來。趙大人正在查這件事情,正在和衛所辦交涉,讓他們找出證據,不然就彈劾他們通敵,姐姐只管放心。”

“我不放心!”郡王妃一口否決,往外面就叫人:“紅花兒,寶珠的大管事,我叫你呢。”大管事的最近並不是天天在外面侍候,天天算銀子錢,算重建鎮子多少費用,一面算一面肉疼,一面就拿萬大同出氣,問他是不是死人身上少搜了錢?

丫頭們爭着去告訴她,紅花小跑着過來,進門陪笑:“王妃叫我?”

“收拾東西,你呀,跟着你家奶奶,和我一起回去,這裡再也不能住了,這種擔心事兒我再也不想遇第二回!”陳留郡王妃斬釘截鐵。

紅花沒有來的時候,袁夫人和寶珠都不答應走。寶珠想我走了,難道我怕蘇赫嗎?他敢再來,二爺把他下成滾刀面。

二爺現在滾刀面也知道,這是江上行船時,袁訓告訴她的。

袁夫人更是勸女兒:“你父親在這裡,姑太太讓我和懷瑜懷璞不要回來,可還沒有見過祖父,我說這不行,總得祖父面前去見見,才放我們回來。去你那裡有什麼好?”眸子一轉,就到寶珠身上,很是嘉許:“再說寶珠辦的就好,這幾天你也聽到那晚的事情,寶珠指揮得當,大將軍一樣,我們誰也不怕。”

又問寶珠:“我的兒,蘇赫再來你怕不怕?”

寶珠把手一揮,氣勢渾然天成,就是嗓音脆生生的,也添上三分決斷:“把他包成人肉包子,以後我這裡專賣蘇赫肉包子!”

“有人會買嗎?”念姐兒爲舅母的生意苦惱,人肉包子,哪裡還有人吃?

當舅母的開開心心道:“單給狗吃。”

房裡房外笑聲一片,只有郡王妃板起臉,不爲所動。她黑着個臉,袁夫人和寶珠正一起勸她,外面走來女眷們,這裡纔沒有再說下去。

連夫人進來,面有傷感。小沈夫人進來,氣得腮幫子鼓鼓的。尚夫人進來坐下,就哎呀:“你們呀,真是辜負六姐兒待你們的心。”

小宋夫人等人笑得本自勉強,又遇到這樣的說話,縈繞心頭的話就藏不住。

“我們不比你們差,也來了也看了,也關心了人,還險些把命丟掉,這還不夠嗎?嫁丈夫,可不是爲送命的。”

“就是,你們不肯走,小心再來上一回,以後可別怨我們!”

“就是六姐兒,你也走吧。你有兒又有女兒,何苦來要在這裡犯險。還對你丈夫不起嗎?”這一位說話不防備,也是在心裡轉着離開有好幾天,讓寶珠等人苦勸下來,背後早把寶珠等人怪上,還有什麼對不住人的呢?

不是生下傳宗接代的,又生下那養在宮裡的?對得起他袁家的很。

但袁夫人和郡王妃在這裡,這話就很不妥當。袁夫人和郡王妃都裝沒聽到,但說話的人自己也紅了臉。總覺得話是得罪了人的,就更不願意留下。

“一定要走,我們東西都收拾好,這就來辭行,這就走了!”

寶珠無奈,這幾天裡她們收拾行李車輛,寶珠全看在眼裡。蘇赫龍捲風似的來了一趟,各家都有家人亡故,世子妃的家將也死了不少,車馬更是驚走的驚走,燒燬的燒燬。女眷們爲走,往大同城裡去現買車。

大同城裡也才經戰亂,不好搜尋,她們又打發家人往附近的村莊裡去找,這就全是新車。來時的船,除世子妃家的船停在碼頭上候着,別人的家裡沒這麼闊,閒放着船閒養着人,全就地辦了一船貨物,早回京中。

女眷們也不管,她們來時雖受車的顛簸苦,爲了“逃離”這裡,也願意再坐車顛一回。都是“逃離”的心思。

這是一定要走,寶珠攔不住,也就不再攔,心中悲傷上來,強打笑容:“且等晚上我備下送行酒,明兒一早再上路不遲。車馬是顛的,我來時不是和姐姐同行,要受許多的苦楚。既要走,現放着姐姐在,姐姐府上借幾隻船送你們吧。給我一天的功夫可使得?”

女眷們昨天還恨寶珠呢,私下裡會面商議着走的事情,都說是寶珠在這裡孤單,纔要留下大家陪她。問題這裡是寶珠的家,並不是她們的家,她們爲什麼要留着?陪袁將軍夫人過這兵荒馬亂的日子?

恨意,在這會兒聽到寶珠發自肺腑的話,都自愧上來。

轉念兒再想,寶珠招待她們沒有話說,遇到戰亂在郡王沒有到來時,也是打算自己留下和蘇赫周旋,讓得力家人送女眷們從曠野離開。還有她勸着留下夫妻好聚首,這並不是壞意思。

還有蘇赫還能這樣偷襲第二回嗎?都知道近幾年是會提高警惕,不太可能。

小宋夫人先哭了,扯住寶珠的手:“不是我不留下,我家裡的事兒對你說過,我久在這裡不回去,知道的是花你的錢,不知道的還以爲我花了家裡多少,”

別的人也全哭出來,小沈夫人獨不哭,噘着嘴兒慢吞吞:“有我們給你作證呢,我們在這裡吃六姐兒的喝六姐兒的,還約着要去江梅賞雪,也是六姐兒說她做東,你又怕的是什麼?”

走的女眷們聽到小沈夫人說話,就渾身要起雞皮疙瘩。

她們惱得當時辭行,當時就走,也有一半兒是再也看不慣小沈夫人。

小沈夫人孃家婆家裡都是得寵的人,又有表哥爲丈夫,打小兒哄慣了她,不哄她,她就長輩面前去告狀,直到表哥哄她爲止。

嬌慣了的,有丈夫在時,別人都看不順眼她。見到她沒有丈夫哄着,正要笑話她,不想她又能吹牛皮。

“我呀,我殺了好幾個,”

要走的女眷們當時只保命去了,聽過寶珠分組殺人的話,想人哪裡是好殺的,基本沒有出來。這就聽到小沈夫人說話,頭皮開始發麻。

像這個是女英雄,別人全是女混賬。問題是她真的殺了人?就她拿着金簪子?金簪子也能殺身強力壯的精兵?

這讓誰聽到都是超級大法螺不是。

逃也似的要走,有讓蘇赫嚇的,有覺得情意已足,還有就是讓小沈夫人又膈應到。怎麼她沒有丈夫在身邊,也還得意洋洋高人一等?

再也不能同她多住一天的心思本就根深,就更當不起小沈夫人的一個標點符號,更何況她這會兒說出的是話,還不是標點符號。

女眷們對着袁夫人和寶珠拜了幾拜:“多謝招待,回京裡去再回請吧。”寶珠阻攔不住,讓紅花取出禮物來。

寶珠的禮物也早備好,也早有心理準備,她們收拾東西,說不定哪天就走,這就備下送行禮,此時不打饑荒。

連夫人和尚夫人哭了,小沈夫人氣得都不想去送,委委屈屈地纔跟出來。世子妃壓根兒就沒來,袁夫人和郡王妃送出鎮口,郡王妃帶的有府兵,寶珠問姐姐討了一隊人,說好送她們直到出山西,到山西省外的官道上。

必須是官道能見驛站,才能回來。

灑淚而別後,回來,小沈夫人在房裡把她們正經的抱怨着,又把寶珠聽得想笑。

“誰不知道這裡嚇人,可怕,有蠻夷出沒?不過來一趟容易嗎?既然來了,就要當遊山玩水似的,這嚇人的事兒出來了,以後應該是好玩的纔是,一張一弛,是這個道理。再說不容易的來,不呆夠了,可怎麼行?”

連夫人尚夫人點頭齊聲道:“很是。”

“怕這個怕那個的,怕者何來?難道我不怕嗎?我家有好幾個妯娌,我婆婆是我姨母,自然疼我,我不出京來,她們也一樣說我。我纔不怕呢。我對父親母親說,我要來這苦地方,虧待了我可是不行。我對我自己孃家說的,誰怕她們說話!”

寶珠忍住笑,想這一位經過戰亂,應該是最讓擔心的一位,反而自有一套解釋,寶珠又打心裡疼她,附合道:“很是呢。”

走的已經走了,哄好餘下的這幾個纔是。

世子妃又走來,也是怒氣衝衝:“問我借船,我說不借!幾時和我一起回去,才肯帶上她們!”寶珠又無奈了:“那也應該借不是?坐車的事情,總是道兒遠,就累到人。”

“不聽我的勸,我說你們留下吧,沒事兒的,有我呢,是不是?我怕什麼蘇赫,”世子妃前半段話怒目,到這裡,就眉開眼笑:“不就是個蘇赫,胡吹大氣的有好大名聲,我也會過了,不過如此。”

這下子好了,房裡有個小沈夫人法螺高舞,這又來了一個世子妃牛皮高漲。世子妃是會過蘇赫,讓蘇赫一刀就出去多遠,再也沒能上得去,但這一刀,已是她吹牛的本錢。

這兩個吹,連夫人尚夫人,還有一位沒走的,她的丈夫叫盧鑄,小盧將軍夫人也沒有走,這就連尚盧夫人一起附合。袁夫人和郡王妃也感受她們不走,陪在這裡陪着眉飛色舞,寶珠心裡的痛,慢慢的好下來。

無意中聽到葛通對連夫人的抱怨話,讓寶珠心裡一直的痛。

經此一役,見過蘇赫等人的兇殘,他們是逢人就殺,遇到就沒有活口,可見表兇一意前來,有他的道理。

邊城這地方,你不來我不來,誰來擋住這些兇人呢?

理解了袁訓,就一起理解了太子黨們,也一起的心疼了他們。這一役,沒有郡王姐丈帶着太子黨過來,寶珠等人只怕沒了好些。

他們的辛勞看在眼中,他們的心情也理當得到體貼。

耳邊是兩個牛皮大王吹吹吹,寶珠默默的想着心事。

…。

小鎮算暫時的恢復了安寧,把餘下的人也很快有了差使。郡王妃點齊府兵,又有太原的兵馬,帶來一萬人,全駐在鎮外,把安心也帶了過來。

郡王妃每一回來,就愛住她的舊房間,三個孩子在王府裡住慣大房子,每到這裡,都搶着和母親同住,總是念姐兒贏的多。

當晚,又把哥哥們全攆往別的院子去睡,念姐兒早早炕上睡下,讓母親哄着進入夢鄉。窗外西風早轉北風,呼呼的吹過,郡王妃並不睡,向燭下又去想心事。

她並沒有想母親和寶珠不肯去太原,郡王妃養在前國公夫人膝下,有袁夫人“認人不清”在前,不是遇人不淑——在前國公夫妻心裡,袁父並不是品行不端,不是“不淑”,只是女兒認人不清,沒看清袁父不適合她,當時國公夫妻是這樣想的——對郡王妃灌輸的就與袁夫人不同。

郡王妃眼中認定好的事,她一定會辦成。

反之,她眼中認定不好的事,也一定不去辦。

這要歸功於先國公夫妻多矣。

還記得郡王妃在京裡見到寶珠,從家世上、外面的氣質上等,都頗不喜歡寶珠。這原因就是她從小接受的灌輸,凡是不好的,與自己無害,也不是自己一定選擇的。

還是衝着袁訓喜歡,郡王妃還肯對寶珠客氣幾分。如中宮所說,她要有第二個侄子,也不和袁訓生氣去。郡王妃也是一樣,她要是有第二個弟妹,只要比寶珠身份高出一丁點兒,她也早不理會寶珠。

這一家子人的親情,包括陳留郡王要罵稀奇寶貝,全是爲了袁訓。

現在郡王妃很瞧得上寶珠,以前舊事也就過眼雲煙,也就變成寶珠是她最關心的人之一,危險的地方,寶珠可不能呆。

在剛毅上,母女皆有。但對於什麼是對自己最好,郡王妃就比母親袁夫人現實的多。

她認爲母親和寶珠在這裡危險,她毫不擔心自己能把她們帶走,也就不想,只出神想着自己小時候的往事,有了笑容,又心神一動,往隔壁寶珠那裡去聽,要是寶珠沒有睡,動了和寶珠去“偷吃”東西的心思。

也就便兒的,和寶珠私下裡談一回。寶珠現在郡王妃眼裡,是個明理的人,寶珠一定懂得她的兒子們不能留在這裡,要在姑母眼皮子下面長大,才叫合適。

這和中宮接走袁訓母子,是一樣的心思。

還沒有過去,就見簾子掀起,寶珠露出臉兒來,對炕上掃一眼,見念姐兒睡得香甜,旁邊有奶媽守着,寶珠悄聲兒:“姐姐,和你前面吃東西去。”

這種加壽喜歡乾的事情,加壽還在家時,也愛半夜裡去吃東西的事情,寶珠也喜歡。

郡王妃大喜,和寶珠走出去。紅花兒大管事這會兒沒事情,不要紅荷當值,挑起燈籠送她們過去,不過幾步路,也就到了。

鋪子的門已關上,沒有燒到的門,就帶着炭火的痕跡,在燭光不清下,好似是個丹青。

已鋪好繡石榴百子的墊子,在小板凳上,郡王妃和寶珠各取一些東西出來,這要自己取的纔有趣兒,坐下來,紅花沏上香茶,半夜的不喝醒神茶,這是一些暖身子的中藥材,是中宮大船上給的,寶珠要養好身子,才能多多的有孕。這起夜喝的茶,夜半也可以喝,全是太醫開出來的,能安神,一會兒睡得香,也能潤嗓子,都說邊城苦寒風沙大,他們想得周到。

寶珠示意紅花退下。

郡王妃笑了,正吃着乾菜,也是加壽最愛吃的,道:“你這不是約我吃東西,是有話說服我?”寶珠溫溫和和:“姐姐,等我說完,也許你認爲有理。”

“你說吧,我許久沒和你說話,咱們聊聊也挺好。但是,寶珠你知道我的,你別想改變我主張!”

寶珠柔和地看着她,柔和的說出一番話來,讓郡王妃大吃一驚。

“姐姐疼母親,疼我,疼孩子們,回來的時候就要和客人們一起接走,因爲懷瑜懷璞要好日子祭祖,才許母親帶着我們留下。”

郡王妃頷首。

“又有這個大膽妄爲的蘇赫出來,我自己不想去,也不能任性的不讓母親和孩子們去纔是。”

郡王妃在這裡以爲寶珠答應,欣喜道:“我就知道你是個懂事的人兒。”

“姐姐,我還沒有說完。”寶珠笑得含蓄。

“你說吧,”郡王妃一片疼愛,只要寶珠能想到母親和孩子們,郡王妃已認定寶珠就要和自己同去。

寶珠肯去,母親袁夫人也只能跟去,寶珠是當家媳婦,當婆婆的也得跟着。不然她帶着孫子們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不是。

讓她吃驚的話,就在下面。

寶珠先把葛通對連夫人的話告訴她。再細聲細氣地道:“我正爲這事兒犯難,有心往京裡去信,請葛夫人她們抽空兒來吧,又有遇險這事情梗在這裡。姐姐呀,你想我都怕了,我都要急急避到姐姐府上去,不守祖產,不守家業,有大同府在,我還要害怕,京裡的夫人們,她們更不肯來了纔是?”

郡王妃愣住!

她還真沒有想到這個。

但寶珠一提起,她又是個國公府裡出來的,鎮守邊陲的國公府裡出來的女兒,又一直住邊城,太原城以外,並不是內陸。又有她的丈夫常年不回,回來一次,夫妻相見也極親熱,郡王妃給郡王納妾,又攔着不給他睡,也有總小別,就勝新婚,陳留郡王自然優遇妻子,先撫慰當家人,等他想到妾時,一定要睡時,他離走也就不遠,又要優遇妻子,撫慰當家人。

也是郡王在外,也思念妻子的緣故在內。

守着個當兵的,總多少懂當兵的想家心思,也就一聽就懂寶珠的話。

寶珠還在侃侃:“我的好姐姐,別說現在不亂了,我不能走。就是還亂着呢,我也不能走。”

郡王妃完全亂掉。

是這個道理。

寶珠意思,說到她的心裡去。

如果太原亂了,郡王妃一定不走,一定做出表率。而寶珠此時,也在爲京中的女眷們做表率不是?

wωω ☢ttκд n ☢C〇

面前的寶珠,並沒有再說下去,她知道郡王妃聽得懂,她不用多說,有時候無聲勝似有聲。只用清靈靈的眸子,放在郡王妃面上。

郡王妃噎住。

如果她不是王妃,她只是尋常婦人,纔不管寶珠這話。但她是王妃,她是丈夫不在家,凡事兒由她頂着的王妃,寶珠的話說到她的心坎兒上,甚至這些話是符合她的爲人,她的性格,她的決斷。

低頭暗思,越思越想寶珠越對。寶珠這是對弟弟的一切情意,也是保國衛家的一片大意思在裡頭。

當兵的人,他們想家是苦的。如果妻子們都肯來看他們,他們的苦也能化解好些。

當妻子的爲什麼不肯來,還有白天親眼看到的女眷們執意而去,帶足負氣的味道,郡王妃看是出來,她們有怪寶珠在,她們纔來,寶珠留下她們險些沒命的怨言。

而她們回去以後,京裡早就不肯來的女眷們,更是不敢來了。現在不是不肯,是不敢。

而葛通等沒見到妻子的人,雖然覺得沒指望,但私下對內親連夫人說話的意思,自是盼着無疑。

寶珠不走,寶珠還在小鎮上住着,就成風向標,給別人看看,安定別人心思的那標杆兒。

郡王妃失笑:“我,”又說不下去。她本想說剛纔她堅定不移,她決定不許母親寶珠侄子們再留下,現在則心思大逆轉,只源於寶珠的一段話。

郡王妃嘆氣:“寶珠你啊,說得我無話答言。但我不放心,你可曾想到?”

寶珠一直屏住氣等她的心思,這就長長呼出,嫣然喜歡,帶着討好:“請姐姐給我留下五百府兵,這樣可好不好?”

“五百不成,留給你兩千!”郡王妃衝口而出地說過,就是無奈:“也只能這樣了。”回去睡下,一個人暗笑,這寶珠,還真的是個寶珠,竟然是沒費功夫就讓自己改變心思。

郡王妃悠悠,寶珠啊!

第二天告訴袁夫人,母女單獨說話,袁夫人道:“自然她是寶珠,”和女兒打趣:“你當寶珠不是寶珠麼?你呀,這是你弟弟自己親去挑的,他喜歡的,寶珠也喜歡他,兩下兒裡有情意,我的兒,再也沒有比有情意更好的事情了,一切順着情意走,寶珠萬事都是爲你弟弟,你就勸不動她,反而認得寶珠是寶珠。”

郡王妃咀嚼這話:“有情意兒?”

袁夫人含笑沒有說破。她的女兒和女婿陳留郡王,是有夫妻情意的。但這情意建立在更多的現實上面,如他們的親事,就是國公府和郡王府的紐帶,就把那傾天倒海般不顧什麼只是去愛的情意,只是從對方的角度上出發的情意,給壓下去。

而兒子媳婦,纔像自己和他們的父親。那不顧一切,不管天塌地陷只要對方好只要對方如意…。袁夫人低頭笑得甜蜜。

女兒沒有,對袁夫人不能說是種遺憾,但兒子媳婦是這樣,卻讓袁夫人安慰,愈發覺得這與丈夫有關,一切全是他在保佑着。

這情意,凡事兒是好的,都想到是對方作成的。而對方呢,也是凡事兒是好的,都想過來。這個,應該就是真感情。

如果只有一方這樣想,而另一方是個“不淑”,那可不叫真感情。那叫遇人不淑。

…。

郡王妃沒住幾天就離開,她還要去當她的家。留下兩千府兵給寶珠,寶珠感激不盡。也覺得受到諸多鼓勵,毅然的,給京中葛通夫人等人去了信件,此時就要天寒地凍,難以行路,邀請她們明春到來看菜花。

京裡什麼花都有,但是大片的菜花宅子裡一定看不到。女眷們就是遊春,也不往菜花地裡去,要看菜花,這裡最好。

這一天,沈渭遇到梁山王。

梁山王拔營,跟在陳留郡王后面過來。他來得不快,他沿途調兵,又要打聽蘇赫後面有沒有大批兵馬,又要一路扯開陣勢,不放蘇赫離開。

才紮下營地,晚霞自天邊起來,掛起地圖,讓將軍們在帳中議事,就聽外面有奔馬聲,同時有人大叫:“王爺在不在,我要見王爺!”

梁山王等人都凜然,都以爲是流動哨回來有了敵情,正要喝命:“讓他進來!”外面守帳士兵已先爭執起來:“小沈將軍不許闖帳!”

隨即有兵器相擊聲,沈渭的嗓門兒已能聽出,他怒道:“滾開!”劍鳴數聲,“哧啦!”劍鋒進來,把梁山王的帳簾子割下一塊。

梁山王皺起眉頭,這小子犯什麼混?闖帳有罪不說,你還敢切我的帳篷?

他知道兒子和沈謂一起走的,但還是沒往兒子身上想,因爲他一路行來,這方圓一片早在掌握之中,自以爲兒子不會遇險。

沉聲:“進來!”

沈渭一跳進來,手執長劍,果然是拔出來劍,對着梁山王狂奔而去。

他的姿勢,如果有人說他不是打算殺王爺,這會兒都沒有人信。

汗水在面上淋漓,急迫在面上流動,拎着劍,直奔梁山王!

將軍們全跳了起來,“嗆啷啷啷…。”一大片兵器出鞘聲,不少人斷喝:“沈渭,大膽!”喝得沈渭一愣,明白過來,把手上一劍往地上一拋,又刺穿王爺帳篷裡的上好地氈,梁山王嘴裡嘰裡咕碌幾句低罵,沈渭又奔到他的案几前。

他要是不放下劍,不會容他跑到這裡。

可他跑到這裡,也就不能再繞案過去,梁山王的家將兵器齊出,把他攔下。

沈渭急得在兵器後面跳腳:“給我兵馬!快點兒給我!”伸手就去案上奪令箭,嘴裡也罵上了:“都不帶我去!讓我搬兵!我呸!”

這裡全是身經百戰的,一瞬間全聽懂。梁山王虛擡擡手,讓家將們收起兵器,沈渭一把抓起整個令箭筒,倒沒有轉身就走,反是鬆口氣,抹抹面上的汗水,再不抹就流到眼睛裡,嘻嘻笑了,叫一聲:“王爺,給我兵馬!”

大有你不給,我也有令箭在手,不怕你不給的意思。

梁山王沉聲:“說!”

“單獨說!”沈渭說完這句,左右看看,又添上一句:“不帶搶功的!”將軍們嘴裡嘰哩咕碌,開始罵他。

梁山王沒好氣:“就這裡說!”

小沈將軍緊緊抱住令箭筒,討價還價:“說可以,前鋒給我當!”

他闖大帳,割帳篷,弄壞自己的好地氈,過來就奪令箭,現在還要脅,梁山王一瞪眼:“混帳!”

面前這個小無賴,往地上一坐,只把令箭筒不鬆手,真的很混帳:“要打我軍棍是不是?我不管,打完了前鋒也得給我帶!還有,你別打我太多啊,我是回來搬兵的,打多了佔鐘點兒,耽誤我當前鋒!”

梁山王啼笑皆非,但知道不是緊急軍情,他不揣着寶,只仗着是自己親戚,不敢這樣大膽,喝道:“答應你!”

沈渭哈地笑了,跳起來興高采烈:“他們去了板凳城,把我丟下來搬兵,我得趕緊的,你給我兵馬,我這就要走了。”

又找軍需官:“備糧草!備馬匹!快着點兒,耽誤軍情打你軍棍!”

軍需官對這個張狂的小子往上使眼色,意思王爺還沒有答應,你使喚不動我。

梁山王不是吹出來的三軍主帥,即刻道:“聽他的!”又喝命一個人:“點兵去!”不讓沈謂走:“來來,點兵的空兒,你給我說詳細些!”

再看帳篷裡的將軍們,早大驚小怪,議論紛紛。

“我沒聽錯吧?小王爺走時沒帶幾個人,就去了板凳城?”

“那是蘇赫的庫房,但沒幾個人就敢去發財,這也太大膽了?”

龍氏兄弟更是嗓門兒高,把金子往自己家臉上貼,對輔國公道:“這一定又是小弟在裡面弄鬼兒,沒有小弟,就不會有這主意!”

還真讓他們說中了,這主意是袁訓的不假。

但小王爺早就想攛着太子黨一起去,梁山王也有耳聞。

聽沈渭仔細的說了一遍,梁山王也急上來:“不到兩百個人,他們就去了?”王爺想我應該誇我自己有虎子呢,還是有個傻大膽兒子?

沈渭還在笑容滿面:“去了,就等我一個呢!”對着兩邊擺手:“你們都別去,搶功不好!”將軍們對他嗤之以鼻:“我們去不關你事情!”

最親信的家將對梁山王附耳:“王爺,已經去了的,咱們還是趕緊跟上去吧。”梁山王苦笑:“是啊,這全是一幫好苗子,我不救自己兒子,也不能拋下殿下囑託。”

當晚,小沈將軍先帶一萬人離開,梁山王給各處寫信,讓他們協助陳留郡王攔蘇赫。不是梁山王對陳留郡王打仗沒信心,是蘇赫他太瞭解。又留下一支隊伍等候陳留郡王,命他不管有沒有追擊到蘇赫,都作速趕來,梁山王第二天拔營,後軍變前軍,往板凳城去。

袁訓等人,離板凳城還有一小半兒的路,都扮起客商來。

……

近十月裡,北風肆虐,這是農曆十月。陳留郡王妃走還沒有幾天,而往京裡的信也還沒到,指望不上回信,寶珠也把小鎮修整的差不多。

紅花抱着帳本子正在笑:“這可太好了,官家給我們出錢修繕,這好事兒,要不是有小爺,上哪兒去攤這樣的好事。”

寶珠輕笑:“大同也是這樣的,說是戰亂裡的,又是邊城,官府出錢。”

女眷們旁邊坐着,連夫人笑道:“修好了,也能幫着再擋擋敵兵不是?這是有先例的,官府出錢幫忙安置。”

紅花眼前頓時銀子亂飛,那這麼說,這一回還賺了錢?但高興不起來,想到老家人們大多因此沒了,奶奶雖厚遇他們的家人,但好幾天悶悶不樂,說小爺不在家,她沒有護好人,紅花也難開心。

衛氏走進來,笑得合不攏嘴:“外面來了一行車馬,說是認親戚的,紅花兒啊,你的孃老子到了。”

紅花撇嘴:“衛媽媽你真的老了,我的孃老子遠得很,他們怎麼來?他們就是肯來,也不敢走這遠路。”

寶珠卻欣然先下了炕,讓紅花:“去看看,也許真的來了。”炕上暖,嬌氣的小沈夫人和寶珠同坐,餘下只坐下連夫人,再坐人也行,就擠。

世子妃和尚盧二夫人坐在椅子上,同都站起去看熱鬧,紅花無法子,跟着出來。

嘴裡還說:“不可能,”又讓丫頭們給夫人奶奶全披緊衣裳,外面風大起來。出鋪子,就見到幾個短打衣裝的漢子,帶着刀劍,由萬大同陪着,旁邊還有幾個人同走來。

寶珠抿脣笑,萬大同要和紅花成親,回過寶珠,瞞着紅花,把她的家人接來。怕路上不太平,請的鏢局護送。

“啊!”

紅花大叫一聲,原地傻住。那真的是她好幾年沒見面的爹孃,是…。

萬大同有點兒得瑟,心想自己這事情辦得不錯,紅花必然的喜歡纔是。卻見紅花衝上來,當街大發脾氣:“你們怎麼來了?誰叫你們來的!”

寶珠和看熱鬧的人,全風中凌亂。怎麼,你不喜歡嗎?

------題外話------

票票票票票票,一萬五更求票票……

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207章 ,謹慎第534章 ,準備顛覆第831章 ,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332章 ,能人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76章 ,天上掉小鬼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804章 ,袁小八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451章 ,執瑜執璞到國公府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253章 ,父女說話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841章 ,原來如此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110章 ,明瞭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162章 ,探花!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120章 ,發落第526章 ,瘟神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452章 ,太上皇發威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363章 ,回京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843章 ,加壽送乾哥入宮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834章 ,執瑜去水軍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710章 ,新出爐大笨和小笨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788章 ,賞花第27章 ,討好第50章 ,問問去第247章 ,擺譜第207章 ,謹慎第543章 ,龍書慧成親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88章 ,還牙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305章 ,人緣兒第469章 ,局中局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273章 ,把加壽疼愛到底第208章 ,掛念寶珠的親人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497章 ,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95章 ,不值一提第786章 ,大婚第22章 ,虛僞第577章 ,蕭二進京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370章 ,身世披露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120章 ,發落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12章 ,餘公子第405章 ,有主見的寶珠第445章 ,兄弟情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101章 ,願聘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