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

兩位殿下這一行,車馬顯赫,而又靜街開道的,兩邊人沒有敢擡頭。----他們走過以後,餘伯南悵然。

他沒有認真的猜測殿下們是往袁家去的,但也隱約覺得這是往袁家去的。他想到董仲現後來幾次說過的話:“太子殿下相當的器重小袁,”餘伯南聽過以後,就更加的生氣。這像是告誡他,你得不到寶珠,是袁訓比你能幹,能得殿下的歡心。

其實董仲現是愛惜餘伯南,敲打他不要再和袁訓胡鬧。

此時站在當街上,兩邊紛紛是剛纔迎駕跪下才站起的人。這些人,昭示的不但是殿下們的威儀,更帶給餘伯南很大的震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想以後不再有遺憾,就得上進才行。

見行人可以走動,餘伯南牽馬而行。

小廝見他不上馬,若有所思的有心事,就不敢打擾他,也牽着馬跟在後面。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餘伯南問自己爲什麼這樣?

寶珠固然是最好的!這一點餘伯南絕不懷疑。青梅竹馬之戀,很多在一生之中不能消去。可他這般癡癡,自己總是受到傷害,這也不叫好。

路邊兩個婦人扭打出來。一個揪住另一個的髮髻,一個扯破另一個人的衣帶,街上的行人見到都大笑:“打得好,看你們哪一個不如別人。”

餘伯南雙眸直了,滾雷聲聲從心田滾過。哪一個不如別人?他這才從萬般紛雜的思緒中理了個頭。

他不能不如袁訓。

沒了寶珠,他也不能自認不如他。

得不到和不甘心,讓餘伯南和馮家四少都對袁訓耿耿於懷。是這件事情不僅失去了寶珠,不僅是他們誠懇地上門求親被拒,而被拒的原因卻是寶珠要留下給別人相看,還有一條就是這件事已上升到男人之間的爭鬥。

爭的是這份兒臉面。

餘伯南幡然醒悟,頓時不是滋味起來。我不如他嗎?我哪一點兒不如他……這句一直盤繞心頭的話,今天內涵不同。

要他服氣,估計比登天都難。

……

袁家熱鬧異常,家裡全做是來不及,從附近酒樓上定席面送來。小雨已經不下,卻打得地微溼。恐沾了衣裳,新種的桃李花和還留存的舊年梅與紅葉下面,鋪上大紅氈子,席面就擺在紅氈上面。

太子殿下帶着小公主,本來是想坐房內安席面。可瑞慶小殿下見到桃花薄發,雖然疏落綠葉中花更疏落,每株桃樹上只有兩、三點嫣然薄盈,也一定不依的要坐在外面。

就用一個黃花梨大屏風稍作遮掩,掩住爲首的席面半邊。

餘下的人,坐在兩邊,或坐在屏風外面。

近中午時,十幾桌席面已鋪設開來。太子這桌席面上,坐的是兩位殿下、南安侯、袁夫人和安家的女眷、袁訓和寶珠。

掌珠算安家的女眷,也在這裡,袁夫人說小夫妻雙雙對對的好看,韓世拓也在這桌。一桌十二人還差上一個,又坐上南安世子鍾恆沛。

外面是袁訓同僚冷捕頭等人,太子黨中蘇先等十幾個人也和袁訓一起下本科,凡是家人不在京裡的,袁訓都請過來同喜互賀。又有諸家走動勤的親戚。袁訓並不是南安侯正經親戚,但他不約,老太太臉上有光,也是要約的;又有常五公子中在五十名以內,天下舉子中的五十名內,都不能算低,袁家安家去賀常府,常府見前十名中有袁訓,打發長公子伏霆來道賀,見太子殿下在,更沒有回去的道理。

安席以後,袁訓取一個杏花紅色自斟壺,讓寶珠捧着。自己取了一個小巧的梅花杯,讓寶珠滿上,帶着寶珠來到袁夫人面前跪下。

袁夫人忙道:“這可使不得,應該先敬殿下才是。”太子殿下卻是贊成:“沒有父母,哪有自身,理當是先敬夫人才是。”

瑞慶小殿下樂了,敬殿下?一會兒還有我的份兒?她回身悄聲問侍候的宮人,在她身後就有兩個爲她佈菜,看着她不要亂吃東西。

“等下來敬我,我應該怎麼說?”小殿下鼻子又要翹到天上去,壞蛋哥哥來敬酒,瑞慶我不喝,再次報打手板兒的前仇,讓他一直跪着是不是很好?

宮人都是知道殿下的,就悄悄的回:“那殿下要賞東西才行。”瑞慶殿下即刻小臉兒一沉:“那可不行。”

瑞慶可不能再吃虧。

那邊廂,袁訓把梅花杯送到母親手中,仰面含笑:“請母親飲了這一杯,多謝母親生我養我,纔有兒子的今天。”

這話說得動情之極,寶珠莫明的心頭一酸,再看席中的女眷們,從安老太太開始,都在用帕子拭眼角。就是太子殿下想到舅母大人的不容易,也有了幾點水光在眸中。趁着人不注意,悄悄的消逝掉。

南安侯噓唏,韓世拓有笑,鍾恆沛點頭,想袁夫人拉扯大兒子,今天的這份兒榮譽是她應該得的。

袁夫人是滿面笑容,接過兒子手中酒杯,說了一句好聽話兒:“願你報效國家,報效殿下。”說過飲幹,把酒杯送還袁訓。

“寶珠,再倒,”袁訓輕喚寶珠。

寶珠再次倒上,袁訓看着酒流如注,到一半時叫停。他原地沒有起來,又把這半杯送到母親手中,笑着卻有了淚:“請母親代父親飲乾此杯。”

別人還沒有說話,太子殿下先道:“好!”

太子殿下是袁訓父親那一枝的親戚,他相同贊同袁訓這個行爲。不但出聲說好,太子也起身離席。

他一出席,餘下的人全都起身離席,而屏風外面的人見到,也一起離席。

太子也取了一個小小的酒杯,最小的那個,讓人倒上此許兒酒,想國舅在世時身子骨兒不好,這酒他也只能喝這一點兒,太子同着袁訓一起送到袁夫人面前,他滿面微笑:“我代敬這杯,這是理當要喝的。”

在袁家來做客的人,除了韓世拓是個花花公子,別的人都是人精一流。就是韓世拓,雖然有浪蕩品性,也一樣是精明過人。

大家都屏氣聽太子殿下說話,這一聽就聽出門道。

“代敬”,殿下代的是誰而敬?

還沒有揣摩完,瑞慶小殿下見到熱鬧,而且不是宮中酒宴那種奏對板正的格局---新年裡金殿上擺酒宴,那纔不好吃呢,又要坐得端正,又要一板一眼---這裡更有趣,小殿下也湊上來:“我也代敬。”

所有人都笑了。

而南安侯心頭劇震!

他不敢猜,他不能猜……然後他暗罵自己笨。除了中宮,還有誰敢在宮中上演“擄人”;除了中宮,誰能讓太子對袁家照顧有加,小殿下也不時地出宮看寶珠---瑞慶小殿下是蹭茶盯自己相中的首飾不會又亂飛的,不是爲看而來。

除了中宮,誰還能在今天讓太子殿下過來,瑞慶殿下也過來。

按着這個思路往下猜,南安侯就不難猜出這內幕。淑妃是中宮的同鄉,朝中都知道。而淑妃又是袁家的同鄉。南安侯暗罵自己太笨。

這麼明顯的事就在眼前,自己竟然從沒有認真想過。

他是不敢想得清楚。

以前曾影影綽綽從心頭劃過的痕跡,這一回完全得到明朗。中宮,同袁家有關連。是親戚?也有可能。同在一個城裡出身,有扯得上的親戚關係這誰又知道?

不然,就是什麼以前施過恩惠之類,大約如此吧。

南安侯心中雪亮,殿試以後,袁訓的官職只怕比狀元還要好。

不但他這樣想,來的人都這樣想。

安家的女眷們是不懂官場,她們把袁訓前程想得十分之美好,就在這個不懂上。中了秋闈的人,會有一堆人認可你會中春闈。中過春闈的人,大家又認爲你會殿試高升。安老太太等人是笑得合不上嘴,從聽說袁訓高中春闈大家出門兒趕過來時,就早樂得議論過:“殿試是必高中的。”

這是不懂的人想法。

而南安侯、冷捕頭等人,是混跡官場多年,他們是因爲懂,對袁訓的前程毫無懸念。

接下來只有殿試。

殿試上策問的是經義或政事。在儒家昌盛的時代,經義泛指儒家文,但不完全是。袁訓能春闈筆試中,接下來的殿試筆試對他,應該是問題不大。而問政事,袁訓早就是太子府上的差人,他天天就過在政事裡,這就更不用擔心。

懂與不懂的人,都看得出來接下來的事,就是袁訓直接得官。而有太子殿下的重視,官職是什麼還用問嗎?

用三個字形容:不會差。

不能說不會低。

不會低,是品階的高下,不會差,是官階不見得高,但位置重要。所以是不會差。

南安侯默想的時候,袁夫人已跪接太子殿下的酒喝過,又飲了兒子的敬酒。瑞慶小殿下的酒是大家勸着不必敬,其實是讓她不要搗亂。

又請太子殿下歸座,大家得已重新坐下。袁訓換一個稍大些的梨花杯,凍石做的雪白通透,有一點兒微紅在上面,像是梨花蕊。

袁訓帶着寶珠,在太子殿下面前跪下。

“殿下!”袁訓含笑,他眸子明亮,似乎很想說出一些不一般的話語,但最後還是忍下來,只高舉酒杯,道:“多謝殿下栽培,請殿下滿飲此杯。”

太子看看那杯酒,寶珠倒的,滿的都快溢出來。他忍不住一樂,接在手中,怕溼衣裳,先傾了一些在地上,酒香蒸發,縈繞在他和袁訓中間時,太子微微的嘆了口氣,回想到表弟來的那一天。

幾年前的那一天,太子殿下剛巧兒有事不太痛快。爲上位者,又不能發作,發作像和人一般見識,不發作就自己悶着。

受氣,不是地位低的人才有的事情。

太子坐着站着走着都不悅時,有人回他:“袁訓來見殿下。”太子馬上想到頭一天兒,中宮對他提到的表弟。

國舅的唯一兒子。

國舅是太子的親舅舅。

這表弟是他的近親。

太子殿上當時還沒弄清楚國舅家裡的事,只想到外祖父貪財賣女,保兒不管女兒死活,再加上他本來的一肚皮火氣,就沉下臉按原先的想,這是個趨炎附勢之徒纔是。

“讓他進來!”殿下淡淡。

片刻後,一個小小的少年,袁訓那一年才只得十二歲。穿一件黑色布袍,漿洗得整整齊齊,半舊不新,樸而不華。

太子殿下的怒氣,先讓他一身布衣打下去不少。但也覺得自己想得對,他們家裡過不下去,來尋母后打個大大的秋風。

又命他擡起頭來,準備給他差事前先訓斥他一通。

這一擡面,見一雙眼眸熠熠如寒冷之星,蘊華神斂,絕不是肚中空空人能有的眼神。更兼面有恭敬,又不諂媚。不管是肅然,還是身姿,都恰到好處,似臨淵有鬆,撲面給人卓而不羣之感。

這真的是我表弟。這是太子殿下當時的頭一句心裡話。不是他的親表弟,怎麼會有這樣的氣度。

就像此時,袁訓跪在面前,仰面俱是恭敬與感激,卻總是逸羣過人。

太子殿下把手搭在袁訓肩頭,從舊年裡的他,再想到今年的他,太子頗有伯樂和成人之美之心。

表弟若是不中用的,太子悔之不及。

表弟是很肯上進的,太子只恨自己伯樂之心不足夠。他輕拍袁訓肩頭,沒飲酒先醺然上來,因爲這醺然,微笑開了口:“爲官,總是清廉的好!身在要職,不可以等閒視之,”

滿院皆驚!

這一位還沒有參加殿試呢,殿下已經把官許給他。

都支着耳朵往下聽聽是什麼官職,只見太子對南安侯瞄瞄,似也知道自己失言,一笑把酒飲幹。

袁訓敬了他三杯,再起身時,對着寶珠笑了笑。衆人眼光都在他身上,屏風外面看不到的人,也把耳朵在他身上。

“珠兒,是有功勞的。”袁訓這樣道。

寶珠紅暈上臉,而另外兩雙眸子微愕,放到袁訓身上。袁訓一看,壞了,掌珠和玉珠都在瞅他。袁訓噎住,忙重新喚道:“寶珠隨我來。”

掌珠和玉珠鬆口氣,拜託你以後說話千萬檢點的好。不然大家過年過節的坐在一處吃酒,你這兩個字叫的可就沒有道理。

別的人都沒聽出來,太子莞爾道:“你說寶珠有功勞,你得敬她一大壺。”寶珠大驚失色,忙把手中酒壺搖幾搖,發出叮咚聲響,又覺得份量不重,才鬆上一口氣。

安老太太和袁夫人用帕子掩住口笑,安老太太見此時情景如此之樂,又是殿下發話,手指住那半空的酒壺笑道:“重新灌去,滿了再來。”

寶珠求告的陪個笑臉兒,祖母,這要是灌滿,我雖喝得下去,今天也同時要丟醜。而小殿下是無處不起鬨,笑眯眯:“滿上滿上,”

太子殿下在妹妹發上摩了一摩,要讓瑞慶不趕着熱鬧說話,還真不容易。

寶珠原地尷尬,袁訓則笑應:“滿上。”紅花在旁邊侍候不明就裡,忙送過一把裝滿酒的自斟壺,換過寶珠手中那把。

寶珠很不想給她,但是紅花當差殷勤,一握就拿了去。寶珠重抱着滿的壺,啼笑皆非,又自覺得不能,有些憂愁模樣。

“寶珠,過來。”袁訓喚她。

寶珠一步一蹭的過去,想着這酒有許多,寶珠怎喝得完?想是表兇要代飲,那可怎麼行?寶珠不由自主又搖了搖酒壺,酒液溢出幾滴落她手上,寶珠苦着臉兒,怎麼辦?怎麼辦纔好呢?

紅花兒還照應別的席面,就沒聽到太子殿下剛纔的話。這送來的,可是燒酒。

怎麼不是蜜酒,怎麼不是?

滿席中人無心吃喝,只對着寶珠苦苦的小臉兒笑。

袁訓扯住寶珠肩頭,卻把她帶到南安侯面前。袁訓撩衣跪下,寶珠隨即明白,大喜也跪下。她得脫酒難,倒酒也忘記了,雙手舉高酒壺,送到南安侯面前。

席中大笑聲出來。

南安侯駭笑道:“啊呀呀,這可不能,你只說敬寶珠,怎麼這一滿壺酒卻送到我的面前來?”袁訓不慌不忙地笑道:“有寶珠日日督課,才能得中。寶珠能督課,還要感謝舅祖父纔是。”安老太太聽過得意,是啊,沒有兄長,怎麼會有這一對人。

老太太幫腔道:“是啊是啊,這是該喝的。”南安侯怎麼會放過她,指住妹妹對小夫妻們笑道:“這是個起源,這酒也是她讓倒滿的,這一壺子酒,應該歸你家祖母纔是。”

安老太太即刻閉上嘴,邵氏和張氏笑個不停。老太太借題發揮,又要罵邵氏:“要你笑我,在你家裡還沒笑完嗎?”

她罵得低聲,已搬去文章侯府的邵氏尷尬一下,再陪笑端起酒杯:“老太太,我敬你,你敬你好不好?”

安老太太冷哼:“少來獻殷勤。”再去看兄長和袁訓打酒官司。

袁訓喚紅花:“侯爺不肯吃一壺,再取大杯來吃上三杯吧。”南安侯機靈,早把太子殿下用過的那梨花杯握在手上,笑呵呵:“容我討殿下的福氣,”紅花也過來,她聽見大杯幾個字,索性送來一個粗玉碗,足有尋常酒杯四五杯大。

玉珠早笑得快軟到桌子下面,又強撐着忍住來看熱鬧。太子殿下最能掌得住,見南安侯爲難,猶跟在裡面道:“大媒是應當謝的。”

鍾恆沛見祖父真的爲難,忙道:“祖父上了年紀,是真的不能飲這許多,我代一半兒可行不行?”伸手就要去接。

“你要喝,別急,等我敬完,我慢慢的敬你!”袁訓對着地上大高壇子酒努嘴兒,鍾世子也嚇得乖乖回去。南安侯納悶:“你這不是在表現孝敬,孝敬到一半就回去這算怎麼一回事兒?”就這一句話,太子殿下也快笑軟掉。

最後南安侯喝了兩碗,餘下一碗他說放下慢慢喝。袁訓又敬安老太太,也是大碗,安老太太酒量高,等下又不會人又不當差,她二話不說把三碗喝掉,博得一片喝彩聲。

袁訓把殘杯交給衛氏,讓再取杯子來,旁邊出來兩個人。

瑞慶小殿下忍無可忍:“我呢?”這般熱鬧的,獨沒有瑞慶?

與她同時出來的,是屏風外面搖搖擺擺過來一個少年,清秀過人,略有病容。阮家小二也是忍無可忍,他得過來討酒吃。

“同表姐相比,我纔是真正的督課人吧?”

阮樑明忍笑把他拉出去:“小二,這裡沒有你的事情。”

小二不服,人讓扯出去,手在哥哥手裡,腦袋還往這裡伸:“沒有我和你打賭,你有這麼上進麼,你敢說你有麼?”

他在阮樑明手中就快蹦跳。幾個親戚怕他失儀,合力把他拉走按回座位中,讓他坐好不要再亂動。

餘下的,就只有小殿下還在不依,而且不聽太子的勸,嘟囔着要吃敬酒。袁訓沒有辦法,就是蜜酒也不敢給她亂吃,就哄着她看頭上一枝子桃花,嫣然半吐,那一點水紅嬌嫩得沁到人心底。

袁訓掐下來,雙手送給小殿下。南安侯一樂:“這是好彩頭兒,今天探花,殿試上也探花纔是。”

袁夫人喜笑盈盈。

安老太太和邵氏張氏忙唸佛:“這是好兆頭兒。”

瑞慶小殿下得到了花,又有大家吹捧,也就不再要吃酒,轉而問身後的宮人:“督課是那個督課嗎?”

“殿下,督課只有那一種,”宮人們回她。

瑞慶殿下頓時興奮了,恰好袁訓在敬寶珠,又換的是小小的酒杯,南安侯不依,要他換上大杯,席上正在亂勁兒,袁訓笑語壓住:“寶珠是督課人!”

“打手板兒嗎?要打手板兒的嗎?”接下來就只有小殿下興奮莫明的小嗓音:“我最愛督課,我最會打人手板兒。”

熱鬧中,南安侯微帶醉意,頗爲讚賞袁訓。這個孩子竟然是十分的好,辛苦攻書的人是他,可他此時卻把從殿下到枕邊人,都一一的謝到。

這是他知道他得到的這一切,與殿下的提攜分不開。

與家人的期望分不開。

與枕邊人的服侍分不開。

而韓世拓,也是微微地醉了。和袁訓等人相比,韓世子算沒有作爲。可他畢竟也是從小有先生跟着,太子在,不敢擔失儀之罪,在這快樂勁頭兒上雖然很想痛飲,卻是隻敢微醉。

韓世拓腦子裡,轉悠的全是太子對着袁訓許官職的話。

四妹夫將在權重之處爲官,再無人懷疑。

韓世拓在心裡道,真是好命啊,太子器重你。真是好命啊,你中得不低。又想四妹夫真是會樂,當着這麼多人還謝老婆,太會逗了你。

莫非,四妹夫也是怕老婆的人。韓世拓嘻嘻,又少少的抿了一口酒,那不是你我連襟都相同,都是怕老婆?

他認爲袁訓是好命。

寶珠接過袁訓的酒,在大家歡笑中飲幹,再拜下去把酒杯還給袁訓。桃花不似開在枝頭上,似開到寶珠心裡。

寶珠深深的凝視自己丈夫。

他日夜攻書,時常伏睡在書案上。中的好,是他去考,是他在讀纔對。

可他卻來謝寶珠。

寶珠不是督課人,寶珠只是陪着了。

寶珠雖然陪着了,也不能幫着把書裝到他腦子裡。

可他,謝寶珠。

先謝的,還有是母親是殿下是舅祖父是祖母,又謝過玉珠三姐給的試卷兒,把三姐樂的也吃了一大杯。

那試卷,呃,寶珠最清楚,本就是從表兇箱子裡偷拿的。

看看他,竟然也沒有少了三姐。

寶珠無端的纏綿起來,輕咬嘴脣,又捧好自斟壺,輕移步子,到了袁夫人身邊,拜上一拜,羞答答地道:“夫君有情有意,這全是母親的功勞纔是。”

座中,一下子寂靜下來。

外面的人見到驟然安靜,也跟着安靜下來,只有微響的碗筷聲,和頭頂上桃花經風聲。

太子眸子比平時要亮,笑意盎然在寶珠身上打個轉兒。

南安侯也亮了眼睛,撫須而笑眸光放到寶珠身上。

安老太太則更加的得意起來,她此時面容快和小殿下表現的一樣,鼻子尖對着天。寂靜中,只有寶珠珍珠落玉盤般的悅耳嗓音:“寶珠謝母親。”

看看,老太太豈有不得意的?

一旁坐着的邵氏張氏心中一動,有什麼就此碎了。那碎了的,像是萬年冰封有了裂縫兒;又像是打落了白玉盤。

太子、南安侯、邵氏張氏都在心中暗道,果然這是一對天生成地設就的夫妻纔是。當丈夫的不敢居功,謝了一圈又一圈。

當妻子的也來謝。

這一對人,都是有情有意的。

南安侯另外想,難怪太子殿下肯看重他,栽培他,是他凡事知道感激。

邵氏張氏另外想,難怪老太太把寶珠許給他,果然,寶珠是最知道感激的人。要換成是掌珠,掌珠會驕傲得意。

換成是玉珠,她會理所當然。

唯有這個人是寶珠,纔會上前去道謝:“夫君多情,全是長輩們的好處。”

寶珠嬌嬌柔柔,袁夫人也面上有光,喝了酒後,容光煥發,笑對着太子殿下道:“寶珠就是這般的可愛懂事兒,”

太子殿下直到今天,對這句話算是沒有異議,點頭稱是。

而寶珠紅暈面頰,雙手抱定酒壺又來到南安侯面前拜下:“多謝舅祖父操心,寶珠纔能有這般好的夫君。”

南安侯欣然,也吃了這一杯酒。

袁訓早原地沒有動過,他笑容斜飛,似與纔過去的雙飛燕子並肩,早飛落到寶珠的衣上,寶珠的發上。

他打內心迸發出喜悅的光彩,讓他本就英俊的面容看上去似天人謫塵,不是人間俗世人。

有一片桃花湊趣,輕輕飄落下來。

而寶珠也謝過祖母,嬌羞尋找到自己夫君,依戀戀到了他的身邊。衆人目光中,袁訓輕握住寶珠手,細語慢聲:“啊,都敬完了?”

那片桃花不偏不倚落到兩個人的手上,輕柔而甜蜜的動了動。這兩個人,也是輕柔而甜蜜的互視着。

寶珠柔聲道:“恭喜夫君高中。”她說得深情無限。

而袁訓亦柔聲道:“多謝寶珠陪伴。”他,亦是流連不斷。

四目相對處,似銀河繁星,亮了別人,也亮了自己。

韓世拓想,嗐,四妹夫今天有光彩,四妹居然這樣的會說話,這樣的會做個好人?

此情此景動人心,各人心思自己知。

有人認爲這是裝相,有人認爲這是當着人做作,也有人知道,這是人最本分最應該做的事情。你喜悅的一切,都出自於身邊人。

歡喜不禁又歡喜中,又有腳步聲過來。有幾個人大步進門,揚着嗓子:“哈哈小袁,聽說你中得不錯,老鄒來給你賀喜來了。”

守宮門的將軍鄒明帶着女婿親家進來,瞬間見到太子在。鄒明嚇得原地愣住。

太子沒好氣白他一眼,你讓人彈劾又彈劾,是跑這兒鑽營來了吧?

……

春夜明媚,總輕快的讓人似要飛起來。袁家的客廳上,卻有幾個人是內心沉重的。還有酒意猶存,殿下早就離去。袁訓心情猶好,但眉頭卻擰着在。

他盯着客位上坐的頭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鄒明。

“將軍,你怎麼就這麼怕死?”爲了自己女婿不調去邊城,鄒明讓人彈劾已經官降一級。鄒明嗓門兒更高:“不是我怕死,我可就一個女兒,哪有送她女婿去打仗的道理!”

天底下爲兒女的心,不都是一樣。

袁訓卻曬笑:“你就一個女兒!你女婿卻是兄弟好幾個!調他去沒調錯人!”鄒明卻問他:“小袁你是獨子,怎麼輪也輪不到你,你站着說話腰不痛!等你有了孩子,天保佑你只生一個女兒吧,你就能明白我的心。”

袁訓擡手要拿茶碗砸他,以男孩爲重的年代,你保佑我只生一個女兒?

鄒明見他要怒,狡猾地再道:“兒子可以多生。不過女兒,你就一個吧,就一個你就懂了!”

袁訓餘怒未熄,你上門找我商議事情,你還敢詛咒我。他翻眼道:“你別說我是獨子的話,讓我去,我也肯!”

鄒明噎住。

再自嘲地笑笑。

年青人都是好勝自大,他知道輪不到他,就說這樣的大話。鄒明是來找他商議這事情怎麼辦的,就不和袁訓鬥氣。他知道求人的時候低聲下氣不丟人,就把肩頭再往下聳拉,擠出可憐巴巴模樣:“我服你!可我這事情怎麼辦?那鐵頭把我彈劾的官降一等,我想這也成,只要讓我姑爺留下來,沒誠想還得讓他去!”

他眉毛粗眼睛大,此時一起往下聳拉,像只沒了家的貓狗,把袁訓逗笑:“鐵頭大人並不是只和你過不去,他彈劾的可好些人。”

“我寧願丟官,也得保住我姑爺在京裡!”鄒明懇求道:“小袁你對殿下說說,我年紀也有了,家裡也有幾文積蓄,我不當這官也罷。”

袁訓愕然,這主意你怎麼想出來的?問題是你敢想,我也還敢去回。

保家衛國是正當事情,你官也不當保姑爺。那鐵頭大人可還正在彈劾興頭上,他要知道你是這樣的心思,不敢拿一堆大道理壓死你!

而且再順帶把你官彈劾掉。

鄒明見袁訓表情不佳,再手一指對面,那裡客位上坐着韓世拓。韓世拓是自己要留下來說話的,鄒明也極力讓他留下,不怕他聽話那模樣。

此時鄒明指住韓世拓,道:“我女婿一定要去,他就走不了?”

“你耍無賴呀你!”袁訓嚷了一句。鄒明狡黠的捻着粗硬不多的鬍鬚,笑嘻嘻:“你想讓他走,這不是咱們說好的,不然我也不來找你。我知道你小袁說過的話,一口唾沫一個坑。你不把我女婿留下,韓世子可怎麼辦?”

鄒明還不介意說出來一些隱密的話:“昨天我金殿上當執,宰鋪大人和皇上論說官員,提到文章侯府,貌似再無建樹的話,這父萌有官的事情也快要沒有。”

韓世拓一聽就急了,也嚷上來:“這全是我叔叔們拖累的!”彈劾的官員中,二老爺三老爺四老爺都在內。

袁訓卻不急,這消息他沒離京當差前就知道。他本已打算給韓世拓另找門路,就不在乎他還能不能萌官。他隨意的笑笑,不當一回事情:“哦,”

“你不急?”鄒明咄咄逼問。

袁訓到底年青,不是沒城府,是好勝心還強。當即回話:“你女婿走不了,他也照走!”鄒明再次噎住,而韓世拓喜笑顏開。

還沒有上前去道謝,鄒明猛地來上一句:“你能讓他走,就能讓我女婿留下。小袁,我父子在這裡先謝你了!”

說過,和他的女婿一起站起,臉面也不要了,對着袁訓拜下去。

袁訓不敢受他的禮,忙起來避開。心中暗罵,孃的!難怪你留下韓世拓在這裡說話,就爲擠兌我說這句話,你再接這句話!我上了你的當!

孃的,貪生怕死這事情我是堅決不贊成……可那對翁婿不要臉的還下跪!袁訓有心不理會他們,可鄒明除了對女婿上怕死以外,別的事情上並無差錯,他爲人從來硬氣,袁訓就再次讓擠兌住,揚着臉苦笑。

“這正風頭兒上,你讓我頂風上去觸黴頭!”袁訓惱上來:“老鄒你這事辦的,我看不上你。但是你把我拘在這裡,我也不能一句主張沒有!”

鄒明翁婿兩個,再加上韓世拓,全屏氣候着。

袁訓乾脆地道:“讓你女婿摔斷腿,這還去什麼去!”氣鼓鼓找個位置坐下,心想不是你不要臉,這話我真不想說。

鄒明也道:“摔斷腿這話我還想不到?這不是京裡查得嚴嗎?別斷了腿又讓人彈劾,害得他前程也沒了,所以我纔來找你!”

袁訓納悶兒,你這是要官還是要命?你不是要命爲主嗎?一個主意已經出了,第二個主意也只能接着出。

“誰讓你京裡摔斷腿了!你不會到了邊城就摔斷腿,查也不好查,就地養幾個月的傷,兵也徵完了,也就不用去了!”袁訓邊說邊咬牙,心想以後這樣的兵要讓我遇到,我一準兒候着你養好傷再回來!

鄒明琢磨琢磨,覺得有點兒意思。袁訓見他還是不走,一氣往下又道:“邊城十幾座,有兩個守城將軍和你有舊交,你弄點兒鬼還是兜得下來的!”

“不是我不認識人,是今年梁山王犯的不知哪一齣子病,嚴的不能再嚴,陳留郡王又和項城郡王打擂臺,兩個人都快紅了眼,怕去了不好糊弄……”

袁訓撫着額頭擺手:“我頭疼,你們走吧。”酒還是喝多了的。

鄒明就帶着女婿要走,臨行前不知是突發好心還是覺得不好意思,看一眼韓世拓:“就依你這主意,我女婿走了,韓世子可怎麼辦?”

袁訓皺眉:“你女婿走與不走,跟他已經沒關係。他走他的,你別問了!”鄒明就同着女婿出去。韓世拓就過來道謝:“四妹夫……”

才說這三個字,袁訓手按額角:“我真的酒多了不想解釋,你別多問了,你們家沒有嘴緊的人,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天不早,你也走吧。”

韓世拓信他,袁訓一直是說一不二,還沒有落下說空話的名聲。梁山小王爺最討厭袁訓的時候,也還挑不出他爲人上的錯來罵。

韓世拓就從內室中接出掌珠,夫妻告辭。

袁訓推酒醉讓寶珠送出去,見這對夫妻身影不見,他一巴掌狠拍自己腦袋上,罵道:“上了鄒明的當!

門外面,鄒明翁婿已經離開。三月的夜風,柔和的若上好的絲綢,香滑柔軟。鄒明女婿問岳父:“他這主意您也想得到,爲什麼你還一定要來找他?”

“小子!”鄒明勒住馬繮,傾耳聽街上無人,面容仍帶着機警,輕聲道:“你想前程好,就得辦好每件事情。細細的,不要急。主意,是我們纏着他出的,可是他嘴裡吐出來的不假。小袁不是沒信義的人,而且出入內宮頗有手段。那鐵頭纏得緊,你家老子不止你一個兒子,他現在讓彈劾得不敢出頭,你只能往邊城去走一遭。我們盤算的再好,不如再多一個人照應。他親口吐出來的話,以後你有事情,他總得照應照應。這是個道理,懂了嗎?”

“他要是不照應呢?”當女婿的還是懷疑。

鄒明笑了:“所以得看人,袁訓他內宮中有人,太子看重。爲人呢,也還不錯。再說也不是殺人放火要他照應。”鄒明心想,疼愛女婿,天底下可不只有我一個這樣吧?

袁家的客廳上,袁訓正捶腦袋後悔不迭:“還是年青,硬是讓他找出空當來!”再狠狠罵上一句:“混帳!”

然後抱臂翻眼,不過你以後殺人放火,我可不管!

真的是求袁訓殺人放火的事情,他也不會答應!

人與人交往中的你來我往,並不都是機警聰明大事小事都能防的。有異議的,往自己身上看看就知道了,不然再往你身邊你認爲的聰明人身上看看,看她是不是大事小事全無遺漏。

人心中把持住底線,本能的丟缺的,不過就是底線之內。

如果心中沒有底線,那就不好說了……

他正在懊惱,寶珠提着個籃子走進來。那籃子是普通的,上面爲防滑,繫着一塊舊藍色布。寶珠送給袁訓看:“幸好我送大姐出門,不然再沒有人往大門上去看,這東西過上一夜還有沒有可就不知道?”

裡面是兩個大面饅頭,似長似扁。上面還有一張紙條,歪歪斜斜寫着:“恭賀高中。”餘外沒有上款,也沒有下款。

袁訓正惱着也讓那字看樂:“這是哪家孩子寫的?這是一橫?快斜到半天裡。”寶珠笑道:“我知道這是誰寫的,就是她做的這兩個大饅頭,我不明白爲什麼?”

有賀喜送別人饅頭的嗎?

寶珠想明珠有知道道喜的心,值得嘉獎。可你做的這是什麼?

袁訓認了半天:“應該是跳龍門的鯉魚吧,她像是想做個好彩頭兒的東西送來。”寶珠張開小嘴兒:“這這,這是鯉魚?而不是甲魚?”

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383章 ,牛頭和馬面第116章 ,爲你!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190章 ,寶珠到此刻字第247章 ,擺譜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109章 ,理論第206章 ,御史偷窺第114章 ,承擔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119章 ,大方?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207章 ,謹慎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565章 ,討回加福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421章 ,尚書侍郎大打出手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133章 ,成親(三)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797章 ,聖旨下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72章 ,遠客第332章 ,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176章 ,表兇去趕武舉第253章 ,父女說話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514章 ,不死心第705章 ,離開第263章 ,龍五的敲打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427章 ,加壽和蕭戰比拼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503章 ,賽龍舟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706章 ,正經是個香餑餑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14章 ,消息確定第496章 ,修正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108章 ,喝茶第421章 ,尚書侍郎大打出手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246章 ,分東西第735章 ,小黑子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841章 ,原來如此第24章 ,比較第551章 ,被迫送禮第417章 ,叫好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735章 ,小黑子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718章 ,我不出頭誰出頭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810章 ,大小乖寶很聰明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74章 ,家世(一)第127章 ,撞見第74章 ,家世(一)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126章 ,壞表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