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章 不知錯也要讓她知道怕

紅袖倒是沒有惱:太夫人如果不是這樣做哪裡還會是太夫人!她沒有惱,但是太夫人卻惱了:她當然聽出來鄭夫人是在回罵她四六不通。

“你罵誰?”她依仗自己是長輩,所以指向鄭姜氏氣勢洶洶的說。

鄭姜氏剛想反駁,紅袖卻瞪大眼睛道:“哪有人辱罵太夫人?我們母女可不是您——您知書達禮的,知道什麼叫做四六不通,我們母女雖然不識幾個字,卻還是知禮的;說出來,如果真是母親辱罵了您,我立時便伏地任由太夫人處置!”

沈太夫人張開口:“她辱罵我四……”後面的話卻沒有說出來;如果說出來,也是自取其辱而已。

紅袖和鄭姜氏卻一副認真要聽的樣子等着她;鄭姜氏看她說了半句話便道:“太夫人,我哪兒有冒犯,還請您指出來以便我給您賠罪啊。”

太夫人聽完鄭姜氏的話,氣急敗壞的指着她和紅袖就是一番呵斥,她還蠻橫不講理的指責紅袖想以孩子威脅沈府:讓紅袖早息了這心等等;如果今天紅袖隨她回去便罷,不然就永遠不要想進沈家的門兒。

她的話真的惹怒了鄭夫人:在沈府欺辱女兒不足,女兒出了沈府她還要趕到門上來罵,真是讓人忍無可忍。

紅袖拉住了真怒的鄭夫人,看向太夫人冷冷的道:“太夫人,您高貴知禮,想來知道過‘爲老不尊’和‘一錯到底’兩個詞;這兩個詞我們母女不明白,能不能請太夫人指教一二。”

沈太夫人聞言真是氣得七竅生煙:“鄭紅袖,你不要以爲有個孩子,我就不能拿你……”

紅袖淡淡的打斷了她:“您不想指教我們母女也就算了,何必發火呢?您看到我們好像很生氣的樣子,那您就慢走,我們母女不送了;”

紅袖說完轉過了身子去,忽然又賺了回來:“對了,也請您莫要再來----我可不敢說這大門兒不讓您進,只是怕您來了,我這宅子的地污了您高貴的腳,我可是吃罪不起。”

說完,紅袖扶着鄭夫人回身當真舉步就走:不是她不想尊老,只是沈老太夫人實在是讓人受不了。

太夫人被氣得全身發抖,一旁的小廝剛想上前請太夫人走時,紅袖又轉過身來:“你們小心,沈太夫人的手可是很重的。”

兩個小廝很機靈,聞言後都向後退了幾步才躬身道:“太夫人,您慢走。”

沈太夫人還真是想打小廝出出氣,也算是給紅袖點顏色看看,不過小廝經紅袖的提醒,她的一口氣只能硬生生的嚥下去。她倒是想趕上去打小廝兩掌,只是看到兩個小廝轉得滴溜溜的眼珠,便知道他們不會像沈府的下人們一樣,立在那裡等她打。

如果她在老宅門前追打小廝,那可真是丟得臉面太大了。所以,沈太夫人帶着一肚子的氣回府了。她不能不回府,紅袖和鄭姜氏都走了,她也不能立在門前丟人啊。

直到看到沈侯爺府的大門時,沈太夫人的氣才一下子消失不見了:她此時又想起了沈老侯爺;鄭紅袖沒有回來,卻帶着身孕;她要如何向沈老侯爺交待:

而沈妙歌早已經回到府中,正和沈夫人商議江氏的事情:江氏的確不是喜脈,她是中毒了;就像紅袖所說,江氏三天便解了身上的毒,全沒有了一絲的喜脈。

雖然墨神醫收了三百兩銀子,但是給得方子卻是最快的法子:他對鄭府的人印像很好,已經打定主意要賴吃賴住一輩子,哪裡會把紅袖的事情不放在心上呢?

至於他爲什麼時候那麼多的銀子,紅袖問過他,他卻只笑不答;可是當初他醫紅袖的時候,可是沒有收銀子,只是賴在鄭府不走而已。

那三百兩銀子,被他交給鄭妾氏做善事去了:不是給廟裡添香油,而是真得花用到窮苦人家救急。

紅袖一直想不明白,反正也沒有人能想明白墨神醫:他就是一個怪人。

江氏解了毒,不用多問一定是有人在謀算她;而她與人有姦情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變成假的了--不用她分一句。

只不過沈妙歌知道江氏是真得有私情,只是沒有通姦而已;不過他沒有揭穿此事,並且因爲江氏的事情,讓他在處事上更慎重了。

江氏沒有喜,那麼田氏行事使讓人深思了。

沈夫人着人細查之下,發現那男人的帕子就是出自於田氏之手;而且在詢問田氏貼身丫頭的時候,那丫頭會錯了意,以爲主子的事情東方事發,立時竹筒倒豆子把什麼都說了出來。

原來,有姦情的人不是江氏反而是田氏。

田氏的房裡還有幾件男人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沒有完全做好的,但絕不是沈大爺的身量;查出田氏的事情來,還真是讓沈妙歌和沈夫人吃驚。

因爲和田氏通姦的人,只不過是一位管事而已:那管事的娘子就在田氏的院子裡當差,常常在晚上的時候,穿上其娘子的衣服去會田氏。

事情的峰迴路轉太出人意料,所以沈夫人和沈妙歌正在商議如何對沈老侯爺回此事;沈太夫人現在沒有閒心理會這些事情;就算她有這個心,沈夫人也不打算讓她來處理此事。

沈妙歌只要晚上得空閒便會回老宅去住,紅袖雖然不在沈府,卻對沈府的事情瞭如指掌;小夫妻現在等得就是沈老侯爺的回府。

沈老侯爺父子還在宮中時,鄭將軍回府了。

紅袖和鄭姜氏自然是在鄭府中等他,一家人團聚先高高興興的吃了頓飯;而後鄭姜氏才把紅袖的事情說給了丈夫聽。

鄭將軍的臉色並沒有太大變化,只是看向紅袖道:“袖兒大了,她的事情由她拿主意;我們只要看着她,不要讓她吃虧受氣就好,”

紅袖聽到後,真想狠狠的抱一抱鄭將軍妻子:她是真的自心底把他們當做了自己的父母。

她也把自己的打算對鄭將軍說了一番,並且還因爲太后的壽禮,她她也把自己的打算對鄭將軍說了一番,並且還因爲太后的壽禮,她和鄭將軍夫婦關了房門在屋裡半晌;門外的鴻鵬聽到父母的驚咦和大大的吸氣聲,更是急得抓耳撓腮,卻根本進不了房。

鄭將軍打開房門之後,便決定讓紅袖自己送壽禮:看來他對紅袖的壽禮十分的滿意;而鄭姜氏也沒有反對,只是不停的大量着紅袖,自己嘟囔着虧得這丫頭想得出來。

鴻鵬爬到父母身上追問,可是卻沒有人告訴他,他姐姐在屋裡給他父母看了什麼;惹的鴻鵬賭氣一天沒有去沈家老宅看紅袖。

就連沈妙歌也奇怪紅袖要送什麼壽禮給太后,可是他追問再三,紅袖就是不說。

沈老侯爺父子終於也回府了;紅袖聽說之後,輕輕的一嘆:“沈太夫人怕是少不了一頓皮肉之苦,依着老侯爺的脾性,怕是皮肉之苦後,沈太夫人這一輩子。。。。

不過紅袖並沒有心軟:沈老夫從真得不能留在沈府,不然沈老祖、沈老侯爺百年之後,沈府便會敗在她的手上。、 沈老侯爺父子坐下之後,看到請安的人裡獨獨少了紅袖,沈侯爺便隨口問沈妙歌"你媳婦呢,可是有什麼不舒服?”

沈妙歌聞言面有難色的看了一眼沈太夫人,沒有說話。

沈老侯爺感覺胡些不對勁兒:他對沈太夫人私自回府有些不快,不過倒底是多年的夫妻,認爲回來就回來吧,只要知錯了就好。

當他看到沈妙歌的神情時,便微微一皺眉看向老妻:“孫媳呢?”

不過沈侯爺都聽得出來此事不對勁兒,何況是沈老侯爺?!他當即怒了,讓沈妙歌先把江氏的事情回上來————只要聽完此事,是非對錯也就能明白一大半兒了。 沈妙歌倒是沒有隱瞞,把江氏和田氏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沈老侯爺聽的那個氣啊,到後來在他的怒喝聲中,他也知道了沈老太夫人的所爲:紅袖幾乎要被逼得破門而出!

在她帶着身孕的時候,沈老太夫人居然讓侍衛們動手捉她----沈老侯爺纔不管紅袖是什麼時候說她有喜的。反正,紅袖有喜了,而沈老太夫人還讓侍衛對紅袖動武。

沈老侯爺看向沈太夫人:“哪個讓你自家廟中回來的?又是哪個讓你插手管府中的事情?我的信你沒有看到?!”

沈太夫人沒有想到沈老侯爺居然一分面子也不給她,當即心下一狠:一不做二不休,此時當然不能回頭認錯。

她急聲分辯道:“我有什麼錯?鄭紅袖不過是一個晚輩,全不把我放在眼中,還是給你們寵的?江氏的事情當時哪裡知道真假,我也不過是喝斥了她兩句,她便、、、、、、”

“喝斥?”沈老侯爺氣得雙目幾乎噴出火來“你眼中可有沈府,可有我?居然再一次親口誣自己的孫媳清白!人家要往我們自家人頭上潑污水,我們還要搶先護着;你倒好,人家不潑,你自己倒是潑得不亦樂乎。”

“潑完一次不成,還要再潑第二次?我們沈家的名聲,我們孫媳的名聲,在你眼中是什麼?!”

沈太夫人不服:“你一味只知道怪我,可知道她根本不遵孝道,而且還迷惑的五哥兒眼中也沒有我,連連兒媳婦爺爲她頂撞與我?這樣的夫人又會是什麼好人!”

沈老侯爺聞言氣得一拍桌子,對沈侯爺喝道:“出去,統統給我出去!”

沈侯爺有心要勸父親,可是被沈老侯爺一瞪,只能帶着沈秒歌和妻子出了屋子;他們也沒有走遠,只是立在上房外等着。

沈妙歌三人在屋外隱約聽到沈老侯爺的怒斥,還有沈太夫人的尖叫、慘呼:看來沈老侯爺是對沈太夫人動了手,並且不輕。

屋裡,沈太夫人被人打之後更是氣得是了理智:“那鄭紅秀和她表弟就是不清不楚,居然還設計讓馬家的二姑娘做她的遮羞布......”

沈老爺氣得拉起她來打了兩掌之後,又一腳把她踢倒在地上,根本對沈太夫人的傷勢視而不見,連聲喝道:“取家法,取家法!我今兒要好好教訓她一番,再休了她!如此婦人,留下只會禍害子孫!”

沈侯爺等人聽到之後,急急的奔了進去,看到沈太夫人半臉是血的伏在地上;沈夫人扶她時,才知道沈太夫人身上也有不少的傷:沈太夫人從來沒有如此狼狽過。

沈老侯爺是真的氣壞了:不止是因爲紅袖腹中的孩子;他有一半兒的氣只是因爲沈太夫人是他的妻子。

沈侯爺呆着兒子妻子撲到在地上,不停的叩頭代沈夫人求情;不管沈太夫人有什麼錯,那都是身侯爺的親生母親,沈妙歌的嫡親祖母。

沈老侯爺看着兒子和孫子,一指沈太夫人:“你們爲她求情,問問她做過什麼?!”不過,在沈侯爺等人的哀求中,最終還是長嘆一聲坐到在椅子上:臨到老了面對這些,他也有着十二分的無奈。

休妻,他已經一把年紀了,還真丟不起這個人。

而沈太夫人看到兒子和孫子爲自己求情,心裡安穩了許多:她畢竟給沈家生了兒子,有什麼好怕的?

沈老侯爺把沈太夫人關到了佛堂中,以後幾日還有用她的時候:朝中對他的封賞,必定會蔭妻的--府中的醜事,他當然不能說出去,推脫掉朝中的封賞;而且,紅袖回府的事情,也說不定會用到她。

不過,他已經不再拿沈太夫人當妻子看待,已經決定讓她去家廟住一輩子:就算是他死也會留下遺言,沈太夫人就是死也只能死在家廟,不許她再踏進府中一步;她在府中,只會禍害子孫。

接下來,鄭府和沈府忙了起來,皇家的賞賜、朝中人的來賀:沈老侯爺雖然很忙,還是和兒子辛自去了鄭府。

鄭將軍很客氣的招呼沈老侯爺父子用了一頓飯,對於紅袖的事情他並沒有抱怨一句;沈老侯爺一提及紅袖的事情,他便說了一句她在沈家老宅上呢,挺好的吧?我這些日子忙,還沒有來得及去看她。

鄭將軍如此讓沈老侯爺父子更難做:就如同軟軟的棉花,讓他們根本就找不到下力的地方。

沈老侯爺父子又帶了好多的補品等,和沈夫人、沈妙歌去見了紅袖:紅袖還是執以晚輩之禮,對沈老侯爺父子無半分生份;可是他們父子最終也沒有開口說出讓紅袖回府的話來,他們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說。

而紅袖所爲就是爲了讓沈老侯爺不能開口讓她回府,她這一次說什麼也不會如此簡單的就回去。

她知道沈老侯爺一定不會輕饒了沈太夫人,只是她要不止是這樣:沈太夫不不會知錯,那就讓她知道什麼叫做怕--她就是因爲瞧不起鄭府,瞧不起紅袖,纔會如此待紅袖;如果不能折服沈太夫人,她這次大鬧沈府便有些不值了。

折服了沈太夫人,才足以震懾住那些心懷鬼胎人的:就算有人不會就此收手,但也不會再肆無忌憚的謀算她。

她當然有法子,只是等一個時機,而那個時機就在眼前了。

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四章 乍驚還喜侯門嬌 第四十九章侯門嬌 第四十九章第五十四章 就是不能讓你走!侯門嬌 第四十九章侯門嬌 第三十六章四十章 要生了!七十四章 紅花第120章 可憐的三房侯門嬌 第五十二章第84章 打得半死吐真言第七章 沈七爺護母第七十九章 萱丫頭計敗第二十六章 不想殺鄭大將軍?侯門嬌 第兩百零三章 江氏的報應第四十五章沈太夫人被罰第四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七十二章 自相殘殺第47章 廉王爺怒了六十二章 衆叛第二卷 第十七章 密議第48章 淚水侯門嬌 第十二章第四卷 第二百零七章 不爲瓦全侯門嬌 第四十九章第六十一章 賣身契七十章 二夫人的歉意二十章 背後的高人第四卷 五十章:被打亂了第二十四章 讓你也嚐嚐心痛的滋味第27章 誠王妃第四十四章 想到了紅袖第四十章 決裂第六十三章 她就是小賊第107章 鐵證 有萱姑娘的功勞五十六章 待客第4章 知道怕了的沈太夫人第86章 開始收“果子”侯門嬌 第四十四章第十四章 六夫人認罪第15章胭脂水粉十六章 修道侯門嬌 第五十五章第七章 沈七爺護母侯門嬌 第十四章第88章 用你的錢謀你的人侯門嬌 第五十三章第25章 贏了世界也無用第九十二章 五百兩與解毒第35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六章 掌理沈府第六十章 捉賊第89章 廉王之真怒侯門嬌 第五十六章第十章 沈侯爺的厲害之處七十三章 以月老自居第75章 吐血還是好的第九十二章 五百兩與解毒第四卷 第二百零八章 屍身也不放過第35章 有備無患第107章 鐵證 有萱姑娘的功勞第二十章 敲山震虎之計第七十章 論孝道,痛打萱丫頭第六十九章 圓房之前的準備第三十二章 四少奶奶生新計侯門嬌 第三十九章第五十六章 事後才知怕侯門嬌 第四十四章侯門嬌 第三十一章 埋禍十九章 心毒如蠱七十章 二夫人的歉意第83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七十四章 紅花第十九章 救人可是一樁麻煩事兒第六十章 捉賊第23章 神茗茶樓侯門嬌 第二十四章第七十二章 你不用謝我第28章 沈妙歌品神茗第六十七章 心不足侯門嬌 第五章第三十二章 無賴的祖宗第42章 福禍兩相依第十五章 沈太夫人做黃雀三十六章 自大到不自知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開七十六章 悲喜之間第五十八章 萱也有了麻煩第九十二章 五百兩與解毒第七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六十八章 意難平侯門嬌 第二十二章第八十二章 你知道嗎?第九章 又是六房十六章 修道侯門嬌 第十九章侯門嬌 第五十五章第77章 誰大誰小?第十九章 救人可是一樁麻煩事兒七十五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