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誰是有情?誰是無情?

園子中,汪明茵卻沒有去遊湖,孩提時她曾落過水,故而極爲怕水,站在水邊倒還好,若是上了船,四下一望都是湖水,卻是要頭暈目眩,渾身發抖的。

她在湖邊瞧着妹妹和文景心等人上了小船遠去之後,便自行在園子中閒逛,只她剛在一處小亭坐下,正瞧着亭子中石桌上雕刻的精美花紋出神,便聽一聲輕喚自不遠處傳來:“汪妹妹,許久不見,妹妹怎沒去遊湖?”

汪明茵回過神來,扭頭去瞧正見永濟伯世子周天海一身暗紫團紋錦袍,甩着衣袖上了臺階,進了小亭。汪明茵一驚,忙站起身來,面色也冷了下來,福了福身,道:“既然世子也瞧上了這亭中涼爽,便讓於世子吧,小女先行離去了。”她言罷也不再瞧周天海一眼,轉身便欲從另一邊出亭。

周天海見她說走就走,忙上前幾步,竟是擡手便抓住了汪明茵的衣袖,呵呵地道:“汪妹妹何必怎着走呢,怎麼說我們也算是曾徑有過婚約的,若是當初不曾退婚那此刻汪妹妹便是我的妻子,何必表現的如此生疏見外呢。”

兩人本就有過婚約,周天海既見她獨自在此,便更該避嫌纔是,可是他非但進了這亭子,現下還做出如此之事,說出這等混賬的話來,汪明茵心中惱恨,使勁甩開周天海拉扯着的手,冷聲道:“世子慎言。”

汪明茵心中雖厭惡惱恨,但是也知此刻不能和周天海多做糾纏,這園子中現下雖說請幽,但是難保不會有人經過,若是叫人瞧見兩人在此拉扯,只怕又是事端。故而她一面說一面快步又往亭外走,只欲脫身,可週天海卻腳步一錯,擋在了身前。

汪明茵忙退後一步,這才險險沒撞到他的身上,一股酒氣在鼻翼間躥涌了下,汪明茵不覺蹙眉。

“我知汪妹妹怨怪我,但是退親是父親母親的決定,我也是事出無奈。這兩年我雖娶了妻子,但是心中卻還一直記掛着妹妹,妹妹便是惱恨我,也該顧念着咱們一起長大的情分。妹妹陪着我在此說說話卻也不肯嗎?”

汪明茵聞言,又見周天海一臉情深切切的樣子,不覺心中惡心,又退後了一步,譏笑道:“若是你顧念一起長大的情分,便不會在此刁難於我,壞我名聲!你若再擋我去路,我便大聲喊人了!聽聞世子夫人是個厲害人物,世子就不怕被責問嗎?”

周天海見此,便又上前一步,勸道:“妹妹因我之故耽誤了婚事,如今已眼見着十八了,卻連親事都未曾定下,這怎不叫我心生愧疚。我是真憐惜妹妹,這才如此,又怎會刻意壞妹妹名聲。妹妹若是願意,我願求母親到府上提親,迎娶妹妹爲我平妻,和王木華平起平坐。”

汪明茵聽罷倒是怒極反笑,接着才鄙夷地盯着周天海,道:“世子可真是好大的口氣,真以爲自己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還想享受三妻四妾之福嗎?我大輝但凡擁有二位妻子之人必是事出有因且勞苦功高,得皇上特許之人,敢問周世子,您對社稷可是出過一星半點的力?哼,別說你願迎我爲平妻,便是你休妻迎我,我也敬謝不敏。”

汪明茵說罷再次快步向亭外走,那周天海見好話說盡她卻還是這船態度,不覺就失了耐性,竟是上前兩步一下子從背後抱住了汪明茵,汪明茵大驚失色,又不敢真的喊人,登時面色一白,只能大力掙扎。

周天海見她如此更覺心癢難耐,伏在她的耳邊道:“妹妹何必自苦,國公府如今不比從前,妹妹若是再清高孤傲,只怕真要老死閨中了,哥哥我最是憐香惜玉,不願瞧見一朵嬌花開在深閨又敗落深閨,妹妹還是還是從了我吧,我必定好好疼惜妹妹。”

汪明茵氣得渾身發抖,偏就是掙脫不開,正欲低頭去咬周天海的手,卻於此時周天海不知怎的竟是痛呼一聲,鬆開了胳膊,可汪明茵也聽到撕拉的一聲響,卻是周天海方纔放手之時拉住了她的衣衫,夏季衣料單薄,竟是被他生生扯裂了襟口,露出一塊蔥黃的肚兜和小半個肩膀來。

汪明茵大驚,瞪大了眼睛匆忙着壓住衣裳,又拿帕子遮住,回頭卻見周天海正抱着胳膊疼的抽氣,她顧目四望,還沒瞧出端倪,就見一個身着水紅色夏裳的女子從花道那邊匆匆地繞了過來,目光急切切地四下一望,瞧見她和周天海獨自呆在亭中當即那面色就是一變。

來人正是周天海的妻子王氏,汪明茵見她怒氣衝衝地奔了過來,便欲快步而去,誰知那王氏卻大叫一聲:“jian人!竟然勾引我夫君,瞧我不打爛你的臉!”

汪明茵聽她喊得聲音極大,又尖銳異常,心中一驚,卻是又停下了腳步。若是王氏再這麼喊下去,只怕她的閨譽就真的要葬送在這裡了,這般也罷,若是再因此要和周天海這樣的畜生糾纏一生,那纔是生不如死。

她想着,不覺收拾神情,竟是衝王氏一笑,輕聲道:“姐姐何必生此大氣,今日之事姐姐都容不得,若是將來妹妹我入了府,姐姐豈非日日都要不得安枕了?”

王氏似沒想到她竟會如此態度,倒是一愣,接着才目光一厲,喝道:“誰是你姐姐,你胡說什麼!入府?就憑你?不知禮儀廉恥的賤貨!”

汪明茵這纔將笑意稍稍收斂,卻是將身子側了側,擋住一臉慌張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的周天海的目光,將壓着的手放下,輕聲道:“姐姐瞧瞧,這可不是我勾引人,而是姐姐沒能管好自己的夫君呢。”她說着便將衣棠又拉好,在王氏氣極怒喝之前再次開口道:“姐姐還是快些帶周公子離開吧,若是再在此和我夾纏不清,被人瞧見,只怕姐姐不想我進府都已不能了。聽聞姐姐嫁入伯府一年有餘卻一直無孕,周老太君早己有意爲世子另擇妾室,若是我甘願以妾室的身份進府,又有了今日之事,你說我這一聲姐姐叫的可是有錯?”

王氏聞言面色幾變,但到底還是生恐汪明茵因此進府,她厲目瞪了汪明茵一眼,便忙上前拉着周天海慌忙着扯着他,一面低聲怒罵,一面快步而去了。

汪明茵見兩人走運,只覺混身一軟,手心已是出了一層溼汗,接着才又忙收拾心神,四下望着,警聲道:“是誰!誰在這裡?”

她言罷四下卻是靜寂無聲,她不敢再停留在此,正欲離開,卻聽一個聲音自亭子東面的假山後傳來,“姑娘……若是信得過在下,不防先在假山中暫避,在下去給姑娘尋丫鬟來。”

汪明茵聽假山後面傳出的聲音竟是個極爲年輕的男子聲音,不覺面上唰的一下便紅透了。可她今日和妹妹前來赴宴,便只帶了一個貼身梧桐,梧桐本就是喜荷之人,平素穿衣就愛在衣裳上繡個荷花荷葉的,這府中荷花別緻,她方纔也是見梧桐極想一道去遊湖,又想着左右自己也是在園子尋處地方坐着納涼,該是沒有需要伺候的,這便叫梧桐跟着妹妹一道上了小船。

誰能想到竟然會碰到方纔的事,這會子衣裳裂開,她只想着在園子中尋尋,若是能碰到關府的丫鬟也便有救了,別的法子卻也沒有。只是她這般樣子在園子中瞎撞,若是運氣好遇到關府丫鬟或是同遊園子的姑娘夫人便還好,若是撞上個男客,卻是要糟。

如今聽了假山後之人的話,不覺便心生感激,方纔這男子解救了她,如今又不願露面使她難堪,可見是個君子,汪明茵又聽那聲音極爲謙和有禮,便更加面若火燒,心跳慌亂起來,穩了穩心神,她才衝着假山那邊躬了躬身,輕聲回道:“如此……多謝公子了。”

“舉……舉手之勞,姑娘不必掛懷。”

假山那邊卻是又靜默了一下,接着纔有聲音傳出來,然後汪明茵只瞧見那後頭傳來腳步聲,和一角蕩起的藏青色衣襟,這便再沒了動靜。待四下又靜下來,汪明茵才撫着燒紅的面頰,快步出了亭子繞進假山尋了處隱秘的所在躲了起來。

而慧安陪着姜紅玉見過定國夫人便從福德院中匆匆而出,瞧着梅園的方向嘆了—口氣。姜紅玉將欲迎雲怡進東宮爲側妃的事問過定國夫人的意思,定國夫人自是滿心的歡喜,只道這是一樁好事,只是還是要看雲怡自己的意思。

可慧安卻知雲怡進東宮己是註定了的,她本就奇怪今日雲怡何以刻意打扮,方纔瞧見了煙雨樓的一幕,還能有什麼想不通的。早上來給定國夫人請安時候,便覺定國夫人將那心愛的頭飾賞給雲怡好生奇怪,如今瞧着必是定國夫人早先便知今日會發生的事了,倒是獨獨將她給瞞了過去!

慧安想着不覺抿了抿脣,正欲舉步往梅園去瞧雲怡,卻見冬兒匆匆而來,湊過來輕聲道:“少奶奶,方纔二舅少爺神神秘秘的將秋兒喚了去,說是汪大小姐在悅心亭那邊不小心劃破了衣裳,又恰身邊丫鬈不在,正好碰到了二舅少爺,躲在假山後託二舅少爺給尋人呢。”

慧安聞言不覺一愣,冬兒便又道:“秋兒已回棋風院尋了件少奶奶的衣裳趕去了,少奶奶可要過去瞧瞧?”

慧安只覺事情奇怪,且不說汪明茵怎會好端端的掛壞衣裳,只沈童此刻應該已在湖心島上,他卻出現在悅心亭便叫她心生疑惑,只是汪明茵和她交好,掛破了衣裳又撞上了二哥哥,只怕是受到了驚嚇,她是少不得要去瞧瞧的。

故而慧安便忙快步往園子中走,一面問着冬兒,“二哥哥此刻人呢?”

“二少爺見秋兒去了,便就自往小軒湖那邊去了。”

慧安聽不出緣由來,便沒再多問,待她趕到時汪明茵已被秋兒送至園子中的明輝樓換衣裳,慧安見她從內殿走出來,不覺笑着道:“少見汪姐姐穿紅色衣棠,瞧着這面色越發紅潤靈透,又憑添了幾分姿容,沒想着我的衣裳倒是極襯姐姐呢。”

汪明茵聞言面色便更加紅了,扯了扯手中帕子,這才道:“我不小心掛壞了衣裳,倒叫你瞧笑話了。”

慧安便拉住了汪明茵的手,道:“無妨,誰還沒個失誤的時候,好在沒出大事。”

汪明茵睫羽眨動,不覺瞧了一眼慧安,這才道:“是,我躲在假山中不敢出來,卻是多虧了一位公子正好路過,我心急之下貿然求救,倒沒想着秋兒姑娘這麼快就尋了過來。”她言罷微微遲疑一下,這才又問道:“卻不知那位公子是哪個府上的來日我若是見了,也好當面謝過。”

慧安聞言又見汪明茵面頰緋紅,睫毛顫抖不停,心思一動,卻笑着道:“這點小事,不過是舉手之勞,依我看姐姐也莫放在心上了。若是再刻意道謝,被人聽到,反倒生出是非來。”

汪明茵聽慧安如此說面上一急,到底咬着牙沒再吭聲,只是神情卻顯得有些發沉,慧安瞧她如此這才撲哧一笑,道:“瞧姐姐,罷了,既姐姐執意要謝,我告訴姐姐便是。其實這人倒也不算生人,就是我孃舅家的二表哥。二哥哥和你哥哥也算是袍澤,所以這點子小事他幫你也是應該,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汪明茵聽罷心一跳,接着才道:“如此便勞安娘你來日見到了沈二公子代我道一聲謝。”

慧安見汪明茵低垂着眼眸一臉嬌態,不覺目光發亮,挑了挑脣,這才笑着道:“那是自然。”

一陣忙碌,慧安又和汪明茵說了兩句話,便匆匆出了明輝樓往梅園走。可今日似就是個事兒多的日子,她剛行過影壁,就瞧見前頭的花廊下顧妤馨弧零零地站着,正癡癡地凝望着花道盡頭,而慧安沿着她的目光瞧過去,就見一個身着寶藍色儒袍的高大身影大步而去,一個轉彎消失在一片翠竹後,卻正是關元鶴。

慧安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倒是身後跟着的冬兒也瞧見了關元鶴消失而去的背影,不覺驚呼了一聲。

那邊顧妤馨聽到動靜本能地扭頭瞧了過來,陽光一映,慧安卻瞧見她如同白梨花一般的面龐上掛滿了淚痕,神情還有些收拾不住,滿是傷心和情深,慧安不覺就心一糾,難受的不行。她雖是知道關元鶴和顧妤馨方纔定然不會發生什麼事,但瞧着顧妤馨這樣,知道自己的夫君被人愛慕凱覦,慧安心裡就是不舒服的緊。

倒是顧妤馨萬沒想到竟會被慧安撞上自己這麼狼狽的一幕,見慧安日光直直地瞧着她,她只覺一陣難堪,匆忙地側了身,拿帕子飛快地揩了揩面頰,她從重新瞧向慧安,略略福了福身。

慧安是要往梅園去的,卻是要經過顧謦妤站立的花廓,休說她沒有避開的理由,便是有她也不願此刻因撞見這一幕而刻意改道。故而慧安便重新提步過去,還沒走到顧妤馨身旁倒是顧妤馨的婢女自遠處匆忙跑了過來,護在了顧謦妤的近前。

慧安見那婢女一臉的如臨大敵,心中譏誚,面上只作一笑,道:“顧小姐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怎就哭成這般模樣,若是叫人瞧見,豈不以爲我關府爲難了顧小姐?”

慧安早知顧妤馨有心關元鶴,可到底因她而使得顧妤馨未能得償所願,說到底顧妤馨也是個錯付芳心的可憐人,見她哭成這般慧安雖是心中不舒服,但也不願瞧人笑話,自鳴得意,可不知爲何,說出口的話卻是事與願違,不自覺就帶上了一絲刻薄和不滿來。

話一出口,慧安就不自覺地蹙了下眉。顧妤馨聽慧安說話衝,面色也是一沉,而她身邊的丫鬈已是面露憤怒,直盯着慧安,冬兒見此便也上前了一步,一時氣氛就有些劍拔弩張起來。

顧妤馨自關元鶴定親後雖說傷心難過,但到底她出身高貴,又一向心氣高傲,已是決定要忘卻,但到底從小便生出的情意,一時間卻也沒那麼容易就放下。故而這兩年她已是少到關府來走動,今日也確實是她叫丫鬟將關元鶴請了過來,卻是爲了問一件事。

五日前她的父親到了京城,當日關元鶴便前往拜訪,他走後,父親卻突然和她提起了她的親事,只說有意將她嫁入秦王府爲妃,問她可願意。顧謦妤一直覺着此事和關元鶴脫不開干係,卻沒開口詢問父親,只想着親口問問關元鶴。若真是關元鶴勸說父親將她嫁給秦王,那她也能徹底冷心了。

如今她問過了,也傷過了,只是沒想着會剛巧叫慧安碰上這一幕。她本就心氣高,又被慧安撞見失儀,再被如此譏諷,到底也心生怨意,盯着慧安清聲回道:“是我思慮不周,叫夫人瞧了笑話了。也是方纔剛巧碰到三哥哥,又想起他那老寒腿的毛病,便關切了幾句。之後便又想起往事來,之前三哥哥因傷在國公府養病,那時候姐姐還在,不畏辛苦親自照料三哥哥的飲食湯藥。後來三哥哥好了些,姐姐便也常帶我一起去尋三哥哥玩耍。想起三哥哥吹笛,姐姐彈琴的情景,又想着此刻已是物是人非,姐姐芳華永逝,我心中難受,故而便落了淚,倒是不想竟叫夫人瞧見了。”

慧安聽顧妤馨如此說,心中怎能不翻騰起來?一來顧妤馨的姐姐顧妤芮到底和關元鶴自小便定了親,聽說還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再來前世時也都流傳關元鶴因顧妤芮之故拒絕端寧公主,並一直不曾娶妻。今世雖慧安心中清楚關元鶴對她的感情不是假的,但因關元鶴從未和她提起過顧芮,慧安也從未想起過早己病故的顧妤芮,如今乍然聽到這個人,聽到她曾以未婚妻的身份照顧關元鶴的飲食湯藥,還和他琴瑟和鳴,慧安心中又如何會舒坦了。更何況她竟是從來不知道,關元鶴竟是會吹笛的,也不知道關元鶴還有什麼老寒腿的毛病!

顧妤馨見慧安面色難看下來,便沒再多言,只福了福身,道:“我不打攪夫人了,先行告辭了。”言罷,她就帶着丫鬈出了花廊向前頭園子中去了。

慧安瞧着她的背影卻是心思鬱結,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冬兒見慧安僵立着,瞧着難受,便咬了咬脣,勸道:“少奶奶莫聽她胡說,旁的奴婢不知道,只爺對少奶奶的一份心卻是真真的,誰也比不過。她不過是得不到,這纔拿話刺少奶奶罷了,少奶奶何必搭理她呢。”

慧安聞言這才舒了一口氣,深呼吸了一下,接續往梅園而去。

而那邊顧妤馨匆匆走運,她身後的丫鬈卻一臉笑意,道:“姑娘是沒瞧見,那沈慧安的臉色可真真是難看呢!叫她得意!姑娘真厲害,兩句話就叫她說不出話來了呢。”

顧妤馨聞言卻是腳步漸緩,瞧向她,道:“竹韻,你很高興嗎?”

“自然高興,都是那沈慧安的緣故,使得姑娘傷心了這麼久,如今出了氣,奴婢自是高興的。難道姑娘不高興嗎?”

顧妤馨聞言不覺搖了搖頭,自嘲一笑,卻是輕聲道:“我只覺自己面目可憎,自厭自棄……”

竹韻見她面色慘淡,這才醒過神來,收斂了笑意,蹙眉道:“姑娘還在爲方纔關將軍的話傷心嗎?姑娘且莫再想了,姑娘不也說了既關將軍不喜姑娘,姑娘也不願做那糾纏之事,既如此姑娘就不該再如此傷心難過。依姑娘的身份,品性,容貌和才幹,早晚必有更好的人珍愛姑娘,奴婢相信姑娘是有福之人。”

顧妤馨聞言卻是目光輕閃,接着自嘲地輕聲道:“既嫁不了喜愛的人那便做這世上最高貴的女人吧。你說的對,我是有福之人……”

慧安到梅園時太子早已離去,慧安進了院,仇嬤嬤聽到小丫鬟的問安聲便迎了出來,福了福身道:“少奶奶來了,我們姑娘正等着少奶奶呢。”

慧安虛扶了仇嬤嬤一下,一面往屋中走,一面問道:“大夫怎麼說?”

“大夫說姑娘就是受了驚嚇,別的倒是都無礙,休息兩日便好了。”

在意料之中,慧安聞言便只一笑,道:“我去瞧瞧雲妹妹,嬤嬤自忙去吧,不必招呼我。”

她進了內室,卻見雲怡正靠着大引枕半躺在牀上,臉上妝容已經洗去,素着一張面,臉色顯得有些蒼白。見她進來,便笑着擡了身,道:“嫂嫂到底是放心不下我,我便知道嫂嫂定會來瞧我,己叫白蓉準備了嫂嫂愛喝的冰鎮酸梅湯,白蓉,還不快去端來。”

屋中伺候的白蓉聞言便忙應了一聲,快步而去,慧安在牀沿上坐下,雲怡便拉了她的手,有些歉意地道:“嫂嫂可是心中怪我了?”

慧安見雲怡睜着一雙明眸盯着自己,目光中閃着不安,便撫着她的手,道:“我生什麼氣?你又不曾做錯事。”

雲怡聞言便道:“嫂嫂到底是心中怨怪雲怡了,非是我瞞着嫂嫂,不願和嫂嫂坦誠相待,實在是……我不知這事該如何對嫂嫂說。嫂嫂對我好,我心中都請楚,今日之事也並非我貪戀東宮的榮華富貴,我只是……”

雲怡的話能說完,慧安便嘆息一聲握住了她的手,道:“我知道你的苦衷,也不怨你瞞着我。我們雖是相處的時日不長,但卻投緣的緊,我甚喜歡你,也早己拿你當知交相看,總是希望你能好的。你既做了決定,走上這麼一條路,如今已是想回頭都不能了,我也不便再多說什麼。只一點,那東宮非尋常人家,姜紅玉也非好相處的,太子的疼愛對你來說又是損益參半之事,今後的路只怕不好走,我只希望你能凡是小心,萬萬顧全自己,也別忘了我這個嫂嫂,別忘了你是從關府嫁出去的。”

雲怡不想慧安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當即眼眶就是一紅,亦回握了慧安的手,半晌才道:“嫂嫂放心,雲怡怕是沒福氣過想要的日子了,惟願嫂嫂能把握住幸福,也替雲怡多幸福一點。”

慧安聞言心生一嘆,見白蓉端着青瓷纏枝碗進來,便起了身,道:這會子只怕園子中游湖的夫人小姐們也都上岸了,瞧你沒事我便也放心了,還得去園子中送客,便不多留了。你今日受了驚嚇,也快躺下休息吧。”她言罷接過白蓉端來的酸梅湯兩口灌下,用帕子壓了壓脣角,便又笑着瞧了雲怡一眼,快步出了屋。

一番折騰,慧安再回到園子中時果然衆位夫人小姐已遊玩回來,天色已是不早,夕陽低垂,一日宴客除去煙雨樓前的一幕,倒也算完滿。

慧安和關元鶴一起站在府門處笑着送了各府的賓客離去,童氏因是自家親眷,自是要留到最後的,也少不得要往福德院給定國夫人辭行,而沈童卻沒跟着,只在府門口等待。

慧安見人皆已離去,便下了臺階,行至沈府的馬車邊,盯着沈童,挑眉道:“二哥哥今兒倒是唱了出英雄救美的好戲呢,只可惜妹妹我沒眼福瞧見呢。”

方纔秋兒已偷偷告訴慧安,那汪明茵的衣裳分明是襟口被人扯破了,萬不會是不小心掛破的,慧安雖不知發生了何事,但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沈童聽慧安打趣自己,不覺面上就是一紅,道:“妹妹繞過我吧,什麼英雄救美,莫要混說,若是壞了人家小姐的清譽豈不是二哥的大錯了。”

慧安聞言掩嘴一笑,眨巴着眼晴盯着沈童,見他神情忸怩起來,不覺笑意更深,道:“瞧二哥哥,我不過是說英雄救美,提都沒提什麼小姐,怎就還壞了人清譽了呢。卻不知是哪家的小姐,竟叫哥哥如此維護,都責怪安娘了呢。”

沈童被慧安說的結舌,只神情尷尬,吶吶不語,慧安便收了笑意,道:“二哥哥眼光好,汪姐姐是個好姑娘。只是這姑娘家到底面皮薄,二哥哥若是有意,可要加把勁兒啊。”

沈童聞言心中一喜,自是知道慧安會如此說,定然是自汪明茵那裡也瞧出了什麼端倪。他目光閃動了下,這才衝慧安躬了躬身,作了個揖,道:‘此事還得請妹妹爲我周全。

慧安見他如此,倒是笑了起來,道:“二哥哥放心便是,只是我也不能白白爲二哥哥辦事兒啊,事成之後,二哥哥可得好好許我些好處才成。”

二人正說笑,那邊關元鶴也走了過來,微笑着瞧着一臉狡黠笑意的慧安,問道:“說什麼,如此高興,也告訴我一道樂樂。”

慧安卻微收了笑意,斜睥着關元鶴道:“自是說喜事。”言罷卻又扭頭自和沈童說話。關元鶴見她如此微微一愣,還沒來得及多說兩句話,卻見童氏扶着許氏的手出了府。

慧安也瞧見了,忙迎了過去,扶住童氏另一邊胳膊,笑着問道:“舅母今兒可如願了?”

童氏便狠狠地瞪了眼正和關元鶴說話的沈童,一臉沉悶,倒是許氏笑着道:“二叔是個機靈的,也沒定性。母親本是怕他知道此番來意,再跑了,這便將此事瞞着他。誰知臨了不知從哪裡得知了相看姑娘的事,竟是溜了,跟本就沒和府上的四爺一起上島,母親這還生着氣呢。”

童氏便道:“真真是白忙話一場了。”

慧安聞言卻笑着道:“那倒也未必,說不難二哥哥是心中已經有了人這纔不願隨着舅母的意呢。”

童氏聽慧安不似玩笑,便瞧向慧安,慧安便眨巴了兩下眼睛,道:“好久沒見雲哥兒了,明兒得了空,我瞧舅母和雲哥兒去。”

童氏不覺狐疑地瞧了慧安一眼,又瞅了瞅馬車旁神情愉悅的沈童,道:“那舅母明兒便叫你嫂子準備些你愛吃的糕點,只等着你來了。”

第103章 一波三折親事議第2章 休第124章 躺着說說話第61章 文思存的心思第150章 姜紅玉失望了第59章 亂第51章 慧安發飈,珂姨娘受辱第120章 送馬途中遇刺第138章 御前對答第70章 關元鶴來抹藥?第145章 你卻不行第135章 新嫁立規矩第132章 慧安初見雲怡第140章 揍了駙馬第197章 大結局三第138章 御前對答第3章 出王府第188章第19章 文思存第39章 弔唁第126章 備嫁第58章 從天而降的馬球賽第47章 哪哪哪都有他第40章 秦王納悶了第122章 被戲弄的關元鶴第89章 入贅風波第87章 韋圓第81章 聰慧之名第186章 醫馬比試第21章 國子監第73章 急救第97章 醋意不小第58章 從天而降的馬球賽第121章 嫁我,秦王的心聲第68章 侯府舊事第94章 年節瑣事第106章 侯府宴客第161章 衆姨娘到齊第89章 入贅風波第13章 珂姨娘第167章 誰是有情?誰是無情?第92章 摟個小腰啊第57章 備戰五藝比試第85章 不嫁第72章 進宮第181章 崔氏的心結第40章 秦王納悶了第131章 方嬤嬤演說關府情況第88章 碎嘴的沈童第78章 舅公沈峰第78章 舅公沈峰第118章  兩年之後第173章 大輝第一悍婦第46章 周嬤嬤來訪第68章 侯府舊事第149章 角抵競技,化險爲夷第141章 崔氏要立威第144章 只算計你第184章 馬醫不低賤第31章 再見李雲昶第70章 關元鶴來抹藥?第12章 跪下吧第102章 淳王墜樓之事第143章 踢死了第128章 遲來一步的憐惜第103章 一波三折親事議第194章 元兇是她第15章 關元鶴第181章 崔氏的心結第11章 下馬威第167章 誰是有情?誰是無情?第19章 文思存第171章 名士宴上的慧安第185章 震撼全場第109章 孫熙祥,你完了第109章 孫熙祥,你完了第197章 大結局三第61章 文思存的心思第3章 出王府第67章 拒絕文思存第174章 坦言第52章 看到康莊大道了嗎?第98章 碰碰小嘴啊第124章 躺着說說話第181章 崔氏的心結第78章 舅公沈峰第91章 你還笑!第52章 看到康莊大道了嗎?第15章 關元鶴第44章 算計成空意難平第61章 文思存的心思第10章 杜美珂第69章 路祭成國公第62章 豪賭第62章 豪賭第27章 再遇第76章 難爲第57章 備戰五藝比試第152章 慧安哭了第1章 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