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涼州亂起

折柳亭,又名別離亭,乃是冀州清河國貝丘縣城西三五里處的一座涼亭。

折柳亭不過十來個平方米,但修葺的格外古樸典雅,腳踏清河依山而建,粉磚青瓦飛檐立柱。亭子四周柳樹、青竹掩映其間,正如王羲之在《蘭亭序》中所述一般,“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王黎已經是第二次來到這裡了,上個月送騎都尉曹操赴濟南國相的時候來過一次。只是沒想到,不過纔過去短短一個月,自己又再一次來到這裡。

時已至中平二年三月,這日一大早,王黎就已經來到折柳亭。折柳亭外柳條飄飄,涼風習習,亭內二人對坐,身後跟着數人,氛圍稍顯凝重。

雖然王黎已身在折柳亭,但他並不願去做這折柳送別、附庸風雅之事。他面前坐着的既不是什麼吟詩作賦的文人騷客,也不是什麼風花雪月的紅顏佳人,而是當代赫赫有名的將軍,左車騎將軍槐裡侯皇甫嵩。

看着眼前白髮蒼蒼的將軍,王黎便發自內心的尊敬,這是大漢朝中最純粹的軍人,最純粹的忠臣,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爲了大漢朝的安危,彷彿消防員一樣一年四季都奔波在滅火的路上。

王黎沏了一杯茶,捧到皇甫嵩面前問道:“伯父,戰局已經如此糟糕了嗎?您在冀州還未滿一年,朝廷就要調您再徵沙場?”

皇甫嵩接過茶,朝王黎點了點頭:“去歲十一月,北地、安定、金城及隴西枹罕等地羌人作亂。湟中義從胡前往剿滅,至金城令居之時,北宮伯玉、李文侯率湟中義從胡投敵。”

湟中義從胡,既湟水流域小月氏和盧水胡人一部。章和二年,鄧訓任護羌校尉,收養湟中月氏、盧水諸胡中少年健勇者以爲義從,稱湟中義從胡。

皇甫嵩飲了一口茶,面色凝重接着說道:“羌人遂奉二人爲將軍,劫持了涼州督軍從事邊章、涼州從事韓遂,擁軍數萬出兵金城郡,斬殺太守陳懿及護羌校尉冷徵。

三月初,邊章被舉爲叛軍首領,打着‘清君側、誅閹宦’的旗號,揮兵南下直寇三輔,侵逼陵園。”

歷史中的涼州之亂王黎當然知道,最初不過是由北地、安定及枹罕、金城等地的兩支羌人武裝發動的一場叛亂。

可惜,當時的大漢朝已經完全衰敗,這支叛亂的隊伍在朝廷的鎮壓下非但沒有一敗塗地銷聲匿跡,反而在幾年後成爲大漢了的心腹之患。

韓遂、馬騰因勢而起割據一方,宋建更是盤踞枹罕和河關地區自立達三十年之久,自己的新任長史閻忠也因此而身死道消。

皇甫嵩的話題有些凝重,王黎卻突然想笑,這幫閹豎的名氣都臭到涼州羌人部落去了,陛下卻在還一口一口“讓父,讓父”的叫着,抱着他們的大腿啃着臭腳。

想到這,王黎臉上露出淡淡的嘲諷,嗤笑道:“‘誅閹宦,清君側’?切!若是這北宮伯玉與邊章等人真的能夠殺了張讓那班老狗,黎倒還要替天下人謝謝他們!

可惜啊,狗咬狗一嘴毛,一個是妄圖染指天下兵叛涼州的巨寇,一個是癡心金銀財寶禍亂大漢的閹人,都是特麼的一丘之貉。

如今叛軍兵寇三輔,陛下竟然又讓您再披征衣,也不知是陛下怕了這江山易主,還是張讓等人怕真的清了君側!”

要說這王黎什麼都好,可怎麼在這事上嘴上就沒有一個把門的!皇甫嵩掃視了一下四周,頭疼的看着王黎,輕斥道:“德玉,休得胡說!如今這大漢風雨飄搖,我皇甫世家世代沐浴皇恩,此時正是報答盡忠之時,又豈能拈輕怕重挑肥揀瘦?”

“放心吧,伯父,我也就在您面前吐槽兩句,不會到處嚷嚷。不過伯父,既然你卸職冀州,那這後繼又會是誰呢?”

“王芬!”

王芬?王黎猛然一驚,怎麼會是王芬!

桓帝延熹九年,牢修誣告司隸校尉李膺等人結黨營私。桓帝怒,開啓了第一次‘黨錮’,王芬素有清明亦在黨錮之列。當是時,清流人士共相標榜,上曰:三君,次曰:八俊,八顧,八及和八廚。

而這王芬便爲八廚之一,其人善於內政,志大才疏。在歷史上與襄楷,許攸等人合謀靈帝,謀事不密自殺身亡。想不到原來這事就發生在冀州,原來他便是新任的冀州牧守!

皇甫嵩自然不知道王黎心中所想,點了點頭,轉過頭朝亭中一人招了招手說道:“王芬此人與老夫曾有過交往,老夫也對此人有所瞭解。其人性疏不武,輕燥狂動。

當年,王芬因‘黨錮’之禍,前後流亡藏匿了十九年,在士林中薄有清名。但是,此人黨錮一解,便如游龍一般陡然沖天從一囚徒躍然身居一州之首,我只怕其人經過這麼多的磨折心有不甘,立身不正啊!

德玉,你身爲清河國相,亦領甘陵、貝丘、靈縣等七縣,國中官吏參差不齊良臣匱乏,公與乃冀州別駕從事,深通謀略忠貞似鐵。老夫不欲其身伺王芬,但此去三輔,老夫也深感前途未卜,老夫今日將公與託付於你,你可願意?”

公與?

“可是沮公與?”王黎擡起頭來看着那人,只見那人七尺有餘,儀表堂堂,不卑不亢,進退有據。

“不敢勞國相動問,正是沮某!”

王黎聞言一聽,豁然起身,此人果然就是沮授!

沮授,字公與,冀州廣平人氏。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少有大志,善於謀略,曾爲兩縣縣令、冀州別駕。袁紹入主冀州後,以沮授爲監軍,監統三軍,助袁紹收復青州、幷州和幽州,一統河北。

在袁紹麾下時,其曾強烈建議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年疲曹等計策,並反對紹諸子分立。可惜袁紹不願盡用其才,官渡之戰時其爲曹操所擒,拒絕投降,夤夜偷馬奔袁,事敗身死。

都說國士無雙,這沮授就是中國歷史中無雙的國士!

王黎朗聲而起,長笑一聲疾步走到沮授身前:“黎說爲何今早起來之時院中的喜鵲就喳喳不停,正想着是不是老天爺會往黎的頭上砸金塊,卻不知原來這一切竟是應在沮公身上!

沮公原爲冀州別駕,黎手中沒有那麼大的官職,目前也僅有郡丞、功曹史及主簿尚未有人,沮公可願暫時屈才於清河郡丞?”

“願爲明公驅使!”沮授雙手一拱長稽在地,眼中已經有了感動之色,要知道清河郡丞雖然比不得冀州別駕清貴,但卻是王黎麾下最重要的職位,與清河長史同爲王黎的左膀右臂。

王黎扶起沮授重新入座,向皇甫嵩致了致敬道:“多謝伯父爲黎薦得一大才!”

皇甫嵩擺了擺手,欣慰的看着王黎:“數日前,張仲景突然現身信都,言及有事需靈兒協助,靈兒已跟張機回了師門。而老夫如今奉聖旨又得立即趕往涼州,因此你與靈兒的婚事只能再次後延。

本來,你我兩家原定平定黃巾之後,你便與靈兒大婚。婚期兩三翻的滯延,已是老夫對你不住。若是能夠助得你一二之力,老夫愧疚之心稍減,你又何必言謝!”

啊?明明是自己“暗藏禍胎”,與靈兒私下約好五年之約,當日大舅子和靈兒都說將暗中相助,原來竟是如此的一波神操作!

王黎一懵,目瞪口呆的看着皇甫嵩,急忙說道:“伯父,師有事,弟子當服其勞。靈兒之舉乃一片孝心所致,黎自會體諒。

倒是伯父此行,更讓黎憂心。邊章、韓遂等人聲名在外狡猾多端,而西涼鐵騎、湟中義從同樣天下聞名,伯父此去三輔關山路迢,還請務必小心!”

皇甫嵩頷了頷首,又與王黎交待了幾句,起身走出長亭,跨上戰馬,朝衆人雙拳一抱,馬鞭一揚,在衆騎士的護衛下揚長而去。

背影漸消,蹄聲漸遠。

此地一別便是經年,皇甫嵩,漢末一代名將從此深陷涼州幾經沉浮。而董卓則於戰亂中率軍入主雒陽,強盛一時的大漢王朝分崩離析。

時不我待呀!

王黎掃了趙雲及沮授一眼,手扶亭外青竹,望着清河的山山水水悠然長嘆。

清河國原爲秦所置郡縣,東漢時清河王劉慶分封於此,遂更名清河國,下轄甘陵、貝丘等七縣。

也不知皇甫嵩在陛下面前是如何操作的,旬月前雒陽一道詔令,自己便除去射聲營校尉,搖身一變成爲清河國相。

只是遺憾的是,清河國正值百廢待興,人才卻極爲稀缺。

上次陽翟一戰,可惜並未曾見到原潁川太守陰修及其麾下察功曹鍾繇、主簿荀彧、孝廉荀攸、計吏郭圖等人一行,實在是令人扼腕。

自己手中除閻忠拜爲清河長史,趙雲遷清河都尉,沮授出任爲清河郡丞外,麾下主簿、別駕、功曹、五官掾、戶曹、門下等位置竟再無值得看中的人才。

也不知道戲志纔等人是否還在京中!

王黎嘆了口氣問道:“子龍,野子他們是否已經回來了?”

趙雲拱了拱手,神色頗有些振奮:“兄長,野子還未回來,但張嚴、李寬二人昨夜剛剛回到國中。

據他二人說述,野子已經找到了志才,志才也當面承諾,願意就任清河國功曹一職。只不過志纔打算回潁川一趟,野子已陪着志纔去了。”

“看你那麼欣喜的勁,可是還有什麼好消息?”王黎面含微笑示意趙雲、沮授二人坐下,問道。

趙雲直接提起茶具爲王黎、沮授續了些水,笑道:“兄長,野子他們此次前去雒陽,直接先去了一趟鄴城。張元修聽聞你就任清河國相,特遣錢乙、孫才及餘快三人前來供你驅使,他們也將與志才和野子他們一行在鄴城匯合後一同前來。”

王黎也是一陣高興,隨即卻是啞然失笑:這隻老狐狸,明明知道錢乙等人乃自己心腹,正好可以藉口排除異己安插上自己的人,還順水推舟送自己一個大人情,偏偏說的這麼冠冕堂皇。

不過如此也好,畢竟這幾人自己也用着放心,錢乙和餘快可以繼續去幹老本行。

如今自己的麾下也算是羽翼漸豐,文有閻忠、戲志才、沮授,武有趙雲、高升、龔都、劉闢、徐二狗和周倉等人,就連樊阿也被自己徵辟到府中主管醫曹掾,所需者無非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以待時機罷了!

王黎吐了一口氣擡起頭來,只見遠處青山迤邐,嬌嫩的樹葉,綿綿的麥苗,含着青,吐着翠,綠油油的一片,彷彿這清河國一般盎然立於大地上,無限生機。

第293章 幾曾著眼看侯王第308章 暗戰(二)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488章郭嘉的反擊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409章陸門忠烈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64章 陽翟(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6章 求親第184章 救美第530章桃園夢斷第448章談判(三)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209章角聲悲壯冬風裡,背影疏淡晨霧中第29章 飛龍在天第264章 定兗州第177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五)第343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八)第468章定風波第36章 求親第125章 小師妹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42章 金戈鐵甲將軍夢,願學驃騎從軍行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的血案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553章兵以詐立第198章 黃昏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63章 十里路遙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475章無間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294章 離析第319章 赴約第301章 疑慮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40章 再探封府第205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383章決戰先機,圍三厥一第469章鏡圓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455章大義第397章鉅鹿決戰(七)第469章鏡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63章 十里路遙第485章恍惚形勢生變化,氤氳殺氣乍迴旋第271章 初戰第553章兵以詐立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39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四)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8章霸王槍第374章再敗於禁第363章 破寨第424章最後的機會第485章恍惚形勢生變化,氤氳殺氣乍迴旋第238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二)第45章 劍若遊電大局定第420章禍水東引第88章 閻忠論勢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93章 烽火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58章 最後的掙扎(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542章孤城,孤臣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3章 滅口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313章 王對王第77章 死生定數第477章迷離第282章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469章鏡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451章兩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