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決戰的序章

王黎與袁紹並不是什麼道侶,也不是什麼好的基友,最多也就算是昔日的雒陽故人或者當日的關東聯軍袍澤罷了。

但,不可否認他們和曹孟德、劉玄德以及孫文臺等人一樣,都是心懷天下的好男兒,他們都是“揮劍決浮雲,虎視何雄哉”的梟雄。

此刻,他們就表現的完全像是兩名梟雄。

趙雲、太史慈回來了,張郃、高順取了常山和廣平;顏良、文丑回來了,鞠義和韓猛也從常山、廣平兩地潰敗回來了。雙方將校齊整,重新佈陣於高邑和柏人一帶。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兩名梟雄今夜同時擂鼓聚將,天下疲憊的太久了,曹操和劉備的雖然依舊還在豫州糾纏,但是他們短時間內誰也奈何不了誰,他們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

決戰必須提前,決戰就在鉅鹿!

……

春天到了,小草從地裡中冒了出來在原野間織就一片綠色,空氣中瀰漫着生命的味道,遠處的河水、近處的溪水涓涓流動將解凍後的喜悅傳遞到岸邊的大帳中。

大帳依然還是白色的,白的像一桶桶傾倒在原野上的牛乳,錯落有致星羅密佈。

袁紹卻是紅色的,紅的臉紅的手,甚至跳動着的那顆心臟也是紅色的,彷彿一隻煎炒過的大蝦,紅的嚇人。他的雙眼同樣也透出猙獰的目光,緊緊的鎖在右側那謀士的身上。

那謀士就坐在袁紹下手,一隻手臂吊在胸前,看着袁紹吃人的目光依舊不爲所動,還是固執的反對道:“主公,屬下還是以爲此時並不是決戰的好機會!”

“哼!不是好機會?”袁紹終於忍不住拍案而起,指着審配厲聲喝道,“當初說好的幾路大軍聯合伐王,結果曹劉二人在豫州打得不亦樂乎,劉表和張魯卻因爲自身的實力和保守被困在荊州和漢中不敢出來。如果袁某再尸位素餐不思進取的話,這天下何時才能安定?”

豫州、荊州和漢中的消息雖然晚了些許時日,但終究還是傳到了袁紹將校的耳中:四路援軍,兩路無功而返,兩路卻成爲了生死之敵!

審配搖了搖頭,起身繼續諫道:“正是因爲劉表、張魯以及曹劉二人拖了主公的後腿,所以才絕對不能輕易冒進輕易的決戰,以防中了王黎的奸計!

衆所周知關中產糧,王黎的糧草就來自於關中,而荊州、豫州等地的大軍都需要關中的糧草,其運輸線長達足有千里。主公何不仿效他們穩住戰線將王黎徹底的按在此處,靜候時機,待其糧草將盡之時再徐徐圖之?”

袁紹聞言心中怒火漸平,郭圖卻是眉毛一挑冷笑一聲:“審正南以往總是臨戰不懼意氣昂然,這一次卻爲何屢屢阻止主公與王黎決戰鉅鹿,莫不是被王黎打怕了,怯戰了?

審正南,王黎軍中的糧草固然皆來源於關中,但關中至荊州或者我冀州交通便利,又有其徵辟的民夫兵士盡心盡力,這運輸線縱然再長,只怕我等也看不到其糧草將盡之時吧?”

話音剛落,辛評也接着言道:“主公,公則所言正是!天下從來都是打出來的,先秦至我朝數百年來,除了王莽因禮賢下士妄盜了我大漢數年,屬下還從沒有聽說過可以等到一個江山。

王黎這廝的確有梟雄之姿,一出手便將劉表、張魯數人困在西南線,但是他也同樣進退失據,不得不派遣大軍釘在荊州和豫州等地。劉表和張魯數人或許無能,但他們畢竟也將王黎給拖進了泥潭。

主公,此乃天賜良機,如果我軍能夠在鉅鹿一舉殲滅王黎主力大軍,相信劉表、張魯等人無不影從,而曹操和劉備也只能跟在主公身後搖旗吶喊。到時候主公揮冀州數十萬貔貅俯瞰雒陽,天下還有何人能敵?”

辛評一語說到袁紹的心坎上,袁紹狠狠瞪了審配一眼,又瞧見他掉在胸前的紗布上還浸着血,這才平息了一下怒氣,卻又見到郭圖再次站了起來。

“主公,王黎那廝曾經說過: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面對王黎部分軍力我軍尚不敢力戰,一旦王黎解決掉荊豫兩州的煩惱重兵來襲,敢問主公何去何從!”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敢問主公何去何從!

郭圖兩句話聽得袁紹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霍地站了起來,朝衆將喝道:“王黎也不過一個嘴巴兩隻眼睛,決戰之事就此定下毋庸再議!”

……

“主公放心,袁本初當然要決戰了!不管審正南還是荀友若他們都阻止不了袁本初的決心。”在另一頭城池王黎的房中,賈詡和戲忠等人同樣也在和王黎商議着鉅鹿決戰諸事。

戲忠接過樊阿遞過來的藥一飲而盡,吐了吐口中的藥渣接着說道:“袁本初好高騖遠,其心在天下權柄而不願成爲主公附庸。如今主公四面臨敵,他必作四面楚歌之聲。所以這一戰會是他唯一能夠翻盤的契機,也將是他最後一戰!”

言畢,戲忠突然掃了賈詡一眼,賈詡心知肚明會意一笑:“主公,前幾日剛下房子之時,屬下就已經去信雒陽,請文若先生來此議戰了。

審正南一身傲骨不侍二主,友若先生卻不比審正南迂闊,其人智略深長,性格恢弘。既然文若來此地,那麼袁本初兵敗之時就是友若效力主公之日!”

會戰之事早就有文和與志才二人商定了,哪裡還需要文若千里迢迢前來置喙呢?不過是因荀諶之故罷了。

說到荀諶,王黎不覺啞然失笑,一飲一啄莫非天定,如今袁紹兵敗弟勸兄,未來漢廷沒落之時卻不知兄是否可勸弟呢?荀文若王佐之才國之棟樑,他可不想這位將來去給腐朽的王朝陪葬。

想到這,王黎不再糾結荀諶之事,向賈詡繼續言道:“會戰之事是否已經安排妥當?”

賈詡點了點頭,將地圖攤開放在王黎身前:“袁紹屯軍十二萬於鉅鹿,顏良、文丑、鞠義、韓猛等皆在此處,高邑和柏人更是壕溝深鑄嚴防死守,正面交鋒只怕一時不能下。

而袁紹的糧草全部都屯於安平信都,我軍兵馬不能繞過袁紹的視線。所以屬下已按主公之意兵分三路,一路由子龍爲中軍,率軍五萬直逼高邑和柏人,讓袁紹不敢輕易放棄此地。

左路儁乂掛帥,領兵一萬出丸門直搗下曲陽;右路則由伯循爲主將,同樣領軍一萬兵出平鄉。三路大軍同時進發,袁紹難免顧此失彼,相信我軍圍剿袁紹主力之日指日可待!”

安平郡信都嗎?

王黎看着眼前的地圖,突然一拳擂在地圖中央放聲大笑:“我等並非三路大軍而是四路兵馬也,真可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卻不想昔日的一步閒棋今日竟成爲取勝的關鍵!”

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46章 元夜遇戲忠第326章 殺狼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6章 那年春,我把白麪塗滿身第540章暮雲平第7章 九章算術第359章 最後的掙扎(七)第217章 殺破狼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306章 暗夜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38章 議策第18章 蓮花一朵別樣開第326章 殺狼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335章 背劉第469章鏡圓第433章波折第180章 殘照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312章 將對將第98章 雙雄會第469章鏡圓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469章鏡圓第168章 願請長纓縛蛟龍第219章 反間第542章孤城,孤臣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247章 荊州風起第14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31章 漫天墜,撲地飛,難道是國家祥瑞第454章歸降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480章失手第218章 劃時代的春雷第469章鏡圓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208章 義士第42章 金戈鐵甲將軍夢,願學驃騎從軍行第538章脫殼第403章死志第117章 鴻門宴第58章 突圍第347章 圍追堵截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548章霸王槍第49章 驚雷第552章老將第346章 承諾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335章 雄鷹第547章借屍還魂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64章 陽翟(一)第252章 連環計(一)第359章 最後的掙扎(七)第87章 涼州名士第477章迷離第480章失手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19章 初見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278章 龍王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123章 暗度陳倉第366章臘八粥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4章 魅影現蹤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第151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75章 雒陽往事第198章 黃昏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238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二)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09章角聲悲壯冬風裡,背影疏淡晨霧中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275章 虎癡第335章 背劉第469章鏡圓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504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九)第242章 對局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三336章 徐州煙火連豐沛(一)第526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一)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77章 死生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