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破鏡

王黎說的沒錯,劉備已經率領關張陳三人統領兩萬大軍離開了襄陽,目標正是他治下的弋陽。

劉備這一年來過得並不太好,甚至可以說有些高開低走。數月前他還是春風得意統領徐州六郡的徐州刺史,如今他卻只是一名飄蓬四海寄居在他人籬下的過客。

在數月前最後那一戰之時,根據關羽和陳珪等人的建議,他沒有選擇堅守徐州,而是選擇了投靠荊州劉表。他本來以爲他的選擇正確無誤,但是現在看來他的命運依舊如往昔一般多舛。

他投靠劉表非但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受盡了劉表麾下蔡瑁、劉磐等人的排斥,同樣也遭遇了劉表的冷淡甚至猜忌。

歷史上劉表還曾將新野贈給了劉備,但是現在的新野已經隸屬於王黎治下,劉表連一縣的地盤都沒有給他準備。他雖然還想東山再起,但是他現在早已不是往日那個八面威風的徐州劉州牧了。

徐州丟了,淮南的半個郡也丟了,他的十萬雄兵經過淘沙的巨浪之後還餘兩萬之數,他的麾下也只剩下閻象、孫乾、糜竺和關張陳徐等人。

他的那班同期生王黎、曹操和袁紹等人早就成爲了一州或者數州的霸主,而他還只是一隻寄居蟹。他想擺脫當前的局面,他就只能選擇主動出擊。所以,他將自己綁在了陳留郡王和袁紹的戰車之上。

這是他唯一還有可能翻身的機會!

雖然這樣做或許有些不仁義,或許也有些不地道,但是終究還有一線希望不是?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劉備騎在戰馬上,心緒難排,臉上的表情亦如那山邊的落日一樣,落寞滄桑。

“兄長,天下終究還是靠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您就別再想那些煩心事了!”看着劉備的表情,關羽策馬來到身旁安慰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征戰天下很多時候本來就是順勢而爲。

這一次就算我們不與王德玉撕破臉面,下一次等王德玉繼續坐大後,他也會和我們翻臉的。更何況,兄長不是已經決定了等以後王德玉落難之時,我們同樣也贈送給他一塊地盤,以報往昔收容之恩嗎?”

“二弟勿憂,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只是沒有想到這風水輪轉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一時有些惆悵罷了。”劉備點了點頭,徐徐吐了一口氣岔開了話題。

“孔明雖然年輕,卻有大才。昔日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贊他與龐統二人爲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龐士元去了王黎麾下,數戰而定荊州,想必孔明的智略也不再其下。

二弟你爲人孤傲,三弟卻又失之於粗魯,平常你兄弟二人都有些瞧不起文人的那股酸辣勁,但這孔明和文紀畢竟還是與公佑、子仲他們多有不同。

我們行軍打仗出、謀劃策都要靠他們二人謀思,以後這軍中之事如果孔明和文紀有所派遣,你和三弟還得多擔待一些,切勿與兩位軍師生了齟齬。”

劉備口中說的的孔明當然就是臥龍諸葛亮,諸葛亮當初未受王黎的徵辟,而是隨其叔父諸葛玄隱居隆中。可惜好景不長,諸葛玄一病不起,諸葛亮從此也就失去了叔父的庇護,成了隆中的一名耕夫。

劉備聞其大名,重新演繹了一出三顧茅廬的戲碼,將諸葛亮收歸麾下,並任其爲副軍師祭酒,協助閻象統管三軍。

不過,此時天下大勢已易,諸葛亮倒也沒有再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對,而是直接諫言當聯合陳留郡王以及袁紹等人合攻王黎,再乘袁紹、曹操與王黎交鋒之際,襲取曹操的譙郡和淮南郡,然後劍指徐州紀靈、張燕等人將徐州和青州重新納入旗下,屯田集糧招兵買馬徐徐圖謀天下。

如果說爭奪天下乃是劉備的終極目標,那麼曹操和紀靈就是他心頭的一根刺。

刺不除,終究意難平。

諸葛亮之言,劉備聽之簡直就是如聞仙樂,二人頓時彷彿乾柴烈火一般一拍即合。

見劉備老調重彈,關羽鄭重的點了點頭:“兄長儘管放心,關某和三弟都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罔顧大局之人,龐士元的謀略我兄弟二人早有耳聞,與其齊名的諸葛軍師,我等又豈敢怠慢?”

時間飛逝,二人邊走邊聊,不到戌時三刻大軍就已經來到了與弋陽交界的羅山腳下。

劉備剛剛準備安營紮寨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兵發弋陽,前鋒大將陳到使人飛馬來報:“啓稟主公,陳將軍適才在前方弋陽界面的軑縣附近發現有數名往山中潛逃的老百姓。

據他們說:王黎大軍已於未時離開弋陽回師汝南,如今弋陽郡中只剩下本地的一些尋常捕快和郡府僚屬管理日常。而曹操的部隊則已經從城父到了安豐,王黎不戰而退,他們擔心弋陽同樣會遭戰火的灼燒,故棄家逃往附近山中。”

竟有此事?

劉備一懵翻身下馬,就見閻象和諸葛亮二人攜手而至,急忙開口將此事與二人做了一個說明。

閻象思索片刻,擡起頭來看着劉備:“事出反常必有妖,王黎未與曹操一戰便從安豐和弋陽兩郡退兵,閻某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這王黎葫蘆裡倒底賣的什麼藥。主公莫若問一問孔明,或許孔明能夠猜中王黎心思一二?”

諸葛亮頷首接過話題:“王黎坐擁雍司兩州,帳下名將謀臣如過江之鯽,雖然面臨袁紹、曹操、張魯、劉表和主公四面圍剿,但根據其往日的作風,他明顯並不是一個輕言放棄之人。

開戰之初,尚未與曹操交鋒便節節後退,要說王黎心裡沒有鬼任誰也不會相信。亮以爲此事無外乎有兩種情況,一則是王黎打算暫時放棄戰略縱深,想以空間換取時間,然後集中兵力穩固防守。

二則是他和曹操達成了某種協議,所以曹操不費一兵一卒便佔據了兩座城池。然後接下來,他們或許將進入道一個長久的僵持階段,王黎方能騰出手來一心一意對付袁紹!”

“那我等但如何是好?”這諸葛亮果然不愧是與鳳雛相提並論的謀士,一言便看穿了王黎的一些意圖,劉備點了點頭接着問道。

諸葛亮輕笑一聲,搖了搖頭:“主公何須憂心,我等本就打算襲取弋陽和安豐兩郡,不管這兩郡是在王黎手中也好,還是在曹操之下也罷,終究這目標沒有發生變化。

更何況,如今弋陽雖然已經易主,但是據那些百姓而言城中並沒有大軍駐紮,主公何妨讓大軍連夜入城,然後伏兵襲擊曹操前來收攏城池的部隊,以報當日徐州之仇?”

“孔明,雖然我們的目標就是以安豐、弋陽爲根基,直取徐青兩州,但開戰之初便與盟友搶奪地盤錢糧,是否會有不妥?”劉備心中依舊存有顧慮。

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輕輕一搖,笑道:“主公,我等並不知曹操和王黎有什麼協議,只是負責搶城池而已,曹操心中縱有不滿卻又能奈我何?難道他還敢將他與王黎的協議公之於天下嗎?

至於伏兵之事,那就更簡單了。我軍新建斥候不力,以爲是王黎的賊軍深夜前來一時不查而已!屆時,該據城池就據城池,該請罪就請罪,反正到手的鴨子是不能讓它飛了的,這個啞巴虧必須讓曹操咬牙吞下!”

“好,既然如此,那就按孔明之意立即兵發弋陽!”劉備頓時豪氣勃發,手中的長劍猛地一揮,千軍萬馬趁着黑夜殺向前方。

趁着夜色,一名兵士悄悄的脫離了隊伍淹沒在路邊的野草中,他的手中握着一張紙條,紙條上赫然寫着兩個字:破鏡!

第100章 隱霧山第242章 對局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207章 獵長安第128章 風雨虎牢關(二)第455章大義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441章袁術之死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117章 鴻門宴第390章鉅鹿決戰(四)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91章計成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49章 驚雷第247章 荊州風起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148章 按罪當誅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46章 元夜遇戲忠第508章挑燈夜戰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172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之志第99章 夜會田豐第214章 錦帆賊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388章鉅鹿決戰(二)第458章兄弟鬩於牆(三)第301章 疑慮第401章荀彧論戰第7章 九章算術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441章袁術之死第298章 再次反擊第245章 高人?高人!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185章 雙雄會第547章借屍還魂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394章鉅鹿決戰(八)第539章梟雄第118章 當年九原飛將軍(一)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章 九章算術第60章 攻城第10章 引蛇出洞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45章 劍若遊電大局定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408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52章 龍擡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4章歸降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63章 十里路遙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88章 閻忠論勢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335章 背劉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448章談判(三)第400章舉世反王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544章必有鄰第335章 雄鷹第508章挑燈夜戰第148章 按罪當誅第184章 救美第146章 遷都第519章突圍第161章 白川第204章 攻心第306章 暗夜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267章 千層浪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425章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