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

橋蕤猜測的沒錯,楊奉確實不願,也不會背叛袁術。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並非如橋蕤所想,而真正的原因卻是:他楊奉知道袁術就是太平道宗主張角的師弟崑崙,而他則一直都是太平道的教徒。

當初,袁術憑藉一枚宗主令和宗主留下的承影劍,他便離開潼關遠赴汝南千里迢迢投奔袁術。

而且,他還知道袁術手中並不是只有現在這些明面的力量,他的手中還有太平道的力量,太平道這些年來撒播在大漢這片土壤上卻已經勃發出來的種子。

比如汝南的何儀、何曼,比如黑山的張燕。

所以,他堅信袁術能夠重振太平道,他也堅信太平道的光芒終將會灑遍大漢的每一個角落。

哪怕這條路是無比的艱辛,哪怕這條路是務必的坎坷崎嶇,他依然會堅守初心,一直行進在這條路上。就像宋代的黃庭堅說的那般: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

聽着橋蕤給他帶來的消息,楊奉覺得自己報仇雪恨和將太平道發揚光大的時機來了。

他很快便和橋蕤敲定了出兵的日期和路線,並讓橋蕤給王黎送去了一封信,一封他楊奉將要投靠王黎的信。而這封信不過短短的一日之間便已呈現到了王黎的案頭之上。

……

王黎此刻當然不在新蔡,而是已經來到了與弋陽一河之隔的新息。新息也就是後世河南信陽市的息縣,縣中有息國故城、賴國故城和秦樓的遺址,因此被譽爲“中華第一縣”。

“這橋蕤二人如此急不可耐,看來他們對王某的仇恨已快入骨了吧?”王黎拾起案頭上的信箋,略略掃了一眼,一把丟給一旁的郭嘉。

郭嘉白了王黎一眼:“主公,你可是去搶楊奉的地盤的,那楊奉不對你恨之入骨,難道還想他對你敲鑼打鼓夾道歡迎不成?”

“你個酒罐子居然敢這樣說本大將軍,難道就不怕本大將軍定你一個藐視上司的罪名?”王黎哈哈一笑,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緩緩踱到帳前。

帳中人才輩出,文武涇渭分明。

郭嘉、徐庶、龐統、沮授立於其右,趙雲、張遼、高順、徐晃以及李典、管亥等人則居於其左,陸遜和廖化兩隻小老虎也筆直的站在堂下。

王黎滿意的點了點頭,腰中的中興劍霍然出鞘,一劍劈在案桌上:“既然橋蕤和楊奉已經等得如此焦灼,王某又豈能辜負了他們的好意?我命令!”

“諾!”衆將校齊齊抱拳而立,神色一片肅穆。

“令:郭嘉、趙雲率兵一萬,即刻出兵淮水陂直逼軑(dài)縣,並於明日午時拿下軑縣;徐庶、張遼領兵一萬,立刻啓程東進期思縣,並於後日辰時拿下期思全境,不得有誤!

令:高順、管亥各領兵五千,伏於弋陽城附近的寨河兩側,但見楊奉兵至,立即揮軍掩殺!李典、馬雲祿各領兵五千,伏於弋陽城附近的潢河東,但見楊奉領軍出城,就地起兵奪城;

令:龐統、廖化、黃忠和周倉等人隨王某前往弋陽誘敵;沮授、徐晃和陸遜則負責鎮守新息,務必保證新息的安危!”

“諾!”衆人齊聲唱喏,聲音如雷貫耳,中間卻又夾雜着一道雜音,“主公,爲什麼不讓徐某跟隨前往弋陽?”

衆人一驚急目視之,只見徐晃神色激憤,徑直出班列來到王黎身前接着說道:“主公,末將不服,爲何所有將校都可前往弋陽,而獨獨留下徐某坐鎮新息,主公可是疑徐某與楊奉還有舊情?

徐某雖然曾是那楊奉麾下的騎將,但其知遇之恩,徐某昔日在潼關之時已悉數報答。如今楊奉投靠袁術背叛朝廷,徐某恨不得立即隨主公前往弋陽親手拿下此賊,主公爲何卻不願徐某前往?”

王黎緩步走到徐晃身前,凝視着徐晃的雙眼,悠然長嘆:“公明,王某與你相識於潼關之上,如今已有四個年頭。你隨我南征北戰,先下潼關後定長安,早已立下了赫赫之功,王某自然不會疑心你的赤膽忠心。

但正如王某與橋蕤所言那樣: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而忠義同樣也不能兩全。雖然你已經早就還恩於楊奉,和他算是恩怨兩情,不過他畢竟恩遇你於先,天下之人又如何不會腹議?又如何去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呢?

公明,你既然投效於王某麾下,王某自然就得爲你的聲名考慮一二。更何況,此時王某帳下還有子龍、文遠諸將,還不到山窮水盡的時候,王某又怎能忍心你披上忘恩負義之名呢?”

徐晃默然,雙手猛的一抱拳回到班列之中。

……

“王黎快到了嗎?”

“快到了,王黎已離弋陽城下不過七八里地,隨身將校不過區區數千白馬義從!”

楊奉點了點頭,朝斥候揮了揮手,轉向一旁的橋蕤和帳中將校問道:“王黎已經快入彀中,你等都準備好了嗎?”

一名校尉抱拳起身:“稟將軍,橋將軍麾下副將白三已經率領八千人馬埋伏於弋陽城外的密林左側,而將軍帳下副將張明同樣帶領八千人馬埋伏在密林的右側。

而將軍麾下的三千親衛軍同樣也早就整治妥當,他們將暗藏弓弩和利刃跟隨將軍一起出城,只等將軍的號令!”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立即前往弋陽城下迎接王黎的到來,務必要讓王黎這廝來得去不得!”楊奉霍然起身,整了整衣甲,與衆人一併走出郡衙直奔城門。

楊奉一行人走下城頭,遠遠的便瞧見三五千白衣白甲白馬的白馬義從呈一字長蛇陣型從北方淮水陂方向而來。

爲首者乃是一襲白衣的將軍和一名金甲老將,赫然正是當初有過一面之緣的大將軍王黎及其麾下老將黃忠。

“大將軍一別數年,別來無恙?”楊奉與橋蕤策馬而出,一直行到離王黎約莫一箭之地駐馬停下。

王黎拱了拱手,笑道:“好說好說,楊將軍和橋將軍都是王某的故人,有緣之人,何須客氣?依王某所見,這就叫做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大將軍,城中早已淨街,還請大將軍即刻揮軍入城,以免讓城中的奸細察覺走漏了風聲!”楊奉和橋蕤二人同樣抱了抱拳,分列在道路兩側,面色及其的恭敬。

“好,既然如此,那王某就不客氣了!”王黎點了點頭,與黃忠馬鞭輕揚雙雙上前,兩騎向二人飛馳而來。

眼見王黎二人已近五六十步的樣子,楊奉和橋蕤臉上忽然如綻開一朵花兒一般,一絲譏誚掛在臉頰。二人緊抱的雙手驀地散開,各往自己懷裡一掏,一把精緻的腰引弩已經出現在二人的手上。

弩在手,箭上弦。

楊奉二人一聲長嘯,弩機上的弓弦已然鬆開,兩支黝黑的利箭破空而出,直奔王黎和黃忠二人。而他們身後的三千近衛軍彷彿得到了信號,同時縱馬上前,手中露出一支支早已上弦的腰引弩。

王黎和黃忠卻似心中早有感應一般,二人相視一笑,手中的繮繩微微一勒,胯下的月光和紅鬃馬往兩邊微微一讓,躲過來襲的利箭,接着原地一轉,已經掉轉馬頭飛回陣中。

“楊奉,橋蕤,你二人怙惡不悛執迷不悟,莫非你還真以爲就憑你麾下的數千蛾賊便能與本大將軍對抗乎?”王黎騎在馬上,嘴角掛起一縷淡淡的嘲諷。

楊奉勃然大怒,取下戰馬上的長刀:“姓王的,你竟然敢蔑視我帳下的勇士?實在該死!不錯,本將軍帳下勇士確實不能夠將你等悉數拿下,但是你莫忘記了此地乃是本將軍的地盤。

在本將軍的地盤上,姓王的,你就是條猛虎也得給老子臥着,是條惡龍也得給老子盤着。你自己回頭向密林兩側看一看,看看本將軍能不能將你留下來!”

二人向兩側一瞧,不由暗吸了一口冷氣,兩側的密林中突兀的冒出來無數的旌旗和弓弩兵,獵獵的旌旗和森寒的弓弩在林中顯得格外的刺眼。

一聲怒嘯,楊奉手中的長刀已高高落下。白三和張奇二人同時將大纛猛然揚起,兩側一萬六千餘名將士潮涌一般衝出密林,利箭和長矛如烏雲聚集又如驟雨落下,交織在密林中間的王黎大軍頭頂。

“盾!”

一劍磕飛眼前的利箭,王黎一聲長喝,衆將士急忙躍馬大道中間,取過盾牌或高高的舉過頭頂,或橫着身子四周,在密林中鑄就成一塊鋼鐵的城牆。

“叮叮叮!”

無數的利箭和長矛恍如密集的暴雨敲打在池塘的荷葉和平靜的水面上,激起無邊的漣漪。

白馬義從天下聞名,區區的箭陣和矛陣自然難不住衆人,但是大家胯下的戰馬卻遭了殃,外圍百十名健兒胯下的戰馬紛紛中箭中矛,鮮血一股股噴灑出來,悲鳴不斷。

顯然,楊奉二人應是那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二人同時一聲冷笑,顧不得地上的戰馬和武器,只是將那破嗓子朝天一嚷,近兩萬的將士齊齊發出一聲怒吼,已踏上密林中的大道,跟在了王黎的身後。

第242章 對局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2章定南第308章 暗戰(二)第297章 反擊第361章 四面歌殘終破楚第410章小霸王密林再中計第289章 狠毒第30章 入京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三336章 徐州煙火連豐沛(一)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451章兩封信第368章年將盡第36章 求親第548章霸王槍第453章決議第539章梟雄第197章 直城門下起歌聲第436章王越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181章 誅董第166章 飛將軍歸來第318章 江山面前,先了恩怨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275章 虎癡第328章 戰與退第386章野哭聞戰伐,夷歌起漁樵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450章使者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72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344章 棄城第349章 中原煙未滅,邊陲火再起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143章 英雄的宿命(二)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216章 那年春,我把白麪塗滿身第47章 五更鐘動笙歌散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209章角聲悲壯冬風裡,背影疏淡晨霧中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403章死志第36章 求親第487章食言第295章 雪崩第313章 王對王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153章 血仇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411章孫文臺割發代首第308章 暗戰(二)第263章 離狐第26章 太平五門第359章 最後的掙扎(七)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296章 棄城第56章 沙場秋點兵第252章 連環計(一)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158章 數問韓文節第306章 暗夜第63章 十里路遙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7章 九章算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143章 英雄的宿命(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255章 定南陽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251章 義烈第431章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469章鏡圓第454章歸降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29章 飛龍在天第402章兩封雞毛信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196章 獵騎第69章 道影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116章 授首第36章 求親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