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定局

276 定局

皇帝聽到此事面上也有些不耐,畢竟這案子拖了快一個月,不管怎麼樣,當初這懸賞的事是他同意的,現在鄭明策又已經捉到嫌犯,他顯然也沒有辦法轉口反悔。遂例行問大理寺:“那案子審得如何了?何時能夠定案?”

大理寺少卿站出列來,答道:“回稟陛下,已然定案了,此案證據確鑿,嫌犯口供與事實毫無二致,經三司會審,昨兒夜裡已然定案,判詞現在微臣處,請陛下過目。”說罷他從懷裡掏出份奏摺,遞交呈上。

大理寺這話一出來,站在前方左側的楚王脣角頓時勾出抹冷意,並側身往宋寰處掃了眼。

宋寰正覺得這案子定的有些出乎意料的早,擡頭時正好就遇上了楚王這目光,當即心下一沉,不由打了個寒顫。

皇帝看完摺子,想來也有些疑惑,遂問沈觀裕道:“沈愛卿,這案子不是說三日後方能定案麼?如何又提前了一日?”

沈觀裕俯身道:“回稟皇上,此案乃是由副都御史孫大人經辦,微臣並未親理。”

孫御史便就走出來,回道:“回陛下,此案證據確鑿並無疑點,經大理寺提請,故而就提前定了案。”

皇帝再問刑部,刑部也沒有什麼疑問,瞪眼望了望下方,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質疑,於是竟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正要開口命兵部寫委任狀,宋寰卻突然打斜刺裡衝出來,說道:“皇上!微臣。微臣覺得此事還有可疑之處……柳閣老,您覺得呢?”

他嚥了口口水潤喉,急切地望着柳亞澤。

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了!

縱使柳亞澤不見他,可皇帝不願意就此妥協大家都看在眼裡,柳亞澤作爲皇帝的心腹,這個時候又怎麼能不順着他給出的臺階往下走?昨兒夜裡他連柳家大門都沒進到,本以爲今兒還有機會補救,沒想到大理寺竟然已經把這案子給定了下來!

這一定是楚王背後作了手腳,才十五六歲的楚王竟然手段已經這般老辣,他已經把他給得罪過了。現在他竟突然搶在他前面把案子定了下來。這說明他已經知道他與皇后所合謀之事!他接連兩次壞楚王的事,楚王對他的厭憎,都已經表現在方纔那一眼裡了!

倘若皇后交代的事情他仍是辦不成,那他就成了楚王與皇后之間的夾心餅。他還在升遷。還想在朝上混出什麼名堂?

他忽然有些後悔。當初並不該因爲沈宓而摻和到這件事裡去,如果不去挑撥皇帝,他也就不會落到今日境地!朝中那麼多臣子都深知宮闈之爭這淌水不好趟。他當時怎麼就鬼迷心竅認爲沈宓必然會敗在他手下呢?

本來很順利很有把握的事情,忽然全亂套了!

他熱切地往柳亞澤望去,希望他能看在皇帝的心意份上,幫他圓了這件事。

柳亞澤面色一直冷凝,聽到他點名,目光遂往他這邊斜了斜,然後四平八穩走出來,面向皇帝道:“臣以爲三司會審足顯我朝之律法公正,臣相信大理寺的結果!”

宋寰面色一白,“柳大人,那龐定北……”

柳亞澤斜眼睨了睨他,緩緩道:“懸賞之事乃陛下親口應允,宋大人仍在口口聲聲支持龐定北,是不是成心想讓陛下在天下人面前失信?想引誘陛下做那言而無信之人?宋大人,這東西興許可以亂吃,話卻不可以亂說。”

皇帝見到宋寰出來,本還揣着一絲希望,見到柳亞澤這麼一說,竟是半點希望也沒有了!

但柳亞澤是他的親信,他既是把話說的這麼斬釘截鐵,想來也是有他的考量。反正自打鄭明策將嫌犯捉住之日起,他就幾乎失去了信心,勳貴的力量尚且還不是他能夠動搖得了的,如今連內閣都沒曾拿下,他哪裡能跟他們硬幹。

上次能夠藉機斥責董家一回,逞逞自己的皇威,已經了不得了。這些日子董家人避不露面,甚至董家父子連早朝都沒來上,索性告罪稱閉門省,他有什麼辦法。這宋寰趕在這當口還來提什麼龐定北的事,果然沒眼力勁兒。

可是就這麼放棄龐定北他又着實有些不甘心,雖然眼下不宜與勳貴撕破臉,可是將龐定北挪到五城營總歸對他來說還是有好處,想起早前曾授意過沈宓的那件事,便就和顏悅色地往他望去:“沈宓你又怎麼看待此事?”

沈宓一早過來見着這風向立馬又變了,正暗自覺得詫異,聽到皇帝般問,又豈有不知的。

正待斟酌要如何迴應,廷外侍衛忽然走進來,稟告道:“啓稟皇上,左軍營送來急報,說是東陽侯世子龐定北昨夜在營裡強行駕馬出營,衛兵阻攔時更與之廝打了起來!現已被扣押在左軍營,徐國公因告罪在府,故遣人懇求陛下親審此案!”

這話一出,滿庭又皆喧譁起來!

大營裡入夜之後無論官級高低,如無上級命令均不得擅離營房,龐定北居然敢公然抗命,這不是找死嗎?

原本揣着滿腹疑問,正靜觀其變的沈觀裕這時候眉頭擰的更緊了!柳亞澤對宋寰的態度已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這個時候龐定北居然自己又趕巧作死,看來在他佈下那盤局之後,這後頭竟有不少人動起了心思!

韓稷與楚王對了個眼神,眼裡同樣有着疑惑之色。

護國公手捋長鬚淡定若素,顧至誠也在昂首挺胸目不斜視。對於勳貴們來說,這是再沒有的好事了!至於背後究竟誰動的手腳,讓事情變得這麼利用,那又幹他們屁事!

皇帝最後的一點熱情頓時全數熄滅在胸膛裡。

但他除了詫異卻還有鬱悶!

龐定北在左軍營亂來,這種事情原本由主帥徐國公自行處置即可,可如今這老狐狸倒是奸巧,挾着告罪之名把這事直接推到他面前,這不是在當衆打他的臉嗎?不是讓滿朝文武看他的笑話,讓他瞧瞧他當初自己挑中的五城營指揮使人選嗎?

皇帝氣得發顫,但人是他自己挑的,董家也是他自己得罪的,他還真沒法兒數落董傢什麼,何況人家理由擺得冠冕堂皇,是在“告罪”所以不便出面懲治呢!

“龐定北目無法紀,實在有負皇恩,陛下,還是削了他的職罷!”柳亞澤當底是皇帝的心腹,此時見皇帝被架得下不來臺,自然上前解圍,“陛下原先斥駁了那麼些道請奏任命於他的摺子,不也正是因爲他的莽撞輕浮麼?陛下縱然心懷仁愛,但此等行爲卻不便姑息。”

沈宓也連忙站出來:“臣附議柳閣老。”

盧錠與周盂德見他出列,也跟着站出來:“臣附議。”

緊隨在他們之後的,又有許多人。

皇帝臉色終於好看了些,掃視了一圈下方,便就咬緊牙關,說道:“兵部聽旨,龐定北目無法紀,違抗軍令,削去其軍職,逐出左軍營!”

言罷,緩了緩口氣,又說道:“既然大家對南城官倉一案已無疑慮,那麼兵部聽旨,校尉鄭明策有勇有謀,堪爲重用,今授予五城兵馬司總指揮使一職,即日上任!——退朝!”他可是再沒有興致討論這破事兒了!

百官們議論着出了宮去,宋寰立在廷中汗如雨下,只覺兩腿痠軟,竟是呆站了足足有一刻鐘才挪動了腳步。沈觀裕抱着玉笏遠遠地睨了他片刻,才又邁着八字步出門。

沈雁正在華氏房裡看中秋宴的菜牌,消息傳到沈府,她立刻就扔下那堆牌子回了碧水院!

雖然說事情已然被她料到了八九成,可是真正拍板定下來又還是讓人徹底鬆了口氣,現在劉儼引起的那檔子事終於徹底了結,皇后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心擠兌沈宓的宋寰當廷求助柳亞澤失敗,已經證明了他的無能,皇后就是要怪責沈觀裕,也不會怪責得太狠了。

假設沒有沈雁從中插一槓子,假冒宋寰給柳亞澤遞上那封信,她相信今日朝上柳亞澤與宋寰等人也討不得什麼便宜。因爲柳亞澤斥責宋寰那番話即使他不說,沈宓他們也必然會說,懸賞之事是皇帝親口下旨,他又怎能在鄭明策捉到案犯並且經三司定案之後再食言?

皇帝冒不起這個險,礙着面子,他也會被迫下旨任命鄭明策。

只不過那樣一來,沈觀裕必然要在皇后面前落幾分干係。

事情大部分都在她在意料中,只一件她覺得未免有些過巧,那龐定北怎麼會趕在那當口不顧阻攔要闖出大營呢?

傍晚時沈宓下衙回來,也是久違的滿面春風。

經他的口沈雁從而又知道,早朝之後沈觀裕就去了端敬殿侍讀,隨後聽說下晌鍾粹宮裡就傳了太醫,皇后又鳳體染了恙。而宋寰早朝後也消失了一陣子,回到通政司時兩眼無神,臉上忽青忽白的,如同遭了什麼大難,周盂德說他整個下晌都魂不守舍。

爲什麼會如此,沈雁就是拿腳趾頭想想也知道是在皇后那裡受排揎了,他如今既把皇后給坑了,又幹下那些事得罪了楚王,眼下日子會好過纔怪!

PS:??感謝彼岸18、赫連夢秋的粉紅票~~~~~~~~~~~~~感謝簪裊打賞的香囊,白鷺梅打賞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