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滄海商路筆記》後記

《侯滄海商路筆記》後記

一、寫作體系問題

創作侯滄海之前,曾經寫過《那些年》和《尋親記》兩本未完成作品。!在《那些年》的簡介寫着:“一個青年的奮鬥和成長故事”。 《尋親記》的簡介寫着:“講述一個家庭(父母和雙胞胎)聚散離合、生死相依的故事。”這兩個故事後來揉在一起,演變成爲《侯滄海商路筆記》。

《侯滄海商路筆記》來自於前面兩個故事,最核心的主題很明確,是“一個青年以及其夥伴們的奮鬥故事”。除了最核心的主題外,還講了愛情、親情、友情、仇恨和鬥爭,講了這二十年的社會變遷,包括社會經濟發展和風俗習慣演變等等。

本書實則是《巴國侯氏》大系三部曲的第三部。

第一部是《侯衛東官場筆記》,主人公侯衛東。以此爲名小說共有八本,後來出了一本單行本叫《巴國侯氏》,實則是《侯衛東官場筆記九》。按照原計劃,後面還有三冊,但是未出版,遺憾。特別說明一點,市面的侯衛東9——16冊,皆爲僞書。

本書的絡書爲《官路風流》。

第二部是《侯海洋基層風雲》,主人公侯海洋,以此爲名的小說共有三本。後來又出了三本《巴州往事》,主人公更名爲王橋。實體書《巴州往事》一共五冊,只出了三冊。侯海洋和王橋爲同一人,《侯海洋基層風雲》和《巴州往事》在故事完全連續。《基層風雲》到《巴州往事》雖然是完全連續的,但是寫作方向悄然發生了改變,最初設定侯海洋要成爲市委書記,後來受現實原因,王橋只到縣委常委便結束。

本書的絡書從王橋開始,名爲《靜州往事》。

間還寫了《拯救我的生活》,不在三部曲之內,是《巴國侯氏》系列作品的分枝。

第三部是《侯滄海商路筆記》,從名字來看,本書與前兩部有明顯不同,脫離了官場(其實《侯海洋基層風雲》大部分內容也不在官場,最終也脫離了官場,但是仍然被認爲是官場小說)。爲了取名字我費了些思量,後來定名爲《商路筆記》,蹭了侯衛東官場筆記的熱度,又主動明確類型,這樣不產生歧義。

在出版實體書的時候,出版方一航兄反覆考慮,覺得《那些年》的“一個青年以及其夥伴們的奮鬥故事”主題更接近我這本小說的原意,提出了“唯奮鬥者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將本書大標題確定爲《奮鬥者》,爲了與絡小說保持連貫性,才加小題目《侯滄海商路筆記》,成爲《奮鬥者——侯滄海商路筆記》。

第三本已經過審,很快市。全書共七本,能夠出齊。

二、《奮鬥者——侯滄海商路筆記》相關問題

在寫作之時,我主要落腳點在“奮鬥故事”和“成長史”兩個方向,描寫了侯滄海從大學畢業到成爲企業家的完整過程。其故事由“大學畢業——黑河鎮政府——醫藥代表——江南地產——滄海集團”五個部分組成,依着時間順序推進,將個人命運和時代潮流結合起來。時代潮流影響甚至決定了個人命運,千千萬萬個奮鬥者又改變了時代潮流。

大學畢業——黑河政府——醫藥代表,這是侯滄海奮鬥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侯滄海最主要的敵人是自己本身。他曾經迷茫、彷徨,失去方向,被動迎接生活一個又一個挑戰。在如此壓力下,很多年輕人此沉淪,隨波逐流。侯滄海有勇氣,最終反抗了生活,選擇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在這裡多說一句,創業艱難,十有九死,大學畢業之後一定要做好選擇)。

江南地產——滄海集團,這是侯滄海奮鬥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侯滄海遭遇了強大的外部敵人——一大惡人團伙。

首先來談一談黑惡勢力。

黑惡勢力是黑勢力與惡勢力的通稱,是指“黑社會性質的組織”。 “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以下4個特徵:1.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幹成員基本固定;2.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以黑護商,以商養黑);3.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爲非作惡,欺壓、殘害羣衆;4.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庇護或者縱容(保護傘),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內或者行業內(行霸,村霸、區霸),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惡劣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發展秩序以及百姓生活,造成一定的社會恐懼感。

有人類社會組織以來黑惡勢力存在,黑惡勢力是社會組織的異化部分。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社會多元化發展,黑惡勢力復活。這是社會毒瘤,危害很大,國家爲了除掉這顆毒瘤,發動發數次規模很大的嚴打。但是黑惡勢力是癌細胞一樣,兇惡狡猾,並不那麼容易被打死。

小橋曾在政法系統工作八年,見識過這顆毒瘤。黑惡勢力作爲不可迴避的社會現象,在侯滄海奮鬥過程,很難避開。喜歡本書的朋友們會發現小橋略寫了很多問題,很多問題一筆帶過。這是有意不寫,希望能夠理解。

其次談一談與商路有關的一些問題。

由於書的名字爲《商路筆記》,產生了一定的誘導性,不少讀者朋友下意識希望看到商戰。而《侯滄海商路筆記》嚴格意義不算是商戰小說,而是一部成長小說,主要筆墨描寫以侯滄海爲代表的一羣年輕人在大時代裡的命運變化。因此,喜歡讀商戰的讀者朋友覺得不過癮。

第二,全書涉及行業很多,小橋不可能全部涉獵,只能通過實地查看、專人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深入某些行業。

如醫藥代表這個行業,小橋高時代兩個好朋友都曾經是資深醫藥代表,一個轉行,一個仍然在此行業。前些年,兩個好朋友與相關人員交往時,小橋經常受邀參加,對該行業有一定了解,以其素材爲基礎構成小說情節(略去商業賄賂這一塊,原因不細說)。如基建這一塊,小橋以前長期是以甲方視角來看待問題。寫小說要將甲方視角轉成乙方視角(原本寫基建必然涉及各部門,這也是小橋更熟悉的領域,寫作時略去,原因不細說)。由於時間、精力和學識限制,沒有能將各行業故事寫深寫透寫全,這是很遺憾的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下一部小說應該要找專業顧問了,這樣能更加深入。

第三,關於商戰。

在寫作時,小橋考察過很多企業,發現一個重要現象,企業失敗往往不是外部競爭,而是來自內部原因和大潮流。通俗一點來說,國內、國際市場夠大(這一點非常重要),只要自身經營得好,適應了社會發展潮流,總是能夠生存下來。被競爭對手逼迫而死的企業,少之又少。

如,樂百氏和娃哈哈是競爭對手,在產品價格、包裝都有過激烈競爭。但是隻要內部管理和戰略方向不出大問題,外部競爭其實並不是企業生死關鍵因素。

如,蘇寧和國美是競爭對手,國美被蘇寧趕超,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國美內鬥。

如,房地產行業,沒有奪得地王的房地產企業一樣能生存得很好。

如,煤炭行業,決定一個煤礦興衰的關鍵因素並非隔壁煤礦,而是大環境。

發現這個現象以後,小橋在寫作時更關注制度問題,如建立“滄海銷售模式”,理順銷售渠道,這曾經娃哈哈的致勝之道。如建立虛似受限股制度,這是內部激勵制度,來源於華爲。如建立研究院,這是解決技術問題。總體來說,一個企業只要解決好制度問題,企業便能夠在市場立足。

另外一點是大勢,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逆風而站,鳥都會摔死。如,美團等外賣發展,康師傅銷量大大下滑;如,數碼相機出現,膠捲廠要關門;如,米國金融危機,外貿出大麻煩,包括今天米國是否開啓貿易戰,對很多行業都有重大影響。

正是基於這兩點認識,小橋沒有寫傳統意義的商戰,而是寫了小橋自己覺得更重要的事。當然,前面說過,由於受學識、經驗、經歷和時間限制,寫作總會留有很多遺憾。

三、下一步打算

從2017年3月20日開筆,到2018年7月4日結束,小橋寫了一年多時間,總共479章,也算是勤奮。由於寫作方式和題材,本書不可能太快,太快顯得水了。較開心的是涉及行業多,或許有的地方不夠深入,但是嚴重的硬傷不多。

小橋寫得累了,還得休息一段時間才能重新啓動大長篇。

前一段時間主要精力放在寫作《侯滄海》,沒有管理公衆號。在休息期間,有些短篇或者隨筆或者想法會發在公衆號——小橋老樹張兵,希望喜歡的朋友前往,隨時保持溝通。

b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三十九章 由副轉正第十九章 陳華的戰鬥第二百五十二章 潮溼的空氣第四百三十章 一首詩第十五章 雙喜或將臨門第四百六十三章 還彼諸身第四百零三章 鄧哥和老譚第三百八十七章 可笑的儀式第三十八章 日報告制度第四百二十五章 識人用人第三百八十章 品牌的作用第四百三十五章 爆炸餘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章 對抗第三百六十七章 李清明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隔空較量第三十七章 陳文軍的人生選擇第兩百零六章 人間消失第九十七 轉包第三百三十一章 思維習慣第一百八十章 利益(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深淵第一百四十四 霸氣的招聘第三百一十二章 潛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快車道第三百零七章 小困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雙胞胎第二百七十章 難事一籮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吳培國的感受第七十八章 快刀手第八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七十八章 保鏢第一百一十九章 修長的腿第四百五十八章 急火攻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隧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衝突(二)第一百零五章 外調第二百九十六章 改制前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開發商和建築商第一百零三章 小惡魔第四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重重迷霧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麥城(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隱藏起來的曙光第二百四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五十章 貨款之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江南地產第四百五十六章 是否有血債第一百零五章 外調第五十二章 回家借錢和交公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八十一章 利益(二)第二章 被父母捉個現形第四百七十八章 立功第兩百零一十二章 威脅第三百二十二章 職工股轉讓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惡的大江湖第一百四十四 霸氣的招聘第二百二十三章 惡人第四百百三十二章 淺巖鎮初中第兩百一十四章 傾述第一百二十章 周副院長第一百七十六章 職業榮譽感第四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七十六章 權力磁場第五十七章 青樹村聚會第二十四章 老康跳樓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第三百七十二章 包方的投名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州食府第六十六章 召兵買馬第三百九十二章 圈定之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保鏢第三百五十六章 人以類聚第四百零四章 各施各計第二十七章 鮑大有的腰槍第三百一十六章 重重迷霧第三百零六章 談判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躍武的反擊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我吃飯吧第三百二十六章 尋找破局之法第一百零一章 辭職第四十五章 楊中芳需要的承諾第三百四十九章 爽到爆第一百零五章 外調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不轉水轉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雨驟至第七十二章 江湖第二百九十八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六章 尋找破局之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小蘭回國第七十四章 利益之爭第四百三十九章 再一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望城房地產第一筆業務第四百四十三章 兩個決定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第二十五章 陳華捉姦第一百五十九章 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