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千古女帝下

番外五千古女帝(下)

重檐廡殿、鴟吻飛翹,華美而壯麗的太極殿中,諸臣在內侍的高唱聲裡,默默地朝着空空如也的御座行禮,而後又面向香風飄拂的垂簾,再度行禮。武皇后面無表情地望着他們,重重脂粉掩蓋着她略有幾分蒼白的面容,朱脣紅豔如烈火。

作爲木蘭衛將軍,李遐玉靜靜地立在她身側,巡睃着丹陛底下正襟危坐的衆臣。她瞧見了許多熟悉的面容,尚書省左僕射崔子竟、右僕射劉仁軌、中書令李敬玄、侍中裴炎,憑着徵吐蕃之功而晉封的涼國公契苾何力、甘國公慕容若、肅國公謝琰,以及六部尚書與九卿等,皆是服紫服緋的高官。

這些掌握大唐權勢政務的兒郎,如今竟皆在腳下俯首。恍然間,她彷彿從內心深處升騰起了些許睥睨天下的雄心壯志。她倏然有些理解,爲何武皇后嚮往着權力,爲何她想坐在此處,緊緊地抓住權勢不放手。原來,掌握天下衆生的權力,令所有男兒都匍匐在腳底的威望,竟是如此誘人。

然而,作爲堅持正統的重臣們,絕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皇后一直垂簾聽政。接連數日,他們都在對武皇后施加壓力,堅持要立英王李哲爲太子。按理說,兩位兄長去世,也確實該輪到英王了。但在場的人其實都很清楚,他稟性懦弱,既不聰慧亦無才華,並不適合爲太子。只是,不少臣子寧可讓這位太子監國,由他們把握朝政大事,也不願見武皇后攝政。

“世間只有父子傳承,斷無兄死弟及的道理。”武皇后冷冷地望着他們,“當年讓四郎(李賢)繼立太子,只是因三郎(李弘)無後嗣罷了。如今四郎既有嫡子,立五郎便不合宗法。爾等逼着聖人與我再立太子,究竟意欲何爲?!”

“殿下息怒!立太子本便在乎陛下之心,亦不必過分拘泥於宗法!如今安樂郡王尚幼,不能親政監國,改立英王殿下爲太子才合適啊!”中書令李敬玄手持笏板奏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重病在身,理應由太子監國——”

“他有這個能力監國麼?!”武皇后柳眉倒豎,怒喝道,“你們問一問崔愛卿!他是太子太傅,也教過英王!他可有理政監國之能?!若是他能有三郎或四郎的三分之才,聖人與我便不會這般猶豫了!將大唐交到他手中,我們便是死了也不可能放心!”

“……”衆目睽睽之下,左僕射崔子竟很是冷靜,“殿下所言,即爲聖人之念?”因皇帝陛下重病臥牀,他只能隔幾天覲見一回,每次都只能眼睜睜看着他受頭疾折磨而痛苦的神色,談及太子之位時亦是猶豫不定。難不成這些時日,聖人已經被武皇后說服了?這倒也不無可能,英王的資質實在是太平庸了。有兩位太子殿下珠玉在前,帝后又如何能看得上他呢?

“這是自然。”武皇后挑起眉,“聖人確實與我討論過太子之事,但繼立英王決計不可。”

有人擡起首,欲提殷王李旦,卻被一旁安坐的三位國公瞪了回去。曾在沙場染血的武將,皆是殺得蠻狠無比的吐蕃人丟盔棄甲的猛士。他們的目光猶如利刃一般,將躍躍欲試的人們皆牢牢鎮在原地,再也不敢妄動。衆臣這纔想起來,他們曾與“孝章皇帝”太子賢出征吐蕃,論立場定然是支持安樂郡王的。

崔子竟彷彿並未注意到旁邊的暗潮洶涌,繼續問:“那麼,陛下的意思是,立安樂郡王爲皇太孫?倘若如此,臣毫無異議。安樂郡王確實極類父祖,聰穎明慧,文武雙全。且郡王今年已經十三歲,只需再過兩三載,便可參與政務並監國。”

武皇后正要頷首,倏然有宮人跌跌撞撞地奔過來:“……安樂郡王……安樂郡王誤食毒餅!已經昏迷不醒!!太子妃(房氏)命奴前來稟告!請皇后殿下爲郡王做主!!”

聞言,羣臣大驚,武皇后更是震怒無比。她倏然立了起來,蒼白的面容用脂粉也掩藏不住,幾乎是聲嘶力竭地怒喊:“太醫可請來了?!還不趕緊將甘露殿的御醫派去東宮!!立即封鎖太極宮!誰也不準出入!給我仔細地查!!看看究竟是誰要對我的孫兒下手!!”

李遐玉立即行禮,低聲道:“木蘭衛領命。”

當她從垂簾後走出來的時候,許多臣子都怔了怔,這位定敏國夫人的封號,與其夫謝琰的封號並不一致,曾引來諸多議論。有人說,因“定敏”二字是先帝所賜,故而不得擅動;又有人說,若是女子能封國公,恐怕她已經憑着功勞封爵了,故而才特意不變。不過,不論如何,她都是武皇后的親信,木蘭衛的開創者與執掌者,在長安城內亦是威名赫赫。

謝琰將目光投向她,不着痕跡地表明他的憂慮。奪嫡之事,他們本該獨善其身,不參與其中。但木蘭衛地位特殊,遵從武皇后之令行事,如今卻是不得不涉入了。

李遐玉腳步微微頓了頓,手緊緊地按在了橫刀的刀柄之上,翩然離去。

因救治及時,安樂郡王只是被毒傷了脾胃,脫離了生命危險。然而,昔日強健的少年郎,如今卻只能滿面蒼白地躺在牀榻上養病,瞧着着實可憐。武皇后陪伴了他一會兒,憐惜地替他蓋好了衾被,又吩咐太子妃房氏好生守着,這纔回到了甘露殿偏殿中。

自從皇帝陛下重病之後,她很不放心,索性便搬入了甘露殿偏殿,方便隨時聽訊照料,再未回過寢宮延嘉殿。將守候在皇帝身邊的醫者喚來詢問了一番後,她有些怔怔地坐在銅鏡前,對着裡頭那位頭髮花白的女子出神。直到身後的腳步聲傳來,她才動了動,眉宇間帶着幾分戾氣,聲音低啞:“是韋氏?”

韋氏,是英王李哲的繼妃,看似寬和大度賢良,實則野心難掩。她待英王極好,取得了他的信任之後,便成了英王府的主事人物。當英王沒有成爲太子的希望時,她這樣的媳婦,在武皇后看來也算是不錯。畢竟王府中需要個主心骨,早逝的前英王妃的稟性則有些柔弱了。然而,自太子賢徵吐蕃歸來重病之後,韋氏便漸漸地不安分起來。最近朝中立太子的風潮頻頻迭起,說不得便有她在其中推波助瀾。

李遐玉猶豫片刻,武皇后似是發覺了什麼,猛然回首,雙目微紅,緊緊咬着嘴脣。直至脣邊溢出一絲鮮血,她方輕聲道:“是五郎?哈……竟然是五郎?”沉默半晌後,她如母獅一般暴怒起來:“豎子敢爾!!”不多時,偏殿中的擺飾便都被砸得粉碎,處處一片狼藉,如狂風過境一般。

然而,在李遐玉眼中,立在殿中重重喘息的武皇后看上去卻如此孤獨。

爲了不驚動養病的聖人,英王渾身顫抖着被帶進了空曠許久的延嘉殿。他擡起首,就見武皇后神色冰冷地注視着他。他實在承受不住這般沉重的壓力,跪倒在地上,高聲哭泣起來:“都是孩兒一時鬼迷心竅!孩兒對不起四兄!!阿孃,阿孃,孩兒……孩兒其實沒有想過要害死他,就是一念之差……侄兒他,他沒事罷?!”

“他是你嫡親的侄兒,你居然也敢對他下手。是不是下一個要毒殺的,就是你阿爺和我了!!連人倫之情都罔顧的畜生!!當初我爲何要辛辛苦苦地將你生下來!!”

“阿孃!阿孃請寬恕孩兒罷!孩兒就是一時昏了頭才做出了這等錯事!絕不敢再犯了!”

“你以爲,他死了之後,這太子之位就輪到你坐了?!只要有我在一日,你便休想!”武皇后冷冰冰地勾起嘴角,“還有六郎呢,還有六郎的嫡子呢,東宮永遠都不會是你的!”

英王的嚎哭聲戛然而止,他忽然擡起首,紅着眼喊道:“憑什麼?!憑什麼!!我難道不是阿爺和阿孃的兒子?!三兄和四兄都能做太子,下一個憑什麼不是我!!我不服!我不服!!阿孃!你一直不歡喜我!就因爲我生得愚笨?!我愚笨就是我的錯?!我也不想這麼愚笨啊!阿孃!!難道不是你將我生成這樣的?!”

武皇后忽地渾身一顫,兩行清淚自頰邊流下。

過幾日,一切查明,證據確鑿,武皇后遂命中書舍人擬旨——英王李哲以謀逆罪論處,廢爲庶人,流放黔州,王妃韋氏賜鴆酒自盡。韋氏不願引頸就戮,發動宮中的眼線,將此事捅到了重病的皇帝陛下跟前,顛倒是非黑白。

皇帝陛下大爲震怒,頭疾加重,當晚急招尚書省左右僕射、中書令、侍中,愛將謝琰與慕容若,老將契苾何力等臣子入宮覲見。臨終前,皇帝陛下將英王及子女廢爲庶人,流放黔州,韋氏及母族皆以謀逆論處,或斬首或流放嶺南。安樂郡王立爲皇太孫,武皇后垂簾聽政,直至嗣皇帝及冠後再還政。而衆位親信大臣皆受他所託,顧命輔政,襄佐嗣皇帝理政。

翌日凌晨,皇帝陛下去世,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高宗歸葬乾陵後的次日,太皇太后武氏帶着李遐玉、王夫人等,早早地便來到太極殿中。此時,羣臣尚未入殿,木蘭衛衆人立在殿中央,立在大唐權力的象徵之中,多少帶着幾分震撼之色。

太皇太后揮退宮婢,獨自一人緩緩登上丹陛,在御座前停了下來。李遐玉望着她的背影,忽而生出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在國孝期內,武氏顯得蒼老了許多,花白的長髮盡數轉爲銀白,平素保養良好的肌膚也已是皺紋叢生。

不,不僅她老了,她們也都老了。但能行走到如今,能公然立在這座太極殿上,已是她從未想過的榮耀。

太皇太后忽然回過首,朝着她們一笑,指着御座道:“不知九郎平日坐在這上面,究竟是何滋味?不過是一個位置罷了,與垂簾聽政有何不同?怎麼人人都惦記着?”

“阿孃何不試試?”太平公主眼角彎彎地接道,其餘衆人皆默然無言。

“我確實該試試。”太皇太后低聲道,“只差這一步——怎麼也不能甘心。”

就在木蘭衛們的注視下,她安然地坐在了御座上,脣角勾了勾:“風景確實獨好。”而後,她就這樣靠在隱囊上,等着朝臣們入內覲見。精光閃爍的鳳眼中,是睥睨天下、無可違逆的霸氣。

永徽三十四年冬,高宗駕崩,幼帝繼位。在舉行正式的登基儀式之前,太皇太后武氏卻以幼帝年紀尚小爲由,將其封爲皇太孫,自己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元天授。所有反對的臣子,皆被她斷然流放出長安,然而先帝的親信——尚書左僕射崔子竟、鷹揚衛大將軍謝琰、左金吾衛大將軍慕容若、左千牛衛大將軍王方翼等重臣居然皆沉默以對,彷彿因交換了什麼條件而默許一般。

有這些重臣坐鎮,宗室中又無德高望重的長輩施壓,於是,這位女皇帝安然地在御座上待了十五年。期間,她繼承了高宗時期的政策,輕徭薄賦,廣納諫言,秣馬厲兵,撲滅了後突厥的叛亂,並頂住了吐蕃的施壓逼近。十五年後,她便主動退位,年輕的皇太孫繼位,尊她爲太皇太后,改元永淳。

又數年,太皇太后駕崩,上諡號“則天皇后”,與高宗合葬乾陵。她留下了一位而立年紀、頗類父祖的壯年皇帝,完成了征服吐蕃、徹底掃平朝鮮半島的大業,從而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廣大帝國。

作者有話要說:可能有點黑了李顯童鞋,我想如果不是韋氏吹枕頭風,他肯定不會有毒死侄子的膽量。由於很想把李三郎蝴蝶掉,所以這裡就順理成章地讓李賢的兒子登基啦!經過太傅□□,一定會成爲好皇帝噠~

阿武處理政務多年,大家反對她登基肯定不是因爲她能力不行,而是因爲她是個女的,名不正言不順。但是隻要有足夠份量的文武大臣鎮着,應該就沒問題了。因爲宗室裡沒有多少有分量的人還活着……剩下的都是同輩或者小輩,拿她沒辦法。至於崔子竟謝琰等人爲什麼不反對,當然因爲他們認爲這是歷史的必然,而且會談條件噠~

最後還剩下一個番外,週四送上,麼麼噠~

PS.古耽的新文已經開了,如果不介意看純愛的各位,歡迎去踩一踩!

架空大唐,且看新安郡王重生之後,如何改變杯具的命運,1月1日準時開始更新,歡迎大家收藏,MUA~

第153章 國孝生事第217章 阿家發難第216章 皇后病重第234章 勢不可擋第135章 悄來探望第193章 興師問罪第27章 擴大戰果第124章 戰事漸起第234章 勢不可擋第90章 發覺情愫第193章 興師問罪第61章 縱橫大漠第70章 許親了結第4章 痛失怙恃第180章 崔家善意第9章 順利西行第57章 累計功勳第70章 許親了結第188章 相交權家第24章 時光轉移第154章 主動設計第85章 亦近亦遠第147章 莊公夢蝶第176章 故交重會第68章 亂點鴛鴦第97章 歡喜冤家第40章 都督宴飲第41章 長安來使第71章 前往長安第70章 許親了結第151章 蹤跡隱隱第127章 異動再生第62章 端陽小聚第42章 知交遇阻第64章 攪亂池水第118章 大婚之日番外三義陽大婚中第148章 口諭封賞第92章 再度相見第84章 戰火漸起第226章 後宮風雲第205章 王氏之威第139章 衝入重圍第128章 生辰之日第227章 靜中生變第192章 兄弟齊心第186章 橫生變故第145章 韶華一夢第197章 着意結交第90章 發覺情愫第36章 意外消息番外一幽州雲鷹下第168章 年節驚喜第98章 旁觀送嫁第100章 歡笑一堂第237章 家人團聚第164章 隱約交鋒番外四結縭之緣第196章 七娘八娘第127章 異動再生第26章 剿滅馬賊第42章 知交遇阻第165章 首度衝突第30章 換下武裝第154章 主動設計第94章 交心深談第193章 興師問罪第215章 打破平靜第19章 表親投奔番外三義陽大婚中第83章 各自忙碌第48章 講述前事第34章 知己交往第74章 伏擊聘禮第67章 年少懵懂番外五千古女帝上第81章 謝郎決意第165章 首度衝突第231章 愛寵風波第19章 表親投奔第105章 心念相逢第161章 帝皇貴妃第182章 求醫問藥第33章 與衆不同第48章 講述前事第5章 破城之內第65章 首度報仇第146章 病中思慮第120章 洞房之夜第33章 與衆不同第48章 講述前事第64章 攪亂池水第211章 調查印證第172章 再往謝家第100章 歡笑一堂第225章 前朝異動第126章 翹首期盼第236章 此世彼世第36章 意外消息第171章 家人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