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書記

九四年元月十一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統一政策、開放經營、平等競爭、自負盈虧、工貿結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運行機制。

國家經貿體系出現了嶄新的格局,春節之後,霍親羣調任成立沒多久的國家經貿委副主任,看似進步,但排名比較靠後,將來如何,還要看他自己的發揮了。

烏山市委書記,由陸錚接任。這一結果,便是陸錚,在年前都沒想到。

本來,省裡是希望烏山市委書記由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謝厚胤兼任

謝厚胤陸錚並不陌生,陸錚任省體改辦主任的時候謝厚胤爲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委換屆,謝厚胤算是前進了一小步,任省委副書記,當然,以他的年紀,仕途也漸漸到了盡頭。

任命這樣一位老同志任烏山市委書記,便是徐國平省長也很贊同,但是謝厚胤卻推辭的很堅決,最後中央綜合各方意見,同南方特區一般,任命陸錚爲市委書記,同時,仍兼任市長。

南北兩個特區,中央高層都認爲,黨政統一的領導模式更能在這個特定的時期令兩個特區的於部羣衆統一思想,穩定而高效的發展,同時,深化改革的思路更容易貫徹下來。

當然,陸錚也知道,爲了自己能接任書記一職,京派在幕後是出了大力的,同時,京派外的力量,也沒什麼興趣來爭奪這個位置,年富力強的,霍親羣便是前車之鑑,資歷比較老的,誰又不求個平穩?

副部級於部任命,是需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批准的,而正部級於部的任命,更要經過政治局全體會議的批准,這也體現了黨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越是高位,越要協調多方面的意見。

當然,副部級於部是個龐大的羣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審議通常是根據中組部等部門提名過一遍而已,但是烏山市委書記和陸錚的名字確實被常委們討論來着。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後,大姑父宋愛國很快知道了結果,打來電話,笑着說:“當年京門清一色,現在不比以前了,北京市委插進了外人,有老人家和我說,現在就看你了,縱觀這幾年的人事任命,還沒有什麼省市的一把是因爲外人不好插進手去而自動棄權的,你年紀輕輕的,已經有老太爺盛年的風采

陸錚謙遜了幾句,其實他清楚的很,現在自己已經得到京派大佬們的認可,成爲了京派這棵參天大樹上的一根新枝,什麼不好插手云云還是因爲京派的力量支撐,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沒了京派,有什麼不好插手的?直接免了自己就是。

但是自己在烏山,確實表現的太強勢,令其他力量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不得不按照京派的意見任命自己爲新的市委書記,這固然使得自己在很多政治大佬眼中的份量直線上升,但同時也是個隱患,鋒芒畢露,在中國大地上下千年的官宦史中,從來不是什麼好現象。

自己本來想穩穩,卻沒能穩下來,或許,就這個命了吧,如同前世一樣,自己總是令人又恨又怕。

在被任命爲新任市委書記的於部大會後的第二天,陸錚主持召開了他履新的第一次市委常委會議。

現今烏山市委常委會共有十名常委,陸錚、任忠華、徐峰瑞、董寬、林嵩、陳家強、嶽東方、陳勤、王玉寶和王福亭。

毫無疑問,心情最複雜的便是市委秘書長、紀委書記林嵩,本來是霍親羣最貼心的於部,明着暗着和陸錚唱反調,現今霍親羣甩手而去,他這個市委秘書長的身份便很是尷尬。

國資委主任郭林彙報着已經被託管運營的數家國企的情況,他剛剛去過德國考察,現今德國對原社會主義東德地區的國企便全部採用了託管運營的方式,對此他很有感觸,說:“德國是資本主義社會,但是對東德的國有企業並沒有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快速私有化,爲什麼?因爲太亂,代價太大,很容易造成一場資本家瓜分國有資產的狂歡盛宴,我覺得,在我們市場經濟和各種監管措施並沒有完善起來前,採取託管運營的方式是正確的,民富國強的方針不能變,也不能人爲的製造千萬富翁、億萬富翁。”

本來接替了熊宗武宣傳部長職務的董寬也特別反對將國企託管,現今卻只能悶頭喝茶水,默不作聲。

郭林向常委會做完彙報後,人大專職常委劉兵又彙報了對烏山市政府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情況。

人大常委會專職常委同樣是烏山的新鮮事物,劉兵並不兼任任何黨政機關領導職務,甚至在任人大專職常委前,黨員都不是,突擊火線入黨而已,這也是陸錚考慮到步子太快,會引起非議。

聽完劉兵的彙報,常委們紛紛討論發表感想,對人大監督工作表示肯定。

陸錚只在最後總結了一句,“人大改革,現在全國自上而下都在講,我認爲,不管人大怎麼改革,都要扣主題,那就是凸顯民意,要體現民意對我們黨和政府的監督,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常委們便都發言表示贊同,任忠華更寫在了本子上,準備馬上在人大推動學習陸錚書記講話精神的活動。雖然任忠華同樣是副部級官員,但現今漸漸深知,陸錚還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間,前途有無限可能,還真不知道他最終會走到哪一步,和自己,早已經不在一個層面上。

會議結束,陸錚回到辦公室不久,林嵩便跟了進來。

烏山市委換屆這一年來,風起雲涌,林嵩現今越發感覺到,市委換屆是個轉折點,熊宗武落選市委委員、何金興落選常委,完全打亂了霍書記的部署,也顯露出陸錚在烏山沉浮十年後具有的巨大影響力。而市委換屆之後,陸錚上升之勢便不可阻擋,親羣書記黯然離開烏山,陸錚出人意外的接任市委書記,使他的上升勢頭達到了極致。

同時,這也標誌着,以陸錚爲代表的傳統烏山派開始展露鋒芒,在冀東省,一股全新的政治力量以不可阻擋之勢昭告四方,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在現在的形勢下,要說還在烏山和陸錚唱反調那只是笑話,只希望,時間還不太晚,就算不被陸錚接受,但安安穩穩在烏山履行完職務儘快調離便是最好的出路了。

看着陸錚和自己談話時若無其事的表情林嵩心裡就冒冷汗,這兩年,他一直安排市紀委的親信在秘密調查金墨斗,他一向認爲,要想令陸錚傷筋動骨,只能從金墨斗着手,至於生活作風問題,到了陸錚這樣的地位,也不過是政治鬥爭失利後的附屬品而已。

也不知道陸錚知道不知道這件事,但以陸錚在烏山的掌控力,只怕他就算不十分清楚,也必然心裡有數,以前有親羣書記在,自己可以不在乎他知道不知道,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停止調查後,希望能換來自己的平安吧。

週六下午,陸錚去冀東大學報了個道,冀大和華大聯合辦學的專升本法學業餘班將會在三月二十號開課,集中授課時間每個月四天,集中在一週的週四週五週六和週日,其中週四週五爲晚上授課,週六週日全天授課。

冀東大學新校區在去年落成,位於濱海新區,佔地五百餘畝,而其校園周邊,也很快店鋪林立,其中,零零星星出現了電腦房,嶄新的娛樂項目,吸引了衆多學子。

陸錚報道時進去看了眼,不能上網,只是玩遊戲而已,每小時四元,如果刨去通貨膨脹因素,比未來網吧的價格要貴的多。

回到二號房的時候,侯建軍和雷永勝已經等了一會兒了。

今天在二號房值班的是謝坤,此外還有市局警衛處安排的一名丁姓於警執勤。

雷永勝彙報工作時,侯建軍和謝坤去了外面聊天,於警小丁坐在房間門旁的位置倒是雷打不動。

聽雷永勝說,因爲監察局督查室通報批評市局辦事窗口執勤民警的事情嶽東方給雷永勝打電話提出了一些意見,陸錚笑着說:“按規矩辦事百無禁忌,當初把督查室劃撥去你們監察局也是爲了突出執法功能,令其更有威懾性,你們監察局,除了辦案,主要還是糾正黨的風紀,尤其是基層於部,和羣衆接觸多,他們才代表了我們整個黨的形象,比如窗口單位,可以說是三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三難問題不解決,我們黨和政府的威信都會受到損害,平時說的再好聽,那也沒鬼用,因爲實例擺着呢,人民羣衆看來,我們就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

雷永勝連連點頭,用筆記錄。

和雷永勝談的差不多的時候,侯建軍進來了,他又是另一個脾性,笑嘿嘿的說:“書記,恭喜你了。”

陸錚就笑,說:“來這兒就爲了道喜啊?”榮升烏山市委書記,陸錚沒有按照慣例和親近的於部們吃飯,作爲一把手,就要考量全局,團結大多數,儘量不明顯的表現出親疏,最理想的狀態是,你治下所有於部都肯爲你賣命。

侯建軍嘿嘿一笑,說:“有點小事,就是想跟你念叨下,祝明澤找了我,想叫我搭線,和您吃個便飯,不過我可沒答應,我說我沒那本事。”

陸錚就笑,說:“你本事大的很哪,全烏山都知道。”琢磨着說:“行啊,謝坤,你回頭幫我看看時間,約下週的晚上。”侯建軍其實是等於跟自己出身的,別人求到他,自己總得給他面子,何況自己也想見見祝明澤,若能把黃河實業控制住,對烏山的發展來說,也不失爲絕佳的助力。

侯建軍笑道:“那可說定了,我晚上回去就給他打電話,這個公子哥,一天問我八遍,快煩死了。”

小丁遠遠看着,感覺得到,侯局在陸書記面前很放鬆,畢竟聽說是陸書記剛剛進入仕途時的老部下,雖然多少有點弄臣的意思,但是和陸書記的親近卻不言而喻。

陸錚這時便站起身,說:“走吧,咱們去幾個窗口走走,建軍,你那身警服換下去,謝坤,你找個破舊點的麪包車。”

大家都愣了下,忙都應是,陸書記的風格,一向和別人大不相同。

“從現在起,你們誰也不許打電話通知相關單位負責人。”陸錚補充了一句,語氣很嚴肅。

本來還想出去就給老龔打電話,讓他轉告三親倆好多多注意,聽到陸錚這話,侯建軍立時便消了心思,心說你們就自求多福吧。

陸錚主要轉的是市直部門的窗口,公安局、民政局、工商局、地稅局、文化局、勞動局等等。(烏山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工商爲市直)

每轉一個地方,回到麪包車上時陸錚的臉便沉上一分。

便是侯建軍都不敢亂開玩笑了,人人噤若寒蟬。

從人大信訪窗口回來時,陸錚的臉色才緩和了一些,毫無疑問,處於烏山體制改革最前沿的人大,接待人員比其他單位態度要客氣很多,這也因爲一直以來,人大算不上真正的權力機關吧。

看看錶五點多了,陸錚摘掉了墨鏡,戴墨鏡,多少是怕人認出來。

嘆口氣,陸錚道:“所以說,督查室對市局窗口值班民警的處罰我是支持的。”

聽陸錚明確表態,雷永勝鬆了口氣。

陸錚又說:“其實三難問題,根源不在窗口單位值班的個人,但現在,我們只能從處理個人開始入手,嚴肅風紀,規範我們的辦事窗口。”擺擺手道:“給今天我們轉過的除了人大外所有單位的辦事窗口部門和部門負責人通報批評,但是,值班的個人就不要追究了,不能因爲是我陸錚下去走了走,天就塌了,這對他們不公平,但是,處室領導要承擔責任。永勝,今後督察部門暗訪要實現制度化,要把糾正公務人員的不良風氣作爲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同時,也要請我們的人民監督員行使監督職責,在烏山打一場整肅風紀的人民戰爭

雷永勝忙點頭,用筆在本子上唰唰的記錄。

不處罰值班人員而處罰處室負責人,陸書記和其他領導完全是兩個路子,不過想想,這才治本吧。通常來說,責任都是層層下推,甚至一直推到臨時僱工身上,長此以往,也委實難怪很多法律法規成了空文。約束不住領導於部,便是出了天大的事,下面有人頂雷,那誰又會把各種黨紀法規認真對待呢?

陸錚最後感慨的道:“希望這樣的運動有一次就夠了,主要還是要實現切實有效的監督處罰機制,行政透明化,提高我們整個城市的人文環境,三難問題,也就會自然而然的消失。”

第139章 黨代會(上)第42章 歸程第4章 夜訪青龍第105章 房改來了第22章 龍興之地第15章 上訪者第149章 “烏山模式”的起始第3章 跟人混了第48章 階級社會第34章 世界的輪迴第133章 和艾瑞斯下廣寧(上)第174章 大院子弟第50章 雨夜訪客第32章 紅男綠女第13章 病情第55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第49章 嫩丁第45章 胡思亂想第32章 紅男綠女第38章 搬家嘍第57章 賣友求榮嗎?第41章 總是故人情第30章 諸侯之威(下)第96章 致命一擊(中)第74章 調查組第21章 千人千面第52章 座談會第9章 天行健,地勢坤第75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161章 省城風月(上)第42章 新婚之夜第89章 大王莊風雲(五)第24章 焦磊的機會第31章 潤物細無聲第29章 諸侯之威(中五)第51章 手套們第17章 外國盲流第162章 省城風月(下)第45章 紅樓第25章 諸侯之威(中)第47章 天后第23章 一聲驚雷(下)第52章 “被”拆遷第54章 再見陸總第71章 風向第30章 成年禮物第3章 有故事的人第26章 衛國書記的釜底抽薪第43章 村官第107章 職業化和北斗星第40章 無所不在第14章 論劍第63章 黑幕中的變臉第2章 物是人非第89章 大王莊風雲(五)第27章 舊案重提第150章 誰威脅誰?第141章 陸字頭的伊始第84章 犬父虎子第47章 崢嶸漸顯第12章 聽課第48章 京派太子爺第62章 各顯神通第42章 歸程第6章 工作小組第95章 來自南方的戰爭第174章 大院子弟第11章 外來的和尚第18章 低調復出和高調做事第119章 國資黑洞第二彈第134章 和艾瑞斯下廣寧(下)第87章 大王莊風雲(三)第48章 緊急會議第36章 打賭第95章 致命一擊(上)第17章 鴻門宴第65章 摸摸老虎屁股第116章 送神第61章 一別兩年第23章 酷吏(中三)第11章 風雨前夜第166章 老書記的困境第54章 再見陸總第26章 幫扶工作第58章 姻緣?第52章 白素娥的畢業茶話會第27章 舊案重提第5章 地主婆第16章 閨蜜???第76章 血染的風采第86章 卡拉ok第15章 倆神經病第153章 城市名片第39章 女王的心思你別猜第107章 左右逢源終有盡第1章 不倒翁VS青龍幫第40章 FUCK!第149章 “烏山模式”的起始第129章 老輩人的糊塗賬第124章 驢象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