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潛艇的價值(上)

中興十六年2月份,中華海軍上將狄狼在臺風號攻擊核潛艇上接任太平洋艦隊潛艇分艦隊總司令,這是一件發人深思的事情。

這位新任潛艇分艦隊總司令把潛艇當成旗艦,實屬正常,因爲他的部隊都是潛艇。

而另一位,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也是在潛艇上宣佈就職。尼米茲雖是潛艇艇員出身,但他把潛艇作爲旗艦,和狄狼完全不一樣,絕非出於什麼個人的感情。

當時,美國方面適於作旗艦的大型水面艦只不是沉在水底,就是爲了回西海岸進行修理而在海上航渡。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只好在潛艇上舉行艦隊司令的就職儀式。

珍珠港遭到襲擊後,美國可用以對日本進行反擊的海軍兵力就只剩下潛艇了。12月7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下令對島國日本實施無限制的潛艇戰。這支“海豚式的海軍兵力”指潛艇部隊。

奮起應敵,投入一場心照不宣的、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以切斷日本的主動脈——海上補給戰,使日本損失慘重。美潛艇部隊雖在戰爭初期因裝備較差連遭厄運,但它對奪取喘息時間所做的貢獻是其它兵種難以比擬的。

美潛艇部隊之所以能夠取得赫赫戰績,不僅是因爲指揮官指揮得當和潛艇艇員的技術熟練,還因爲它有一套完整的戰術。這套戰術是十分靈活的,並根據實戰經驗和多變的作戰特點不斷加以改進。而日本海軍那支訓練有素和作戰勇敢的潛艇部隊,卻因使用不當和最高統帥部缺乏遠見而被白白地消耗掉了,大部分兵力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所有人不應忘記,對珍珠港的襲擊實際上不是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先開火的,而是企圖進入港灣的袖珍潛艇先開始行動的。如第七章所述,日軍的一艘袖珍潛艇是在第一次艦載機開始夾擊前70分鐘就已被美驅逐艦擊沉了。這種袖珍潛艇一共派去5艘,分別裝載在經過專門改裝的伊型潛艇上運到現場,是日本先遣部隊的一個組成部分。

這支強大的潛艇部隊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偵察、報告敵航空母艦的動向和襲擊企圖逃離港灣的敵艦。日本這次使用袖珍潛艇雖未取得什麼戰果。我們卻可從中看出它使用潛艇的指導思想。

儘管德國潛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戰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西洋之戰中又給盟國艦船以巨大損傷,然而日本仍不承認潛艇在破壞海上交通線中的巨大作用。

日本不僅沒有計劃使用潛艇兵力去破壞盟國的海上交通線,也無計劃使用這種兵力來保護本國的海上交通線。日軍使用潛艇的一條基本戰術原則是,全力以赴地配合艦隊作戰。另外,日本海軍非常輕視美國潛艇的潛在威力,因而在南雲機動部隊襲擊珍珠港時。竟未觸動美軍的潛艇基地。

二戰初期的潛艇活動,美國的潛艇在實戰中快速成長。

如前所述,日軍幾乎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大舉進攻盛產石油、橡膠、錳、銅和大米的荷屬東印度、婆羅洲、蘇拉威西島、哈馬黑拉島、馬來亞和法屬印度支那等地。

由於二十世紀41年7月美國對日實行禁運,日本只好開始使用儲備的645萬噸石油。如果日本不能進佔荷屬東印度,早晚必將陷入石油危機。因此,必須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奪取南洋資源地區的石油田;第二,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適當的開發;第三,把產品運回本國。

當時,盟國在遠東地區的兵力較弱,對日本前兩個企圖的實現束手無策,然而,盟國潛艇可以阻止其實現第三個企圖。潛艇對日本往本國運送石油等戰略物資的海上航運進行了襲擊。

美國在太平洋戰區原有兩支潛艇兵力:一支是以甲米地(馬尼拉灣內)爲基地的亞洲艦隊潛艇部隊。另一支是以珍珠港爲基地的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當時。亞洲艦隊的潛艇部隊轄有s級潛艇6艘、大型潛艇23艘、潛艇供應艦3艘及救生船1艘。s級潛艇比較陳舊,噸位小,生活條件差,作戰半徑也不大。

這種潛艇沒有艇名,只有番號。一旦有新艇編入戰鬥序列,這種潛艇就退出第一線,編入訓練部隊。以魚類或其它海洋動物名稱命名的大型潛艇具有良好的戰鬥性能。

二十世紀41年建造的“小鯊魚”號潛艇就是這種類型的,水上排水量1500噸。長95米,作戰半徑1200海里,艇艏魚雷發射管6個,艇尾魚雷發射管4個,可攜帶魚雷24條,甲板上裝有80毫米火炮1門和機槍4挺。艇上有8名軍官和80名士兵。這就是美軍用來同日軍作戰的基本類型的潛艇。

一開戰就投入戰鬥的美國潛艇的任務是支援菲律賓的抗登陸作戰。這些潛艇奉命一邊偵察日軍的防潛警戒和反潛手段,一邊把防線謹慎地向前推進。在呂宋島周圍建立起一道防線。配置若干潛艇,以監視和截擊敵人。

在此期間,正在甲米地修理的“海獅”號潛艇,在日軍的首次空襲中就被擊毀。這是美國戰時損失的52艘潛艇中的第一艘。當時。在亞洲海區,日軍戰鬥艦艇的數量佔壓倒的優勢。

因此,對盟軍艦隊來說,每艘戰鬥艦艇都是非常寶貴的。在“威爾土親王”號和“反擊”號被擊沉後,遠東盟軍水面艦艇部隊中最大的軍艦就剩下一艘重巡洋艦了。

盟軍的潛艇部隊雖然進行了抗擊,但是戰果甚微。12月,美軍有28艘潛艇對日軍駛往菲律賓的登陸輸送隊先後進行31次襲擊,發射66條魚雷,僅僅擊沉日本艦隻2艘。

美潛艇部隊的襲擊活動很不順利。美潛艇雖然佔領了有利的魚雷發射陣位,但是發射的魚雷不是未命中目標,就是過早爆炸。這說明美國海軍的魚雷在設計方面存在嚴重缺陷,因而沒有擊毀日本的運輸船隻,未達到遲滯日軍行動的目的。

12月21日,日軍登陸部隊爲攻佔馬尼拉而在仁牙因灣登陸。當時,美潛艇因備品不足。沒有一艘能夠參加保衛仁牙因灣的戰鬥。日登陸部隊在嚴密的警戒下,於仁牙因灣內巧妙地利用淺灘水域和暗礁等天然條件,阻止美潛艇對它進行襲擾。

只有s-38號潛艇大膽地突破其警戒線,擊沉1艘即將進入錨地的運輸船。“海豹”號潛艇對一艘開往登陸地域的小型貨船進行了魚雷攻擊。

由於日軍對馬尼拉附近基地的威脅日益增大,盟國海軍部隊主動撤離。約翰威爾克斯海軍上校指揮的亞洲艦隊潛艇部隊,首先撤至達爾文港,後來又轉移到弗里曼特爾在澳大利亞西南海岸。只把“卡諾珀斯”號潛艇供應艦留在馬尼拉灣。以保障潛艇繼續作戰。

這支潛艇部隊除繼續進行巡邏外,還須擔任撤退任務和補給任務。這就是說,潛艇必須協助有關單位把平民百姓和重要軍事人員轉移到其他地方,從被圍困的巴丹半島和哥黎希律島撤出某些財物,以及爲逐漸減少的守備部隊運送糧食、醫藥和彈藥等補給品。

最先執行這項任務的是“海狼”號潛艇,它先送37噸彈藥。後送25名陸海軍飛行員、“卡諾珀斯”號潛艇供應艦上的一部分重要潛艇備品和16條魚雷。

在爪哇海作戰期間,潛艇雖未取得什麼戰果,但美軍已着手建立潛艇巡邏區,並開始改進潛艇戰術。

初期,潛艇通常在潛望深度實施晝間攻擊。爲了不被對方發現,只伸出潛望鏡作短暫的觀測。採用這種攻擊方法時,只使用噪音測向器材而不使用迴音水聲器材。以免暴露自己的位置。

最初的潛望鏡不能準確地測出目標距離,而聲納只能提供目標的方位。因此,潛艇艇長實施魚雷攻擊時往往忽視距離這個因素。不久,潛望鏡上安裝了測距裝置。

潛艇艇長還知道,偶然用一下聲納測定距離,還不至於暴露自己的位置。能夠準確測定目標的距離後,美國潛艇就可以實施較有把握的魚雷攻擊了。

這時,德國潛艇已經開始採用夜間水上攻擊的戰術。但是,美國海軍仍把潛望鏡深度的晝間攻擊作爲潛艇的基本戰術。爲使空中偵察難以發現,美國潛艇的艇殼上塗黑色迷彩,這對夜間在水面活動的潛艇起不到多少僞裝作用。

加之沒有夜間使用的性能良好的潛望鏡,天黑後,潛艇就難以在潛望深度實施攻擊。後來的經驗證明,艇體的兩舷塗上灰色的亮漆。對夜間行動具有很好的僞裝效果。

有了性能良好並適於夜間使用的潛望鏡,潛艇就容易在潛望深度實施夜間攻擊了。可是,美國潛艇直到有了較準確的魚雷射擊自動計算器(tdc),裝備了性能良好的雷達。魚雷的質量已有很大改進之後,才成爲一種機動靈活的兵器,纔不分晝夜地並且是很有信心地對日本艦船進行襲擊。

日本向南侵略的範圍越大,它的船隻遭到美潛艇襲擊的機會就越多。儘管如此,從襲擊珍珠港到珊瑚海海戰之前,日軍艦船受到的損失並不算大。在這期間,盟軍潛艇擊沉的日本艦船僅有水面艦只3艘沒有大於驅逐艦的艦隻。潛艇2艘和商船35艘。但是在此之後,美國潛艇掌握了日本海上航運的規律,從而取得了很大戰果。

日軍把潛艇用於支援艦隊作戰,這在後世中途島海戰中表現得最爲典型。在這次海戰中,日軍派遣潛艇單獨活動,或在規定水域列成艇幕,以偵察美國艦隊的行動,並對其進行截擊。

當時,日軍在珍珠港和中途島之間配置了兩個潛艇偵察艇幕,但日潛艇佔領陣位的時間過遲,因而未能發現和截擊美國的航空母艦編隊。在這次海戰中,唯有伊-168號潛艇取得了顯著的戰果,擊沉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和“哈曼”號驅逐艦。

部署在中途島以西近海水域的美國潛艇部隊,也未取得什麼戰果。在雙方航空母艦交戰時,美“鸚鵡螺”號潛艇向“加賀”號航空母艦發射了一條魚雷,但未爆炸,它還誤認爲擊沉了“蒼龍”號航空母艦。當天夜間,重巡洋艦“最上”號和“三隈”號爲了規避“坦波爾”號潛艇而進行機動時相互碰撞。“三隈”號受傷後。航速減低,成爲美航空母艦艦載機的突擊目標。

一直都重視潛艇發展的中華,在參戰後,便有大量的潛艇進入太平洋。中華潛艇的發展還要追溯到一戰時,中華擁有的第一艘作戰艦艇,不是驅逐艦,而是潛艇。

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陳紹就把中華的第一代潛艇遠銷德國,也讓德國的潛艇部隊增添不少光彩。

潛艇的型號和排水量,也走過了三代,不算那些改進型,實實在在的三個檔次。從最初幾百噸的夏級潛艇,到上千噸的商級潛艇。到現在兩千多噸的周級潛艇,還有水下排水量五六千噸的颱風攻擊核潛艇。

自己發展三代,紅警基地直接來一代。最近又有一款潛艇加入潛艇部隊,中華海軍部門在開始設計建造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時候,就開始在建造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經過多年的測試,目前這款潛艇已經接近成熟,也開始在進行大規模生產。

比起美國的潛艇部隊。中華的潛艇部隊使用時間更久,與德國潛艇部隊之間的交流也十分密切,許多廣泛應用在德國潛艇部隊的戰術,中華也能耳熟能詳。而且中華的潛艇部隊還有自己的一套戰術戰法。

要知道,當年的英國東方艦隊,就是葬身在中華的潛艇部隊之下。也是從那時起,中華的潛艇部隊才真正的成熟起來。

日本偷襲珍珠港,大西洋海戰。這兩個二戰以來最著名的海上經典戰役,暗中也都有中華潛艇部隊的影子。

雖然中華參戰的時間不是很長,潛艇部隊在實戰方面比之美國或許會差一點,但是經過了大半年的海上較量,中華在太平洋上和美國潛艇的博弈,基本都是勝面。

儘管這裡面有很多因素在影響,特別是情報。潛艇水平差距等方面,可戰場就是如此,本來就是考驗綜合實力。公平決鬥的時代,早就消失在戰場上。

中華軍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後便進入積極防禦階段。以布里斯班爲基地的中華潛艇部隊。由西南太平洋潛艇部隊司令劉令飛海軍少將指揮,在俾斯麥羣島和新幾內亞附近建立一個潛艇巡邏區以襲擊盟軍船隻。

這支潛艇部隊負責封鎖臘包爾、卡維恩、布因、萊城和薩拉英阿等地的盟軍基地,儘量阻止盟軍向南所羅門羣島增援。同時,以濟州島和琉球羣島潛艇基地的中華潛艇部隊,對號稱“太平洋直布羅陀”的特魯克島進行了嚴密的封鎖。

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中,中華潛艇除擊沉輕巡洋艦“天龍”號、老式驅逐艦和大型潛艇各1艘外,還擊沉商船79艘,共26萬噸。中華潛艇逐還巧妙地擊沉一艘盟軍重巡洋艦。這就是剛參加薩沃島海戰,正隨編隊一同勝利返航的“加古”號。薩沃島海戰的次日晨,當“加古”號即將回到臘包爾時,埋伏在港灣入口附近的周-44號潛艇對其實施魚雷攻擊,擊中4條魚雷。

這次成功的襲擊多少彌補了中華軍隊在戰場上的損失。然而更重要的是,這竟使盟軍在爾後使用水面艦只運行“東京快車”輸送任務時,行動更加謹慎了。

盟軍也常使用潛艇支援所羅門羣島的作戰,但是,潛艇的任務不是竭力破壞中華軍隊的海上補給線,而是集中全力去襲擊太平洋戰區攻擊艦隊的戰鬥艦艇。既然在這一海域出現了盟軍潛艇,中華就不得不把準備派到其他海域的兵力集中用在這裡,以便大力加強對潛防禦。

例如,中興十六年4月,中華軍隊一支護航運輸隊從菲律賓駛往瓜達爾卡納爾島,在航渡中遇上盟軍中的日軍潛艇羣。這支護航運輸隊除有嚴密的警戒外,還有兩艘護航航母和許多巡洋艦、驅逐艦等對其進行掩護。

把日軍的這種潛艇戰術稱爲狼羣戰術或許是不適當的,因爲它們既不進行協同攻擊,也不在一個戰術指揮官的統一指揮下行動。

一艘近萬噸的護航航母和一艘外圍護衛艦,先後遭到魚雷攻擊,魚雷攻擊的時間間隔約10分鐘。結果,護衛艦受到重創,護航航母起火燃燒,人員棄艦後沉沒,護衛艦破損嚴重,在尚未進入浮船塢前就沉沒。

反觀日本潛艇部隊,在反潛驅逐艦和反潛直升機的聯合打擊下,損失了近半的潛艇。

這次日潛艇襲擊有一個重要特點值得注意:他們絲毫沒有去觸動護航運輸隊。因爲日指揮官深信,只有軍艦能夠代表海上的戰鬥力,唯有軍艦是值得襲擊的目標。

此後,在所羅門羣島爭奪戰中,日本潛艇部隊只擊沉2艘戰鬥艦只:一艘是在聖克魯斯羣島海戰中被擊沉的濟南號驅逐艦,另一艘是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海戰中被擊沉的新疆號巡洋艦。

中華潛艇部隊在所羅門羣島爭奪戰中擔任戰略支援任務,即在特魯克、帛琉和臘包爾等基地附近設伏,以襲擊出入這些地區的盟軍水面艦只。

此外,它還負責監視俾斯麥羣島及其附近的海峽,並對沿巴布亞半島向前推進的麥克阿瑟部隊進行支援。這樣部署可使中華國潛艇根本不進入作戰海域,從而大大減少潛艇遭受己方水面艦艇誤傷的危險。

這是一項重要措施。飛機和水面艦艇一發現潛艇,就實施攻擊,往往是打完再說。由於識別信號方面的失誤,中華軍隊至少已有2艘潛艇遭到己方飛機的掃射和轟炸,另有5艘潛艇受到己方水面艦艇的炮擊。所幸並沒有悲劇發生。

像這樣的情況,在美國潛艇部隊中,到是常事。因爲中華的潛艇的威脅太大了,一旦聲納發現可疑目標,導致很多美國軍艦都是高度緊張。據不完全統計,在中華參戰後,傷在美國反潛部隊中的己方潛艇,就高達34艘,其中直接沉沒28艘。這個數據比他們擊沉中華潛艇的總數量還多一倍。

中華軍隊在使用潛艇方面曾經有不少例外,即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進行到5月情況相當危急時,曾派一艘周級潛艇把航空汽油運到圖拉吉港。這是太平洋戰爭中中華唯一一次把潛艇作爲油船使用。

作爲半輩子都在潛艇上面度過的狄狼,在戰爭開始的之後,便發佈了一項新的潛艇部隊準則。

因爲潛艇兵是所有兵種中最辛苦的一個兵種,沒有之一。充分考慮到戰爭的緊張情況,爲了舒緩士兵們的精神和狀態,在下一次出航後,能夠拿出最好的精力。所有的潛艇完成巡邏任務返航後,必須使艇員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必要的文娛生活。因此,無論軍官或士兵,在交班後都要去療養院或專用旅館進行療養。

這樣,從海上執勤回來的艇員,在潛艇爲執行下一次任務而開始備航之前,對自己艇上的事務不負任何責任。即使是艇長,在此期間對本艇也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是由戰鬥建制以外的潛艇軍官負責實施該艇的維修和保養計劃。

裝備維修和人員療養按計劃結束後,艇上的原建制艇員立即回艇,出海進行幾天複習舊科目的訓練,然後出航執行巡邏任務。實踐證明,這種作法對艇員爲完成其戰鬥任務而始終保持高昂的士氣是非常有益的。

第519章 日美情報聯合第650章 日美聯合艦隊覆滅(下)第308章 陳紹的想法第417章 間諜在行動(中)第573章 核手提箱第484章 攻佔馬尼拉(中)第57章 收音機第553章 覆滅佐世保第117章 軍售(下)第580章 崩潰的盟軍第460章 應對日本的變化第637章 南雲艦隊第388章 突襲珍珠港第494章 南方毒蛇第541章 佔領菲律賓(上)第674章 註定悲劇的杜魯門第342章 對中華的不滿第153章 開胃菜!第285章 拔除火力點第111章 震撼世界之戰列艦(上)第644章 後撤集結(下)第126章 走狗第7章 福田啓二第446章 戰略轟炸機編隊第501章 民族敗類第336章 山地、叢林集團軍第436章 空襲警報第379章 中華艦隊抵達倫敦第397章 帝國級航母戰鬥羣第549章 轟炸開始第405章 奪取東南亞制空權(中)第570章 中美工業實力第160章 論戰第251章 軸心國第221章 瘋狂伊始第283章 炮轟北極熊第149章 宗離vs丘吉爾(上)第65章 善後第245章 核動力戰列艦第515章 激戰第314章 艱難的選擇第367章 壯大美國海軍第200章 海空編制第578章 傘兵戰車vs日本坦克第79章 唐繼堯之死第227章 劉菲雅第486章 攻佔馬尼拉第650章 日美聯合艦隊覆滅(下)第16章 麻匪末日(下)第341章 世界軍貿第371章 敦刻爾克(下)第356章 是事實還是栽贓嫁禍?第656章 登陸五島列島(中)第285章 拔除火力點第430章 中華賈斯克石油基地第500章 突擊步槍時代第541章 佔領菲律賓(上)第205章 開國閱兵(下)第475章 反狙殺第42章 提親(上)第193章 香港合約第467章 金貴的貨物第233章 國民教育第600章 鋤奸第226章 轉移印尼華僑第474章 天牢第568章 武藤章隕第271章 大西北中的秘密基地第437章 賈斯克最高長官戴安瀾第659章 羅斯福隕第480章 山崩地裂第74章 開始進攻第597章 裕仁的怨念第538章 雌鹿和夜鷹第296章 重炮集羣發威第267章 點燃戰爭的導火索(下)第210章 暴怒(上)第471章 突襲日本特戰隊第162章 重炮轟鳴(中)第316章 讓日本當狗第496章 同生共死第321章 最後兩年的和平第495章 毒蛇之吻第280章 斷絕外交關係第509章 黑鷹戰機第308章 陳紹的想法第535章 全殲小日本坦克第369章 敦刻爾克(上)第553章 覆滅佐世保第666章 最後的抵抗意志第421章 蒙巴頓歸西第621章 海軍力量對比第291章 狩獵蘇聯偵察兵第24章 參觀清河村第613章 中華太平洋艦隊第261章 中華軍工業第91章 濟南!濟南第537章 大屠殺第578章 傘兵戰車vs日本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