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畫中畫神秘人

很快,揚州城的災民很快就被穩住,也因黛玉出的計策,第三天就有士兵投入援救被困百姓的行動中,也因爲有人聽說揚州有人免費提供糧食住處,許許多多的受災百姓也來到揚州,雖然如此,可揚州也秩序井然,不受影響,這和黛玉的計策也不無關係。三天後,朝廷派來的欽差也到了,只是這次的欽差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大名鼎鼎的逍遙王爺。

這逍遙王爺來到揚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頒佈了皇帝的聖旨,其中包含了了四項措施,第一項就是受災地區未來三年免去各項稅務;第二項是明年朝廷免費贈送糧種;第三朝廷開放兩淮地的糧倉,讓災民安穩度過今年秋冬;第四朝廷讓逍遙王爺全權負責治理原江水患。各項事務的效率自逍遙王爺來了後提高了起來,揚州城的災民很快安頓好,據說其他地方的災民也在幾天內安頓好了。而這逍遙王爺來了以後採取的措施也是先派人把受災的百姓先救出來安頓好,等水退了之後再對原江進行治理。黛玉問起這人來,林海只感懷的說了句:“這王爺是個人中之龍啊,能在這短時間內處理好這麼多事情的確不是一般的人。”

時間慢慢的過了十多天,快接近中秋節,之前黛玉去藥王谷以後賈敏常常在中秋節前後去揚州附近的大明寺上香,這大明寺雖說不及蘇州的寒山寺出名,卻也是一個千年古剎,素有淮東第一觀之稱,香火旺盛。

今年也不例外,賈敏要去大明寺上香還願,賈敏見黛玉一從藥王谷回來就如此勞累,很是心酸,因此說要帶黛玉去上香,順便也讓黛玉好好歇息歇息。黛玉見來看病的人已經少了大半多,也就欣然同意,和賈敏一起去大明寺,只讓青蘿和雨落留在藥鋪看診。

於是中秋節前兩天,賈敏帶着黛玉前往大明寺,大明寺坐落於揚州北郊,蜀岡如臥龍般蜿蜒綿亙。千年古剎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岡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屬建築,因其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蹟和園林風光於一體而歷代享有盛名。賈敏和黛玉先坐這馬車抵達蜀岡峰山腳,本來賈敏想叫腳伕來擡幾人上去,只是黛玉說道,這大明寺離山腳也不遠,而且時間也還早,不如就走着上去。

黛玉扶着賈敏走走停停,沿着青石鋪成的石階一級一級的往上爬,也有不少的香客遊人從黛玉賈敏聲旁走過,來來往往的很多人,石階兩旁是茂密的樹林,因爲還是上午,陽光也還不是很烈,幾絲涼風吹得人神清氣爽。約莫過了兩刻鐘,黛玉和賈敏總算快到了,沿着數百級舒緩石階登上大明寺前的廣場,迎面是一座莊嚴典雅的牌樓,四柱三楹,下砌石礎,仰如華蓋。牌樓前面南而踞的一對石獅格外引人注目,石獅按皇家園林規格雕鐫,造型雄健,正頭,蹲身,直腰,前爪平伏,傲視遠方。寺前東西院牆上分別嵌着兩塊石碑,東爲“淮東第一觀”,西爲“天下第五泉”大字。

黛玉扶着賈敏進了莊嚴地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闊三間,前後迴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處嵌有寶鏡,陽有“國泰民安”四字,陰有“風調雨順”四字。大雄寶殿內法相莊嚴,經幢肅穆,法器俱全。正中坐於蓮花高臺之上的釋迦牟尼大佛,被尊稱爲“大雄”。大佛兩側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葉和阿難,東首坐着藥師佛,西首坐着阿彌陀佛。佛壇背後是“海島觀音”泥塑羣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像。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裝修,金光煥彩,法相莊嚴。大明寺內僧人甚衆,香火不斷。每年除夕,寺內舉行撞鐘活動,祈禱平安多福。

賈敏捐了銀錢,焚了香,雙手合十,虔誠的跪在佛像面前,嘴中默默的禱告着,以期佛祖能保佑林家平平安安的,黛玉在現代對於神佛之事是不在意的,只是如今這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由不得她不在意,雖說還不至於象賈敏那樣虔誠的跪下禱告,但也不會隨口說出什麼我是無神論者,我不信佛也不信神這樣的話來,因此在賈敏跪在佛像前禱告的時候,黛玉靜靜的站在一旁,靜靜地擡頭注視着作於蓮花之上的釋迦牟尼,心中也默默地念着,希望爹孃大哥一生平安,同時也希望佛祖保佑天下蒼生。

賈敏禱告完,就帶着黛玉除了大雄寶殿,跟隨小沙尼轉到寶殿附近專供香客歇息的客房,只是才進了一個院門,就聽見一個聲音傳來:“這不是親家母嗎,親家母你也來上香呀?”賈敏及黛玉轉身一看,見一個衣着華麗的夫人走過來。

賈敏見到來人,也上前打招呼道:“親家,好巧呀,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你,怎麼不見馨兒?她沒來嗎?”原來來人正是林子哲未婚妻李雅馨的母親,兩家本就是是世交,只是李家在十多年前離家就舉家遷到揚州來,兩家之後聯繫也就少了,還是林如海來揚州上任了以後,兩家聯繫纔多了起來,而黛玉也在來揚州不久就去了藥王谷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

“馨兒沒有隨我來,她呀在家裡忙着繡嫁妝呢,這段時間忙得脫不開身呢。這就是侄女兒吧,瞧這摸樣可真標誌。”

“是呀,這就是我和你說過的玉兒,玉兒,快給李伯母請安。”黛玉於是給那李夫人行了個禮道“小女見過李伯母!”那李氏見黛玉行禮,忙扶了把黛玉,並把黛玉拉到自己跟前,把自己手腕上的一個上好的羊脂玉鐲子套在戴於手上道:“出門在外,沒什麼好的禮物,我的一點心意希望侄女兒別介意。”黛玉見此,忙要推辭,只那李氏佯裝生氣說道:“侄女兒是不是瞧不上這東西呢?”黛玉見此也就不再推辭,接受了。

隨後賈敏和那李夫人兩人就聊了起來,那李夫人先問賈敏道:“親家母,這侄女兒什麼時候回來的?我都不知道。”

“前幾天剛回來的,是哲兒那孩子去接的,我跟你說過的玉兒打小就多災多病的,來揚州以後更是病得厲害,沒辦法我家老爺和我只得把她送到藥王谷去養病,這些年好些了才把她接回來。”之後兩人有聊些瑣瑣碎碎的事情,黛玉也插不進話去,就起身對賈敏說道:“孃親,李伯母,你們先聊着,我和紅蘿他們出去走走。”

賈敏點頭說道:“好,只是別走遠了,下午未時之前回來,要小心,紅蘿你們要保護好小姐,知道嗎?”黛玉和紅蘿幾個丫頭都點頭稱是。

黛玉讓紅蘿和紫蘿跟着,在寺內走走看看,大明寺融合佛教廟宇和南方園林風光於一體,環境宜人,只是這古代沒有相機什麼的可以留念,黛玉也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見時間還早,黛玉生出了爬上這蜀岡中峰峰頂去看看的念頭,這蜀岡中峰是蜀岡山最高的山峰,又因峰上有大明寺而聞名。

這南方的山本就不及北方的高大雄偉,有的只是一種南方山脈特有的秀氣和雅緻,這山峰本就不高,黛玉主僕三人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就到達峰頂,站在峰頂俯瞰整個揚州城,揚州城全貌盡在眼底;黛玉迎着風,伸開雙臂,仰着頭,閉上眼睛,享受着涼風的吹拂,站在這山頂雖然不敵霧隱山峰頂那樣讓人頓生一種豪邁之氣,可這種揚州美景盡在眼中的感覺也是不錯的。

陽光下,一白衣女孩正迎着風,衣襬隨風擺動,那一頭烏黑的青絲也隨風飛揚,臉上是甜美的如花的笑靨,她的背後是一片青蔥的森林,在這秋日裡構成一幅唯美的畫面面。

有句話叫“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此時黛玉只顧着享受這秋風的吹拂,全然不知道她已經成爲別人眼中的風景。

黛玉在山頂流連了半個多時辰,因擔心賈敏找不到自己會着急,才戀戀不捨的向大明寺走去。而黛玉不知道的是在她走後不久,在離她所站地方不遠處的一棵樹上,跳下一個玄色衣服的男人,望着黛玉離去的方向,對着空氣說道:“晚上戌時以前我要知道那個白衣女孩的身份,記住是要所有有關她的一切。”只聽“是”的一聲,就見一個影子飛快的向山下掠去,而玄衣男子則是轉身走到剛纔黛玉所佔之地,嗅着空氣中還存留在的清香,也如同黛玉一樣,張開雙臂,仰着頭,閉上眼睛。只是他身上那股自然而然透出來的霸氣和冷峻是的這場面怎麼看怎麼覺得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