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賈賈甄甄

「唉,十一月,你就五十歲大壽了。之前老大五十大壽,也是因爲你妹妹孝期而沒辦。如今你大壽,又趕上了敬哥兒他們的孝期,想想真的是……」歐萌萌不想談林海,看向了賈政,輕嘆了一聲。

「也好,原該如此,大哥襲爵的掌家大人也沒過壽,兒子怎麼敢過。再說,能五十歲還有母親記掛着過生日,是兒子們的福分,能陪着母親一塊吃一碗壽麪,兒子也是香甜的。」賈政忙笑着說道,說得還情真意切,眼圈都跟着紅了。覺得老孃這些年,真的太難了。

「就會討巧賣乖,不過,五十大壽,外頭看着,大辦不好,但你兒孫滿堂,還都在身邊,一家子還是能熱鬧、熱鬧的。」賈赦給了弟弟一個白眼,「擺個素席,不叫鑼鼓、戲班,讓寧府的也過來聚聚,和中秋一般如何?」

賈赦五十大壽時,其實榮府的孝期已經過了,但府裡有黛玉和寶釵,她們孝期沒過,總不好把她們趕回家去,給賈赦大擺宴席。所以那回也沒大宴賓客,對來送禮的,加些素面、壽包還了回去。府裡還是請一出小戲,關着門,兩府一塊好生聚了一下。

但這回寧府是重孝,賈政的生日就更得低調從事了。請小戲、酒宴這兩項就不能碰了。想想也覺得對不住這個弟弟了,「那個,回頭我送你一幅真畫。」

「滾!」賈政本來感動着呢,結果被大哥一說,氣不打一處來。這會子了,還在調侃自己當初買的假古董,書畫。

歐萌萌決定不管了,這倆一日不掐,都活不下去。她想的是,沒有賈瑗入宮了,那麼皇家那天總不會再出什麼妖蛾子吧?反正出了也不關賈家的事了。

賈敬的冥誕這日,大家就按着歐萌萌說的,禦敵於寧榮街之外。而榮府的衆人都到寧府去按着規制請道士唸經,街上姓賈的過來磕頭,領一份素齋回去。而榮府的,除了王熙鳳,其它人都過來。聽賈政說《陰騭文》。

歐萌萌就坐在左邊的上首,默默的聽着。賈政這幾年,沒事去族學裡講學,該唸的書,也都念得不錯。現在對着寧榮兩家的孩子,包括尤氏二姝、同安郡主也一塊聽。這是賈敬的遺言,這是他想跟子孫們說的話,託給了賈政,現在賈政就把這個轉達給了賈蓉。

歐萌萌也在聽,看着賈政在書中算是正面人物,只是「不諳吏治,被屬員矇蔽」最後弄得聲名狼藉。現在專心讀書,教學,現在他就只幹這個,別的都不去,皇上讓升官他也不去,他現在知道,不做自己做不到的事,這是多麼巨大的進步啊。

賈赦呢,他看清了形勢,或者說,他一直知道賈家的路在哪。而原著裡,他最後那樣,是在母親和弟弟,弟婦的逼迫之下,他都快絕嗣了,他能不急嗎?那時纔會鋌爾走險,若是那回成功了,他就能得回榮府。一切迴歸正軌!

現在好了,家裡有族學了,他也看到族學的前景,只要賈家有族學,賈家就能好好活着,朝中有個人就成,或者根本不用有人。好好按着這個學,憑着這點香火之情,就能讓賈家好好混下去。

所以她還有一件事沒做,就是教賈珚怎麼考試。不過她還有時間,讓賈珚先教幾年書,腦子裡有了概念之後,自己再教就事半功倍了。

而寧榮街外,也開着大講堂,來聽課的,就能得到一顆雞蛋。於是好些婆婆,媽媽們就坐下了,講課的卻不是小廝,而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聽說要找人來講課,於是一個個摩拳擦掌,反正要送一萬個雞蛋,他們每個人都有講課的機會。

這個賈赦是支持的,這是多好的社會實踐課啊。多接觸底層百姓,而且他們多講解,其實自己也能有更深的感悟,這一批孩子將來只怕要比一般人家的孩子道德感強一些吧。

當然和賈政想的差不多,四王六公家果然派人來了,都是在街道的另一

邊設了祭壇,上香,燒紙簽名,然後送上一份素齋,就完了。

這回全京城都知道了,賈家一家子死宅的。出來應酬,那是迫不得已。所以我們自己家的事,就不麻煩大家了。

很快傳到了離宮,新帝和老聖人,還有那位號稱嫡皇孫的醇和郡王都在,祖孫三人,各懷心思,不過都有影帝級的演技,各有機鋒。等着賈家事傳來,三個本來演着,現在有點演不出來了,面面相覷。

「門都不讓進?」醇和郡王畢竟最年輕,果然沒沉住氣。

「那是小事,爲什麼講《陰騭文》?」新帝鄙視了侄子一眼,問他想問的。

老聖人給了子孫一個白眼,但他沒開口,他只是在猜那賈史氏在幹嘛。

拒客於街口之外,其實就是不想和那些舊勳們聯繫;至於說傳《陰騭文》,這倒是沒什麼可猜的,賈敬好歹也當了二十年道士,他的冥誕,自是要替他傳福報的。

至於說當街講解,一個雞蛋,就能讓人坐下來聽一堂課,既鍛鍊了學子,又加強經文的福報,不讓人把他們印的經文隨手扔掉,典型的學者型處置事情的方式。

這兩件事都不算問題,問題是,賈史氏想幹什麼?

其實老頭知道,賈史氏也不算是投了新帝,他們家只是真的退出了朝堂罷了。他們找到自己的道路。

什麼時候,子孫的教育都是第一位的。不求子孫達公侯,只求他們能自食其力。現在老聖人都覺得,賈史氏這回終於找對了路。一條哪個皇帝上位都不會討厭的家族道路。只是這是賈史氏能幹出的事?

「前些日子甄太妃有些不豫,甄氏伺候的不錯,太妃同朕說了幾次,你看看,要不加點封,讓太妃舒服點?」老聖人喝了一口茶,清清嗓子,看向新帝。賈家的事有什麼可說的,要說也得說甄氏啊!

甄氏是甄家的三姑娘,二姑娘嫁於北靜王爲正妃,之前賈瑗出宮之後,北靜王就和甄家討論,要不要再送一個人進宮。

當時,三姑娘還小,於是去年在三姑娘及笄之後,忙就送進宮來,放在甄家老太妃那兒。.

那位當初撫育過老聖人,八十多了,老聖人總覺得老太妃還活着的話,他就還能一戰。這是他心裡的底氣。

進宮一年,一直在老太妃那兒,連新帝面都沒碰到過,現在要封號?新帝和醇和郡王一塊只能給老聖人寫個服了,我們說賈家,你劃到甄家去了?

第五章 老太太威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冤枉第二百七十三章 渾不吝第九十三章家長會742.第742章 師傅 師父第二十九章 責任第516章 算了吧618.第618章 撕破臉754.第754章 老莫餐廳(上)第582章 皇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養女說641.第641章 悟第三百一十六章 賈敏的祭禮第一百三十九章 舊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擔錯心第524章 誰是異類709.第709章 滑頭的許大茂710.第710章 改變444.第444章 時機698.第698章 學習第556章 族規,家規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點不由人746.第746章 差異410.第410章 誰不懂事446.第446章 本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怕的老太太第六十二章 蛀蟲第519章 全身而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析產374.第374章 計劃落空637.第637章 老太太去了722.第722章 吃肉難第521章 湘雲不行第三百零九章 製造見面的機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做籠子第563章 尊重與培養第497章 什麼叫不扎眼681.第681章 胡攪蠻纏407.第407章 敲山震虎748.第748章 過年633.第633章 見面379.第379章 別做掃興的人第584章 想什麼呢第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各的想法638.第638章 怎麼去的644.第644章 賈瑆歸來第510章 忠於誰421.第421章 變傻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量身定製第604章 無情638.第638章 怎麼去的709.第709章 滑頭的許大茂第六十五章 王大太太第519章 全身而退681.第681章 胡攪蠻纏377.第377章 西湖廟637.第637章 老太太去了665.第665章 美滋滋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見熊二434.第434章 誰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太太的套路第二十六章 王家發家路第482章 目標第一百五十章 問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榮府經濟賬第三十四章 巨嬰430.第430章 試探與回答742.第742章 師傅 師父第二百三十七章 寶玉就是石頭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得有價值第一百零七章 算睿智嗎425.第425章 十二釵第468章 壽禮1396.第396章第四十四章 出宮的理由第一百二十六章 母女第二十一章 安排356.第356章 箇中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史湘雲336.第336章 長姐第一百六十八章 老太太歸寧第三百二十九章 錯在哪第二百六十八章 弦外之音第二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一章 了不起的大太太385.第385章 琥珀第581章 慧平兒393.第393章 輸683.第683章 影響670.第670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554章 不敢第469章 壽禮2第六十一章 怎麼改變733.第733章 技術班662.第662章 高中文憑第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三百零一章 丹毒418.第418章 利大於弊第525章 父子 母子第三百零六章 飛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