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

嚴管事事敗後十來天,一路上變得平安無事。王子騰一行穿過綏遠州、白雲州,先到了克寧城外,在這裡匯合了德寧軍派來的護衛騎兵,一總旗三百騎,在他們的護送下,沿着妥迷思河谷,翻過陰山。

“王大人,劉大人,這妥迷思河當地語叫不可思意的河,愛哈河、清水河都是自北向南流,唯獨它自南向北流,還穿通了整個陰山山脈,所以被當地牧民稱呼爲妥迷思河。不過這條河不長,一百四十里不到,最後流入到塞烏泊的小湖泊裡。”

在旁邊做嚮導介紹的是德寧軍的都管領、從五品武信使於子斐。

“這妥迷思河過陰山後有道關口,叫肅風關,陰山行省山北防禦使下轄的一總旗兵在這裡駐守着。以此爲界,南邊是我們所說的漠南,北邊是我們所說的漠北,東邊是錫林軍防區,西邊是我們德寧軍防區。”

“於大人,那麼說我們現在已經深入到漠北了。”王子騰問道。

“是的王大人,你和劉大人走得這條路叫北海中大道。當然前周太宗皇帝舉師討伐漠北時,中路大軍就是走的這條路。從肅風關再向北一百五十里,翻過舒朗山,就是北海行省的翰南州,再往北走七百多裡,就是北海行省的治所庫倫城。”

“於大人可真是陰山、北海兩省的活地圖。”

“劉大人繆讚了,於某雖然知道些微末,不敢在劉大人面前賣弄,誰不知道貴府從武宣公起,就一直輪駐金山、北海、陰山、黑水、遼東五省軍鎮,這九邊諸多將軍,哪個不是武宣公帶出來的?”

“於大人客氣了,家祖只是謹遵皇事,恪守職責罷了。”

王子騰看了一眼劉玄,笑意更濃了,他對於子斐拱手道:“於大人,這一路上還要勞煩你多操心了。”

“王大人客氣了,這是在下的職責。”

第二天早上出發沒多久,徐天德便策馬過來,在劉玄耳邊低聲道:“四郎,昨夜豫春和友德帶了幾個夜不收出去打探了一番,發現有一隊騎兵吊在我們尾巴後面。”

“有多少人?”

“有三百騎左右。”

“三百騎可吃不下我們。”

“是啊,我們原本就有一百餘人,其中能打的護衛有七十餘人,現在又添了德寧軍的這一總旗騎兵,三百騎是吃不下我們的。再說了,爲了這次點檢,德寧、錫林、歸化、開平四軍和呼倫、翰北、翰西三鎮抽調了數千兵馬,彙集在這三四百里外的地方,騎快馬去報信也就是一天一夜的事情。且這四周,到處都是陰山山北防禦使的捉守城、巡防寨,再遠一點就是北海瀚南防禦使的捉守和巡防兵馬,只要發一支穿雲火箭,四方的兵馬都會往這裡彙集,這夥賊子插翅也難逃。”

“是啊,所以我納悶了,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真想下手,我們跟德寧軍騎兵彙集之前纔是最好的機會。難道?”

“四郎,你難道認爲德寧軍的這夥子騎兵有鬼?如果是這樣,那就事大了。”

“是啊,如果這一隊德寧軍的騎兵有鬼,天就要被捅個大窟窿了。”劉玄微眯着眼睛說道。他沉吟了一會,看周圍沒人注意到自己這邊,便低聲對徐天德說道:“你跟豫春、友德、國勝以及我們的人暗中打好招呼,加強戒備,隨時應戰。危難時,外人優先保住薛家蟠哥兒,賈府璉哥兒和王太尉這三人。”

徐天德默唸了一遍這三人的前後次序,點了點頭,“四郎,我馬上去交代他們。”

劉玄找到了李公亮,悄聲把情況一說,李公亮也眉頭緊皺,“四郎,這夥騎兵真的有些古怪。他們離我們多遠?”

“四十里。”

“四十里?按照軍律,一般情況夜不收前後左右探尋的距離是三十里左右,他們離着四十里,想必是深知軍法。”李公亮默然了一會,嘆了一口氣道:“四郎,你猜測的很有道理,可真要是那樣的話,就遠超出我等的預料了,那些傢伙就真的太膽大妄爲了。”

“是啊,我也想不到這事…”劉玄突然停住了話,想了一會,才凝重地對李公亮說道:“重明,你說會不會是底下人膽大妄爲,別有用心?”

“四郎,你的意思是上面那位原本沒有這個想法,是底下人爲了邀功又或者其它某個原因,擅自做主的?可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還有這麼大的權柄?”李公亮的眼睛突然迸出一道厲色,“忠順王?”

“那就說得通了。這位昔日的三皇子,現今的忠順親王,看來還是不甘心四年前的奪嫡失敗,他這是想把事鬧大,把水攪混,好渾水摸魚啊。”李公亮最後嘆息了一聲,“如今名分已定,再癡心妄想也是枉然,何必呢?”

“總得試一試,不試怎麼知道就不行呢?再說了,這漠北草原戈壁上,天知地知人不知,真鬧出什麼亂子來,忠順王自然能撇得乾乾淨淨。先不說這些,重明,你覺得他們會怎麼下手?”

李公亮想了一會,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只怕又是那一番雕蟲小技。有了這一隊德寧軍騎兵,王太尉那顆懸着的心落下來了一半,其他人想必也是如此。外圍戒備全部交給了這隊德寧軍,欽差護衛隊的警戒肯定會鬆了不少。且過了陰山,這驛站稀少,路上只怕要露宿野外。這種安營扎帳最難防守,入夜了只要外圍悄悄地放一道口子出來,讓那些賊子神不知鬼不覺地摸近中帳,再暴起發難,孫武項羽再世也難擋這一擊。”

“重明說得沒錯。”劉玄點頭贊同道。

“四郎,要不要知會王太尉一聲?”

“你覺得他信嗎?”

過了兩夜,一行人終於沒有如期趕到驛站,在野外安營扎帳。大家早有準備,帳篷、吃食、柴火等物品一應齊全。只是住着肯定沒有驛站舒服,薛蟠和賈璉是叫苦連連,但是這種處境,天王老子也得受着。大家胡亂吃了些東西,都回各自營帳裡歇息,明日好早點趕路,爭取按時達到驛站,不再露宿野外。

到了三更時分,徐天德悄悄喚醒了劉玄,低聲道:“四郎,有動靜了。”

劉玄掀開被子,穿着一身輕甲站了起來,背好就放在腳邊的弓箭,配好井中月和另一把佩刀,擰起長槍,低聲道:“好,我們去會會他們。”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大秦官職 三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