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

“不過姑太太,我家老爺也讓我交待一句話,蟠哥兒最好還是少出去惹是生非。要不關在府裡多加管束,要不給他找個嚴師好好糾正過來。”

“請舅老爺放心,我馬上稟明我家老爺,好生約束蟠哥兒,不讓他再出去惹事。”

翟氏見薛姨媽似乎沒聽懂自己轉話裡的含義,也不好直接點明,只好繼續問道。

“大姐兒跟劉府的親事什麼時候定下來啊?這麼大的事,舅舅家都沒通個氣,我家老爺有些生氣。不過劉府倒是個好人家,軍將世家,又有財勢,寶釵嫁過去,肯定錯不了。老爺正在謀求進五軍都督府,劉鎮夷是九邊諸軍鎮的翹首,威望甚高。以後兩家成了親戚,九邊這些軍帥們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少也能給老爺幾分面子。有了他們幫忙說話,老爺進五軍都督府也容易些。”

薛姨媽被第一句話就給炸懵了,彷彿耳朵旁邊開了一個樂器班子,鐃鈸、鉢、鉦、鏜鑼,一頓亂響,又跟數千只蜜蜂在耳邊炸了窩似的,只有一片嗡嗡聲,後面的話完全聽不到了。最後翟氏叫了了幾句,這才把薛姨媽的魂給叫了回來。

“這事,這事我家老爺還在跟那邊來往着,沒有定奪下來,所以不敢聲張出來,誰知蟠哥兒嘴快,居然說了出來,倒是讓大家笑話了。”

翟氏聽出意思來了,便轉言道:“後天是賈府去清虛觀打蘸的日子,那邊府上的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都要去。老爺讓我準備些瓜果,到時送過去請安。姑太太也要去嗎?”

薛姨媽強撐着答道:“當然也去。我也準備些東西,過去給老太太請安。”

“那就好。”聊了一會,翟氏起身告辭,薛姨媽強笑着將她送到門外,回來時看到薛寶釵已經伏在桌子上哭得泣不成聲。

“我的兒啊。”薛姨媽抱着薛寶釵哭了一會,突然想起這件禍事的肇事者,不由秀目瞪圓,彎眉吊立,拉着薛寶釵就往薛蟠的住處走去。

進了房,看到薛蟠正跟丫鬟在那裡嬉笑,薛姨媽不由火從心底起,煮沸了腦漿子。她張牙舞爪地撲了過去,大罵道:“你這前世來報的冤孽啊!你是見不得我們娘倆活得好好的,非得逼死了我們娘倆才善罷甘休。”

一邊罵着一邊撲在薛蟠身上又撓又抓。薛蟠抱着頭,不敢反抗,看到妹妹薛寶釵,一雙桃子大的腫眼睛,還在垂淚不已,知道事發了,連聲大叫道:“我的親孃!且饒我,且饒我。我也是不得已,廣安王府的兇人說要切了我的手指頭下酒,當時只有明哥兒能救我,我要是不那樣說,怕他不下場來救我!”

“你這憨貨!明哥兒去春露樓找你,就是籌謀好的要救你出來,你卻沒口子的亂叫喚。這以後讓你妹妹如何見人。要是劉府沒有這個意,你妹妹這輩子就全毀了!你這混賬的冤孽啊,你這是想逼死你妹妹嗎?”

聽到薛姨媽這般說,薛寶釵心裡更苦,靠着柱子又哭了起來。

薛規在旁邊院子聽到這裡哭鬧聲,叫幾個婆子丫鬟扶着,顫顫巍巍地走了進來,問清楚原委,差點一口氣沒上來,直接死在當場。這下唬得衆人慌了分寸,七手八腳把薛規扶到榻牀上,灌了半碗蔘湯下去,悠悠晃晃地總算回陽了。

薛老爺睜開眼睛,看着一臉苦澀的薛姨媽,又看到滿臉淚痕,雙眼哭得跟一對杏桃的女兒,不由長嘆一聲,然後轉過頭來,對在一旁躲躲閃閃的薛蟠,咬牙切齒地說道:“趕快給我死過來!“

薛蟠直挺挺地跪在薛規跟前,低着頭默然無語。

“你這混賬孽子啊,你爲何要當衆說出這樣的話?”

“我常聽老爺太太誇明哥兒,說他是寶釵妹子的良配。而寶釵妹子,又甚是中意這明哥兒。”

“什麼?大姐兒中意明哥兒,你是如何知道的?”薛規問道。

“我有幾回去找妹子,聽她在房裡念詞,還誦讀策論。我問過了,都是妹子叫人從外面和國子監抄來明哥兒的。”

薛規夫婦看過去,薛寶釵低垂着頭,滿臉漲紅。

“冤孽啊。”

薛蟠像是得了理,又繼續說道:“明哥兒又救了老爺的性命,府裡上下都想着報他的恩。所以我覺得這事應該差不離。當時一急之下就叫了出來,想着反正遲早就要聲張出來的,也無所謂了。”

“你這沒腦子的孽障!你說跟劉府結親就跟劉府結親?你知道人家有沒有早早許了人家?你知不知道人家看不看得上我們薛家?你知道明哥兒心裡什麼想法?”

“老爺不是早問過了嗎,明哥兒尚未許親。再說了,我們薛家這麼大家世,我妹子這麼好的女子,難道配不上他劉府不成?而且我也知道,明哥兒對妹子也是有意思的。”

“什麼?你剛纔說什麼?”薛規連連追問道。

“我說我們薛家怎麼配不上…”

“不是這句,最後那句。”

“我說明哥兒對我妹子也是有意思的?”

“你怎麼知道的?”

“我曾經故意說了幾件妹子的往事,明哥兒聽了讚許妹子是天質聰慧,博學宏覽,藏愚守拙,善解人意。甚至還笑言,要是妹子是男兒,只怕四十歲就能做到殿上朝官。”

“明哥兒真這麼說?”薛規又驚又喜道。

“我又不聾,當然是聽得真真切切。”

“老爺,這事你看如何辦?”薛姨媽也覺得事情似乎能有轉機,轉向薛規問道。

不由咬牙道:“我現在就合計,想法子讓明哥兒來我們府上提親,要不然,不用老爺動手,我自個投護城河去。”

******

可算有推薦了,我藉着這股東風,一天兩更,各位書友也幫忙多投些票,讓這本書的成績也好看些。謝謝了!!!

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