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

四方館某處庭院裡,一座閣樓裡藏在最深處,一個嬰兒躺在小牀上,小臉紅撲撲的,黑黝黝的大眼睛在那裡溜溜地轉動着,整個頭隨着劉玄手裡的金鈴鐺轉來轉去,還發出呀呀的聲音。

德真郡主在旁邊看着,一臉的寵溺。

嬰兒在那裡玩了一會,因爲才吃飽不久了,所以很快就睡着了。

讓侍女把嬰兒抱到一邊去,屋裡只剩下他們兩人,劉玄這才正色對德真郡主道:“你真是太冒險了,馨兒纔多大,你居然帶着她漂洋過海來。”

“你狠心把我們娘倆丟在漢城,我們要是還不過來,怕是要被某人給忘記了。”德真郡主答道。

劉玄摸了摸鼻子,知道這是筆糊塗帳,算不清楚的,只好轉移話題道:“剛纔看到有近侍傳了文書過來,哪裡來的?說的什麼?”

德真郡主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後答道:“是漢城送過來的急報。那個泰西胡神父死了。”

“死得安詳嗎?”

“急報上說他被人梟首,一刀斃命,應該很安詳吧。”德真郡主看向劉玄的眼神有些怪異。

“那就好。老胡也算是幫了我很多忙,只是道不同,終究走不到一起。沒有留下什麼手尾吧?”

“急報裡說,胡神父傳了六百位信徒,其中有幾位跟鄰居有了田地糾紛,鬧到官署去了。斷案的推官是讀漢書學儒的,肯定會有所偏袒。那幾個輸了官司的教民肯定不服,糾集了同教中人跟鄰居一夥打了一架,傷了性命。”

“鄰居那邊反過來又打,兩邊來回打了三四次,傷了近十條性命,被官軍給壓了下去。其中有一個村民,衝突中死了親爹,把仇記到了教民頭頭胡神父身上,趁夜摸到屋裡,取了胡神父的首級,還留了血字,說是爲父報仇。”

“案子都定了,血親報仇,其情可憫,其罪難免,斷罰苦役二十年。其餘參與械鬥爭端的雙方,上千人全部流配邊地。”

聽完德真郡主的詳述,劉玄點點頭道:“不錯,南山的那夥人這件事辦得利索乾淨。”

德真郡主也笑了,“南山的情報本部是四郎你親手創辦的,派去的教官又都是你的得力干將,調-教出來的自然是好手了。”

頓了一會,德真郡主問道:“妾身看四郎對胡神父之死頗爲可惜,爲何不留他性命再做它用?”

“留不得啊。老胡是個很虔誠的傢伙,雖然他答應了我的大部分建議,改進他的教義,適應天朝以及附近的文化氛圍,但早晚還是會慢慢改回去的。而且他傳的那些東西,終究從骨子裡就不同,融合在一起很彆扭,不倫不類。”

德真郡主在旁邊靜靜地聽着。

“泰西的很多東西可以借鑑吸收,但是他們骨子裡的東西不能學。我們上千年,學的都是以儒學爲主的那一套,很多東西,沒法融合的。這世上沒有什麼最好和最壞,只有最適合。可以海納百川,但不能胡吃海塞,會消化不良的。終究文化越近,才越容易和平共處。天朝和周圍諸國,只能有一種文化。”

說到這裡,劉玄淡淡一笑:“所以老胡必須得死,在他沒有成大器之前必須死,而且最好不要死在我們天朝本土。他終究給我打了一扇窗戶,指明瞭通向泰西的路。這一點,我是感激他的,所以,他的死法必須要好好斟酌一番。”

德真郡主淡然地點點頭道:“妾身明白。這洋和尚身份微妙,必須死得合適。”

“沒錯,我們後面還要用泰西過來的人才,所以我們必須在老胡的死上撇清關係。”劉玄忍不住看着德真郡主,在煤油玻璃燈下,顯得明豔無比。自己這麼多女人,就她對政治方面最敏感。要是男兒身,自己早就弄死他了。幸好是女兒身,在這個時代不要說實現什麼抱負,光是要自保就必須要攀上一棵大樹,正好跟自己互補。

真是奇怪了,東邊這個德真郡主,西邊那個金泰西公主,看上去在處理國事、爭權奪利方面都不是省油的,再看看天朝的公主郡主等女人,一個個只知道悲秋傷春,真是...都不知道怎麼說了。

想了一會,劉玄又問道:“朝-鮮國內還有什麼事?”

“按照四郎的部署,已經開始減免丁稅田賦,繼續施恩軍民,收攏人心。經過近兩年的整頓,各地百姓已經安穩,工礦商貿也正在繼續按計劃推動。今年上半年,出口東倭的關稅增長了四成,對天朝的進出口關稅增長了三成。中樞和地方需要供養的官吏又不多,大頭都花在開學校,養學生以及練兵添軍械上面了。”

“國庫充裕,所以可以減免丁稅田賦施恩了。妾身真是想不到,四郎的新政如此巧妙有效,不僅大興工商有妙處,稅賦制度也有獨到之處。”德真郡主欣喜地說道。

“你朝-鮮,從高麗開始,就是學得我朝,徵稅無非是誰弱就向誰徵。百姓如草芥,賦稅重擔自然就全壓着他們身上。官宦世家,有田又經商,倉滿庫盈,原本是徵稅重點,卻因爲有權有勢,反倒把應徵的稅賦逃脫大半。”

劉玄解說道,“一個國家正確的徵稅原則應該是誰有錢就向誰徵稅,絕不能誰弱就向誰徵稅。如果反過來的話,壓榨到了極致,就會像漢唐末年那樣,落個玉石皆焚的下場。”

“所以我看四郎在天朝諸多的舉措,一是各有司互相制衡,二是掌權的與有錢的相互制衡。第一條倒是明白無誤,第二條我是琢磨了許久才隱隱看出。”

“沒錯,”德真郡主又一次讓劉玄震驚了,“大興工商,歷經數十年後,百姓們會富足,但少數世家會更富足,他們會掌握着大部分廠礦、商社、銀行之命脈,變成財閥。這些人要是再有權,這天下就是他們的,還要天子皇室幹什麼?”

“所以我必須把士大夫和貴族分成兩撥,扶植另外一羣人去治理這個國家,掌握這個國家的軍政實權。我叫他們爲政閥。這大大小小的財閥和政閥,可以互相聯姻,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但就是不能合二爲一,這是底線,誰越誰死。”

德真郡主聽完後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四郎,要做到這一點倒是很難。兩大系閥自然知道合二爲一的好處,四郎在,能鎮得住他們,要是你千秋之後呢?誰能鎮得住他們?”

“所以我要大開民智。從現在開始把這些觀念灌輸給現在開始讀書識字的百姓們,等他們長大了,自然會警惕財閥和政閥的同流合污。而天子和皇室,可以站在他們一邊,真心的也好,假裝的也罷,只要大家的對手一致,自然就能上下聯手,一起壓制這兩大系閥。”

劉玄說完後,聳聳肩道:“這是我設想。能不能成事,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好法子。再好的法子,時過境遷,會變成壞法子,所以重要的是與時俱進。”

****新書推薦了,信息時代之光,裡面有漂亮小姐姐,還有可人的女老師,快來看啊。。。爲了新書,我的節操碎了一地啊。。。

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