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

“互助社?殿下,這是什麼個章程?”

“我們退伍了那麼多軍士官兵,他們大部分已經在村莊立足。現在可以開始組織互助社,就是鄉民們互相組織起來,開始的時候互相幫忙,各自出力。到後面可以以一個集體的形式,開始向農耕培訓、糧種購買、售出協調、防災救災等方面發展。我朝上千年以來,百姓們都是各自爲農,分散各地。官府無論是徵收賦稅,還是傳達政令,很難觸及到村莊農戶。所以纔有中間的鄉紳裡保。我們必須打破這層壁壘,真正沉浸下去。互助社將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我跟老謝和淳之往來協商過,他們在兩浙的越州、秀州等縣先行試推。等到總結出經驗來,再逐漸推廣開來。”

“殿下把農本放在心上,那屬下就放心了。”

“你放心好了,百姓吃飽肚子是最根本的,我不會忘,內閣的人都不會忘。除了用各種辦法提高農田產出,我們還調高了糧食的收購價,降低糧食的入口關稅,使得從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運送糧食到東南變得有利可圖。那些海商會踊躍地從當地收購糧食,運來換購棉布、絲綢、茶葉等貨品。這一塊會用力地彌補東南等重工商地區的糧食缺口。”

看到李公亮點了點頭,劉玄繼續說道,“還有件大事。傳嗣的警政總署經過這麼久的籌備和試行,現在準備在京師、直隸、遼東、嶺東、江蘇、江淮、兩浙和金陵開始推行。警政學堂那邊也培訓出了數百位人才。從上往下,逐級搭建,收編淘汰,理順職能。京師和直隸這邊,你要多配合。尤其是京師,直接建立警政署、分署、派出所完善的三級機構。任務繁重。”

“殿下放心,屬下記住了。”

“千頭萬緒,很多事情需要一件件去做,都離不開人。我們過去那些年培養了一些人,這幾年又通過講讀班的方式又培養上萬名各種人才,但還是不夠用。又擔心用下去的人在執行的時候走偏路。我現在就像是在波濤洶涌中給一艘大船調頭,稍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聽劉玄說得凝重,李公亮也知道他的難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了,兩人看向窗外,只見不遠處的南市進入到最熱鬧的時候。

從各處涌來的人,他們滿懷着期盼,尋找各種的目標。在討價還價聲中,他們各自完成交易。此時的他們,臉上雖然神情各異,但跟花花綠綠各色各樣的招牌旗幡一樣,帶着一種蓬勃的生氣,一種在人世間迴盪,纏縈在每個人心頭的渴望。

“重明啊,你看看,他們的臉上滿是着渴望,對財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種渴望催動着芸芸衆生,不停地奔波,最後彙集成了波瀾盪漾的浩淼湖海。可偏偏有些讀書人打着‘見利思義’這道德義理的旗號,提倡什麼存天理,滅人慾。他們以爲自己還生活在上古時代,產出貧瘠,只能壓制每個人的慾望才能努力生存下去。”

“而今,科學和技術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即將突破我們生產的枷鎖。或許有一天,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一年創造出來的財富,會超過過去一百年所能創造的。在這種大勢之下,還在那裡用道德大義去壓制人的慾望,通過約束百姓民智和創造力去確保社會和國家的穩定,卻是沙上建塔,總有一天會被洶涌而來的大潮衝潰。”

“屬下知道,這就是殿下所說的天下之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劉玄笑了,點頭道:“公亮明白就好。現在我們最要緊的就是把上下的思緒扭轉過來,儘快培養出一大批明白這一點的士大夫,才能確保我華夏這艘大船,繼續乘風破浪。”

跟李公亮在京師外城轉了大半天,臨到傍晚的時候劉玄回到了府裡。

跟幾位娘子一起吃了晚飯,她們各自散去,劉玄陪着薛寶釵說了一會子話,慢慢地踱到了養俟山莊。

探春幫着劉玄脫下外套,遞上溫溼毛巾。

劉玄搽了幾把臉,坐了下來,問道:“環老三又給你來信了?”

“是的殿下。”

“信裡有說什麼?”

“報喜不報憂。他的性子我還是知道些,有些乖僻執拗,骨子裡好強,總想着要出人頭地。他在信裡說他已經結束在教導營裡訓練,給一位連隊長當助手,同時跟着一位營造技師學習,晚上還去教教課。只是在信裡最後提了一句,說他黑了不少,下回我見到他,可能會認不出。”

說到這裡,探春忍不住嘆了口氣。

“環老三過去十幾年裡,一直生活寶玉的陰影裡,應該是心裡憋着一口氣。教導營的訓練我是知道,他那麼個嬌弱公子哥,居然挺了過去,想必是靠着心裡那口氣堅持下來的。實在想不到,環老三心裡的執念居然這麼強烈。”

劉玄的話說得含蓄,但是探春卻是聽出意思來了。

“殿下,那環哥兒還能回去賈府嗎?”探春想了一會,遲疑地問道。

“如果一直沒有出息,環老三是不肯回去的。可他要是出息了,回到賈府,闔府上下的眼珠子心尖尖,寶二爺怎麼辦?置他於何地?”劉玄搖着頭道,轉過頭來,他看到探春臉上的期盼之色,便開口道。

“只要環老三爭氣,能掙出一份前程來,我會保他另立門戶,跟璉二哥一般。”

探春大喜,連忙躬身道:“臣妾謝過殿下。”

“環老三也是我的小舅子,幫他一把也是應該的。娘子放心了,本王打造的軍營,絕對上好的熔爐。薛呆霸那樣的人都被熔化重鑄了,環老三肯定會歷練出來的。而且你也不用擔心賈府那邊,寶玉這傢伙還是有幾分靈韻和才氣的。考試走仕途他可能不行,但是戲曲話本卻在行得很。我聽說了,他編了兩個戲本,上演了一個多月,場場爆滿。”

“我打算慢慢立他爲樣板,鼓動那些官宦世家子弟,各縱其才。他們從小開蒙受學,又不用擔心衣食溫飽,完全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話本戲曲、數學格物、製造機關,肯定都會有作爲的,不然就太浪費了。”

“殿下考慮得都是國家大事,臣妾不懂這些。臣妾只求弟弟能夠在殿下的指點下有所長進,不再讓孃親和臣妾操心牽掛就好了。”

劉玄攬過探春的肩頭,大笑道:“娘子放心,必能心想事成。”

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