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

直隸灤州昌黎縣東四十里,只見數萬工人附成了一條長線,在冀東大地上熱火朝天地忙碌着。鋪土壘坡,夯實路基。

“殿下,這些就是你所說的鐵路工程兵團?”宋恪元站在一處山坡上,指着那邊說的。

“是的。這些都是直隸各地招募來的青壯,招募,試用,再解僱一批。大浪淘沙,只有那些經過訓練,能夠接受紀律,掌握了技能,又勤勞肯幹的人才能留下。”

“殿下,很多人都說這是吃皇糧,旱澇不愁。只要家裡有這麼一個壯勞力能吃上,能養活兩三口人。要是再評上工級,養一家子餬口都不成問題。百姓們都踊躍報名。”

“現在工商大興,需要更多的青壯。總要給些優待,才能讓百姓們從埋頭耕種了上千年的田地裡走出來。”

“殿下說得極是。我們這是在跟那些地主鄉紳們搶奪青壯。只是他們目前還不察覺而已。等到這些老財發現,越難越僱到人來幫工,僱人的價錢越來越高的時候,想使壞也來不及了。鄉間那些多餘的青壯找到更好的生路後,有了更多的選擇後,就不會那麼輕易地被人欺凌壓榨了。”

“想不到宋博士也精通這些經濟之學。”劉玄開着玩笑說道。

“殿下過獎了。宋某曾經遊歷過多地,到鄉間田頭,磨坊織房裡也看過,沒事就愛多琢磨。所以有些東西看得通透。”

“沒錯,要充滿好奇和懷疑,有疑問就自己去尋找答案。不能像那些迂腐之人,書上說什麼,就信什麼。天天就知道念那些之乎者也,口口聲聲說着聖賢之言,卻兩耳不聞人間疾苦。這種人是最壞的,僥倖中了試做了官,卻是個糊塗昏庸的官。好事實事沒做幾樁,卻到處宣揚他讀書的成功經驗。”

宋恪元聽到這裡,卻不敢答話。

劉玄知道他在自己面前有些忌諱,便轉言道:“而今這京遼鐵路,分成三十五段同時開工,其中包括大小鐵路橋十五座,需要大量的水泥、鋼鐵、石頭,預計三年之內完工。”

“殿下,怎麼可能這麼快?”宋恪元詫異地問道。

“這鋪設鐵軌,在關東是有經驗的。你去看過,關東的工礦集中在本溪、撫順、鞍山、瀋陽、遼陽五地,需要把煤和鐵礦石從礦山上運到焦化廠和冶煉廠裡,或者把煉好的鋼錠鐵件運到製造廠去。”

“以前用的是木製的鐵軌,用牛馬拉動着貨車來回跑動。十二年前,我開始叫人把五地之間的數百里的木軌路重新規劃,從本溪出發,經過瀋陽分直下遼陽,再分兩路,一路繼續直下鞍山,另一路東連本溪,而且都是修建的可以同時對開的複線。然後把此前的木軌軌距從五尺六寸縮短爲四尺五寸,嗯,就是工制一千四百四十毫米。”

“接下來再把這些木軌按新規劃和軌距換成鐵軌。這一工程,足足折騰了十年,纔算完全結尾。”

“殿下說得這件事,臣下聽說過,當時有儒生文官還上書彈劾過,說以鐵鋪路,前所未有的浪費。內閣還派了御史到遼東查看,後來說是商社湊錢做的,官府未出一文,最後不了了之。”

“換了鐵軌後,又換了新貨車,結果運力驟然提高了數倍。五地礦山工廠的出產也暴增了數倍。其實本王覺得最難能可貴的不是回了本還多掙了錢,而是三點。第一點,通過這一工程,培養出了上百位工程管理人員和數千人的施工隊伍。這些人現在是修建京遼鐵路的骨幹。更積累了在各種地形地質上施工的豐富經驗。”

“第二點,改造了新型載貨載人的車廂,你們幾個把蒸汽機車研製出來後,只需要把這車廂加長就好,便能形成完整的一列車。第三點,經過這幾年邊施工邊運行,已經總結出車輛調度的經驗,有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運行制度。”

聽到這裡,宋恪元連連點頭道:“殿下說得極是,這鐵路從施工到運行,殿下已經籌劃運作了近十年。其實臣等要做的就是把機車這一短板補上。”

“這纔是關鍵,機車可是整個火車的動力,沒有它,光靠牛馬畜力拉動,意義不大。”

山腳那邊過來三個人,經過稟告後被帶到劉玄跟前。

“屬下黃慧國/程忠實/湯友德見過漢王殿下。”

“免禮,宋博士你們都熟悉吧。”

“回殿下的話,是老熟人了。此前宋博士幾個在本遼線上試機車,是屬下負責現場調度指揮的。記得初見時的那氣勢,果真是吞雲吐霧的一條長龍,真是讓人心驚膽戰又心曠神怡。屬下當時就在想,殿下和宋博士果真沒有騙屬下,要是這玩意拖着加長的車廂,日夜不息,兼程千里完全不是問題。”

說話的是鐵道營造軍指揮使黃慧國。這支民軍名義上是軍,實際上武器裝備程度連庫丁都不如,一番爭議後,被劃歸管到兵部名下管理。

左右副指揮使程忠實和湯友德也都笑了,當初試車的時候,他們也都在場。

說了幾句後,劉玄問道:“老黃,老程,老湯,剛纔我還跟宋博士說,京遼線兩年後完工,三年後正式通車,你們有信心嗎?”

“回殿下的話,屬下敢打包票!這線路勘探得十分詳盡,我們只管按照線路圖紙施工就好。我們已經抽調了三千名老兄弟過來,作爲班組長、工長等,帶着十四萬青壯趕工。開始的時候,這些民夫都是生手,需要老兄弟們好生調-教。等上了手,只會越來越快。能耽誤事的就是天氣和水泥、鋼筋等建材的供應了。”

“你們幾個信心十足啊。老湯,你是橋樑營造專家,這京遼線上有近二十座鐵路橋,跟以往所造的橋大不相同,你有信心嗎?”

“請殿下放心,這十年來,屬下帶着兄弟們造了近十座大大小小的水泥鋼筋橋,最大最長的那座橫在瀋陽南邊的渾河上,殿下也是見過的。只是遼河、大淩河、灤河要寬許多,但營造方法都一樣,屬下敢保證。”

“聽你們保證我就放心了。至於水泥鋼材的供應,開灤的煤礦、水泥廠和鋼鐵廠產量不低,我去年派人接管,好生整飭了一番,產出和質量都翻倍了,供應直隸這一段的,是綽綽有餘了,你們儘管施工,絕不會叫你們斷了糧。”

“還有,這京遼線是渤海銀行、富國銀行、遼陽商社、朝日商社等六家聯合投資修建的,他們專門成立了一家京遼鐵路社,專門負責處理此事,以後也會負責經營這條鐵路線。他們是東家,你們是營造方,建成後還會從營造軍裡僱傭許多人幫着經營打理。他們會定期派人來巡視和監督,這是應當之事,你們好生接待照應着就行了。”

“回殿下,屬下們知道了,這跟在關東是一個路子,屬下們知道如何應對。”

“前兩日是中秋節,有沒有發些東西給做工的青壯們?”

“回殿下,每人發了一張月餅,一袋十斤重的嶺東面粉廠新出的豐收麪粉,都是以漢王殿下的名義發的。”

“你們啊,以後多用些心思在工程上。”

回到行在,韓振在等着劉玄。

“殿下,賈蓉已經起身了,今天應該到了通州,上了南下的船隻。”

“嗯,”劉玄點了點頭,微眯着眼睛說道:“南直隸即將分設兩省,只是那裡的世家們有些不消停。賈蓉,倒是個合適的棋子。對了,南安郡王府有話遞出來了嗎?”

“回殿下的話,南安王太妃遞話說,‘寧國府太髒了,洗是難洗了,換一茬最好了,大家都能落得清靜。修道的那雜毛,也熬不了多久,那就最好了。’”

“這是王太妃的原話?”

“回殿下,是的。”

“嗯,還有嗎?”

“殿下,這是南安郡王叫屬下轉呈給殿下的書信。”

劉玄打開一看,不由笑了。“南安郡王倒是個妙人。這世上只有嫌爵位低的,他倒嫌棄爵位高。說太祖皇帝定製,郡王傳三世後行推恩,他是第五世了,不敢有違太祖遺訓,求推恩降爵。”

韓振站在旁邊,只是安靜地聽着,沒有答話。

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